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sunlin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极化境-sunline-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概念歧义太多,这里写的不是经济类或者其他什么类的哪些。)

  【引用】分析尽管不是哲学的全部但已经能够为现实的逻辑逻辑形式提供一个关键的工具。

  哲学的历史【英】马丁·奥利弗著

  一个自洽的观点是否在现实中也能适用呢?

  其基础是建立在逻辑上的,与其存在现实的基础不完全一致。所以思想中的即便经过逻辑验证在现实中也不一定是适用的。

  那么这个所谓的关键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上的呢?

  
  【引用】分析哲学家主要关心的是概念和命题问题,就像其代表人物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作的那样。

  【引用】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初的剑桥大学曾与罗素共事,根据他的意见,语言结构显示世界结构。每一个有意义的句子都可以分析为现实的原子结构。

  【引用】维特根斯坦以后,牛津-剑桥分析哲学为所谓的日常语言哲学所支配。有此追求的哲学家集中关注普通人的日常词语的作用,希望能够摆脱积习难返的哲学语言的泥潭。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在追求哲学命题的时候由自然倾向所造成的,即由哲学提出问题的句子的语法形式误导造成的。

  哲学的历史【英】马丁·奥利弗著

  
  我们来看一看,是否有彻底地消除这种误导,两方重现原子结构的可能性?

  一个命题由语言构成,语言有其基础,不同人对特定的概念在语言中的基础可能不完全一致。假设不管这种不一致性,那么仅要求作出和理解概念时的基础尽可能地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也去除传递,介质转换,语言转换等可能带来的不一致性,是否一致了呢?

  有人可能认为发现其基础,将其列举出来就可以了。

  但是基础不是以某个可预知的形式出现的,它不可能按照一个特定的结构被一一地列举而不失去它的原型。

  对基础进行分解可能会发现,被分解的基础还是有其存在的基础的。被分解的基础之间的关系是网状的,非单一的,人类的智慧很难发现这些被自己分解的基础之间的完全的关系。如果试图去彻底地一一列举,最后可能迷失在自己建立的迷宫中。

  过去,对于这种未知的可能超出人类能理解的复杂程度的结构、变化、联系、系统等的认识和解释可能是某种妥协、先验或者两者兼有的假设、再进行某种检验的结果。

  例如:尼采的“内世界”的概念。

  【引用】尼采说心是世界的一部分,心从且仅从内部看和反映世界。心在看世界的时侯,同时也在看自己。心在看自己的时候,发现它自己在看世界,心看到它自己在看它自己在看整个世界,如此不已。心在反映世界的时候,也反映它自己,它反映它自己的反映。它不断反映自己的反映。产生一系列的连续的一环套一环的自我反映。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反馈的圈。心部分指向世界,部分指向自我意识的自我展示。这种自我反映套自我反映的系列被尼采称为“内世界”(the inner world)。

  再例如:维特根斯坦地“命题链” 的概念。

  【引用】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命题链”,在《论确定性》中,“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们的疑问都依靠一个事实:有些命题是不能被怀疑的,这可以说是我们在其上兜圈子的一个链。

  【引用】斯托尔说“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的主题是:真正牢固不移的东西并不服从正当性论证、证明、提出论据或疑问,它既不真也不假。

  仔细看看这些概念后会发现,它们都是有其来源的,例如对世界的认识,对真实的认识,古印度也有这么个解释。

  我们的世界是被一只乌龟(或大象)驮在背上的,这只乌龟是一只更大的乌龟驮着的,如此往复以致于无穷。【这个思想太通用了,不能叫引用了】

  这些概念怎么好像都具有某种类似的特性呢?它是由何而来的呢?是什么影响他们的思维作出这些解释的呢?

  如果去试图解开自我反映套自我反映的链,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中国古老的智慧,阴阳互易。这好像也是对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解释吧?

  印度为什么要用乌龟的象征呢?这好像与读者的知识基础有关。读者如何理解自己知识基础上支撑不起来的概念呢?是像孔子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呢?还是索性让读者自己自由地去发展概念呢?如果陷入这两者是不是一种极化呢?

  试图不能说是无用功,但是在试图中了解可能的种种极化,中立地看待,可能少损伤一点自己或者其他什么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吧?

  本文引文太多,联系和推导出自己的思想原创的太少。

  2007…7 …1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读 ON MARX马~克思的随感
读 ON MARX*的随感

  注:

  这里新浪原创发布文章的标题中居然禁止“*”?这里以“马~克思”代替,现在为被禁止的致哀几分钟!

  
  《*》温迪·林恩·李著(On Marx wrote by wendy lynne lee)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132页小册子,属于世界思想家译丛中的一本。我读过该系列的《叔本华》,在其尾注上发现了这套丛书中有《*》?!*主义哲学好像中国当代学生都读过、考过吧?但是我们真正了解他的思想吗?我不知道。有这个机会、换个角度、看看西方如何看待*这位辩证唯物和辩证历史观点的哲学家,从中我来发展对他的思想的认识。该书价格不贵、仅8元、现在这点钱在上海找找,勉强能吃上一顿盒饭。上当当查了一下,缺货;向新华书店预定后发现全上海这本书都缺货;我又不想去图书馆去翻;网上再搜了搜,最后在一家旧书店联盟网站上发现了!从订货、汇款、确认到收到邮包大约花了1周左右时间,价格是5元+3元挂号费+汇款费,还是很方便的。

  刚看了13页,发现了我之前对其的一些误解、可能同时产生了更多的误解!为理清思绪写下本文。2007…6…22

  认为各种哲学思想是相互矛盾的,这不仅仅可能是这些哲学思想本身相互矛盾,也可能是产生这个矛盾的判断的人的思想中有矛盾。对后者自己来说,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关键一些。这是人的思想的性质决定的。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在某个时间片段中,人对于某个哲学思想的认识必然不可能是完全的、再也不需要发展的、绝对完美的,而这种不完全性可能导致对这些哲学思想矛盾的不完全的理解。自己思想的矛盾可能导致对各种哲学思想是相互矛盾的判断的不完全判断。

  人的思想不是不可以发展的,但是真正的发展只有自己才能做到。

  举个极端的特例:

  某个时期的*自己认为自己对“*”思想是完全了解的、完全的吗?或者说,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内他认为自己对“*”思想是完全了解的、完全的吗?

  某种否定之否定,是一种肯定吗?

  认识到绝对的、普遍的相对性,发现前提假设,将其变为相对的、在某种特定环境中、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成立的,是不是一种肯定呢?

  认识到多种理论(其中有些可能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的相对性,肯定它们、找出它们存在的价值、以结构包含他们,将其某些变化联系起来,是不是一种肯定呢?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的,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他们相适应意识形式形式便不再具有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47)

  就像上面所说的固定下来的以及他们相适应意识形式形式,就像上面所说的“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换个观点看看它自身,*主义在什么情况下是固定下来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发展的呢?

  这样可能了解一点“没有历史,没有发展的”的真正内涵,而不是迷惑在举例性质的、特定的、固定下来的的外延上面。

  恩格斯指出“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

  注释:这里的“分析和综合”不是日常的意义,请参考康德的“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47)

  这个推论的成立有没有前提假设?假设中的那个意识的主体、生活的承受者-人的假设又是什么?这个人是使人从非人的存在中区别出来成为可能的最小条件下的存在吗?是一种拥有不断发展可能的存在吗?

  我肯定这个推论,但是这个推论没有明确地指出它的前提条件。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农奴(这是个思想上的象征意义,现在可能没有、但*的时代呢?)和一个哲学家作为上述推论的主体,二者有何区别?这个可能不太恰当。我们再换一个,一个1~10岁的人和一个10岁之后的逐渐成熟的人分别作为上述推论的主体,二者有何区别?当然这个推论在一定前提假设下仍然是成立的,我没有试图去否定它。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意识的“基础”和“反作用” 。它是后阶段的反作用于前阶段上的历史上并形成新的历史的创造吗?

  我也思考到某种前提假设的可能性,这很可能是我的一个误解:

  物质组成的系统在物质的基础上发展。

  人是物质,同样植物也是物质。

  人在物质的环境中成长,植物在大自然中成长。

  对人的意识很难被直观觉察到的,但植物的呢?

  做个简化如何呢?好,我试试看……

  如果在植物的“意识”加入人的“意识”的某些特征的话……

  通过上面我对这种前提假设的某种角度的思考……

  一只树妖咆哮着从我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上面的思考太严肃了,偶尔开个玩笑,放松一下也是必要的。

  *认为人类不能被定义为一种不变的、给定的类成员之物,而毋宁必须被辩证地构想为一演进作品或进程。它与自然的关系即是物质的又是理性的,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没有片面的、对立的、主观的作出上面“树妖”的前提假设的意愿。我们也不能不知不觉地去召唤“树妖”啊?!

  注意上面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一句中并没有否定“意识可以决定自己”这个概念。

  想象一下不能了解生活、不能了解自己、不能自由地选择生活这是人类的意识吗?

  所幸,*并没有这么认为;同样,我不会也没有这么认为。

  我认为:

  生活可能决定意识,这可能是普遍地成立于人的所有阶段中。但是,在一定基础上,从某种角度说,意识可以决定它自己,决定自己如何认识、如何对待生活,如何自由地选择生活。这个最终的、关键的意识决定权并不在生活中、并不在外部环境中、而仅自己的手中,完全由自己的意志所把握。这种可以由自己所拥有的意志自由,是人类区别与其他的部分动物(我不能否认可能存在的其他智慧生物。)的标志之一。

  未完待续(13/132<;10%、理解得更少。)

  
  2007…6…23

  今天看到20页,这7页是*对宗教的批判。

  从这本书这节中我发现*对于宗教的批判似乎是全面的,*对宗教本质的抽象,不仅在*的时代,*能接触到的宗教,*批判一切具有此类本质的宗教。

  这个宗教本质是什么,暂不谈,先加深一下我对“*真正反对的”理解后,再回过头研究它。

  新和旧都是相对的。当新事物成熟后,原先促进它发展力量在新的基础上可能被减弱了,它可能变得绝对化了,它可能相对地固定下来了。不管意识或者没有意识到,如果这种绝对和固定持续阻碍着它本身的发展并不断地加强着,新旧演变的序幕又被自己逐渐地拉开了。之前*批判的宗教是如此,之后它自己呢?它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宗教呢?

  那个被固定的绝对的的等于真实吗?如果不等于,那么它在现道存在的基础的变化中,在现道的变化中能适应吗?它符合真实吗?

  “宣扬、告诫、教导、使其自行激发、使其自己具有“为某个宗教而献身或者是为某个主义而献身”或者“以自身、某个群体、宗教、事业或者国家等利益为重””这种种形式出现在从古至今,各种形式的群体、宗教、事业、国家中,不少哲学思想中都有涉及。其本身是没有所谓得正确或者错误的,如果去除各式各样的形式,从某个角度看,我发现了它们中的某种共同的本质,这就是“发展”。

  这些思想有可能是为了至善的目的建立的。人的愚蠢导致了它们的错误具现。错误的反映不等于被反映的真实。尼采为此感叹过:“最亮的光投下最黑暗的阴影。上帝死了。”

  如果说这些思想都没有错,那么错在哪里?或者说关键在哪里呢?

  如果是持某种思想的具体化的人的错误。

  人不管持哪种主义、哪种思想都可能为某种利益违背自己持的主义、思想。去除特例,这或许是人的某种本质,也或许是他持的主义,思想不能适应他的思想的发展、不能适应现道的基础的变化、不能适应现道的变化所造成的。

  如果多个思想互相冲突,以损害各自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损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那个违背现道存在的基础和现道的就必然被定义为邪恶的、有罪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