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苏流光浅忧年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苏流光浅忧年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锦苏,你比我幸运。至少,在潇浅忧心中,你最重要。

  而那个人,他心里永远只有杀戮、征服。

  “我弹琴给你听,你想听什么?”安乐轩突然走到古琴旁坐下,抬眼问锦苏。

  “陌上年华。”锦苏想也不想说到。


第七章:承诺


  安乐轩微愣一下,随即定下心神捻指拨弦。

  琴音清晰流畅,婉转凄凉,似是哀愁却又暗含了些许期待,诉尽了离别相思苦却又不怨天尤人。

  这首曲子是他刚被送到靖国是创作的,声声天籁之中,仿佛又听见那人浅言笑。

  锦苏闭眼靠在朱漆圆柱上,乐轩,为何你的曲子总是能够让我宁静下来?

  “乐轩,你想离开这里吗?”

  安乐轩手指一颤,划出一个刺耳的音调。

  离开这里?可是他又能去哪里?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那个人身边吗?那人冰冷的话语犹在耳旁。

  ‘孤再也不想看到你。’

  他不想见到自己,自己出现在他面前只会让他更加讨厌而已。

  “我无处可去。”

  锦苏转头看着他,“你很想当面问你皇兄原因吧?若是哪天想离开,我定会助你。”

  是想吗?只是想见他,但是,他说过不想再见到自己了。

  “谢谢…”安乐轩闻言抬眼对上锦苏真诚的脸,笑的温暖。

  潇浅忧看着小楼上的二人,没有再向前一步,转身离开。

  “哟,潇丞相?”女子响亮的声音传来。

  潇浅忧抬头,只见一红色华服的女子在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而来。

  女子眉清目秀,面色粉嫩,一看就知道平日保养较好。头发高挽了一个髻,用上好的簪子簪好,额前垂了一条坠珍珠的链子。

  举手抬足间贵气逼人。

  上前一步在女子面前停下,潇浅忧不慌不忙地拱手躬身行礼,“微臣见过昭阳公主。”

  “丞相大人不必多礼。”女子虚手相扶,脸上带着亲切的笑。

  她是锦靖云的亲妹妹,却没有丝毫公主架子,幼年时便远嫁毅国,此次回靖国小住,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浅忧丞相。

  “谢公主。”潇浅忧站直了身子。

  这个男子,当初自己见他时还只是个孩子,如今竟然以二十出二的年龄登上朝首,皇兄更是将生杀大权交予他手。

  到底,他有什么本事,能够让百姓心服而君王不嫉?

  她仔细打量着潇浅忧,白衣无暇,纤尘不染,脸上虽有一道十字伤疤,却一点不减他的俊美。

  “丞相如此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哪啊?”

  “微臣正打算回府。”

  “听说丞相大人对锦苏格外的照顾。”昭阳回宫不久就见过锦苏,后者给他的感觉就是温文有礼,没有一丝心机。

  在此铜墙铁壁中还能保留那份纯真,实属不易。

  如同一张白纸般单纯的他,不知道皇兄为何会那么不待见?她不信他那个一向理智的皇兄会相信锦苏真的如传言所说是煞星转世?

  而宫里宫外谈及这个六皇子,似乎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这当朝丞相偏偏在两年前便对他格外的关照。

  这让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皇兄那里是铁定问不出什么来的,此刻见到潇浅忧本人,她自是想了解一二。

  潇浅忧似乎没有料到她会有此一问,或者说没有料到她问的这么直接,自己也不隐瞒,“荣妃娘娘对微臣有救命之恩,受荣妃娘娘临终所托,自当竭尽全力做到。”

  “原来如此。”

  当年皇兄以潇浅忧的性命,威胁锦苏的母亲苏木莲下嫁的时候,她还未出嫁。一想到那个女子的绝世容颜,昭阳不自主的惋惜一叹。

  自古红颜多薄命!此话倒是不假。

  “公主若无其他事情,微臣先行告退了。”

  “丞相慢走。”

  潇浅忧行礼告退。

  望着他远行的背影,转头看着楼上轻倚栏杆的少年,昭阳悠悠说道:“锦苏这孩子,不知道是命太好还是太苦。”

  如果问京兆哪里最豪华,无疑是皇宫;如果问谁人势力最大,无疑是潇浅忧。

  只是,人们只看到了他在朝堂之上的挥斥方遒,却没有人提及过他的辛苦。

  锦靖云将整个靖国交予他手,所有大小事务皆需由他亲自过目。每日在上书房处理完当天的奏折,回到潇府还有大批公文等着他批阅。

  潇何立在书房门边,不停的朝里面张望。回来就一直在处理,眼看此刻太阳已经下山,连水都没有喝一口,如此下去,就算是铁做的也受不了。

  可潇浅忧没有发话,他也不敢进去打扰,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潇浅忧埋首在案桌,面前放着的公文高过他的头。手中急挥的朱笔一停,原本就凝重的面色此刻更加寒冷。

  朱笔重重放在桌上的声音令潇何一震,疾步进屋,“大人,是否用餐了?”

  潇浅忧抬眼望了他一眼,眼中的寒光让潇何不由自主低下了头。

  却听他悠悠叹口气,“下去吧,等我把这些公文批阅好。”

  刚因他的放行而心松的潇何听了他后面的话,又皱起了眉头,这些公文要批到什么时候?

  明明对权利没有兴趣,却如此废寝忘食地做事,完全不把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在眼里。

  他真的不明白,那个皇帝给了大人什么好处?

  心中担忧,但却不敢再说话,抬眼看看此刻右手轻柔眉心的潇浅忧,暗暗叹一声,刚退到门边,门外跌跌撞撞跑进来一下人。

  潇何眼疾手快拉住他,还未说话,潇浅忧略显不悦的声音传了过来,“如此慌张做什么?”

  “大人,锦夜殿下来了。”那人慌忙下跪急声道。

  “锦夜?”潇浅忧这才想起前些日子靖云帝让他带携一下锦夜。

  起身就要出门。

  “锦夜不请自来还望大人见谅。”

  伴随一阵清脆洪亮的声音,一个身影翩然入屋。

  来人一身淡蓝锦衣,眉宇间与锦苏有几分相似。但与锦苏的柔美不同,这人周身散发着不可忽视的霸气,脸上带着亲切的微笑,却仿佛整个人置身在云雾之中,总给人一种看不真切的感觉。

  潇浅忧绕过案桌上前躬身行礼,“微臣见过二皇子殿下,殿下要来怎么不事前通知一声?微臣也好准备准备。”

  “大人终日为国事操劳,锦夜来此打扰本是不该,岂敢还劳烦大人。”锦夜语言诚恳,没有半丝怨言。

  “殿下言重了,潇何,前厅备茶。”

  不用潇浅忧说,潇何已经命人前去准备了,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了。看来大人是准备用餐了,第一次对锦夜有了一丝好感。

  锦夜虽是锦苏的兄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潇何就是不喜欢锦夜,或许是因为他身上那种隐藏的性格。

  以潇何三十年杀手生涯的经验,锦夜给他的感觉是可怕…

  甚至比自家大人还要可怕。

  锦夜却挥手制止了潇何,“大人不用客气,锦夜来此并非为了吃喝。此次奉了父皇之命来向大人学习这修身治国之策,若有何不妥之处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这话说的谦卑恭顺让人无可挑剔。

  “既然如此,微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锦夜的务实,也是潇浅忧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说着将锦夜让到案桌旁,“这些是各地上呈的公文,请殿下先行批阅,随后微臣查看。”

  锦夜说了一个“好。”,便敛襟坐下,拿起公文翻看,不时提笔在上面批注。

  众多皇子中,锦夜最为虚心务实。年仅十九岁的他在朝堂之上已有一席小小的天地,不少官僚意在推荐他做太子,而潇浅忧对他也甚是满意。


第八章:明争暗斗


  锦苏虽有治国之才,但是由于年纪较小,又基本未在朝堂上活动。再者天下众人皆以他为不详之子,即使是登上太子之位,朝中大臣恐也不会服他。

  纵然潇浅忧倾尽全力相助,也是枉然。

  其实锦靖云说的没错,他在这件事上确实存在私心。

  多少人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宫廷争斗、尔虞我诈。锦苏涉世未深,又岂是那些人的对手。

  看着拿了文案在旁边案桌坐下的潇浅忧,潇何心中直叹气,无奈地退出了房门,对锦夜唯一一点的好感瞬间淡然无存。

  约莫一个时辰过去,锦夜抬头,揉揉几乎僵硬的脖颈。不经意间撇见了潇浅忧专注的侧脸上那道十字伤疤,微微愣神。

  “殿下批阅完了?”潇浅忧放下手中公文问道。

  锦夜将自己批阅好的公文交到他手中,后者拿起过目。

  良久,潇浅忧合上公文,面色复杂。

  锦夜见此,疑问:“大人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壬青此人虽曾三次出师大捷,但是皆为水上作战,其人对陆路之战并不精通,且为人好大喜功,冲锋陷阵是位不可多得的将领,而殿下令其镇守边陲…”

  “那依大人之见该派何人前往?”锦夜低头沉思片刻,疑问道。

  心中暗暗佩服,自己只道那任青作战英勇,全然未计此人性情。

  “边陲乃我国门户重地,此次英武候告老还乡,朝中唯一可出任此职的便只有国舅梁芳。”

  梁芳是当朝梁皇后的亲弟弟,为人忠诚,一身硬功夫,锦靖云曾称他是英武候第二。

  “我怎么没想到舅舅?”锦夜恍然,惊喜地拍了案桌。

  “另外、”潇浅忧拿起一本公文;“此人虽犯有罪,但罪不致死,应流放三千里外,而殿下却将其处以死刑,实难服众。”

  锦夜接过公文一看,“此人身为朝廷命官,收受贿赂,与地方恶霸勾结欺压百姓,知法犯法,罪不可赎。若不严惩,日后百官效仿,那我怏怏靖国岂不大乱。”

  “殿下,朝廷为何立法?”

  “为了让百姓有所依靠。”

  “不错,为了让百姓有所依靠,但是,如果有法而不依,形同虚设,立法何用?仅凭统治者一言即可。那样天下岂不更乱?既然立法,一切皆有法律来定夺。”

  潇浅忧说着提起朱笔,将‘秋后处决’改为了‘流放三千里之外’。

  “那层溪柳傅呢?”锦夜死死盯住潇浅忧。

  上月,层溪富商柳傅一家惨遭灭门,众人心知肚明是潇湘楼下的手,而潇湘楼的背后就是朝廷。

  “所以他死在潇湘楼的手中,而不是朝廷。”

  潇湘楼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处理朝廷不方便处理的事情。

  “大人所言甚是,是锦夜欠缺考虑。”锦夜颔首。

  心中对潇浅忧更是好奇,若说他铁石心肠,却又事事为百姓着想;若说他宅心仁厚,却可以不问事由灭人满门。

  潇浅忧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

  “殿下能够为天下百姓着想,乃靖国之福也。”

  锦夜不知道,他今日的退让,保住了他既定的太子之位,更让潇浅忧有了一心辅佐之心。

  “锦夜有私事可否一问?”看着起身收拾公文的潇浅忧,锦夜终于忍不住。

  “殿下请讲。”潇浅忧停下手中的活计看着他。

  “大人是为了什么如此卖命?据锦夜的认知,大人对于位高权重似乎并不感兴趣。”

  潇浅忧顿了一下,继续将公文整理起来,“微臣今日一切皆是陛下所给。”

  锦夜愣住,似乎没有料到他会给出这样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当初的潇家不是因为父皇而死的吗?

  难道他就真的一点都不怀恨?

  父皇为何如此信任与他?

  “天色已晚,锦夜先行回宫了。”锦夜起身告辞。

  潇浅忧见外面已经暗了下来,也不挽留,“微臣恭送殿下。”

  安乐轩静静地倚在朱栏上,手指有意无意拨弄怀中的古琴弦,划出一个个破音。

  那个人,终究是放不下他的雄心霸业。

  想到这里,嘴角扯出一抹嘲笑,暗道是自己天真了,以为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早知是如此,还不如一死了之,也好过如今眼看着他三军铁骑将踏碎这太平盛世…

  只是现在,放不下,舍不了。

  ‘你若想离开,我定会助你。’

  锦苏的话在耳旁掠过,安乐轩脸上显出一抹坚决。一定要阻止他,不能再让他错下去了。

  潇府…

  “殿下对安皓天增加安靖边界军力有何看法?”

  有了锦靖云的旨意,锦夜每日都到潇府与潇浅忧商议国事。

  “莫不是想与我国开战?”锦夜天资聪懿,很多事不用潇浅忧说明,一点就透。

  “从他增调兵力的范围来看,有此可能。”潇浅忧面色沉重。

  两国一旦开战,受苦受难的一定是百姓,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

  “他不顾及安国与我国实力悬疏,也应该顾及到隋国和毅国,”锦夜不解了。

  “所以他和隋毅二国定然达成了什么共识,一旦开战,隋毅二国若是倒戈,我们想赢三国合力就有点困难了。”潇浅忧一一分析。

  “但我国实力一直高于安国,处于四国之首,隋毅二国没道理舍大而助小。”

  “人本就是贪婪的生物,若是安皓天给他们的利益大于我们能给的利益,倒戈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

  从安皓天上位以来,安国的实力不管从财力和军力方面都在突飞猛进,不得不防。

  安皓天,是个危险的人物。

  竟然在短短一年时间将位于四国之末的安国,带到了仅仅次于靖国的地位,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么,安乐轩呢?他的弟弟不是还在我们手中吗?”对于安乐轩,锦夜也只是知道他是安皓天的弟弟。

  “当初正是他将安乐轩送来的,若是有半点兄弟手足之情,又怎么会将自己的同母弟弟送与他人做男宠?”

  锦夜稍微惊讶了一下。他一直以为安乐轩是安国作为人质送过来的,没想到居然是被自己哥哥送给别人!心中多少有点同情他。

  但是,同情归同情,如今安皓天想要挑起两国战乱,他这个弟弟自然脱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