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定孩子一生的五项特质-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左方右圆
  这一个试验要明显比上一个难度大,需要反复训练。训练的方法:先练左手画方,只要能轻松地画出来,然后练右手画圆,跟上面一样,让右手的画圆成为习惯性的无意识的动作。之后,开始试验。这时要把注意力放到左手画方上,不必想右手的动作。动作协调能力好的人一两分钟就能做到;动作协调能力差的人回去集中注意力练习一两个小时也能做得很好。
  在一本叫做《奇人奇事》的书中看到过一个记载:有一个西班牙人,能用一张嘴同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语言——左嘴角说出的是意大利语右嘴角说出的是西班牙语,并且内容不同。这是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心二用”一般的人做不到。
  “成长日志”——一路坚持的“轨道”
  如何使用“学习成长日志”培养做任何事情的持久的毅力呢?
  拿出“成长日志”,看下面的内容。
  “成长日志”由总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组成。
  在校的学生刚开始培养订计划的习惯时,只要做周计划就和日计划就可以了。不用订立太长远的计划。
  我碰到过一次这样的事情:一个家长在听完一个“人生规划”教育专家的课后,领着自己的孩子到了专家面前,让专家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帮孩子做个人生规划。专家也煞有介事地问孩子多大年龄了,孩子回答15岁了,专家说,好,现在做规划最好,然后就大谈未来。
  我们的家长真是太投入了,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孩子这么小,未来无可限量,怎么可能有人能为他做出规划呢。全世界能够规划一个人的未来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他还不轻易接见你。专家自己的未来还没有安排好怎么可以为别人规划未来。
  我们好多人希望别人规划自己的未来,甚至找人预测未来,卜算未来,千万别这么做了。当人知道了未来后绝对不会是幸福,相反是恐惧。试想,当你知道30年之后你跟现在没有什么两样,你是什么感觉,当你知道40年后你可能会遇到一次车祸,你有什么感受。倒不如,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活在当下。
  坚持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习惯
  不在乎你每天做多好,只看你能做多少天。你只要天数做够了,其他也就慢慢做好了。
  漂亮的“成长日志”会吸引你把其余的空白填满。刚开始“成长日志”是空的。我们把它叫做习惯的真空。当人天天去接触一个空的习惯的时候,时间久了,你就会被这个习惯牢牢的吸进去,最后,连自己都控制不住了。
  比如“刷牙”习惯的养成。
  刷牙是个好习惯,并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就有这个好习惯。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小时候看到大人刷牙觉得好玩,就也想刷牙。这时往往当妈妈把牙具放到他或她的面前后,拿起挤有牙膏的牙刷往嘴里一放时,觉得有辣味,就不想刷了。不管怎么样,家长都会劝说他们坚持下去。当然要免不了每天的监督。几年之后早成了习惯。现在让他或她停止刷牙三天,他们本人的感受是痛苦,因为已经成了习惯。
  什么叫做习惯?某种行为高度熟练,以至于有意识地控制不再起作用,这就是习惯。只要你一天天去做,到最后他想不做都已经不可能了。
  

问世间,“兴趣”为何物
兴趣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对过去做过的事情非常满意;将来还愿意继续做。
  兴趣的特点:
  兴趣是一种“敝帚自珍”的感觉;兴趣是一种“自己跟自己的过去对比”后的成就感;兴趣是一种自我陶醉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都产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
  ——杜威
  做教育的人都爱说:“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兴趣是什么,或者说兴趣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成了教育工作的关键。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后面的工作没有办法开展下去。
   。 想看书来

如何开启一个兴趣呢?(1)
人们做事动机的思考
  我每次用一个假设来与大家做互动,得到的基本是同样的回答,这是我们对做事动机的思考的源头。
  案 例 甲
  你的隔壁住着一个美国老头,现在他们家没有人,没锁门,在他的书房的桌子上有一张电脑光盘,现在要你去拿给我。我保证你的安全。
  情形一:请问你去吗?
  人们一般都说“不去”。因为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到别人家拿东西叫偷。这是最起码的道德问题,所以不能去。
  情形二: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老头是美国的一个军事专家,这张光盘里有一个军事计划,名字叫天罗地网。里面记录了美国对着中国的所有导弹的布置情况,如果中国军方能获得这个情报,就可以避免中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你的做法是为了中国的国防,请问,我现在让你去拿,你去吗?
  都说“去”。因为你拿到它之后就变成了“民族英雄”,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不要说安全有保障,就是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去。
  情形三: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老头是美国的一个军事专家,这张光盘里有一个军事计划,名字叫“天罗地网”。里面记录了美国对着伊朗的所有导弹的布置情况,如果伊朗军方能获得这个情报,就可以避免伊朗遭受毁灭性打击,整个*世界会把你当英雄来崇拜。请问,我现在让你去拿,你去吗?
  多数人回答:“不去。伊朗跟我没关系,我为什么要去偷。”
  情形四:现在我告诉你,这个老头是美国的一个军事专家,这张光盘里有一个军事计划,名字叫“天罗地网”。里面记录了美国对着伊朗的所有导弹的布置情况,这个情况是美国用来误导伊朗军方的反间谍措施,如今伊朗军方不知实情正在千方百计地找寻,因为你是个中国人不会引起美国军方的怀疑。请问,我现在让你去拿,你只要把光盘给了伊朗你将能得到美方的1 000万美金酬劳,并且可以移居美国,FBI从此负责你的安全。你会做吗?
  可以考虑。
  我们来看,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做起来的难度没有任何的改变,而人们的态度却时左时右,有天渊之别。
  结论:
  人们做事的动机,是由其注意力的最终落脚点决定的。
  人们只在乎结果使自己感觉的好与坏,并不在乎事情和过程本身。
  案 例 乙
  你拿了一大堆游戏光盘去你的美国朋友家玩,回来后发现你错拿了朋友的爸爸的一张光盘。你对光盘里的内容一无所知,光盘被你的爸爸拿去了。
  情形一:
  爸爸告诉你,这张光盘只是一张普通的游戏光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朋友家有很多类似的东西,还与不还没关系的。你的个人感觉是什么呢?
  “没什么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情形二:
  爸爸告诉你,你的朋友的爸爸原来是美国的一个军事专家,这张光盘里有一个军事计划,名字叫“天罗地网”。里面记录了美国对着中国的所有导弹的布置情况,中国军方获得这个情报,事关中国的国防大计,非同小可。你感觉如何?
  为祖国立了大功了。自豪感,荣誉感,爱国主义都来了。马上决定把它送交中国军方处理。
  情形三:
  爸爸告诉你,你朋友的爸爸是个美国军事专家,这张光盘里有一个军事计划,名字叫“天罗地网”。里面记录了美国对着伊朗的所有导弹的布置情况。如果你不把这张光盘还给你的朋友,他的爸爸将被送上军事法庭,一生就完了。你什么感觉呢? 。。

如何开启一个兴趣呢?(2)
责任感,兄弟义气马上来了,无论如何要送回去。
  结论:
  事情做完后的感觉,不是事情本身产生的,而是我们后来添加或提前赋予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做事的动机与事情本身的难与易没有关系(难是不做的借口,也是做的理由),只在乎结果让自己感觉好与坏,而感觉是提前赋予或后来添加的。
  定义快乐(幸福)
  在英语中,快乐与幸福是一个词,都是指人们开心、满足的感觉。
  人们做事的动机永远只有两个:一为追求幸福;一为逃离痛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主要是前者,令他们感到快乐(幸福)。
  人们在什么时候感到快乐呢?
  西方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幸福(快乐)不是富有的产物,而是最近变得越来越富有的产物。(Happiness is not the result of being rich; but of h*ing recently bee richer。)一句话道出了幸福(快乐)的真谛。这里的富有当然不只是指财富的富有,同样指知识、阅历等林林总总的收获。幸福的关键在于跟自己的过去相比,收获要变得越来越多,才快乐;反之,人们会越来越痛苦。
  想让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失去兴趣,甚至放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感到“每况愈下”(the result of h*ing recently bee worse)。有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单身的老太太,因为厌倦了都市的喧嚣把家搬到了远离市区的郊外,希望能够享受郊外的宁静。刚开始几天过得很满意,可是好景不长。她家门前的一块空地被一群小男孩选做了足球场。孩子们每天放了学就来这里踢球。他们跑啊喊啊叫啊,玩得特别开心。这可苦了爱清静的老人。老人也曾尝试在门口写标牌,让人遣散他们,但孩子们不听这一套,还是该玩的玩,该喊的喊。最后老人想了个办法。
  她把孩子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孩子,我是个特别怕寂寞的人。你们每天来这里玩给我添了很多的乐趣。我想雇你们每天在这里给我表演足球比赛。每天踢一场比赛我给你们每人发一元钱作为报酬。你们同意吗?”
  孩子们听后觉得非常开心。之后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老太太开始每天出来看他们比赛。
  过了几天之后,老人又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孩子们,你们踢得非常好,我非常满意,但有一点,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每场比赛给一元钱有些太多,我承受不起,这样吧,以后每场比赛每个人我只能给50美分。”
  孩子们听完后,尽管不太高兴,但还是接受了。比赛依旧每天进行。老太太也像以前那样每天来观看比赛。
  又过了几天。老人又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孩子们啊,尽管你们的表演非常卖力,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一件事,我的退休金出了些问题,以后我不能付给你们钱了,我希望你们每天还能来踢球。”
  孩子们开始不乐意了。不给钱,我们凭什么还给你表演。
  第二天,老人又来看比赛时,没有看到一个孩子来玩。之后,他们再也不来了。
  老人笑了……
  

附:背《论语》轶事
女儿背《论语》的那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在饭店吃完饭,我随便开了句玩笑,说:“我请你母女俩吃饭,你们连句谢谢都不说,真让我伤心。”
  “有什么好谢的。你是一家之主,这样做是应该的。”我女儿不以为然地说。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不管怎么说是我请你们,我花了钱,你居然这么想。唉,当真如夫子所言‘天下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我说。
  没想到我的这句话招来了女儿的一大串反驳。她说:“你引用孔圣人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我一愣,问道:“那你说什么意思?”
  “这句话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全文是‘天下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当中的‘女子’并不是现代汉语中女人的意思,而是指“没有完全离开母亲照料的孩子”。女子指女人是现代汉语的用法。孔夫子是把孩子与小人相提并论。孔圣人怎么能像某些人那样歧视女人呢?”
  我顿时觉得好奇:“有道理,你是听谁说的?”
  “网上有啊,《时代华夏》杂志的一篇叫做《发现论语》的文章中说的。你还自称做学问的人呢,怎么可以这么信口开河呢!”
  我被她抢白了一阵子,觉得很有意思,解释说:“我没有歧视妇女,我只是想让你们体谅我,我为你们付出了很多,我也不易啊!”
  “为什么让我们体谅你,你就不体谅我们呢,我们也不易啊。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才是你应该做的呀!”
  ……
  我投降,但我高兴,她居然会用孔圣人的话辩论了,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啊,真的也像她讲的那样——“不易啊”。
  

“影响教育”志愿者感言(1)
以下内容是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体会和感言,可以说他们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
  还有一些孩子的习作,它们虽然稚嫩,但却充满真情和感动。……
  也许这点点滴滴对你、对我都有所启迪。……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以下是第一期“影响教育”志愿者体验式训练营上,志愿者发言选登。
  ●翟翠娟 —— 一位郑州市的孩子家长,“影响教育”志愿者
  各位亲爱朋友,大家晚上好!我自己自告奋勇第一个上来,如果讲不好,我不认为老师会给我扣分,因为我是很勇敢的。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翟翠娟,很多人把我叫成瞿翠娟。我教大家一个怎么样记住我姓名的方式,大家都学过高中的历史,学过墨子名翟,它的“翟”就是我翟翠娟的“翟”。我的名字里有四个“习”,加到一块是一双翅膀,这也是我的父母希望给我一个人生的翅膀来展翅高飞,请大家下次一定要记住我的名字。另外是我对教育的认识和困惑,我想大家都经历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大家的年龄应该都差不多,可能很多人对教育的认识跟我一样。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乡镇里,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