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朝之梦-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唔,的确如此!”朱济世笑着点点头,问罗香菊道:“香菊,去告诉莫里斯,可以接受洋务衙门的银子,林则徐要三分的利息也可以答应,不过须得存够一年。另外,林则徐还须替汇丰行做个广告。”

第202章 朱氏圈套

“广告?”罗香菊当然知道广告是什么东西,朱济世的《大公报》上就刊登广告的。但是她不知道林则徐要怎么替汇丰行做广告?总不能让堂堂满清大臣举个牌子在九龙大街上转悠吧?

“就是给广东官场、商场上的故旧好友写信,告诉他们已经将洋务衙门里的银子都存进了法兰西汇丰银行,可保万无一失。”

“明公,您是想让广东的官僚士绅都把银子存进汇丰行?”汤启文已经明白朱济世的想法了,这是要用汇丰行套住广东一省的官僚士绅啊!他们要把银子都存进了朱济世的银行,将来就算不投靠大明也不会再扶清反明,除非他们不想取回银子了!

“不仅是银子,还有土地!”朱济世斟酌着道,“让广义堂和小刀会控制的几个商行出面,以平价收购广州府的土地,还允许出售土地者在三年内加价一到三成赎回。”他看了看左宗棠,“军师,你看这个点子如何?”

左宗棠捋着胡须思索了一下,忽然眼前一亮,道:“妙计!真是妙计啊!这些官绅豪商们现在一定在准备跑路,可他们的土地是带不走的,只能卖给咱们!而且……卖地所得的银子还是要存在汇丰行的,这年头带着大笔银钱上路可不安全!”

“这岂不是把整个身家都送进汇丰行了?”罗香菊瞪大了眼睛看着朱济世,心里面简直是崇拜到了极点——原来相公的骗术那么高明,比江湖上最大的骗子还厉害!怪不得自己两姐妹整个儿都让他骗了去……

朱济世也觉得自己现在越来越会耍心眼了——居然能想出这么高明的主意!用一个法兰西汇丰银行把全广东官绅的身家都套住,等他们晓得了真相,搞不好要开城迎降了吧?呵呵,要是自己给满清打败了,他们可就要倾家荡产啦!而且这条计谋还有一个好处,把广州市面上的银子都收集起来,省得有个把拎不清的官绅用这些银子去募集民勇和自己为难!

自己真是越来越聪明了!这样发展下去大概就能赶上左宗棠了吧?

……

朱济世觉得自己越来越聪明,林则徐则觉得自己越来越会做买卖了,这样发展下去大概就能赶上朱济世了!

白斯文那个不会做生意的八旗子弟谈出了个“零息存款”,经自己一出面就有了三分利!不,还得再争一争!谁让汇丰行的亨利·卡斯特尔大班请自己出面向广东的士绅官商推荐汇丰行来着。

“四分利啊……”陪同卡斯特尔大班一起来九龙寨城的法国驻华公使拉萼尼侯爵同情地看了一眼林则徐。

心说,大清的皇帝要知道这位林大臣把朝廷的钱存进了朱济世的银行,大概会砍了他的脑袋吧?

不过要让拉萼尼侯爵好心提醒林则徐也是不可能的……这个朱济世真不知道有什么吸引女人的地方,那个床上政治家居然还对他念念不忘,专门给拉萼尼写信,要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朱济世的事业!还说这是为了法兰西的利益……好吧,还是装糊涂算了,那个疯女人可不好惹!谁知道她会不会把小报告打到国王陛下的床上去!

想到这里,这位法兰西侯爵就笑吟吟地开口对卡斯特尔大班说道:“亨利,四分利息虽然高了一些,但是为了法兰西王国和大清帝国的友谊,我还是建议您接受。”

卡斯特尔大班笑着点头,心里面却道,这个侯爵一定是想抱着女公爵迷人的长腿往上爬吧?

“那是,那是,法兰西王国和大清帝国的友谊,汇丰银行愿意再多给一分利息。”卡斯特尔大班满脸堆笑地对林则徐道,“尊敬的大臣阁下,我想您可以给广东的官员和商人写信推荐我们汇丰银行了吧?”

林则徐捻着胡须点点头,笑道:“老夫回头就去给他们写信,不过还有一笔买卖要同汇丰行做一下。”

他从茶几上拿起一份手写的清单,让身边的小厮递给了卡斯特尔大班。卡斯特尔虽然已经学会了广东腔的中国官话,不过却看不懂中文,便将清单给了拉萼尼侯爵。

“洋务大臣阁下想通过汇丰行订购一批军火,包括洋枪、大炮、火药、铅弹。价值大约是452万清洋,一年后交货,交货地点是上海。”

现在洋务衙门存进汇丰银行的435万两白银一年后到期,连本带利是452。4万银元。林则徐的意思,便是要将这笔到期的银子统统换成军火!他现在已经瞧出来了,河清海晏的大清朝已经一去不返,接下去就该是明清乱世了!西洋军火当然是急需的。要靠北京的八旗枪厂、八旗炮厂生产军火,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因而还得靠买啊!而且越快越好,因而林则徐也等不及向朝廷请旨,便擅自作主了。

“这样啊……”卡斯特尔大班摸了摸胡子,思索着说,“请阁下给我们汇丰行几天时间研究一下,因为我们是银行,不是军火商……对于价格和武器型号不太熟悉,需要找专家研究一下。”

“卖啊!有买卖为什么不做?”

朱济世的回答倒是极为干脆,接过那份林则徐亲自开具的清单扫了一眼,就毫不犹豫答应下来了。

“明公,这可是十几万条洋枪,上百门大炮啊!”左宗棠接过清单一看,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了。

“没问题的,交货时间拖一下,就一年半吧。在上海交货倒没问题。”朱济世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上海也是大明山和小刀会组织发展的重点之一,大明山江苏复兴堂的堂口也设在上海,由周立春担任堂主,现在已经发展了不少成员。另外,朱济世控制的四大洋行差不多拥有上海英租界一半地皮,还建了不少商馆仓库码头。在必要的时候,济世军利用上海租界转运兵力,在内应的配合下突袭夺取上海县城的。

“交货的地点我们已经知道了,具体是时间和顺序也由我们掌握……所以满清注定是得不到这批军火的!”朱济世冷笑着下了定论。

不过这番定论,林则徐是听不到的。身为誉满天下的满清重臣,虽然已经知道满清王朝正一步步走向绝路,不过他只要还是满清的大臣,总还要担君之忧的。得到卡斯特尔大班的回报后,林则徐又将白斯文、罗德理请到洋务大臣衙门,向他们布置具体购买军火还有设立上海衙门的事宜。

“洋务衙门迁上海?”白斯文悄悄吸口凉气,“有旨意下来?”

“还没有,不过得先行准备。”林则徐摇摇头道,“广东水师的情况我是知道的,就是几千人的提标还堪一战。眼下提标覆没,水师就算完了……九龙、虎门早晚都将陷于贼手。今后中外交通的重点,肯定会移往上海,所以洋务衙门也要做好迁往上海的准备。”

洋务大臣不是封疆,不需要同个九龙寨城共存亡,所以林则徐现在也准备开溜——忠臣不等于傻瓜,不会干等着朱济世的兵来捉的。

“穆翁,您觉得广州城也守不住?”白斯文有点不相信地道,“广州可有6000八旗新军!俱是洋枪洋炮……”

林则徐淡淡一笑,望着白斯文道:“就算八旗新军堪用,广州左近也将化为战场,还有洋商敢来买卖?还是及早做迁往上海的打算。恩铭,不如便由你我联名给皇上递折子如何?”

“穆翁,您就真不打算同英夷交涉一二?”白斯文没回答林则徐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交涉?”林则徐苦笑着摇摇头,“没有用的,这无用之功,老夫是不做的。”他忽然放沉了语气,“恩铭,你给皇上的密折上尽可言明,林则徐绝不会在鸦片问题上后退半步!”

第203章 汉臣,皆无耻!

“愿降!老夫愿降!老夫愿降了……”

凄惨的喊叫声从东涌所城的牢房中传出,这声音的主人是大清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堂堂的一品武官,封疆大吏,竟然在被济世军俘虏的第六天,惨叫着请降了!这样的情况,在六天前他刚刚被苏玉娘俘虏之时恐怕是做梦都不敢相信的。虽然老人家在抹脖子的时候不够果决,然而他真是大清忠臣,以死殉清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无论逆明反贼如何威逼利诱,如何施尽酷刑,他老人家都不会投降的。

但是,逆明反贼并没有对他用刑,更没有利诱,而是用针扎他,扎得不重,所以不大疼。老爷子不怕!只是第一次扎完针有些犯困,睡了一觉又给扎了一针,结果老爷子突然有了一种登仙的感觉!可以说活了这一辈子,就从来没有这么舒坦过,心情也从没有这么愉悦过。真不知道是在当俘虏还是在当军机大臣?接下来的四天里面,济世军的医官还是没天给他扎针,让他品尝成仙的感觉,只到今天情况才起了变化。

那种能让人成仙的针,就放那里,离赖老爷子不到10米,中间隔着道木栅栏。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济世军武官指着那针告诉他说,只要投降大明,就可以继续享用这种登仙之药!如果不投降,那么就准备和仙药道声永别吧!

一开始老爷子当然不肯答应啦,不过两个时辰之后……

“赖军门,你真的肯降?”

左宗棠闻讯赶来,看着那个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的赖老头儿,愣了半晌才来了这么一句。

“降了!降了!我受不了啦,给我来一针吧……”

“军师,我这劝降药效果如何?”朱济世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就看见他和苏玉娘一前一后走进了牢房。这几日,朱济世和苏玉娘两人几乎形影不离,这个独守空房多年的小寡妇,似乎已经朱济世给泡上了。

“太厉害了!真是太厉害了!要是给道光皇帝扎上几针,这大清江山他都肯让出来……”

下这个结论的,就是享受了几天皮下注射海洛因的赖恩爵。同赖恩爵一起享受这海洛因的,还有广东水师提标的四个参将、九个游击、十四个都司、二十一个千总、三十二个把总,还有十九个千总、把总衔的亲兵,拢共九十九个大清武官。在他们当中,自然也没有什么特殊材料做成的反革命同志,最后全都拜倒在毒品之王的脚下,当了贰臣。呃,不对,被俘的广东绿营武官中据说还是有一个忠良的,他的名字叫钟子良!

同之前“弃清投明”的十八个大鹏右营的武官一起,新投降的汉官也乖乖给他们在广东绿营里面当差的亲朋好友写信劝降了。这一来,所牵涉到的大清绿营汉官,就多达了千人之上,把广东绿营七成以上的汉族武官,全都攘扩在内了!

而这些绿营汉官当然大多是大清忠臣了——他们又没被扎海洛因,也没落在逆明反贼手里,自然效忠道光皇帝了。所以得到书信的汉官,除了极少数挂印而去者,绝大部分都老老实实地将书信上交给了广东提督祥麟。

这一下,可真是两广官场大地震了!加上之前十八个“弃清投明”的绿营武官,现在已经有一百一十七个广东绿营的汉族武官,确定背叛了大清王朝,投靠到逆明反贼一边去了!另外,还有好几十人弃官而去,多半也是附逆投贼了。这些人可都是堂堂大清经制之军的武官啊!居然上百上百的投降到逆明那头去了,这让两广总督徐广缙,广东巡抚叶名琛,广州将军穆特恩,广东提督祥麟这些广东的封疆大吏如何敢隐瞒不报?

……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领侍卫内大臣僧格林沁守在角落里,看着一坐五跪六个身影,一张端正的国字脸上满是担忧。自从粤海关监督衙门将15000支洋枪(另有5000支配备给了广州八旗新军)运到北京后,身为道光皇帝最信任的领侍卫内大臣,这位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名义上是道光皇帝外甥的科尔沁君王,便负担起了监督禁卫八旗研习洋枪的重任。隔三差五,便被道光皇帝唤来询问洋枪训练事宜。

不过在这位蒙古王爷看来,这洋枪不过尔尔,百步之外就很难命中,甚至比不上弓箭。而且洋枪填装麻烦,即使最熟练的士兵也需要三十息才能完成一次填装。三十息足够僧格林沁用一张八斗步弓射出三箭了,而且百步之外也能箭无虚发,威力远远超过洋枪!

当然,如僧格林沁这样的弓箭手,在眼下的八旗禁军当中,大概也不会超过十个。所以在僧格林沁瞧来,这洋枪的价值就在容易使用,容易训练。弓箭要练到僧格林沁这样的水平,非十数年苦功不可。而要熟练掌握洋枪,有三天就足够了——这是对僧格林沁自己而言的,在广州八旗派出的洋枪手的教导下,他从完全不会使用洋枪,到熟练掌握,不过花了三天。就算旁人愚笨一些,有三十天,无论如何也能熟练使用洋枪了。

而这样一个用三十天时间训练出来的洋枪兵,对上一个八旗禁军中绝大部分的弓手,应该是有一战之力的。如果三个洋枪兵对上自己这样的神射手,也未必不可一战。

这便是说,若前明的时候明军的火枪有现在的洋枪这般犀利,八旗劲旅只怕很难席卷天下啊!若当下的汉人都掌握了制造洋枪之法,这八旗天兵还能慑服亿兆汉民吗?

朝廷严控洋枪于八旗之手的做法肯定是对的,只是那逆明反贼却另有渠道获得洋枪,这逆明果是国朝大患啊!

“混帐!无耻!汉臣,皆无耻!”

道光皇帝的怒吼将僧格林沁从自己的思绪中惊醒了,今儿他刚给道光汇报了一番火器营训练洋枪的情形,五个军机大臣就一起来请见了。道光让他一旁候着,等见完了军机,还要继续问话。也不知道这些军机大臣报告的是什么事情,竟让皇帝说出这样的重话来了!

“一百一十七个绿营汉官!最大的还是从一品的广东水师提督,封疆大吏!朕的封疆大吏啊!就这样降了逆匪!不是无耻是什么!不是混帐是什么!朕素来待汉臣如一家,而你们汉臣又是如何回报朕的?潘师傅,你是汉臣之首,你说说看,汉臣,是不是尽皆无耻之徒!”

一百一十七个绿营汉官附逆!僧格林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潘世恩。

“皇上,老臣以为,汉臣尽是无耻之徒,老臣建议,尽速将天下将兵的汉员悉数开革,换上八旗忠勇之臣,如此国朝根基可安如磐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