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说 文字总监痕痕新作:痕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小说 文字总监痕痕新作:痕记-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站在落落家的门廊边,对她鲜有地显露出生气的表情,我态度冷淡地看着她,她躺在床上,房间里是暗暗的,有一种睡觉时暖融融的气息,我问她“怎么还没有写完”,她说“昨天写到半夜才躺下的”。她的声音淡淡的,然后就一声不吭地起床准备继续写了。
  她好像真的很累的样子。
  这种状态只是一个开始,某段时间,她的文章写得越来越慢,她也开始频繁地回避我,去她家很难找到人,即使找到了,她也会请求着对我说:“你先回去吧,你在边上我也写不出来。”为了让我回去,她保证说当晚一定可以交稿,可是就这样,一直过了出片日,她都没有交稿,再去她家,也只是白白地坐在台阶上等待,落落不知道去哪里了。再拖下去就真的没有余地了。小四终于给她打了电话,让她无论如何要和我见一面。
  我又去了落落家,见到她,她无精打采的样子,脸显得挺憔悴,这次她什么话也不说,也不像往常那样率先笑起来,打破尴尬的气氛。她依旧穿着睡衣,满脸倦容,我们相互站立了一会儿,她就索性盘腿坐在地上,于是我也坐下了,我们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她毫不介意自己穿着睡裙,直接盘腿坐着,*都露出来了,她傻傻地发了一会儿呆,然后眼睛就红了。
  她嘴角向下弯着,抽泣起来,用手背直接擦着眼泪,哆哆嗦嗦地说:“写不出来呀,就是写不出来了……”
  曾经,我听本杰明说,落落是那种写不出文章就会哭的女孩。我一直觉得不太可能,至少落落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她一直是那种满不在乎的人,而我也一直冷眼旁观着她。她真的至于写不出文章就哭吗?
  可是,落落就这么在我面前哭泣起来,她说:“我真的写不出来了,坐了一个晚上,什么也写不出来了……”
  原来她心里是那么的着急。
  那段时间,她从自己一个人住的房子里搬出来,重新和父母住到一起。她父母的家很大,大约有180平方米,而且是复式结构,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和工作室,那个工作室设计得很幽闭,是一个仿佛阁楼或者储物间似的房间,室内很暗,我第一次看到她的这个小工作间的时候,觉得很欣羡,那个小空间里放着转角桌子,有打印机、扫描仪,她坐在里面对着电脑写东西,就像坐在大型机器的操作室里,房间是小得恰到好处的,而且是幽闭的,没有外界的光源,只有一些电子设备以及电脑屏幕发出的光,像一个宇宙空间。
  工作房走下一个台阶就是她的书房,书架上排满了书,多数是一些日本的原版书籍。书房里还有一台小型的冰箱,拉门是玻璃的,像是一个酒柜,里面放着一些饮料和零食。我就是在她的书房里和她见面的,她看到我的时候,靠在书房的墙上,面无表情,如果有表情,也是一种憔悴的神色。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拖稿因 3(1)
落落在这些年里出版了好几本单行本,也在《最小说》上开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固定专栏,发表了不少短篇小说以及散文,喜欢她的读者越来越多。
  从几年前,我就已经发现,类似落落风格的投稿文章层出不穷,落落发表了一篇散文之后,那篇散文的叙述方式很快就有人模仿。最简单的是叙述结构上的模仿,比如,一句触动内心的句子重复说好几遍,一些深刻的反思或者内心耿耿于怀的东西,用反问的形式表现,或者挖掘一些内心细微的感受,这些都是失败的很表面化的模仿,虽然一看就明显是落落的风格,但是却远远达不到落落文章的水准,所以说是失败的模仿。但是也有一些投稿作者把握了某些落落文章的精髓,他们知道落落文章的特点在哪里,不只是单纯地模仿,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经历去编织新的故事,他们借鉴了落落又跳脱了落落,那样的文章着实动人,也有些过了终审,我问过一个作者“你喜欢落落的文章吗”,作者回答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落落了,她的文章里好的桥段我都会抄在本子上,自己反复地看,都可以背出来了。”她是想表达自己有多么喜欢落落,只是,这使得她自己的文风非常接近落落。
  这是无可指摘的事,每个人起初的创作都会受到一个启蒙作家的影响。不过,在别人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落落看来,便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不知道她每个月看到样刊上的文章是怎样的心情,但是她其实很在意每次读者调查表上的排名,她密切地关注着自己的文章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所以,她应该不会无动于衷吧。
  某次闲聊中,她和我说她打算转型了,她要成立一个小工作室,做做图书策划什么的,总之不写文章了。她洒脱地说自己总有一天是要退到幕后的,总不能写一辈子的青春小说吧,并且她离开校园已经很久了,在她念书的时候,还没有手机,也还没有QQ,更没有班级的群,现在的学生是怎么样的生活,她都快不知道了。她轻轻松松地说着这些,但是,这些真的是她的心里话吗?
  落落对于自己的文章有着异乎寻常的严格要求。她写到校园的情景,就会特意去高中的校园,在校园里逛一逛,拍照记录下一些记忆深刻的场景。她每次去国外,总是带回一大批书,旅行箱里装着几十本书籍一路沉甸甸地拖回来。她的文章里仅仅提到自杀,但是为了更充分地了解事情的全貌,从台湾代购了研究自杀的相关书籍,了解自杀者的心态,以及家人面对这种情况的心态。她的文章中需要地铁里的情节,于是她便会出门坐地铁,来来回回地坐上几十圈。对文字这样热爱并且专研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地就放弃写作呢?
  是因为感觉到压力了吧,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对她的文章总是抱有期待,我们总是觉得她是最特殊的,可是怎么也有投稿的作者写出接近她那样风格的文字来了呢?怎么就有人可以被轻易地称为“小落落”了呢?她控制不了别人的写作和投稿,于是要求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她不知道空中楼阁如何搭建,但是就是拼命地想要完成它。
  那段时间,她对文章里极其普通的一句话都要反复推敲,极力想把每一句话都写到完美无缺,她想让文字有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语境,她反反复复地调整句子的叙述语感,明明这些调整压根儿不会影响到句子本身所表达的含义,何况她费尽心机地调整过后,也未必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可是,她还是无法控制地修改,反反复复地修改,一个开头写上几十遍,写完一半篇幅的文章,全部删除,为了写出那种内心追求的完美的文章,她不断地调整、修改,她陷入这样的强迫症中无法自拔。

拖稿因 3(2)
我看到她家的书柜,尽是一些原版书,还有一些是台版的,是一些内地还没有出版的单行本,她的眼界很宽,阅读的书籍和接受到的东西仿佛给她一种启发,要写出不一样的文章,写出自己以往从来没有写过的文章,她带着这样别扭的要求,严格地约束自己。
  一定有一种叙述方式是更美妙的,更自然、更精到与朴实的,是更犀利的,是千变万化八面玲珑的叙述方式,可是怎么也达不到。
  她是一个深居简出的人,没有人知道她的状态,她不太与人保持联络,几乎除了我,没有人能最终确保得到她的稿子。而她“闭塞”的性格,会让人无端地猜忌,怀疑她懒惰、不负责任,甚至讨厌她的自私。但是这些显然都是错误的。
  她很长时间写不好一篇短篇小说,这样的折磨让她不自信起来,当她盘腿坐在我面前哭泣的时候,那些泪水,是她彷徨无措的委屈吧。
  每次,她写完一篇文章就像是一种解脱,她写完一篇文章,几乎可以一字不差地背出来,那是因为改过太多遍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几乎要和文章化为一体了。
  落落对待文章的态度很苛刻,从来不会随便凑出一篇稿子应付了事。有时候,我在阅读,会发现作者的不用心,那些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作者,我认为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就仿佛是一种谋杀,用自己的时间换取读者的时间。所以,当读者在阅读这样的书籍的时候,作者就等同于残忍地抱着读者一同消耗生命,我讨厌这类书籍,也不屑于这样的作者。但是落落的文字不一样,我从来没有一次对她的文章失望过。
  她写出一篇文章,背后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每次交给我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都是她反反复复修改直到可以背出来的。在落落的心里,仿佛总是有一个要求在约束着她,告诉她这么写不行,那么写也不行,一直不行,一直要反复地修改,为了写好文章,她抓住任何一闪而过的灵感,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奋力挣扎,或许就离那个目标不远了吧。
  毛丹青曾经和我说,日本的小说家都是小说工匠,他们写小说会投入无数的心血和精力,他们把写小说当成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来对待,所以才会写得好。作家乙一写小说也控制不了反复地修改,他曾经写一篇文章,把键盘上的“Delete”键都按坏了,总是反复地修改,直到写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那篇文章,这个过程有多么地痛苦和寂寞,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只有真正的作家才知道。
  落落绝对不是抱着草率的心态在对待小说,即使拖稿也是因为无法将一篇不够完美的小说交差,应付了事,她在和自己的内心坚持着,她将自己耗到精疲力竭,在电脑前坚持坐上几个通宵。
  或许每个作者,到了她那样的境地,都会感到压力吧,她登上一个高峰之后,看到的是身后追上来的人,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潜力,可是自己前进的道路在哪里呢?急切地想要找一条前进的道路出来啊。
  那个时候,我看着在我面前用手背擦着眼泪的落落,心里就在想,若是哪一天,当落落找到了通向自己内心目标的那条通道,她就会变得非常了不起。
  会获得万众瞩目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