《"四人帮"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人帮"兴亡-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伍修权曾这么谈及:   

   〃至于〃死缓〃二年以后怎么办,我们也有个初步设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公布和十二大开过以后,我国人民对这类重大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一个特别决议,对这次判决予以减刑,将江青、张春桥死刑变为无期徒刑(引者注:在十名主犯中,唯张春桥和江青一样,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他的无期和有期徒刑,是否也相应地减刑,到时候再酌情处理,以此体现我们政权的稳固和政策的正确。……〃   

   1983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送达江青,上面写着:   

  罪犯江青,女,现年六十九岁,山东省诸城县人,现在押。   

  罪犯张春桥,男,现年六十五岁,山东省巨野县人,现在押。   

  上列罪犯江青、张春桥,经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于1981年1月25日特法字第一号判决,认定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都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八条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罪,第九十二条阴谋颠覆政府罪,第一零二条反革命宣传煽动罪, 第一三八条诬蔑陷害罪,罪犯张春桥并犯有第九十三条策动武装叛乱罪,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分别判处江青、张春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罪犯江青、张春桥的死刑缓期执行期,到1983年1月25日,二年期满。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组成合议庭,对罪犯江青、张春桥在死刑缓期执行间的表现,进行了调查。现已查明,罪犯江青、张春桥在死刑缓期期间,无抗拒改造恶劣情节。本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并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第一七二次会议决定,裁定如下:         

▲BOOK。▲虹桥▲书吧▲  

第165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8)         

  对原判处罪犯江青、张春桥死刑缓刑两年执行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          

   不过,当江青接到改刑判决书时,她半点也没有欣慰之感,反而大喊:〃你们杀了我吧!你们为什么不杀了我呢?〃   

   从江青的呼喊中,可以清楚看出她的内心世界:她已经穷途末路,希望早一点结束这种死不死、活不活的囚徒生活!   

  江青的铁窗生涯,虽说因为秦城监狱门卫森严而几乎无法为外界所知,但笔者访问了公安部有关人士,还是得知了一些情况:   

  江青单独关押。她的牢房大约二十平方米。窗玻璃是透光的,不过,外面可以看见她在里头的情景,她在里头看不见外面。   

  她的伙食还可以,因为毛泽东过去说过,对于犯了严重错误以至罪行的高级干部,在生活上还是给予照顾。她的伙食,比北京城里普通百姓要好。特别是在审判期间,伙食更好一些。   

   她在狱中可以看《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她可以听广播,或到电视室里看电视。只是在最高法庭审判期间,不准她看报纸、电视,不准听广播,因为那一段时间,不断发表有关审判十名主犯的报道,有些内容涉及别的主犯的态度、交代,不便于让她知道。   

   当她从电视上见到邓小平阅兵的镜头,不由得叹道:〃想不到,邓小平的身体还这么好!〃   

   最令她兴奋的是,有几次她从电视上看到播送〃样板戏〃,脸上露出〃旗手〃的笑容!她甚至得意地哼起了〃样板戏〃。   

  江青的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考虑到她已上了年纪,狱中没有安排她参加劳动。只是她素来喜欢打毛线,如今又闲得无聊,有时靠织毛线衣打发日子。然而,当她织完一件之后又拆了,然后再另织一件。就这样拆了织,织了拆,消磨着她的时光。   

  另外,她喜欢看书。她自己拥有一万来册藏书。她获得允许,从她的藏书中,选择她要看的书,在狱中阅读。   

  江青读了这样一些书:   

  《鲁迅书简》、《且介亭杂文》、《李长吉集》、《词综》、《李白与杜甫》、《楚辞》、《重订唐诗别裁集》、《阿登纳回忆录》、《李文山诗集》、《增广诗韵全璧》、《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真迹》、《史记》、《王临川全集》、《容斋诗话》、《重订老子正话》、《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敦煌壁画集》等。   

   应当说,江青在毛泽东身边多年,她的阅读兴趣受毛泽东影响,读的书大都是高雅之书。   

  江青在秦城监狱还记日记。她的字近乎〃毛体〃。1981年5月21日,江青在日记中写道:          

  〃……秦城监狱只有〃关〃和〃管〃。我住在一所三层楼的底层,这里只管我一个人。楼的四周土地甚多,管理人员业余生产蔬菜。××(字迹不清)他们学习一点生产蔬菜的知识,也有利于改造世界观。除看守我的人员以外,别人是不能接近我的周围的。西边的〃风场〃也空了两排,〃风场〃外边也是大片的土地,我刚来时就在那儿放风;土地外面是数丈高的带电(网)的围墙,围墙外边还是监狱的楼房,犯人的窗子是看不见外边的。   

  〃我能参加劳动的时间不多了,身体衰老了,两三年来我总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是1981年的春天,请发还我改造世界观的权力!〃   

   江青毕竟是〃四人帮〃之首,虽然身在狱中,但仍为中外新闻界所关注。海外报刊上,不时登出关于江青狱中动静的报道,内中有不少只是猜想、传闻而已。         

。▲虹▲QIAO书吧▲  

第166节:押上历史审判台(19)         

   关于江青,中国官方每隔一两年,要通过新闻传媒,予以报道。   

   以下是笔者所搜集的历年来关于江青狱中情况的报道:          

  1984年9月12日日本《朝日新闻》刊出该社北京特派员横崛走访中国司法部发言人、办公室主任鲁贤的报道。   

  鲁主任说:〃江青关押在北京监狱的单独牢房里。我们根据革命的人道主义给她一定的待遇,保障她的生活。并不是每天都有鱼有肉,但与其他犯人吃得一样。由于年龄关系(七十岁),几乎不要她参加劳动了。她的身体原先就不好,但监狱里有医生,现在健康状况良好。〃   

  1986年7月,公安部部长阮崇武答复了外国记者的提问:   

  合众社记者问:江青、张春桥的身体怎么样?张春桥的身体怎么样?张春桥能下床走动吗?   

  答:两人身体都还可以。年纪都大了。没有听说张春桥不能下床走动。有病都可以治疗的。   

  问:什么病?   

  答:年纪大了,多少都有点老年病。   

  问:江青现在的态度怎么样?有无悔改之意?   

  答:江青的态度怎么样,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她这样的人很难说有什么悔改之心。   

  问:我们听说江青在监狱里被强迫做布娃娃?   

  答:(摇摇头)你是不是听信了一个意大利记者的报道。他怎么知道江青在做布娃娃,是不是从门缝里看到的。(众笑)   

   1988年3月24日新华社北京电,报道新闻发言人曾涛在七届人大第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          

  曾涛说,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这四人在继续服刑。他们当中,张春桥、江青患有老年性疾病,已得到正常治疗。   

  曾涛还提及,陈伯达、吴法宪、李作鹏、江腾蛟四人因年老有病,均已保外就医。邱会作于1987年9月刑满释放。黄永胜于1983年因肝癌病亡。因此,在十名主犯之中,只有〃四人帮〃那四人仍在狱中。   

  1988年12月,香港《文汇报》、《明报》报道了中国司法部官员答记者问。    

  这位官员说,现年七十四岁的江青,最近因患严重的老年性疾病,目前正在狱中接受治疗。他否认了某青年杂志所说江青已被放出治疗喉癌的报道。          

   从以上逐年的关于江青的报道,大致可以勾画出江青晚年的概况。   

   据云,江青在公安部的医院里住院时,用的是〃李润青〃这化名。〃李〃是她的本姓,〃润〃是毛润芝的〃润〃,〃青〃不言而喻是江青的〃青〃。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女儿李讷一次次前去探监   

  江青晚年,她的唯一的直系亲属是女儿李讷……毛泽东和她所生的女儿。李讷获准一次次前去探望江青。   

  1965年暑假,李讷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解放军报》社当编辑。   

  1966年,父亲毛泽东发动了〃文革〃,母亲江青一马当先,成了〃文革先锋〃。那大浪大潮,把李讷也卷了进去。凭着李讷那〃响当当〃的背景,才二十六岁的她,擢为《解放军报》总编辑。此时,她化名〃萧力〃,亦即〃小李〃的谐音。   

  不过,李讷没干多久总编辑,就被毛泽东调去当联络员。确实,她当联络员倒是最为恰巧。她的年岁,跟红卫兵相仿。穿一身军装,可以随便进出各大学,〃摸〃来准确的、第一手情况,向父亲汇报,使毛泽东了解〃文革〃的脉搏。   

   1970年初,毛泽东让〃萧力〃到井冈山那里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锻练。在那里,发生了一桩意想不到的事:年已三十的李讷,跟 〃五·七〃干校中的小徐相爱了。小徐在北戴河管理处当服务员,父亲是山海关车站的扳道工。李讷会爱上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却不是〃门当户对〃的高干子弟,消息传出,人们颇为震惊。         

§虹§桥§书§吧§。  

第167节:押上历史审判台(20)         

   江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1970年8月,江青上庐山参加中共九届二中全会,还特地把李讷叫上山,劝说李讷,结果无效。后来,江青对人说:〃这几天我的头痛病又犯了,头痛得像要裂开来一样。我把李讷叫上山来,她和我闹别扭,我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吵了一架,搞得两个人都很烦恼。〃   

   李讷知道无法说服母亲江青,就写了一份要求与小徐结婚的报告给父亲毛泽东。   

   毛泽东并不计较小徐的〃身份〃,应允这门亲事,在报告上写下批示:〃同意,转江青阅。〃   

   这下子,江青无可奈何,只得同意。   

   李讷和小徐在〃五·七〃干校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毛泽东送了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结婚礼物。   

   不过,婚后不久,李讷和小徐性格不合,志趣也不同,感情产生裂痕,彼此分居。但李讷已怀孕,生下一子,取名〃李小宇〃。   

  李讷回到北京。从1973年起,她先是担任中共平谷县委书记,后来成为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第一书记是吴德)。不过她身体欠佳,她的母亲没有派她当毛泽东联络员,而是从辽宁调来了毛远新。这么一来,她倒没有卷入〃四人帮〃的政治阴谋。   

  毛泽东去世,江青被捕,李讷那特殊背景一下子消失了,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当不成了。她跟儿子默默地在北京西郊的一座小院里过着平常人的普通生活。   

   1985年,经毛泽东卫士长李银桥介绍,她和王景清结婚。王景清在四十年代曾在延安中央警卫团工作。后来他担任怒江军区参谋长,跟妻子离异。王景清为人憨厚、善良,细心地照料李讷,使她在孤寂中得到了安慰。   

   李讷把儿子改名王效芝。芝,即毛润芝之意。她要儿子效仿外公毛泽东。   

  李讷和王景清一起去秦城监狱探望,江青对新女婿表示满意。   

  他们每次去秦城监狱,都是坐公共汽车去的。一往一返便是一整天。   

  江青见到女儿、女婿,还是高兴的。江青的腿脚有点不大灵便,往往要扶着墙壁走路,但气色还不错。最使李讷感到不快的是,江青极易发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为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为芝麻绿豆小事,江青会发火。   

   尽管来去那么劳累,见面又往往不愉快,李讷和王景清还是一次次去看望江青。   

   李讷很少跟朋友们谈起江青在狱中的情况。偶尔,在一般朋友面前,李讷提到江青,总是称之为〃我们家的那一位〃、〃家里的大人〃;在很熟悉的朋友面前,她才称江青为〃我母亲〃、〃我妈妈〃、〃我家老太太〃。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王洪文死于肝病   

  1977年7月中旬,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邓小平重新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这样〃三副一长〃职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指出:   

   〃永远开除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新生资产阶级分子王洪文,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叛徒江青、阶级异己分子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四人帮〃的党内外一切职务。〃   

   在1980年,王洪文的弟妹们曾经获准前往秦城监狱,探望王洪文。   

   王洪文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即王洪武、王洪双、王洪全、王桂兰。         

▲虹桥▲书吧▲BOOK。  

第168节:押上历史审判台(21)         

   王洪文的弟妹们,在王洪文飞黄腾达的时候,仍过着平常的生活,并没有沾大哥的光。正因为这样,在王洪文倒台之后,他们也依然过着平常的日子,没有受到牵连。   

   王洪武、王洪全在长春老家农村务农:王洪武在长春绿园区西新乡开源村,王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