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斩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剑斩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起推门而入,依旧在一旁规规矩矩地坐下。

    苏仲文一边看书,一边轻描淡写地说道:“晚间这三问答得不错。只是这些言论太过惊世骇俗,你年纪太轻,容易惹祸,以后还是少说为妙。”

    苏起点点头:“是,父亲。”

    苏仲文就是如此,知子莫若父,他毫不怀疑苏起将会一鸣惊人,所以不论外界如何风言风语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同时,他也不想儿子太过狂骄,所以这次苏起力压全部子弟,苏仲文也只是轻描淡写地夸了一句,没说太多。

    “你深夜前来,有什么事?”苏仲文问道。

    苏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郑重地拜倒在地:“父亲,苏起想开始修行。”

 ;。。。 ; ;
第十二章 锻骨伐髓破一境
    苏仲文放下手中书简,看着苏起说道:“你想开始修行?”

    此事太过重要,所以苏仲文特意又问了一遍。

    苏起点点头:“是的,我想开始修行。”

    “你的身体,你自己清楚。”苏仲文盯着苏起,神情无比严肃,“你真的想好了?”

    “是的。父亲。”苏起再拜,“深思熟虑。”

    苏仲文轻轻地叹了口气:“那便修行吧。”

    苏起脸上也没有太多喜悦的表情,只是淡然地说道:“多谢父亲成全。苏起还有两个不情之请。”

    “讲。”

    “请父亲带我去藏书楼选择功法。请父亲说服爷爷开启祖地。”苏起恭敬地说道。

    苏仲文思忖片刻,点了点头:“藏书楼的钥匙我可以交给你,你自行借阅即可。至于祖地,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方可开启,此事你爷爷不一定会答应,我尽力而为。”

    苏仲文说完,从怀中取出一把黑黢黢不起眼的钥匙,递给苏起:“小心些,不要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谢父亲。”苏起再拜过父亲,接过钥匙便要起身离开。

    “我想知道,你为何突然想要修行了?”就在苏起将要出门时,苏仲文突然问道。

    “我必须成为修行者,才能帮助苏家,帮助燕国。”苏起顿了顿,然后说道,“我读的书已经够多了,现在我真的很想知道当一名修行者是什么感觉。而且,我也真的很好奇自己到底能做到何种程度。”

    苏仲文不再说话,算是默许了。苏起辞别父亲,再次回到自己的房间中。

    苏起并不是不能修行,也不是天资太低,之所以一直没有成为修行者,是因为他的身体。苏起三岁时曾经得过一场怪病,从此之后身体一直非常虚弱。也正是那个时候,现在的苏起穿越到了这具身体上。

    苏起长到六岁时,苏仲文想试着让他开始尝试着进入第一境,但又担心苏起的身体太弱,禁不住天地元气的洗刷。苏仲文求助于苏老太爷,苏老太爷也不敢肯定,于是便让苏仲文暗中带着苏起前往镜花谷,找隐世已久的镜花谷主给苏起诊脉,看看他到底能否修行。

    镜花谷主乃是一位世外高人,传闻早已抵达九境,之所以还没有白日飞升只是因为他要等弟子出师,所以刻意控制着自己,不想破九境。镜花谷主是一位奇人,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士农工商、兵法战阵、诡辩之术、观星占卜、炼药制符……种种奇术无一不精。若是他都无法帮到苏起,那只能说这是苏起命中注定。

    镜花谷主为苏起诊察良久,告诉苏仲文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苏起是个不世出的修行天才,在未修行时,神识之强已经和四境修行者不相上下。但问题在于他身体病弱,无法承受神识调集的大量天地元气,越是修行,便越是短寿。

    苏仲文问:若是最极端的情况,将会如何?

    镜花谷主回答:最极端的情况,他将在二十岁时破七境,然后死去。

    苏仲文沉默良久,终究还是难以决断。若是不让苏起修行,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绝佳的修行天赋?可若是让苏起修行,二十岁便早夭,即使破了七境又能如何?思前想后,苏仲文还是无法决定,只能让苏起自己拿主意。

    年仅六岁的小苏起只是思考了片刻,便回答道:“父亲,二十岁破七境,意味着我将用十四年完成大部分修行者七八十年才能完成的修行,那么我的一生肯定除了修行别无其他。可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新奇的事情,若是只为了破七境而活着,岂不是太过可悲?”

    苏仲文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苏起的想法。从镜花谷回来后,苏仲文向苏老爷子隐瞒了苏起天赋绝顶的事情,只是说苏起若修行则会短寿,请求苏老爷子恩准,不要让苏起修行。苏老爷子也答应了。

    但苏老爷子觉得,此事若宣扬出来,肯定会立刻有人闹腾着废嫡长孙,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孙子太过可怜,于是便让苏仲文隐瞒了苏起不能修行的事实,让苏起安安稳稳地当了十年无所事事的嫡长孙。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众人都以为苏起是个不堪造就的修行白痴。

    苏起回到房间,盘腿坐在榻上,调整呼吸吐纳,然后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他虽然从未真正修行过,但却看过很多关于修行的书籍。从《鸿蒙书》到《神道经》,不论平易还是艰深,他都一本一本地看过,想要从中找出解决自己修行难题的方法,但终究没有成功。

    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苏起对修行的理解迥异常人。普通的修行者们,都是以《鸿蒙书》入门,按照上面的记载一板一眼地进行吐纳呼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真正明悟其中的道理,大概都在五境的时候了。正是这种不求甚解的修行方式,让大部分修行者都卡在了第五境忘情境,因为缺乏相应的感悟和哲理支撑,始终无法突破。

    苏起则不然,他在未修行时便已经通读了所有修行经典,不会因为自己身体的特殊反映而对书籍产生误读。这样读下来,苏起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行系统,一些书中的错误也便一清二楚了。知道了哪本书有错误,哪本书在某个阶段更加正确,日后的修行就变得事半功倍。

    其实,任何一个破了五境的修行者,都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发现这些启蒙书籍中的差异之处,但等到破了五境,纠正这些错误已经全然无用了,更何况他们也不会再回过头去看这些启蒙书籍,所以,众人还是在按照既有的修炼体系进行修行。

    对于如何修行,苏起已经成竹在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规划,完成破境的过程。

    第一步便是吐纳。所谓吐纳,就是将感受到的天地元气纳入自己体内,成为真元。这是成为修行者的第一步,不论文修或者武修,都必须在体内存储足够的真元。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修行者就进入了第一境锻体境,可以强健体魄,锻骨伐髓,更好地运用真元。

    苏起刚一闭眼,便立刻感受到了身边流动着的天地元气。就像一些可以看到边缘线条的气流一般,那些天地元气在苏起的身体周围不断流淌,仿佛平稳流动的河水。苏起神念一动,便有丝丝缕缕的天地元气随着他的吐纳呼吸,逐渐进入了他的体内。而这些天地元气,比一般的一境修行者还要多出十倍不止。

    进入苏起体内的天地元气逐渐进入了他的识海、经络和骨骼,很快,丝丝缕缕的黑泥便顺着毛孔排了出来。苏起一动不动,继续引天地元气洗髓,足足两个时辰之后,他的身体已经被厚厚的污垢完全包裹住了。而此时,苏起终于感到大脑一片空灵,身体仿佛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开始第一次吐纳的两个时辰之后,苏起成功进入了第一境。

 ;。。。 ; ;
第十三章 一夜两境
    苏起的神识天生就相当于四境修行者,所以他能感受到和吸纳到的天地元气,是其他修行者的数十倍。而且,之前吃的那些天材地宝,也在不断改善着他的身体状况,让他体内的污垢变得更少,天地元气锻骨洗髓的阻力也比一般人要小得多。此消彼长之下,其他资质较差的修行者五六年才能突破的第一境,竟然被苏起在两个时辰之内就突破了。

    “果然之前的那些天材地宝都没有白吃。”苏起站起身来,只觉得身上泥污臭不可闻,便将聚气丹从怀中取出,然后走出门去,提了一只空水桶来到后院水井旁。

    此时已是深夜丑时,苏起不想再劳烦丫鬟为他烧水,而且他破了锻体境之后,这点寒气也根本影响不到他。苏起住的是独门独院,平素里从不和人来往,所以干脆在后院将脏衣服全都脱下,从井中提了一桶凉水当头一浇。

    一股热气从他的丹田处源源不断地涌出,不断地流经四肢百脉,将井水和夜晚的凉气驱散地一干二净。丹田处便是修行者的体内山海,也是修行者的力量之源,不过此时苏起还不能查看自己体内山海的状况,只有到了第三境凝神境之后才可以坐照内观。

    苏起一边泼水一边擦洗,很快将全身泥污洗得干干净净。他返回屋中,将身上的水滴擦净,然后又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白衣。挽起湿漉漉的长发,将长发的水滴挤干之后,苏起将长发束起,再次盘膝坐在榻上。

    苏起闭上眼睛,仔细地感受了一番体内流淌的真元,不由得感慨道:“果然,第一境能否突破,全看神识强弱。只要神识足够强,在短时间内可以将足够的天地元气吐纳为真元,就可以快速地破一境。那位麟儿姑娘破一境时,估计比我慢不了多少。两个时辰破一境,听起来很吓人,但在那些隐世宗门中,大概也算不上快。”

    苏起体内的真元缓缓流淌,仿佛潮水一般涨退,慢慢地冲刷着体内的经络。此时,他体内的真元还不能外放杀敌,也不能引入骨骼肌肉用来增强体魄,仍旧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到了第二境,才能用神识来操控体内真元,用文修或者武修的方式进行战斗。

    若是按照一般人的修为进境,一境到二境需要三五年不等,比破一境还要稍快。因为锻体境相当于打基础,锻体境之后,修行者依旧在源源不断地通过吐纳来吸收天地元气积累真元,而第二境聚气境只是想办法调动自己体内已有的真元而已,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谁都可以做到。

    第一境到第二境没有捷径可循,哪怕是天才,也需要用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来熟悉真元的运行方式。但苏起不同,首先,他已经在书中看过了许多记载,已经牢牢记住了真元的运行方式,接下来要做的不过是验证;其次,他有苏老太爷赏的聚气丹。

    苏起打开红漆木盒,将那枚金色的丹丸放在掌中。一股馥郁至极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飘散了出来,以苏起第一境的修为可以看到,丹身上刻着的篆文边缘有些许金光透出。他一仰头,将聚气丹吞下。

    一股澎湃至极的药力立刻从他丹田处的体内山海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诱导着他体内的真元,开始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刷着他的经络。聚气丹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诱导体内的真元在四肢百脉中游走,加速修行者体悟真元运行的过程。

    苏起立刻集中精神,感受着体内真元的流淌,同时印证着书中的记载。有些和自己所想不一样的地方,苏起便立刻尝试着用神识影响真元,让它按照自己构想好的路线来流动。因为毫无经验,所以这种行为极耗神识,好在苏起神识过于常人,再加上聚气丹的神奇效果,如此引导了不知多久之后,苏起终于感觉到体内的真元流淌完成了一个循环。

    苏起没有就此停下,而是继续完善着体内真元的循环过程,增补一些之前遗漏的地方。又过了不知多久,终于大功告成。苏起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真元已经完全按照自己所想的来运转,四肢百脉中也全都充盈着真元,他试着伸手一指,一丝银白色的真元从他指尖射出,刺入空气中消失不见。

    苏起长出一口气。虽然目前他所能控制的真元还很少,但真元外放,意味着他已经破了第二境。

    苏起站起身来,感觉身体并没有什么异状,和第一境时感觉差不多,只是可以随意地调用体内真元而已。

    “怪不得苏青云十四岁破一境,十六岁就破了二境,而现在十八岁,已经隐隐摸到三境门槛,原来第二境要比第一境简单些。不过,若是没有这枚聚气丹,恐怕我至少也要拖延十天半月了。”

    此时聚气丹药效已过,苏起感觉到微微有些疲惫。但他知道现在是自己的关键时期,还有许多东西要确定下来才能休息。

    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修行方式,文修或者武修。文修是外放天地元气杀敌,而武修是通过天地元气强健体魄杀敌,二者的修行方式和战斗方式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文修在锻体境之后,就不需要再强化身体,只需要全力培养神识即可;而武修则要继续锻炼身体,让骨骼肌肉能够承受更多的真元灌注。至于真元积累,则是文修和武修都必须要做的,作为一个修行者,真元数量是最本源的东西,任何功法、武学,离开了真元的支撑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选文修,还是选武修?”

    文修武修各有利弊,很难取舍。对于苏起来说,他神识天生过于常人,选择文修事半功倍,修行进度必然一日千里。但在实战中,文修会被武修压制,直到第五境时,文修才能勉强和武修有一战之力。至于七境之后,文修和武修便殊途同归了。

    “这有什么可犹豫的,既然要开始修行,必然按照圣人的标准来。我既要修文,也要修武!”

    打定主意,苏起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站起身来,往院中走去,此时天色刚刚发白。

    一夜破两境。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