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乐哭与笑--诗歌杂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苦与乐哭与笑--诗歌杂文集-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观我现在的陈设,除了几个她不要的盆,所利用的差不多都是废旧物品和生活垃圾改制而成的。只是添置了两块窗玻璃,一个暖瓶两个洗盆等一些零碎的东西,前后不过百十多块钱,房间里最值钱的就是那部旧电脑了,但市值也就三百多元钱。半个月亮照样亮,半朵花儿照样香,谁能说我的诗文不够精深是因为计算机价格的原因。

  一顿香喷喷的玉米饼加白菜炖土豆不过四五角钱,一件别人穿剩下的衣服不必缝补还能穿好几年。所以说金融危机也未必全是坏事,它在遏制能源的过度损耗的同时,也逼迫人们回到勤俭节约的本色中来。把生活的基本需求简单化、普通化,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相反养成奢侈攀比的风气,一旦有所变故就会不知所措遭遇尴尬。

  锅里放点豆油、小米、加水加盐,再切上点土豆地瓜胡乱一煮,或是切点白菜、土豆一炖,上面再煨上两个豆包什么的,那味道太好了!真是给满汉全席都不换。什么烹饪方法,什么厨艺技巧,见鬼去吧!也许是各人口味的愿因,但据我观察周围的人,他们大都对油腻不大适应,真正青睐大鱼大肉的人多半是那些有心脑血管潜在问题的人。前些天她的几个姐妹来我家小住,她特意宰了一只笨鸡,做好后人们基本就没动多少。而那些苞米面汤、绿豆粥、青菜等粗饭她们却吃得有滋有味兴趣不减。我们要相信素食能够减少碳的排放,从而拯救地球。这样即保健了我们的身体,又维护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难道是我矫情吗?不信问一问那些到点岁数的人,冬季用好棉花做的棉衣棉裤就是比那些保暖内衣、毛衣什么的穿着即暖和又舒服,而且每天穿起来脱下去比那些看着漂亮的东西也方便。穿旧衣服的好处多多,比如干活的时候需要坐在或躺在地上,也不必格外小心。如果正在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忙一件要紧的事情,恰好因为天冷鼻涕淌了下来,又因为两手油污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滕不出手来,就可以用袖子抹一下,以免流进嘴里。至于行走在街上不便观瞻,就不是什么问题了,我走我的路,碍着别人什么了?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

  再说了,那些活计还不知道怎么干,今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那么多好书还没有读过,电子琴什么的还不熟练,哪有心思理会什么时尚、新潮那些狗屁事。

  与贫富无干就是说别人都在吃山珍海味,住高楼大厦,我看不见,我不眼谗,我依然会有滋有味的吃我的稀粥烂饭,自乐自得的穿我的破衣烂衫。

  与社会无干

  打开电视,不是母亲的宝贝儿子被人偷了,就是娇惯的孩子把父母杀了。弄响收音机,什么阳痿早泄,什么张专家李主任,无尽无休、没完没了。富人们香车豪宅,穷人们衣不果腹。一些人说假话脸不红,做坏事手不软,伪君子、骗子们堂而皇之的公开行骗,流氓地痞们频频滋事层除不穷。可以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不良风气除了政府的失职外,我们普通百姓的素质低下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让人无奈的事情,需要全体国人共同承认现实以求改观,个人的力量再怎么拼争都无疑与蝼蚁撼树。更何况咱一界草民,脑瓜皮比纸还薄,就别做那个美梦了。

  我虽然厌恶这个社会,但鉴于它的错综复杂和各种势力,我并没有反社会,我只是在躲闪和逃避。就像为了挣脱烦恼,我几乎净身出户离开我的家一样,难道这还有错吗!使我见不到我不愿见到的人和情景;听不到我不愿意听到的事情和声音,这就是我的一个奢望已久的目的。

  一件绝妙的艺术品不但要仰仗艺术家的深厚功底,还需要天作之合才能至善至美。

  总之,我对我自己设计的家非常满意,它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相当完美,几乎没什么不足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在与困难和挫折不屈不挠的抗争之中所派生出来的产物,是我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我愿意怎么过就怎么过,包括我的家人谁也没有权利干涉,这就是自由的魅力!伟大的、神圣的自由的魅力!

  男人们:我们真的离开女人就活不了吗?我们为什么总是跪在地上扯住她们的衣角,仰脸看着她们冷酷的面容,苦苦哀求她们不要离去?我们把我们的一切全都给了她们,她们还拉着脸说亏了。她们除了外表和我们有所不同外,肚子里装的和我们一样,都是排泄物。有的人为了短短的一小段缠绵时光而被欺骗和敲诈,损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我们犯得上吗?我们真的就这样贱吗?只要两厢情愿,男女的欢爱受益是共同的,不是谁亏了谁赚了的事情。      

  诚然,有一个温柔的女人一生相伴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当然要好好珍惜。世上可能没有哪个男人不希望拥有一个有女人相伴的家。但是,一旦天不眷顾我们,地不眷顾我们,命运使得我们孑然一身,我们也不要悲伤,不要灰心丧气,也要振作起来,坚强的活下去。一个人的家也是家,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我们的家经营得温馨一些,舒适一些。只要肯动脑筋一些实际问题总是能找到办法解决的。比如性需求,如果没有合适的性伴侣,一些仿真的电子产品在市面上都能买得到。另外也不要对做饭存有排斥心理,其实自己做自己品鉴、体验,怎样即省事又合理,即美味又健康,即不稀又不稠,即刚好够吃,又一点不剩,这当中的乐趣多着呢!

  也许我的一些言论过于偏激,但我还是认为,宁可过独身生活也不去爱那些品行不端的女人。

  在此也奉告那些普通的工人、农民、兄弟姐妹,尤其是老年人们:只要我们能动,就要开动脑筋行动起来,幸福靠我们自己去争取,依赖任何人包括我们的子女都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岁数大了,新陈代谢逐渐迟缓,吃点破的穿点旧的都能将就,千万不能凉着冻着。如果室温过低,首先要检查房间的保温性能,并想办法补救,另外居室空间最好不要过大。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把做饭取暖分置,以小锅灶取代传统的大铁锅大灶台。再把炕面做以相应的处理,尽量把各个结构用泥封严。点燃柴草确认能够燃烧后把灶门关严,这样可以延长燃料的燃烧时间,使热能充分被炕体吸收。等到柴草完全炭化再把烟囱盖关上,就能保证整个白天或夜晚的室温和床温。到了夏季,用苯板挤严炕体散热面降低室温。

  最后祝愿全天下的穷人、富人、男人、女人、老年、少年都有一个家,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亲吻死亡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象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谈婚论嫁一样,顺理成章的就想到了死亡这两个字。我小时候非常忌讳这一字眼,时常想象和恐惧着,不知将来爹妈如果故去我该怎么面对。而现在感觉上非常爱看一些人物最后日子的杂志,就好象看一幅幅美丽的晚景图画,对一些人所阐述的关于死亡的论述也有了一些理解。事实上死亡和生存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概念,没有死亡我们这个世界就无所谓世界了。

  即然死亡对于我们这些岁数大点的人来说是如此重要,如此美好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认真面对。

  做为一个还算比较健康的人,我当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和我的亲人们,但是如果一旦离开这个世界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人世间的炎凉冷暖我都已经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都已品尝,我得到了许多我喜欢的东西,没有得到的我也不再去奢望。

  我的一生没有逃避和懈怠,我没有做对不起良心和有损人类社会的亊情,我对这个世界无害。我基本尽到了我应尽的责任,我可以非常坦然的去见我的列祖列宗。

  一个新的商场要试营业,一部新的机器运转前要试车,我打算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来试死。就象一辆奔波了几十年的破车,先减速然后把挡摘掉,使它慢慢停下来。这一过程就是把生活的节奏放慢,把自己从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责任中解脱开来,摆脱几十年压在身上繁杂的工作和义务,不再为儿女们心劳日拙,不再去干涉他们的举动。远离尘世、远离喧闹,更贴近自然,多做一些散步和登山活动。尽可能的回避公众的交往,就象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过一段清静、杳无声息的生活。

  众所周知,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好做了,只要燃油耗尽,我随风飘逝,就完事大吉了。哈哈!

第三辑——1
第三辑

  
  关于赡养老人的几点看法

  
  赡养孝敬老人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做子女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受法律约束的道义和义务。赡养老人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任何以老人持家不公等作为借口,逃避和推卸赡养义务的举动都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道义的遣责和法律的制裁。

  我所亲历的老人大都经历了土改、三年灾害和*等动荡时期。他们生活在农村,五六十年代他们辛辛苦苦一天才挣几毛钱,加上那时子女多、条件差,他们忙完队里忙家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狠不能一分钱掰成几半花。等熬到子女成家立业,他们大都已满头白发又老又病了,这一阶段也是农村生活显著改善的时期。为了子女们跟上潮流,他们不惜把自己一辈子的积蓄拿出来,甚至东挪西凑给儿女们盖上了房子,置办家具,婚事办得即热闹又体面,家具也是尽量的耐用和高档。

  可是有些作为子女的认为这些都是长辈们天经地义的,对老人们的辛劳和付出心安理得。不去积极的回馈老人的恩德,对他们的生活缺乏细心的关爱。有的以各种方式侵吞和蚕食父母的资产为快事,只要父母有了一些积蓄,他们就会盯着不放,给了他们则万事太平,如其不然就会心生忌恨。有的以污辱和诽谤公婆的人格为代价,作为逃避和赡养老人的借口,使他们的不肖行为好象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他们当中有些人从表面看似知情达理、侠肝义胆,别人给他们推一推车,或是帮个什么忙,他们都要念念不忘,恒记于心,可是对父母的大恩大德他们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说穿了他们就是最不仗义的小人。

  我小时候体质很差,加上断奶,每天哭咧咧的象个赖羊羔,母亲就整天背着我。另外由于脾胃功能差,到了*岁的时候,母亲还经常给我洗带屎的裤子。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我家的春凳上有一个锁着的木箱,里面除了一些杂物外,还时常装一点饼干蛋糕之类的东西。这类好吃的东西在当时都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母亲总是舍不得吃,可是,只要我的目光朝向木箱,母亲就会问我是不是饿了想吃,然后就把钥匙扔给我。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们哪个不是被父母捧在手里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谁能说他的父母不是这样对他百般的溺爱,全身心的呵护过!谁又能说他们不曾是父母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纵观史实,那些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在社会上叱咤风云、威风八面,但在父母面前则顿显唯唯诺诺、恭恭敬敬、百依百顺之态。而不孝敬父母的大都是那些流氓、地痞和一些龌龊小人。

  一个家庭的家风很重要,作为一个正派的人总得有老有少,没大没小都是没有教养的人做的。不必说过去那些大孝的典故,就是过去有点家教的子女们,每次外出办事都要首先告诉父母:我今天干什么去,什么时间回来,叮嘱父母不必惦念。等回来时仍然要告知父母。这些礼数在当时都是较常见的、很普遍的家风。这样的家风和习惯一但坚持和传承下去,不但能够使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很融洽,而且这一家族的人都会变得很有教养,很有礼貌。

  子女和父辈关系的不和谐,当然也有父母的一些责任。因为遗传下来的固有生活方式,局限了一些老人们的认识和举动,所以有时候他们会显得很落伍。但是,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要尽可能的去沟通和化解,决不可以抓住父母的一些过失,去做出伤害他们的事情。

  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和行动,都会潜益漠化的影响到下一代的意识和行为。老猫房上睡,一辈留一辈。长辈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教育子女,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什么是对和错,什么是美和丑,教育他们树立爱心,懂得孝顺和尊敬长辈。更要以身作则,在子女的心目中树立遵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否则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尊重父母,到了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子女再来不尊重他,一个家族就会以这种方式恶性循环下去,一个个悲剧就有可能这样反复上演。

  细心照料和侍候老人的子女还是大有人在的。我的一个表叔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表叔为人正直,脾气很倔强。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女婿顶撞了他,没想到表叔竟绝食以示抗议。任凭女儿女婿怎么劝说、甚至下跪求情也不行,没办法他们只得请来不少亲戚,说了不少好话才算了结。和父母顶几句嘴是很平常的事,这足以说明表叔的女儿女婿平常都是很尊敬他的。前几年表叔得了脑溢血,他的女儿除了为老人擦屎端尿,还和老伴分开与老人一起吃住,陪老人唠嗑,几乎是寸步不离,就是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也尽量的大声和老人说几句话,给了老人生活的温暖以及精神上的安慰。那天我去他家,我看到表叔和他女儿的行李紧挨着放在一起,他女儿一边给表叔喂饭,一边和老人亲切的说着话,那种亲切和耐心,令我们这些过来的人都不能不为之汗颜,并对她的人格肃然起敬。

  那么,孝敬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吗?

  其实绝大多数老人对子女赡养条件的要求都比较低,只要子女经常看看他们和他们唠扯一会,如有时间再帮他们做点家务他们就满足了。再就是不要惹老人生气,好好作人,好好过日子。不一定要花多少钱,除了基本的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