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sunlin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极化境-sunline-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础匹配,符合现道,自然可以实现真正的目的。与此可以看到“无为而为”思想的一角。

  如果去“否定”,即使其与现道的基础不匹配,即使其不符合现道,即使其不符合道,那么从否定中可以获得的和失去的,随着智慧的增加,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更深的理解。 。。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我能按什么对什么进行归类

  本文用于补充本文集中 “关于我是什么主义者”一文。

  我只能以给我确定下来的逻辑来给了给我确定下来的。

  如果两者是变化的、发展的、就不能去归类了。

  如果不明白,而妄图去违背客观规律,只会使自己僵化。

  了解一下一个概念、归类逻辑,好像明白了,可以进行归类了。

  换个角度去了解,了解一个其他角度描述的同一概念、归类逻辑。如果这些角度达到一定的量后,我产生的质的变化是“我不能在不知的情况下去归类,即便归了,其结果也是变化发展的,它将随着促使我作出归类的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不能强制令我的思想限定在固定中,这是违背真实的。”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本文集中“看看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一文,下面文章中的“机制”等概念就不重复解释了。

  古代中国、西方各国、印度等地都没有“认为地球是圆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思想的形成和确定。这种思想固定了多少时间?形成这种思想的立足点在那里?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潜意识中有着这样一种机制支持以这种方式形成这种结果呢?

  这种机制在未被了解之前是一种束缚,不管我们知道它与否,在了解后,难道我们还要在显意识中给自己加上第二条束缚,以监禁自己的思想吗?

  综上所述,不要以为我不能归类,那么我就是虚无主义者?或者我认为“可以”,那么我就是乐观主义者?或者我认为“不可能”,那么我就是悲观主义者?自认的或他认的××主义都是固定的,而思想是发展的,除非自己去加以阻碍。同时我也不否认限定的价值,但不了解去作的就有可能就违背客观规律了。这个了解是需要自己去形成的,书上写的、他人说的只能提供一个可能,一个测试,一个基础,提供自己思维的素材而已。只有自己形成的才能对实现自己意志的自由,促进而不是阻碍发展。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
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

  归类的前提条件描述:

  笛卡尔、莱布尼兹、斯宾诺莎等是理性主义的代表。

  诺克、贝克莱、休谟等是经验主义的代表。

  康德将知识一分为二。

  1、 分析判断-谓词至少是暗含在主词中的判断、先天的、独立于经验之外,理性的范围。

  2、 综合判断-谓词不在主词中的判断。

  康德将综合判断再一分为二。

  2.1、后天的综合判断,经验的范围。

  2.2、先天的综合判断,形而上学的范围-那些实在中是真的但不能在经验中验证的东西。

  注:1-2引自《叔本华(On Schopenhauer)》 作者: S·杰克·奥德尔()P19

  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认识也存在多种。

  【

  1、逻辑推论

  梯利《西方哲学史》310页的解释是:

  在这里笛卡尔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推论出:我思,故我在;而是从逻辑上推论:怀疑意味着存在一个怀疑者,思维意味着存在一个思维者,即一个思维的东西或精神实体;这样就把握了在他看来是一个合理的、自明的命题。

  复旦版的《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2页也有相关的说法,虽然作者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有些地方,笛卡尔也常常喜欢用推理形式来谈论“我存在”。例如,在《致Colvius信》中,他说:"从一个人在怀疑这一事实推出这个人存在,这本质上是十分简单十分明白的事情."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也说:"从我在想着怀疑他物的真理性这一事实可以非常清楚、非常确实地推出我存在”。

  2、内在经验、直觉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144页:

  “但是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也有引用笛卡尔的原话来证明:

  “当我们发觉我们是在思维着的东西时,这是一个第一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从任何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当有人说:我思维,所以我存在时,他从他的思维得出他的存在这个结论并不是从什么三段论式得出来的,而是作为一个自明的事情;他是用精神的一种单纯的灵感看出它来的。从以下的事实看,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他是从一种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他就要事先认识这个大前提:凡是在思维的东西都存在。然而,相反,这是由于他自己感觉到如果他不存在他就不能思维这件事告诉他的。因为,由个别的认识做成一般的命题,这是我们精神的本性。”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3页也说:

  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理是“由直觉提供的”。所谓直觉,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心灵对对象的直接认识,在一瞬间完整地把握一个对象。

  】

  【上文“1、逻辑推论和2、内在经验、直觉”是我从网上看后引用的,目前为止我没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被引用的这些书。】

  理性主义者好像与数学很有缘,那么作为理性主义者的代表之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按照“逻辑推论” 和“内在经验、直觉”的认识,以康德“分析判断”、“后天的综合判断”和“后天的综合判断”逻辑,究竟应该分别归类在那里呢?

  康德写过很多本名带“批判”的书,其中有一本《纯粹理性批判》的书,是不是对此有所“批判”呢?

  我对这本书目前的认识是(以我的思想解释):

  真实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一定的变化和结构。

  感觉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感觉逻辑建立自己的感觉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知性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知性逻辑建立自己的知性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这些结构和变化的转换是有损的,事物-客体能被认识,成为知识,是客体对主体的符合。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符合客体,而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

  纯粹理性批判的就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康德在此书中将自己加冕为哥白尼二世。试图促使读者对“一切天体围绕自己的立足点转”的思想进行思考,成为进行更深入的和新的思考和探索的基础。

  (注: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欢迎探讨

  欢迎探讨的方式:

  1.在我的网站留言:

  

  或

  

  2.在书库留言

  

  3.电子邮件

  sunline@

  4.其他

  我不用QQ,如果需要可能去注册一个论坛。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读叔本华
我读叔本华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

  今天买了本实体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我之前读过电子版的很少内容,包括chm版的悲观论集卷和pdf版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很少内容。

  chm版的悲观论集卷内容包括:

  悲观论集(王成 译)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孟庆时 任立 译)

  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刘林 译 李文耀 校)

  我只看了一点。

  此外我还看过一本《叔本华ON SCHOPENHAUER》【美】S。杰克。奥德尔()著中华书局出版小册子,属于世界思想译丛中的一本。此书对我读原著很有帮助。这本书我看过了,但理解得很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序中,叔本华试图告诉读者一种认识方法,如何通过它的作品来认识它的思想,这也可以延用到对他人的作品和思想的认识上,并一样具有效果!虽然在实际中,叔本华在某段时间内自己可能并没能做到,但这不影响这种认识方法。

  【……只要理解了这本书,在读者思想中就会自动地纠正……】

  这篇序我在写我的作品前就读过。在读过该序后,潜意识中好像在始终探索某种认识的方法,发现了在该序所述的之前,于其上的3条先验定律:即中立、肯定和寻求。

  详情请见本文集中的《真实?真理?逻辑判断之必备条件》、《逻辑判断的先验定律》。

  该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如何认识,细节、整体及论证程序的关系,读者应该以什么态度去读和为什么要读多次才可能了解其真正思想的原因等。

  此外他向读者提出几项要求,在我看来是几项前提。

  1、 要读序(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思想简述,这是支持本作品作者的思想,但由于某些原因不在该作品内出现。)

  2、 要读附注(作者思想的外部环境支持,例如康德的相关思想,以及支持作者思想他人的思想等)

  1813年叔本华写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这篇博士论文是阅读和理解其后续著作的重要钥匙之一。

  这篇论文的思想是:

  第一重根:没有任何物理现象是没有原因的。(物理变化)

  第二重根:没有一个逻辑真理不具有关于它的真理的先验推论。(逻辑推论)

  第三重根:任何定理都有一个几何的证明。(数学)

  第四重根:没有人或动物的行为是没有动机的。(道德)

  总之,任何事物都必有其之所以如此的根据或理由。

  至此,我看了5页,还有一行没看。

  2007年6月9日星期六6时7分48秒

  【待续】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形式的统一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形式的统一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某种争议在于某个对象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还是不变的。

  在界定这个对象的边界时二者产生了冲突。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而*哲学具有辩证法的特征、这不意味着说由*哲学正确推导出柏拉图的理念论错误,也不意味着说由辩证法正确推导出形而上学错误,如果这样认为就犯了逻辑错误。

  我的思想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给以给二者的对象和边界一点解释。

  那个变化的是处于一定基础上才发生变化。否则没有一定的基础它是无穷的,变化等于自身,所以可以认为它是不变的。

  真实、道、客观规律如果认为是不变的。

  那么变化的是其在一定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变化的就要称为现道、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真实的某种情况下的体现了。

  这个基础是不是变化的呢?

  如果基础发生变化,在其上的客观规律是不是也要发生变化呢?

  如果这种关系存在如何去界定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呢?

  道基变,处于上的道,即现道必变。

  这样我将原先的一个总的对象分成两个,加上存在的基础,这样就有6条联系。

  我们可以用这3个对象和6个联系来分析两者总体或者特殊部分了。在某种角度看这种结构融合了两者的某些冲突。

  人存在的基础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作为物质的他不仅受到外界作用,而且可以反作用于外界。作为精神的,他可以不断的发展。这个复合的基础使其可能具备一定的选择的能力。他可以无意识的或有意识的去选择在某种基础上的客观规律,因为他具有某种改变的能力。这种选择是否自由,就要看他的是否认识到自己的意志,是否能清楚地看到各种在特定基础上的客观规律,这个基础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7页)这个规律虽然不是普适的,但在某种情况下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人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人都在作出选择,而意识到与否这关系到人的意志的自由。意识到的程度关系到人的意志的自由程度。

  下面这一段是以后一篇文中要出现的,那篇文的资料还需要整理,其部分思想和这里相关,现其发出。

  有道才有德,即德的基础是道,如道变,德必变,如以某种强制力维持德不变,道必灭之。

  德分公私,如私德在道基的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当发生变化的私德都具有总体一定比例时,公德也将发生变化。

  发此作为上面描述的这种关系(能不能叫规律呢?)的一种体现。

  刚无意翻书中看到自学考《*主义哲学原理》P5,在*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中看到了“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方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地基础规律地哲学家,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看到这里我突然发现,在以前的思考中我早就发现了某种融合其冲突的结构,只是没有用其名称确定下来而已,我补之,现简要描述一下我的这方面的思想,于是出现了本文。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8时29分23秒

  Sunline txt小说上传分享

牛津-剑桥学派试图做过
牛津-剑桥学派试图做过

  牛津学派、剑桥学派合称牛津-剑桥学派,起源于维特根斯坦开创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在50年代英国流行和分化。(此概念歧义太多,这里写的不是经济类或者其他什么类的哪些。)

  【引用】分析尽管不是哲学的全部但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