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贝斯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探贝斯特-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现从中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目前,中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日本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汉方医学在日本发展迅速起来。据统计,目前日本从事汉方医学为主的人员有15000人左右,从事针灸推拿的医务人员约10万,从事汉方医药研究人员近3万。有汉方医学专业研究机构10多个,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药科大学或医科大学的药学部也都建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还有20余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汉方医学研究组织。日本官方对汉方医学的应用和研究充给予了愈来愈多的支持和关注。首先在医疗政策方面,厚生省除规定大部分汉方制剂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外,还规定针灸费可部分地从医疗保险中支付。同时还同意在西医院内开设东洋医学科。在汉方医学教育方面。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规的针灸大学,使汉方医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行列。

    欧洲折叠

    英国

    英国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中心,也是现代医学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一般引进外来文化与科技比较慎重。然而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影响,近十年来,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甚为迅速,并成为欧共体的第三大中草药市场。

    中医是16世纪传入英国的,17世纪被人们接受。一批国内本科毕业生出现在英国中医队伍中,对中医中药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英国政府当局及医学管理部分对中医药的态度正在逐渐变化之中,开始是歧视和限制,继之因民众的需要而适当放开。近几年,因中药疗效显著采取默认许可。中医药得到了英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民众的医疗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国。中国的医药还受到皇家的信赖,女皇每次外出旅游,总是带着顺势疗法的各种药物,女皇的妹妹玛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药治疗同期性偏头痛,皇太后也赞成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病。

    或许在皇家的默许下,使中草药、针灸等各种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英国蓬勃兴起,现每年大约有250万英国人采用顺势、中草药、按摩、正骨和针灸疗法,支付医药费用多达9000万英镑。英国现有中药店350余家,60%的中草药从中国进口,英国每年进口药材品达1200余种,其中60%是从中国进口,英国每年进口药材量达8000万美元,在欧洲名列前茅。但从1995年进口中药的情况来看,英国全年进口中药1043万美元,其中中药材9893吨,计1012万美元,中成药约31万美元,还有很大的贸易潜力有待开发。

    德国

    德国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东方的文化了解甚多,当然对古老的中医和针灸也有一走的认讯,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德国的针灸医生大多数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经过一定的西医实践后改为学习中医的。他们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热衷于东方古老的中医针灸医术,对它们的神秘疗效怀有一种崇敬感,一种是由于德国医生的失业率很高,迫于生计,被迫改为学习中医的;但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当然,在德国医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专业学厉者,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自学成材而成为医生的。在临床医疗中,德国医生把针灸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诊治病人既用西医疗法,也用中药和针灸,以便争取治疗更多的病人。(未完待续)
414 中医学 7
    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来越多的过人开始选择中医来进行治疗。

    据一份数据显示,在德国大约有5万个医生从事中医,并且每年有将近200万个患者接受中医的治疗。

    然而虽然上百万的德国人已经接受并信任中医的治疗,但是德国政府以及国家健康保险基金仍然没有确立中医在德国享有和西医平等的地位,并将其置于各国卫生保险体系之外。

    中国传统医学最近在欧洲获得重大突破,由于医疗效果显著,保险业者开始将针灸治疗纳入保险范围;同时经过中医业者的奋斗不懈,欧洲联盟也成立了中国医学联盟。

    美洲折叠

    美国

    随着针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国传统医学在美国的发展势头良好。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美已有2500余名有执照的针灸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达万余人。1989年全美与针灸有关人数增至2万人。

    目前仅加州有执照针灸师己达8600人(这些针灸师64%是本科大学毕业生),诊所800多家。目前全美有20多个针灸医疗中心,从事针灸研究和治疗,研究项目有200多项,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过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数十种,特别是中药、针灸治疗艾滋病出现了较好苗头而很受关注。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医、针灸学校20多所,有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或基金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并在不同地区召开了一些国际性中医药或针灸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

    近年来,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随着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中药也受到美国人的青睐。据统计。美国人每年要花费60亿美元用于营养保健品,而且这一市场以每年增长20%的速度拓展。美国约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药物,其中80%的人在治疗过程中服用中药。

    加拿大

    加拿大中医针灸医疗。主要是以私人诊所形式开展的。目前全加拿大约有中医针灸从业者2000余名,中医针灸诊所遍及全国各省。这些诊所大多为华侨开办的。但都附设药店。

    每个诊所一般有五六位医护及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面手,一人数职,即当大夫又能抓药,又会制剂。诊所主人不仅会看病,而且又会经营采购,销售中药。服务热情周到,看病疗效好,深受患者的欢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医针灸开业者,经济情况都很好,即使受诊所聘用的中医师,按每个病例取酬,每天可诊20余人,收入也不菲。这也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医针灸医疗在加拿大是深受欢迎的。

    目前,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在加拿大还不能享受医疗保险。病人需要自付医疗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医那里自费看病。

    中医别名折叠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中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医中圣手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扁鹊

    卢医《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杏林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虎守杏林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再世华佗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青囊

    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未完待续)
415 西医学 1
    西医的特点就是本身知识发展缓慢,但注意吸收其它学科的成果,尤其是工业技术成果。因此,临床上也有一些阶段性的进步。比如从发现牛痘,而出现免疫学的分支,1816年,发明了听诊器这个宝贝,稍晚又使用了消毒法,发现传染规律、细胞、细菌、病毒等等。在微生物学的基础上,最终导致了西医最后一次重大进步……抗生素。

    1928年,青霉素发现,但到20世纪40年代才找到它的疗效和大量生产方法,从而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在此之前肺炎等常见病、伤口发炎是不治之症。稍后发现的链霉素,又将肺结核从不治之症中挖出。40年代,青霉素进口到中国,价格是天文数字,因此只能用黄金条支付。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生产成功。自青霉素发现应用以后,西医进入停滞期,没有重大进展。虽然现代科技进入医学诊断,x光、同位素、心电图、β超、ct等等,但西医本身没有质的改变,仍然属于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的延续。

    基本诊断折叠

    1、问诊用交谈的方式,通过病人或知情人的叙述,了解病人的情况,作出初步诊断。

    2、体格检查医生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方法或借助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体温表等简单的工具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3、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4、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仪的记录来检查患者心脏的疾病。

    5、医学影像学的检查利用x线对各组织器官的穿透能力,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屏上或x片上显出阴影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疾病等情况的诊断方法。有些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如显示不清,应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和磁共振(mri)检查,就能作出更精确的诊断。总之,西医的诊断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做出对疾病准确的诊断。

    主要治疗折叠

    西医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西药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化疗等。

    主要方法折叠

    西医的脉诊和舌诊

    一、西医的脉诊

    西医的脉诊属于西医触诊范围。西医触诊脉搏时通常选择两侧桡动脉,有时也检查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