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楚国史--血泣楚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楚国史--血泣楚天-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是与晋争夺中原诸侯,伐陈、郑、宋;

  三是在十七年邲之战(…597)中打败晋国,奠定了霸主地位。

  四是十三年与吴越结盟。不过与晋与齐相比,楚庄王并没有举行像样的盟会,辰陵之会也只有陈、郑参加。朝楚的,也只有郑伯与许男。楚的势力范围在南方有所扩大,到达了江淮与吴越一带,在中原同成王、穆王时期差不多。中原的卫、曹、鲁在楚庄王时期,主要还是倾晋的。当然,由于邲之战的巨大胜利,使得庄王的声威比他的祖父辈大多了。

  楚庄王能成功称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励精治楚,为政以德,驭臣以恩。时刻不忘楚国拓展事业。

  晋栾武子的话是庄王励精图治的最好注脚:“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汀埃俾防堵疲云羯搅帧s鹬唬骸裆谇冢谠虿回选!薄

  楚庄王是一位儒式色彩浓厚的君主,孙叔敖是儒式色彩浓厚的大臣,两人的治国理念基本一致。无论是庄王的“伐陈复陈”、“重义释郑”、“立信伐宋释宋”、“不追穷寇、不为京观”、“绝缨不究”,还是孙叔敖的“奉职循理,恤人体国”(《史记·循吏列传》),“为政以道,敬授民时”(《孙叔熬墓碑记》)都体现了儒家施政传统,对外关系上,讲霸道,服则封,不服则讨,义行诸侯,适可而止。对内治理上,重德、重农、重民、重教,且恩威并施,驭臣以恩、牧民有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英雄早逝(2…8…2)
八、英雄早逝(2…8…2)

  二是任贤用能,罢黜肖小。

  庄王求贤若渴之心,常忧贤能之不得。《吴子兵法》载:起进曰:“昔楚庄王尝谋事,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能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

  主要表现在,

  1)在即位之初,“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 (《史记·楚世家》)又“任伍举、苏从以政” (《史记·楚世家》),结果是“国人大悦”(《史记·楚世家》),这涉及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

  2)敢于起用没落贵族孙叔敖。虽然举荐之人众说纷纭,可是,庄王能果敢任用,足显其用人智慧。在其任用的六个令尹中,孙叔敖是最贤明的,楚庄王与他甚得鱼水之欢。楚庄王时期,虽有析公臣(楚大夫)受谮出奔晋的记载,可是当时楚庄王“方弱”,又才即位,在试用期内处置失当是可以理解的。在蔡声子(蔡公孙归生子家,时为楚大夫)论“楚材晋用”王孙启是在楚恭王时,让楚失去了“东夏”(蔡、沈),比较楚成王的王孙启(令尹子元之子)受谮奔晋致城濮之败,楚恭王时的雍子(楚大夫)受谮奔晋致鄢陵之败,申公巫臣因夏姬之故奔晋怨楚而导吴伐楚。以及后来著名的伍子胥、伯嚭奔吴,文种奔越。

  3)诛灭若敖氏,平定了内乱。四是任用贤能的士亹(楚大夫)傅太子箴(楚恭王)。楚庄王失人的情况是很少的。正因为文将武臣都各得其用,肖小乱臣难有作为,因而楚庄王时期,达到了君明臣贤的清明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只要出现这种局面,国家没有不强盛的。就连前秦符坚与王猛的短暂结合,就让前秦统一了北方,并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更不用说商“少康中兴”、周“成康之治”、汉“光武中兴”、唐“贞观之治”了。

  三是勇于纳谏,勇于采内正确建议。

  1)在即位初期,振作时,纳伍举、苏从之谏;

  2)在伐庸时,纳蒍贾伐庸、师叔骄庸之议,纳申叔时复陈之谏;

  3)降郑与晋遇于河上时,纳伍参与晋战之议。而这些谏言建议每次都悠关政局战局,在关键时刻,没有自高自大,刚愎自用,而且获得了成功。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载: 

  昔楚庄王问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

  叔敖曰:“国之有是,众所恶也,恐王不能定也。”

  王曰:“不定独在君,亦在臣乎?”

  对曰:“居骄士,曰士非我无从富贵;士骄君,曰君非士无从安存。人君或至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则国是无从定矣。”

  庄王曰:“善。愿相国与诸大夫共定国是也。” 

  这是“共定国是”成语的来源,也体现了楚庄王勇于纳谏的领导作风。

  当然,如果了内部及个人因素外,楚国能称霸还有外部条件。主要是晋国在赵盾执政时期,由于内部政局不稳,致使霸权出现了动摇。秦国当时还较弱小,精力也主要集中西部拓展,于华夏就与晋发生了一些争斗。齐也是政局不稳,君臣更替频繁。

  就个人能力来说,在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此说见《*通·号篇》,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ǚ),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楚庄王是极为突出的。无论是哪一说,楚庄王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而且个人能力也仅有晋文公、阖闾与之相比。从功绩上看,也居于前列。而且,在这些霸主中,只有楚庄王称得上儒君,除了即位三年不鸣之外,在二十三年里,他的确做到了“鸣将惊人”。如果说,齐桓公的“义”,多是由于管仲的意见,且是出于称霸考量的话,那么,楚庄王的“义”,则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是大臣从利的角度去考虑,他从义的角度去处理。如“不追击晋军以免更大的伤亡”、“楚臣不欲降郑”等。与宋襄公的“仁”相比,楚庄王更没有脱离现实,能征能讨,能原能谅,有威有恩。且知止不辱,知足不殆。没有像晋文公那样恩怨分明,秦穆公那样阴险(立夷吾以弱晋),也没有像阖闾野心勃勃,勾践那样“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然而天命不永,楚庄王英年早逝。给他的霸权留下遗憾。虽然如此,“庄王强楚”也将永彪史册。

一、楚恭匮盟(3…1…1)
一、楚恭匮盟(3…1…1)

  楚庄王卒后,其子箴立,是为楚c王(…590…560),楚(3…1)楚共匮盟

  楚庄王卒后,其子箴立,是为楚共王(…590…560),楚共王在位三十年,延续其父的余威,继续与晋争中原诸侯,先是侵卫伐鲁,与中原诸侯“匮盟”于蜀(鲁地),后是与晋战于鄢陵(…575),后来,与东边的吴就开始交兵了,随后“晋楚争霸”转变成了“吴楚互伐”。在中原,秦晋无事,齐晋有事。楚共王二年夏(…589),晋景公(名据)帅鲁、卫、曹等诸侯大败齐顷公(名无野)于鞌(ān,即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偏),取得了继晋楚城濮之战(…632)、秦晋殽之战(…627)后对大国诸侯的第三次胜利。再次确定了霸主地位。

  楚庄王时,基本上没有向卫与鲁拓展势力范围,共王即位后,就开始向卫、鲁用兵了。主要是同晋争诸侯,因为,这时,卫、鲁是亲附于晋的。

  在楚庄王卒的前夕,鲁曾向楚乞师,以伐齐,但遇上楚庄王卒,楚师就没来。鲁国迫于齐的威胁,就请联合晋、卫伐齐,晋、卫因其大夫郤克与孙良夫受辱也对齐有怨恨,于是有晋齐鞌之战。这下,就得罪了楚共王,此时楚共王刚即位,也想展示一下威风。此外,齐楚结好,眼看齐被联军打败,也需要有所表示。于是就在当年冬,楚共王就派令尹公子婴齐(子重)侵卫,随便侵鲁,至鲁地蜀。此时,楚共王约十二三岁,就没有出征,楚国的属国蔡、许却跟随子重出征,蔡景公与许灵也年少,就用楚王的战车出征,一左一右。

  侵卫的情况,史未载。侵鲁时,鲁有些害怕,鲁成公(名黑肱)就派臧(zāng)孙去见楚共王,意欲说退楚师。臧孙推辞了,他断定楚师必退,不想无动而受名。为何楚师必退呢?当然是晋才把齐国战胜了,侵卫侵鲁只是做个样子给结好的齐国看。这时,晋楚实力不分伯仲,侵卫侵鲁如果太过了,必然会使出兵来救,楚与晋作战都没有把握,卫、鲁又不是楚晋争夺的重心,因而没有开战的必要。后来,楚师进军由蜀至阳桥,鲁成公就改派孟孙(孟献子促孙蔑去。注意,这次带去贿赂的东西有些特别,带去的是木工、女缝工、布帛工,一共百人。这说明,当时随军出征的,不完全是军队,还有这些后勤部队,也是多兵种组合的。除了这些后勤兵之外,鲁成公的儿子(或云鲁宣公子)公衡也入质于楚,并请求与楚盟。楚人果然如臧孙所料,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鲁成公便前往蜀与楚令尹子重会盟。

  十一月,楚召集鲁、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十二国盟于蜀,还加上沦为楚附属国的许、蔡。参加盟会的是各国的卿大夫,楚就是令尹子重、蔡就是蔡景公,许就是许灵公,秦为右大夫说,宋为华元,陈为公孙宁,卫为孙良夫,郑为公子去疾(子良),齐的代表不知何人,盖不是卿大夫,史不载。曹、邾、薛、鄫,因是小国,又非国君,史也不载。

  这次盟会是创纪录的,除了晋,差不多都有代表来参加。是参加国数最多的一次盟会,超过了晋、齐任何一次会盟。

  齐桓公葵丘会盟(…651)为齐、周、鲁、宋、卫、郑、许、曹等八国。

  晋文公践土之盟(…632)为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八国,温之会为晋、鲁、齐、宋、蔡、郑、陈、莒、邾、秦等十国。

  晋灵公扈之盟(…620)为晋、齐、宋、卫、郑、许、曹等七国。新城之盟(…613)为晋、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

  这次十二国加上蔡、许共十四国会盟,连远在西陲的秦也有代表参加。不过,这次会盟的级别不高,大国都只是派卿大夫,连与楚国结好的齐也不太重视。

  实际上,这次会盟只是权宜性的。并不是楚国的威信和实力达到如此规模会盟的高度。孔子《春秋》是这样书的:“(成公二年十一月)丙申(十二日,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鲁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左传》作者的解释为:“卿不书,匮盟也。”什么意思呢?当时晋才在鞌之战中打败了齐国,中原诸侯并不敢公开亲楚,害怕晋来*,因此就只派了卿大夫来,而不是国君亲自前来。楚国本身也只是子重带兵而来。但这次子重带来的兵很多,“悉师,王卒尽行”(《左传&;#8226;成公二年》,晋也不得不暂时避开楚国,因而没有救卫救鲁。在这种情况下,中原诸侯也是很无奈,屈意会盟,这是持两端的做法。《左传》书“匮盟”就是没有诚意的会盟,是迫于子重的兵威的权宜之计。明年,鲁、宋、卫、曹等国就会同晋军攻打亲楚的郑国,表明这次会盟只不过是楚子重的作秀罢了。

  会盟后,楚师就退了,在到达宋时,鲁公衡就逃回去了。

  这一年于楚国还发生了申公巫臣盗夏姬奔晋的事,后因此产生了一连串矛盾,还引发了吴楚交兵。已在前面“夏姬乱陈”里讲述,不表。

  楚恭王三年(…599),晋因邲之战郑附楚的缘故,帅鲁、宋、卫、曹等四国伐郑,郑公子偃(郑穆公子,子游)帅兵御敌,这次居然在郑东部丘舆这个地方把诸侯兵给打败了。郑伯就派皇戌到楚来献捷。 。 想看书来

一、楚恭匮盟(3…1…2)
一、楚恭匮盟(3…1…2)

  同年,晋与楚达成互换邲之战主要战俘的协议,晋归楚公子谷臣(楚庄王子)和夏姬的第三任丈夫连尹襄老的尸体。楚归晋知罃(荀首子),当时荀首已为中军佐,楚此举就示好的意味。楚恭王还亲自送知罃归国。像当年的楚成王一样,他也问知罃一系列问题,如,怨不怨他?德不德他?如何报答他。知罃的回答,也是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一番外交辞令下,显示了大国尊严。连“退避三舍”的话都没有,有的是在领军与楚作战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左传》成公三年)很有气节。当然,知罃并不是国君,当然说不出晋文公重耳那样“退避三舍”的话来。楚恭王听了后,得出结论:“晋未可与争。”而且很是佩服知罃,厚礼送归之。知罃在楚,本来也打算逃回,有郑国的一个商人愿意帮助他,计划把他装在囊中带出去,后来楚主动归之,就没有施行。

  楚恭王四年(…587),因为郑伐许,晋栾书代郤克将中军,荀首为佐,士燮佐上军,伐郑救许。这次许与郑的矛盾是因为,许恃楚而不事郑,这样就让晋看到了机会,就救许伐郑,这样就可以把许从楚国那边夺过来。楚看到晋伐郑,就派子反救郑。这次,晋与楚并没有因救郑而开战,大概是看到楚军来救,许又没有背楚亲晋而作罢。郑悼公(名费)与许灵公都在子反面前投诉,郑卿皇戌代郑悼公投诉,子反不能决,让他们到楚国去。由楚王与大臣来断诀。于是有,第二年六月(…586),郑悼公使其弟睔(gùn)与许灵公入楚诉讼事。结果是郑败诉,楚就把睔给囚起来了,《左传》对郑何人入楚及何人披执与《史记&;#8226;郑世家》不同,是郑悼公亲自入楚,败讼后,楚执获了皇戌与子国(郑穆公子公子发),本书从史公。郑悼公对此很不满,回郑后,就背楚附晋,派公子偃(郑穆公子,子游)如晋请成。同年秋八月,郑与晋盟于垂棘(今山西潞城县北)。晋还为郑臣服于同年冬专门举行了虫牢之盟。郑悼公弟睔在楚,私下结好于楚司马子反,子反为之请,没过多久就送其归郑了。楚恭王六年(…585)夏六月,郑悼公就死了,其弟睔立,是为郑成公,郑成公立,郑依然亲晋。

  楚国这下就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