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孩子一生的25个秘诀: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就孩子一生的25个秘诀: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他会了解生活的实质内容,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也会把自己当做集体里的一员,保护和热爱自己的家园。
  要鼓励孩子劳动,哪怕是给孩子小费,也是对孩子愿意付出劳动的一种鼓励,孩子的热情就在于家长的鼓励和认可。
  我相信,当儿子准备滑着旱冰鞋沿小城的街头挨家挨户去送报纸、送广告单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儿子真正长大成人的时候。我会鼓励他说,去吧儿子,用劳动换来的奖励都是伟大的,光荣的。因为你付出了辛苦,就要得到回报。
  记得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鼓励她给爸爸擦皮鞋,每擦一双皮鞋,给她1欧元。她很高兴,有空的时候或者兴致高的时候,就帮爸爸擦皮鞋,换上几欧元。打扫房间、周六早上去买一家人的早餐面包,也都是她的任务。现在她长大了,我会每个星期给她两欧元作为零花钱,她都把它们攒起来,从不乱花,她对钱没什么概念,但很知道珍惜。
  我鼓励孩子自己劳动,也鼓励孩子用劳动换取报酬,这是一件正常、合理的事情。2008年暑假,我带他们回北京看奥运会,孩子们很高兴,他们决定做点小生意,换零花钱买冰激凌。于是,姐姐画画,弟弟帮助吆喝卖画,一天里,姐姐画了29幅关于奥运会的图画,弟弟卖力气地去卖画,换来20多元人民币。两人高兴坏了,换来冰激凌吃得格外香。当然,他们卖画的对象仅仅限于家人和来家里做客的熟人。最近我在鼓励他们把自己不喜欢的或者多余的玩具和衣物整理出来,我会带他们去参加春季儿童跳蚤市场。我已经承诺,他们自己卖掉物品赚得的钱,全部归他们自己使用。两个孩子跃跃欲试,但愿他们好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1)
教育功能是教会孩子如何具有生存的本领和具有学习的精神,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工具,生活的低能儿。如果让孩子仅仅树立了一个飘渺的远大理想,而他却没有去实现这个理想的能力,有理想和远大抱负又有什么用处呢?与其给孩子建造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理想,不如给孩子一个温暖平静的童年更加美好。给你的孩子一份平常心吧。让他成为他自己。
  我并不是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记得小时候写作文,题目就叫《 我的理想 》,我的很多同学都是抱负远大,雄心壮志,不是当医生、律师就是文学家、科学家,而我当时的理想只是做个卖花姑娘,自己开个小花店,每天闻着花香,看着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鲜花,抱本书,不闻窗外事,那就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高境界。
  老师给我的批语是:文字清晰,语句通顺流畅,但志愿不够远大,请树立正确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请再写一篇。
  发下作文本,我想了半天,不知道我今后究竟应该做什么,我的正确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是什么?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又写了一篇《 我的理想 》,这次我希望做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给孩子们读书,带他们荡秋千、玩泥巴、唱儿歌。我觉得我费了挺大劲,老师应该予以表扬。那年我大概九岁吧。对于九岁的我,卖鲜花和带孩子玩泥巴唱歌都是很快乐的事情。那也许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想做的事情。
  我的一个同学,因为数学好得不得了,考试从没有下过一百分,所以被大家叫做“天才”,那次“天才”居然与我同行,因为他的理想竟然是要在未来做个流浪汉,整天东走西看,混来混去,什么也不用做,自由自在,他说做流浪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们的老师很不高兴。“天才”是她的得意门生,而我是她认为最乖的小孩。我们的理想让她大失所望。
  她把我和“天才”一起叫到办公室去,认真地对我们说,你们的思想有问题,世界观有问题。你们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等。
  老师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对两个九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遥远、太深奥了。世界观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怎么创造价值?我不清楚,也想不明白。
  “天才”到底比我聪明,他眨巴着大眼问老师,我要写的是我的理想还是你的理想?老师更不高兴了,说他没规矩,敢顶撞老师。
  至今,我始终记得老师细细的眼睛里,那种埋怨我们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我为自己的平庸而困扰。后来,我终于重新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理想变成了文学家。在我幼小的心中,完全不知道文学家是怎么回事,但我终于把自己的理想变成了做文学家。
  老师如释重负,觉得我大概还是个可造之材吧。
  好在我的父母从来不逼迫我成为有用的人,从来不希望我成龙成凤,从来不要求我成为社会的栋梁。因为我小时候身体非常差,一到冬天,就会有气管炎、肺炎发作,长时间待在医院和诊所里,不是打针吃药就是住院治疗。所以,我母亲每年的希望就是,我要健健康康地过冬,冬天不要再得病,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
  母亲经常对我说,有的人走大路,有的人走小路,没有什么区别,大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小路也一样。所以,我的童年没有压力,日子过得不徐不疾,轻松愉快。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2)
我的父母并不富裕,但他们极力使我过得快乐,我在家没有那么多的约束和管制,生活得自由自在。在学习方面,他们也从来不逼迫着我要考好成绩,做三好学生、做学校里的杰出学生。
  父亲曾经是个军人,无论什么时候,他的背永远是直挺挺的。他对于遵守时间和遵守诺言两点,要求很严,除此之外,他是个极容易相处的人。他性格直率耿直,为人正直善良,对人平和友善,在晚年更加淡然豁达。他教导我,做人要讲义气,讲承诺,讲原则,做事情要认真,要负责任。他告诫我,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对待生活要讲究美,对待事情要讲究全面。这些教诲给我的人生,提供了最基础的底线和观念,那就是善良诚实,认真负责。在我走向社会之后,全部用上了,并且因为这些教诲,我也得到了社会给我的回报。
  在我童年时,父亲由于历史和出身问题而赋闲在家,于是就带着我改造家园。他养了很多小动物,我们家里养过猫、狗、鸟儿、小鸡、乌龟和金鱼;不大的房间里到处是花:倒挂金钟、洋绣球、文竹、龟背竹、一品红,都是廉价的、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花儿草儿。
  当我们住在一个带有小院子的房子时,我们养过小鸡,种过豆角、南瓜和辣椒等蔬菜。我妈妈负责浇地,我父亲负责种地,男耕女织。一放学我就跑到院子里,撩猫逗狗,闹得鸡犬不宁。
  我们家的动物们也很自由。鸟儿每天唱着歌儿,八哥每天叫饿了饿了,喂食喂食,狗和猫偶尔会打架,金鱼快乐地在小圆浴缸里游来游去。下雨天,我和爸爸到阳台上接上雨水,给鱼儿换水,爸爸说鱼儿喜欢雨水,因为有地气和太阳的味道。我每天回家,就跟着爸爸拈花弄草,就这样“胸无大志”地过着我的童年日子。
  有一年,南方发大水,很多人流浪到北方来。一天,家里有人敲门,父亲开门,发现是一位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讨饭老人。父亲没等人家张口就请他进了家,嘱咐我母亲赶紧烧水,又递上一个白馒头。那老人哽咽地哭出声来。父亲问清楚情况,把自己兜里的钱,全部掏出来给了他,并让母亲把家里的干粮拿出来,给老人带上。老人起身就要下跪,连呼好人啊好人!我父亲赶忙扶起他,对他说大哥呀,我们应该帮助你们呀,国家受难,百姓可怜呀!
  看得一旁的我泪水涟涟。父亲的这个举动,使我大为感动,今天,当我看到街头艺人,或者沿街乞讨的乞丐时,都会毫不吝啬地把钱递过去,我的女儿和儿子也会同情和感叹。海地地震的时候,孩子们积极地把自己的存钱罐拿到学校去,捐给受灾儿童。
  爱心,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现,爱心是可以传递的,父母的一举一动,直接会给孩子带来一个直观的印象。如果这些举动来自母亲,孩子们学到的温柔和宽容会更多些;如果这些举动来自父亲,那么孩子会直接把这些品格传递下来。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在物质方面都很贫乏,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很丰富,打雪仗、挤暖和、跳盒子、扔沙包、踢毽子,每天疯疯癫癫、三五成群,东家走西家串,孩子们一起写作业,一起调皮捣蛋,无忧无虑地长大,都生活得挺快乐。
  我们那时候都很单纯,就算是军长的儿子,也跟老百姓的孩子一样,每天穿着宽宽大大的绿色衣裤,打着补丁风里来雨里去的,甚至还要跟我们抢红薯吃。 。。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3)
我们都是些缺乏远大理想的孩子,但我们都活得非常简单健康。高考快到了,我们还骑着自行车满大街玩耍,溜到电影院看电影。
  在学校,我的学习成绩不算好,从没当过尖子生,也没当过大队长。我父母也从来不要求我成为尖子生,当大官。所以,我活得没有压力。
  小学毕业的时候,开家长会,老师希望我们抓紧复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我辜负了老师,上了一所普通中学,虽然琴棋书画都不错,可惜不是尖子生。考大学的时候,第一年我也辜负了老师,马上就要高考的时候,我居然被挑去拍电视剧,结果心猿意马地差点误了高考。我父亲没有责备我,只是淡淡地说一次不行再考吧。
  理想,对于我而言,就是踏踏实实、简简单单地生活着。
  当然,成年以后,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希望过成功,希望过富有,希望成为栋梁之才,我童年的理想跟我青年时代的生活相去甚远,因为我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变化,我也发生了变化。在我青春的日子里,我也追名逐利,忙忙碌碌,心高气傲,好像世界在奔跑,所以我也必须奔跑。
  只是,在忙碌中,童年时代拥有的恬静和平淡,一直是我的避风港和栖息地。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几乎可以一生如影相随,父母的世界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如今我的父母已经去了天堂,但是他们给我的爱与无私的呵护,使我一生富有,使我平静地远行,遇到风浪时,我不惊不喜,带着我父母的爱,坚强而平淡地生活着。
  再后来我做了妻子和母亲,我父母教给我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本领,让我在德国生活的岁月里学以致用。那时才发现,我童年和少年时代学到的本领在这里忽然发扬光大,大有用武之地。
  我自如地管理着自己的家园,洗衣做饭、收拾家园、栽花种草,给我的孩子们缝衣服、补裤子、炖鸡块、烘蛋糕,这些都是童年学的本领啊!而通过我的勤劳最得利的是我的孩子们,他们住得干干净净,吃得舒舒服服,家园美好洁净,生活无忧无虑,这不正是我童年的理想吗?虽然没有去开花房,但我可以亲手种植我喜欢的鲜花;没有做幼儿园老师,但我带领我的两个孩子,边玩边长大。唯一不同的就是,我的家里没有给孩子们养动物,因为我经常飞来飞去,怕把动物们给耽搁了。但我给我的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和平等。他们高高兴兴,自由自在,像两条快乐的小鱼儿,在父母营造的海洋里游来游去。
  今天,我儿子的理想是开大吊车和当火车司机,我女儿希望做个兽医,收留和救治流浪的猫和狗。
  我从来没有嘲笑过他们的理想,也没有鼓励过让他们成为伟大的人、出类拔萃的人、站在塔尖上的人。
  我不希望他们平庸,但我希望他们平常。
  我鼓励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直到他们自己想明白,自己认识到的时候再去更换理想。我知道他们是昨天的我。
  目前,我这个妈妈只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收拾自己的房间,自己写作业和检查书包,失火的时候怎么逃脱最有用,受了伤怎么急救,遇到坏人该怎么办,爸爸妈妈不在家饿了怎么办,跟暴力的孩子相遇怎么对付等,还告诉他们做人要明白是非、分清对错、善良为本等,有这些足矣。
  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最起码孩子们是善良的,健康的,脚踏实地的,快快乐乐的。
  我知道,我放松了这根线,即便他们飞得很远,线的那端还有家庭和父母在牵着他们,但是飞翔这件事,你要允许他们去做。
  人生真的无需设计,无需急功近利,你一生中所储存的内力,总有一天用得上——在某个转弯处,某个路口,某个角落。所以,一点也不要为自己的平庸和无奇而感叹,人生总是在平淡起伏中峰回路转,平庸有平庸的好处,不一定风口浪尖上的人生才是美丽的。
  与其给孩子建造一个海市蜃楼般的理想,不如给孩子一个温暖平静的童年。给你的孩子一份平常心,让他成为他自己吧。
   。 想看书来

让孩子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面对煮熟的鸡蛋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吃,因为家长从来都是把鸡蛋剥好皮拿过来的。当然,我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没有这样娇惯过孩子,那么在其他方面,有没有替孩子做他分内的事呢?你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成为高智商、低能力的那种“人才”吧?
  父母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细心和小心过。50~80年代的父母都没有过。
  我是60年代后期出生的孩子,在我们那个时代,父母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对孩子小心翼翼,谨小慎微。那时候的情形往往是父母们忙着工作,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被扔在家里,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走东家串西家,随处吃喝,随处逗留,集体写作业,一起玩泥巴,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手中的所有东西都能成为我们的玩具,旧糖纸、废烟盒、羊拐、沙包、小玻璃块、跳房子、踢盒子、挤暖和、攻城,一个简单的游戏可以让我们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的孩子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