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二零零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二零零三-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他们身为婺市本地人,竟然被一个外地人抢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风头,无疑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耻辱。

    只可惜,当下并没有适合他们展现出自己优秀一面的好机会。

    再怎么看杜毅不爽,他们一时也找不到好的时机在势头上盖过杜毅。

    校广播站,在重生回来的杜毅看来,和校学生会之类的部门一样,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

    但回顾前世高中的时候,依稀有着幼时天天会听到“小喇叭开播啦”记忆的他,多少对这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存在,有过好奇和向往。

    高一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时常和赵铭一行人讨论,那个校广播站里声音十分好听的女播音员,到底是哪位学姐。

    只是一时兴趣的谈资,直到高中毕业,杜毅都不知道那位高一上学期间,每天都会将自己的清甜声音传遍校园,让人如沐春风的学姐到底是谁。

    但这并不妨碍那位素未谋面的学姐,在他的记忆中,留下平平淡淡却未被遗忘的一页。

    高二的时候,杜毅更是校广播站的热心听众,因为江诗韵代替那位升入高三忙于学业的学姐成了播音员。

    人是种很矛盾的生物,明明在高一开学不久就拒绝了江诗韵,却从那以后,一直在关心着她,那时候的杜毅完全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

    现在,杜毅知道,江诗韵在前世,是他一时糊涂下的美丽错误。

    他应该是喜欢过江诗韵的。

    但很可惜,前世的他,虽然无数次在脑海中萌发过悸动的念头,可他最终没能拉下面子或者放下所谓自尊,回头去追求江诗韵。

    而现在,他和江诗韵,就好像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无数星球中的两颗,已经遥远到只能用光年来计量。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流年太匆匆,人这一生太多太多的遗憾,就算蓦然回首,怕是也来不及众里寻她千百度。

    如此一想,杜毅难免心生几分怅然。

    当然,现下并不是适合伤感些什么的时候,针对孙凝的询问,杜毅心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没有”。

    并不是真的没有,而是因为杜毅很忙。

    对必须兼顾事业和学业的杜毅而言,时间有如夏小麦领口下的风光,再怎么挤挤都不够看。

    要他进校广播站,真没那时间和精力。

    毕竟广播站播音员的主要工作可不只是单纯的播音,广播的素材肯定也都是需要自己收集,一来二去,每天少说要用去起码个把小时,他哪有空去折腾这些东西。

    不过,考虑到直接给孙凝否定的答案,有点不太给孙凝面子,杜毅给孙凝的回复很委婉:“老师,这事下课再说吧。”

    下课再说。

    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答案,要是被夏小麦听见,她一定会笑着心想:唔,杜毅还是这副地球都得绕着他转的自以为是德行。

    如此想法,并不是贬损,而是习以为常后的淡定。

    但对杜毅了解得还不够的三班学生们,听到杜毅的回应,个个吃惊不已。

    大多数人都能够从杜毅暗藏几分冷淡的平静语气中听出,杜毅这答复,是婉拒无疑。

    大开学正式第一堂课,就拒绝了老师算得上是邀请的询问,而且这婉拒,这么听都很以自我为中心,杜毅的行径,看在三班学生们眼中,可谓颠覆。

    校广播站哪是想进就能进的啊,能让老师主动邀请进广播站,这很难得,可杜毅竟然拒绝了,很多学生惋惜又不解。

    不过,杜毅既然拒绝了,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大部分学生并没因此而想太多,只是觉得杜毅实在太有个性。

    “哼,蹬鼻子上脸,真把自己当个角了。”

    本就不喜欢杜毅的于哲,在稍一吃惊之后,可就更看杜毅不顺眼了。

    在他眼中,杜毅很会装腔作势,欲擒故纵先抑后扬的手段用得是炉火纯青。

    军训活动时,杜毅就已经用过这么一手,现在又看到杜毅来这么一出,于哲认定杜毅肯定有所企图。

    或许是故弄玄虚地有意让大家吃那么一惊,好显摆他是何等的受人欢迎,也可能是窥觑着在广播站里谋取更高的利益,想要从孙凝那讨价还价地获得些什么。

    总之,杜毅拒绝的目的绝不单纯,而他十分厌恶这样的杜毅。
第091章 伯乐相马
    (感谢书友“我曾给你全部”和“逃不出的枷锁”的打赏支持!)

    坐北朝南的建筑走向,总是能让阳光及时地照晒入屋子中。

    不过,就算阳光再充足,碍于大半都处于封闭状态的建筑结构,要将一整间屋子都铺满,并非易事。

    目送杜毅转身,三两步脱离灿烂阳光的笼罩,步入光线晦暗之处,孙凝感觉杜毅和那倒向内墙的阑珊光影有种神一般的切合。

    她还觉得杜毅像极了夹杂于阳光中的丝丝缕缕冷空气,薄凉,冷清,很不对人的胃口。

    孙凝打心底有些反感这样的杜毅,但不知怎的,直到杜毅略显黯淡的身影消失在办公室门口,她方才得以收回凝聚在杜毅直挺身板上的目光。

    木然地回过头,凝视向面前大开学还很空荡的办公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的孙凝,一时有些怔神。

    除去自作多情之外,她实在想不出其它词来概括整件事情的经过。

    这让她内心郁结,手指甲痒痒的,想要挠人。

    被人拒绝,对向来顺风顺水的她而言,实属罕见。

    在当下近乎僵着的思绪下,孙凝甚至都无法从记忆中挖掘出任何被人拒绝的经历。

    尤其是被小自己几岁的异性拒绝,这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孙凝一直觉得以她的长相气质,对高中男生来说,可谓无坚不摧的大杀器。

    一年多的教学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

    很多小男生那可都是以能和她说上话为荣,也有那么一批胆大的男生总会有事没事地向她大献殷勤,只要她开口要求男生们帮她做些什么,男生们的积极性,用鞍前马后来形容也不为过。

    可难得她想要伯乐相马一次,结果却是无情的惨遭拒绝,这实在让她难以接受。

    更让她没法接受的是,杜毅拒绝她的理由。

    只想好好学习,进校广播站太耗时间。

    也不知道是谁在我课上不专心听讲,光顾着和同桌的漂亮女生说话。

    好好学习?

    是好好学习怎么谈恋爱吧。

    再说了,校广播站又不只有就他一个播音员。

    高一高二几个人轮流下来,他一星期撑死了也就轮值到一两天,能耗什么时间。

    一高一学生这点时间都抽不出,唬谁呢。

    真有那么用心想要好好学习的话,先给我列个详细的学习计划表出来。

    要不是看出杜毅是摆明了不愿入校广播站,办公室里又有其他老师在,和学生针锋相对可不好,孙凝真想当面呛他两句。

    “孙大美女,怎么,是不是觉得那男生很不给面子。是三班的吧,叫什么名字来着,我下节就是三班的课,你把名字告诉我,我帮你出气。”

    坐在孙凝对桌的陈品诚,把杜毅和孙凝的对话清清楚楚地听在了耳中。

    他看得出孙凝闷闷不乐的,应该是生了杜毅的气。

    孙凝虽是老师,但毕竟刚毕业不久,还带有几分小家子气很正常,因为被拒绝就生学生的气,情有可原,陈品诚能够理解。

    “拉倒吧,我哪有空和一学生纠结。好好上你的课吧,陈老师。”

    为人师表的,和学生怄气,那可真犯不上。不开心归不开心,要为难杜毅寻求报复,孙凝可没这想法。

    “那就别不开心了,校广播站什么时候缺过人,想进的不要太多。那学生自己看不明白,白白错失了个锻炼好机会,以后会后悔的。”

    在陈品诚看来,孙凝有点口是心非。但揭破,显然没必要。

    “不开心倒没有,就是觉得挺可惜的吧,这学生的声音确实不错的。”

    陈品诚这么一说,孙凝越发不理解杜毅为什么会拒绝加入校广播站。

    一如陈品诚所说,每年申请加入校广播站的学生可真不少,但最终能进的,也就是精挑细选的三四人。

    这三四人中,只要在校广播站锻炼过,随便哪个出去,都可以做一方台柱,撑起一场活动、晚会之类的不在话下。

    日后到了大学,甚至走上社会,校广播站的经历大有裨益。

    对课余生活极度贫乏的高中生而言,校广播站是一个很难得的锻炼舞台,较之有名无实的校学生会和众多社团,强了可不止一两筹。

    很多学生都希望能挤进这么个舞台来磨砺展现自己,杜毅却不知好歹的拒绝了,想想都让孙凝觉得郁闷。

    “他声音的确可以。军训的时候,我听过他唱歌,吉他弹得很好,歌也唱得不错,老蒋是吧?”

    杜毅一进办公室,林思修就注意到了他。

    这个已被证实确实在和他带的二班班长夏小麦在谈恋爱的学生,在他看来,曝光率高得有点过了,三天两头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给他的印象,远比他班上的绝大多数学生来得深刻。

    一开始,他还以为杜毅是犯了什么事,才会开学第一堂课结束,就被孙凝叫到办公室。

    却没料到,原来是孙凝想让他进校广播站,更没想到,在他眼中属于比较喜欢表现的一类人的杜毅,居然很干脆地拒绝了这么个难得的展现自己的机会。

    做了那么多年老师,像杜毅这般特别到难以琢磨的学生,林思修心觉还真少见。

    “嗯。杜毅的兴趣有点广,精力大概都用到其它地方去了,不进广播站很正常,孙老师你别往心里去。”

    办公室里要说最关心杜毅的,当然非蒋伟平这班主任莫属。

    不过既然不是杜毅犯了什么错,他自觉没必要掺和些什么。

    林思修非要把他扯进来,他不得不做出表态。

    “会谈吉他啊,难怪我让他站起来朗诵,班里的一些女生反应那么大。”

    从林思修的话中了解到之前不知道的信息,孙凝本来缓过劲的心情再度低落了下去。

    广播站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声音谈吐达标只是基本,气魄、思想和才能也需要兼顾。

    杜毅在军训活动时表演过吉他,还能被林思修和蒋伟平肯定,气魄和才能毋庸置疑。

    之于思想,兴趣广泛的学生没点思想,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可以肯定,杜毅非常适合校广播站这个平台。

    杜毅要是进了校广播站,孙凝觉得无疑会是她的得力臂膀,能让她少操很多心。

    这样一匹千里马,没发现也就罢了,问题是赶巧被她给揪了出来,那任由他白白溜走,孙凝可不甘心。

    目光上扬,透过左前方可以看见一班到四班走廊的玻璃窗,正好捕捉到杜毅和两位女生相谈正欢的身影,孙凝嘴角微微撅起,暗忖:小样,有点能耐啊,可惜你逃不脱我的五指山。
第092章 泾渭分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

    有风波的地方,有时候看到的是水光潋滟的涟漪,有时候看到的是汹涌澎湃的巨浪,还有时候,可能身处帷帘紧掩的船舫之中,什么都看不到。

    从教师办公室中走出,杜毅完全不知道自己掀起了几位老师的一场小谈论。

    他只注意到,擦着楼上阳台边缘斜射而入的阳光,将走廊上的诸多人和物,都分割成了泾渭分明的上下两部分。

    同样泾渭分明的,还有一些同学看他的眼神。

    女生们看他的眼神大多都很温和,不少还带着示好的笑意,而男生们普遍偏向漠然。

    如此差别,在杜毅看来,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毕竟,面对陌生人,一般人通常更容易在异性面前放下固有的架子。

    杜毅看得出,经过军训期间的吉他弹唱,他在同一层楼一到四班学生中的知名度,上升了一大截,独处时的受关注程度,和刚军训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的改变,此前,虽然算不上杜毅追求的目标,却是他潜意识里的渴望。

    不过,真变得耀眼后,感觉走到哪被人盯到哪,怪不自在,杜毅难免心生几分顾虑。

    婺市一中,整体上是个竞争氛围很强的学校,有着一大批自视甚高的天之骄子。

    这些人,有形无形中,总是卯足了劲在攀比很多东西。以至于一节早读课,都能轻易让人感受到弥漫出的争先恐后气息。

    杜毅本身只想做好自己,不愿意去和一帮学生竞争攀比些什么,但飓风过境,草木皆伏,要想事不关己的置身事外,显然属于想太多。

    杜毅很清楚,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姿势显露出来的他,应该已经被不少掂量着能不能立在他上头的蜻蜓盯上。

    就拿三班来说,此前军训活动时,张嘉一带头起他的哄,不少同班同学都跟着起了哄,但也有极少数同学,比如从五中出来,据说文采斐然,写的一手漂亮文章的于哲,还有带着副小眼镜,总爱用上挑露白的目光看人的徐蔚然,自始至终保持着缄默冷淡的态度。

    经过社会上的一番勾心斗角的磨砺,杜毅明白,这些人不说敌意,至少对他应该没多少好感。

    学生们排斥异己的手段,当然比不上职场官场,但被人排斥,怎么都是挺膈应的一件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