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齐鲁文化-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穿着一身红衣服,长得细皮嫩肉,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虽然小和尚与那少女在同一棵树下乘凉,双方却没有说话。小和尚休息片刻又下地干活,那少女则一直坐在树下看着小和尚,直到小和尚干完活少女才转身不见了。
  一连数天少女都坐在树下看着小和尚。一天下午,小和尚干完农活后拖着像灌了铅的两条腿回到寺中,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可老和尚又让他做饭。为了不挨打,小和尚只得强打起精神烧火做饭。服侍完老和尚,小和尚简单地吃了两口饭就回屋躺下了。此时,小和尚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睛,很快就进入梦乡。在梦里,那位每天都看着自己却从来没有说话的红衣少女来到小和尚跟前,轻轻地说:“小师父,你的命也太苦了,自幼就没了父母真可怜,来到寺里还要像牛马般干活,看来你那狠心的师父不累死你是不会完的,所以我要帮你逃出苦海。明天当你到地里干活时,要记得到我坐过的石头底下挖一个好像胡萝卜的东西。挖出来之后,不要告诉你师父,晚上等他睡着以后,你偷偷地将其煮了,连汤带水地喝下,然后就可以离开此地,逃脱苦海……”小和尚一惊,马上醒了过来,虽然知道自己只是做了一个梦,但却将梦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都记在了心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巍巍泰山(11)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便下地干活了,红衣少女并没有出现。中午时,小和尚按照梦中少女所说,在她曾经坐过的石头下面挖出了像胡萝卜般的东西。小和尚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只感觉它像一个小人,有胳膊有腿,挺好玩。按照梦中少女所说,小和尚将“胡萝卜”揣进腰间回到寺里。回寺之后,在老和尚的支使下,小和尚又干了很多活。一忙起来,他便把腰间的“胡萝卜”给忘了,在用汗衫擦汗时却不小心将“胡萝卜”露了出来。在一旁喝茶的老和尚看见了,急忙把那个怪模怪样的东西抢到手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棵已经成形的人参,急忙问小和尚是哪里来的。
  小和尚忠厚老实不会说谎,见老和尚问,便一五一十地将红衣少女托梦的事情说了一遍。老和尚一听就明白了,因为自己的师父临死前曾经说过竹林寺的周围有一棵千年人参,如果吃到它,就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眼前肯定就是那棵千年人参。老和尚看着手里的人参,心想这可是天赐良机,是老天爷要让我成仙呀。正在老和尚心花怒放时,老实的小和尚开口道:“师父,那个东西是我的,还给我吧。”
  老和尚恶狠狠地说:“什么是你的,这是你没来之前我种在那里的,你没经我同意就给挖了出来,不打你就不错了。快去煮好后给我端来,如果少了一点我可要狠狠地教训你。”
  见师父如此说,小和尚只好收拾炉灶去煮那颗人参。恰巧知县大人来拜访老和尚,他不敢怠慢,急忙到寺庙门口迎接,将知县领到僻静的房舍里说话。
  人参刚一入锅就散发出清香味,快要煮好时香味更加浓郁,但想起凶神恶煞的师父,小和尚一点也不敢吃。把煮好的人参盛到碗中,等着师父前来享用。可是等了很长时间,老和尚也没有来,却隐隐约约传来红衣少女的声音:“小师父,这东西本来是给你的,为什么要让你师傅吃呢?你还是赶快吃了吧,不然就来不及啦!”听着少女的话,想到吃了人参就可以远离师父的虐待,小和尚立刻壮起胆子将那颗人参全吃到了肚里,顿时感觉浑身发热、干渴异常,又端起那碗参汤喝了起来。
  此时,送走知县的老和尚急忙赶回来吃人参,却发现小和尚正端着碗在喝汤。他来不及发火,赶紧抢小和尚手中的碗。老和尚凶狠的模样把小和尚吓坏了,只得端着碗围着寺庙跑,将碗里的参汤几乎洒了寺庙一圈。眼看着老和尚就要追上了,小和尚又一头钻进了寺庙里。此时,小和尚感觉身上发飘,寺庙也开始摇晃,接着寺庙和人便飘飘悠悠地离开地面,升上了天空。
  没有来得及进入寺庙的老和尚见寺院逐渐离地,拼尽全力往门口跑去。当跑到寺庙门口时,寺庙已经离地三尺。老和尚纵身一跳,想跳到寺院中,可是没有得逞,只抓住了寺院的门槛。老和尚只得死皮赖脸地恳求小和尚:“徒弟,求求你,把我拉上去吧,要带上我呀!”看着老和尚的狼狈样,小和尚禁不住大笑起来,那笑声正好将门槛震断。只听见“咚”的一声,门槛和老和尚一同掉在地上。说来也巧,门槛正好砸在老和尚的身上,把他给砸死了。
  就这样,竹林寺与善良的小和尚一同升到天上,那门槛则留在了原地。据说每当天空晴朗时,湛蓝的天空中还能隐约看到竹林寺,于是人们把空中的竹林寺称作“悬云寺”。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巍巍泰山(12)
九、“牧羊老人”的传说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刚刚做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英名,传圣旨要重修泰山,把岱顶上的昭真观改建成碧霞元君祠,而且必须使用青砖铜瓦,要修得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这么大的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石料,可泰山非常高,道路又陡,车马难以通行,所有的砖瓦只能依靠肩扛人抬。
  往岱顶运料那天,有上百名挑夫往山上运送砖瓦。可是,山太高太陡,每人每次只能拿两块砖或者两片瓦。即便如此,没等爬到半山腰挑夫就累得汗流浃背直喘粗气了。按照这个速度,肯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修建好碧霞元君祠,所有工匠都会被皇上怪罪。挑夫们都很着急,却没有好办法,只能一刻不停地往山上运料。
  第二天,正当挑夫们累得腿软目眩时,远处传来了山歌,歌声洪亮、悠悠自得。挑夫们寻声看去,只见一个放羊的老头怀里抱着一根鞭子,边唱边向大家走来,身后还跟着一群白云似的山羊,它们都悠然自得地啃着青草。放羊的老头走到挑夫们跟前,歪着头看了看他们,哈哈大笑地唱道:“蹊跷蹊跷真蹊跷,山高不如小庙高。两条腿的喘粗气,四条腿的尽逍遥。”
  挑夫们听了眼都气红了:“咱们都累成这样,老头还笑话我们!找他理论去……”正当有人要去追赶老人时,那个放羊的老头却不见了;再看远处,那群山羊也失去了踪迹。挑夫们都觉得奇怪,就凑在一起琢磨此事,有人说:“老头那四句歌谣好像有别的意思,是不是在点化我们呀?”
  挑夫们一想,当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老头笑我们太笨,应该让四条腿的运送这些砖瓦。想明白之后,他们放下扁担,分别下山赶羊群,每人赶上百只羊,每只羊背上驮着一块砖瓦。这样一来,从山下到山顶既快又轻松,没用几天就将所需的全部砖瓦运到了山顶。
  十、“姊妹松”的传说
  在泰山背面的后石坞九龙岗上,与玉皇顶南北对峙的是两棵树龄长达300余年的古松,其中一棵松树略偏东南,另一棵略偏西北。从远处看,两棵松树好似两人并肩而立,当地人称其为“姊妹松”。对于“姊妹松”的来历,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当地却流传着一个传说:
  姊妹松
  很久很久以前,泰山山后的马家庄住着一个马员外。此人阴险狡诈,总是勾结官府,依仗着权势肆意欺压百姓,霸占周围的名山大川,可谓坏事做绝,周围的百姓都非常恨他。由于姓马,再加上生性狠毒,人们背地里都管他叫“大马蜂”。
  “大马蜂”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和众多佃户,其中一个佃户叫马老大,老伴已经过世,他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将女儿看成自己的命根子。转眼间,马老大的两个女儿都长大成人,虽说家里很穷,但她们长得眉清目秀,好似出水芙蓉,庄里的人都夸马老大养了两只金凤凰。
  此时的“大马蜂”已年近花甲,却极为好色,对马家姊妹的美色垂涎三尺。有一天,“大马蜂”找了个借口将马老大叫来,和声细语地说:“马老大,你家的两个闺女已经长大,我看该给他们找个婆家了。我有个亲戚,长得和我差不多,家产万贯,如果你的两个女儿嫁过去,肯定吃香的喝辣的,绫罗绸缎任她们挑选,到时你也会跟着享受荣华富贵的。怎么样?”
  马老大虽然早就看出“大马蜂”没安好心,却不敢当面顶撞,只得找了个借口:“谢谢你老人家的好意,不过我的闺女已经许配人家了。”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巍巍泰山(13)
“大马蜂”吃了闭门羹,当即就来气了,脸色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马老大怒吼道:“和你明说了吧,我看中了你的两个闺女,她们必须成为我的人,明天早晨我就去接她们过来拜堂成亲。”
  “大马蜂”的话好似晴天霹雳,把马老大吓懵了,心想:“大马蜂”不是个好东西,自己怎能将女儿往火坑里推呢。于是就跪在“大马蜂”面前乞求道:“员外老爷,我家女儿相貌丑陋,而且已经许配人家,怎么能配得上你老人家呢。还请您高抬贵手……”
  没等马老大说完,“大马蜂”就断然说道:“马老头,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已经备好聘礼,你赶快回家准备,别耽误了明天娶亲。到时如果找不到人,你知道结果会是什么。”说完之后就命下人将马老大赶了出去。
  马老大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丢了魂似地不吃不喝。两个女儿见状,一再询问出了什么事,无计可施的马老大只好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姊妹俩听后痛哭不已,决心以死相对。马老大急忙劝道:“孩儿呀,你娘死得早,我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如果你们死了,我也不活了!”一家人就在哭哭啼啼中度过了一天。天快要黑时马老大想出一个主意:让两个女儿到后石坞青云庵出家为尼。姊妹二人一想,虽然出家的生活很清苦,但总比嫁给“大马蜂”强,而且这是目前能想到的唯一不嫁给他的方法。更何况父亲年迈体弱,倘若姐妹俩真的死了,爹爹也活不了多久。姊妹俩答应了,简单地收拾了一番,父女三人便趁着夜色直奔后石坞的青云庵。来到青云庵说明来意后,庵主答应将姐妹二人留下。
  马老大安置好女儿,又趁夜赶回家中。第二天一早,以为能够逃过此劫的马老大又被“大马蜂”召去。见到马老大后,“大马蜂”冷笑两声,说道:“马老头,你真有能耐呀?居然将女儿送到了青云庵,那里可真是个好地方。不过,你是逃不出我手掌心的,现在我就要让你亲眼看着我和你的两个女儿成亲。”说完,他在家丁的簇拥下坐上轿子,押着马老大前往青云庵。
  为什么“大马蜂”会知道马老大的女儿躲在青云庵呢?原来青云庵的庵主与“大马蜂”有奸情,马家姊妹出家的事被庵主当夜通报给了他。没多久,“大马蜂”等人就来到青云庵,庵主听说“大马蜂”驾到,急忙出来迎接。来到厅堂后,“大马蜂”对庵主说道:“庵主,弟子想借佛门宝地成亲,不知您意下如何?”
  庵主急忙恭维道:“您在此成亲是本庵的荣耀,员外爷稍等,我马上让弟子们帮马家姊妹梳洗打扮。”
  正当“大马蜂”和庵主做着好梦时,一个小尼姑匆忙从外面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师傅,大事不好,马家姊妹跳崖了。”一句话让庵主和“大马蜂”都傻了眼。马老大见庵主和“大马蜂”有旧情,心里已经凉了半截,现在又听说女儿跳崖了,更是悲痛欲绝,当即冷笑道:“哈哈哈……佛门净地,佛祖保佑,哈哈哈哈,见鬼去吧!世间没有穷人的活路,我还是随女儿一起去吧,女儿,等等我……”说完一头撞在香案上,死在了菩萨面前。
  再说马家姊妹,她们在几个小尼姑帮助梳洗打扮时,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小尼姑们很同情二人,让她们偷偷从后门逃走,哪知二人被“大马蜂”的家丁发现。在众多家丁的追赶下,慌不择路的姊妹俩跑到悬崖边上。眼看恶奴们就要追来,无路可逃的马家姊妹狠下心肠,手拉着手跳下了悬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巍巍泰山(14)
事情过去不久,姐妹跳崖的地方生长出了两棵松树,且造型奇特:高矮相当、并排成长、枝叶相连,就好像手挽着手一样。于是,人们给这两棵松树取名“姊妹松”,以此纪念死去的马家姐妹。
  十一、汶河倒流的传说
  从古至今,江河都是从西向东滚滚流去,这是一般的自然规律。但是,当我们登上巍峨险峻的泰山,放眼向南观望时,却会看到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抖动、熠熠发光。每当黎明和傍晚时分,旭日和晚霞又会将其渲染成沉降在大地上的绚丽彩虹,辉煌而壮美。这条“带子”或“彩虹”就是违反了河水向东流自然规律的汶河,由此给泰山带来了“汶河倒流”的奇观。
  那么,为什么汶河会倒流呢?这在当地还有一个不朽的传说:
  很久以前,王母娘娘为了洗澡,让当时非常清澈的汶河水流到自己的洗澡池内,使得汶河开始由东向西流淌。东海龙王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心想就连长江、黄河都要向我流淌,小小的汶河居然敢背着我去讨好王母娘娘。于是,怒气冲冲的龙王将管辖汶河的小青龙召来,严厉地训斥了一番,令他马上将汶河改道,使汶河的水向东流。当时,小青龙心中极不痛快,但是又不敢顶撞龙王,只好轻声应诺。
  龙王见小青龙并不是太情愿,怕他回去后拒不从命,又派自己的三女儿前去督促。三姑娘来到汶河后,发现如父王所料,河水依旧川流不息地向西流淌。三姑娘很生气,当即叫来小青龙,质问他为什么不执行东海龙王的旨令。
  小青龙面带愁容地低声说道:“禀报三姑娘,我并不是有意违抗龙王的旨意,也不是为了讨好王母娘娘,而是因为汶河两岸全是肥沃的土地,无数百姓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倘若让汶河改道,河水会卷走无数沃野和人畜,到时会有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你说我怎能忍心目睹如此悲惨的场景呢?”
  女人本来就心软,更何况三姑娘还是菩萨心肠,听了小青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