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抗击风沙:锁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生村官抗击风沙:锁沙-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葛老欢一口咬定是巴特尔拐跑了银凤。说:“这丢人现眼的事儿你让我去报案,你嫌我丢人丢得不够?”
  总算弄明白了原委,银凤这几年跟巴特尔搞对象。孙二娘曾托何安到葛家提过亲。做父亲的不愿女儿与母夜叉做婆媳,坚决反对。女儿就私自去赴约会。父亲只好将女儿关起来,关到近一个月时候,出了眼下这桩事。
  郑舜成点头,揣度,一时拿不了章程,却被葛老欢误解:“你不管是吧?好,我回家拿菜刀去,跟母夜叉一家拼了!”霍地站起,就要往外走。好说歹说才拉住。总算答应容个工夫,去了解情况。新任村支书打保证,到最终一定给个说法。
  是去采石场找的巴特尔。去的时候,巴特尔正在一个采石面上埋头打钢钎,只抬头看了一眼,没开口,也不停手里活计。郑舜成搭讪,问这样起一年石头,能挣多少钱?“靠流汗挣血汗钱,能有几个大子儿!”答话明显带着情绪。默了默,郑舜成又搭讪:“巴特尔,说起来咱们还是小学同学呢。”小学同学不以为然:“那是多少辈子的事了。现在咱俩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
  “这话怎么说?”
  “你上了大学,我回家放羊。你回村当支书,一村百姓的父母官,我巴特尔在这儿起石头。”

曼陀人物(2)
“你也是村里的青年书记嘛。”
  “嘁,这青年书记不过是陆显堂放那儿的摆设,连我自己都不当回事儿。”
  “我当选村支书,得到过你的支持。希望你能继续支持我的工作。”
  巴特尔认真了,一下停住钢钎:“我支持过你?我咋不记得?”
  郑舜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地说:“真的,没有你拎着烟酒闯会场,陆显堂的票不会掉那么多。”
  巴特尔急了:“咱可得把话挑明了,我可不是为支持你。我是看不惯他们那一套。曼陀北村快被他们造治黄铺了,还坐那儿人五人六地竞选村支书!我心里有气才当着大伙儿亮他的丑。”
  说其实谁当这个村支书,对他巴特尔都一样。
  好不容易村支书才把青年书记的心扭过来,与自己坦诚相见。他说,巴特尔兄弟,我知道你是村里年轻人的头儿,他们信任你,听你招呼。我刚出校门,没啥经验,真诚地希望你能跟我联起手来,把曼陀北村的事情办好。巴特尔长叹,说晚了!沙子吞了半个村子,地快不能种了,草场沙化牛羊也养不成了。在山上起点儿石头挣几个辛苦钱吧,有人又要封掉采石场,没活路了,这个破青年书记他也不想当了,过几天也出去打工去。
  巴特尔所以没有像哥哥乌力吉那样,外出去打工,主要是恋着银凤。怕趁自己不在的时候,葛老欢强行把银凤嫁出去。
  说啊说啊,终于,青年书记这样表了态:
  “只要你郑舜成真能治住沙子,锁住那条大孽龙,那我巴特尔就服你。以后上刀山下火海,你只管招呼一声!”
  这才提起关于银凤。银凤确实是被巴特尔给藏起来了,是藏在曼陀南嘎查他老姑家里。这是因为,前天媒人上门,给一个在千柳市郊区开水泥厂的瘸子提亲,让银凤去做填房,答应下聘礼五万。葛老欢一口允下。说媒的一走,立马拉开阵仗逼银凤。
  究竟要这样藏到什么时候,心里是迷茫的。要不是顾忌银凤妈妈的病,同时怕把葛老欢真气出个好歹,两人早就私奔了。巴特尔坚决地表示,必须老欢叔答应不再逼婚,他才会送银凤回家。
  最后,就这样定了,由郑舜成去做银凤父亲的工作,把糊涂脑袋摇清醒。
  郑舜成说:“包办婚姻是违法的,这老欢叔应该知道。你和银凤是真心相爱,理应成全。”
  03
  “知道我们乌兰布通草原那个千百年的传说么?”银凤眼眸闪闪,看着胡文焉。见对方露出好奇,就自豪地说:“那传说里的英雄,就叫巴特尔。”这和西方文化是有相近之处的,胡文焉想,比如美国,人们就爱让自己的孩子跟自己所崇拜的历史人物同名。“巴特尔真的是一位英雄,草原的英雄。人们说,他不愧这个名字呢。”银凤眼里盛满深情。胡文焉知道她看着的那地方此刻不在眼前。“你知道什么是英雄么?”银凤问。胡文焉明白这是不需要回答的询问。果然,银凤接着说:“就是那种说出的话,粒粒都是金子的人。”
  她说,巴特尔就是这样的人。
  巴特尔很快就用行动把对郑支书说的话变成了金子。他是第一个跟着走上荒山的人。那天,镇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就要开始了,会场里到处飘扬着彩旗和人们的笑声。巴特尔最后一次疏理沙里狐的鬃毛,让它感受自己心里的信赖和友谊。是的,他信赖它,一会儿的赛马,它必定会像过往一样与他合而为一冲在最前面,摘取一等奖的桂冠。这也是人人都坚信不疑的事。只要有巴特尔的沙里狐在,那别的马就不用想了。不仅是乌兰布通镇,就是在整个诺格达旗,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就在这时候,格勒图和七十二走过来。他们的脸上,兴奋都要飞起来了,巴特尔即将拥抱的胜利,也是他们的。这些天,巴特尔的所有训练,他们都陪在旁边,每天,是他们早早地把沙里狐牵出来,做训练前的准备。完了,又牵它到河边去洗澡,给它的槽里装满最好的草料。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曼陀人物(3)
“你拿着一等奖回去,郑支书得带着人敲锣打鼓到村口迎接呢。”七十二喜滋滋地说。格勒图也满面春风,像是即将凯旋的那个人是自己。忽地起了担忧,郑支书怕是不能出来迎接了,他在曼陀山上挖树坑,踩滑脚摔下来,伤了腿……他把它说了出来。
  郑舜成上山已好几天了,是独自个儿去的。恰如他舅舅当初所预言,当事情真的展开,村民们没人响应。不是他们挽留的他吗?得理解农民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不然,为什么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复杂使他们常常观望,使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具有远见卓识。郑舜成只干一届村支书,这几乎在会后第二天就满村传开了。“我就说他不会一辈子窝在这穷地方嘛!”有人用胜利者的口气说。“他一走,这曼陀北村不就又成了陆显堂跟何安的天下吗?会不秋后算账吗?到那时……”
  也有这样说的:“锁沙龙那就是说吧,哪里真能做到?那是传说里的英雄才有的能耐!”
  很大一部分人是嫌活儿太累,又是白干。葛老欢是这类人的代表,他说,白干谁干呀?
  巴特尔这些天埋头于训练,所以是第一次知道这些。脸色立刻变了。“郑舜成真上山挖树坑了?”他盯住七十二。这眼神儿让被盯的人有些紧张。“真的!”回答的声音像是在打赌。“就他自己?”“是!没人跟他去,他就自己去了。”还是像打赌。
  “听,那达慕开始了。”格勒图说,嗓音被激动弄得微微颤。他们都知道,第一个项目就是赛马。
  巴特尔却没听见这话,眼睛瞅着远处的一个什么地方。忽然,将头扭过来,飞身上马,绝尘而去。
  “巴特尔,比赛就要开始了,你要到哪儿去?”两个好朋友几乎同时发出呼喊。
  回答被风送过来,说去跟郑舜成一起挖树坑。
  本次比赛,赢得的不仅是荣誉,还将有财富。赛马一等奖的奖品,是一头黑白花奶牛,价值一万多元。谁都知道,这对于眼下的巴特尔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格勒图和七十二终于还是朝巴特尔所驰去的方向迈动了脚步,尽管垂头丧气。因为,巴特尔是头雁,他往哪儿飞,他们就跟向哪儿,这完全是不由自主的。不仅是他们俩,全村的青年都一样。巴特尔是全村青年心灵的方向。
  04
  其实,并不是独自上山,有两个人跟在身边的。第一天就跟着。那是养父郑义和养母陆文秀。胡文焉是后来知道这一点的。人们所以那样说,是因为,觉得他们三个是一家人,不算的。在郑义和陆文秀,也是这样。他们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跟觉悟、境界这类词有关系,说完全是因为心疼儿子。成子是他们的宝贝儿子,他们难道能看着他一个人耍光杆儿?
  那是个炎热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一家三口就扛着铁锹镐头出发了。镐头是父亲昨天晚饭后修好的。昨天,郑舜成和镇水利所方刚所长、技术员小李,在曼陀山上忙活了一天,完成初期工程规划。那是严格按科学进行的,其时,方刚站在一副三脚架的后面看水平镜,手里的小红旗来回摆动,小李随着手势上下移动手间两米多长的标杆。他将手中小红旗在头上一竖,她的标杆就停住不动。这时,跟在她后面的郑舜成就挥动铁锹,在选中处培个沙土堆。他们告诉说:“我们打出来的等高线,就是你们挖鱼鳞坑的上线。”原本三天的活儿一天就高效率地干完了。中午饭方刚和小李说什么也不肯下山吃,说来时刘书记交代过,要多干工作,少提条件。

曼陀人物(4)
一家三口围坐炕桌旁吃晚饭时,父亲问儿子:
  “你认准带着乡亲们治山栽树种草这条道儿了?”
  “认准了。”
  母亲忧心忡忡:“咱家在村里单门独户的,只怕没人听你的啊。”
  “没人听我就自己干。”儿子十分冷静,“相信乡亲们会被感化的!”这信心的来处是乌仁其其格老人。前几天,他主持召开的村支部扩大会议失败后,几乎是下意识地,他去了老人的小榆树林。在慈祥的老奶奶面前,吐露了自己的畏难。
  是在老人给他鼓劲的时候。老人用了那个草原人最爱打的比方,说:“大雁秋天南归,春天北飞,靠的就是头雁。孩子,你就当咱曼陀北村的头雁吧,带着大伙儿多栽树,锁沙龙,你就是曼陀北村的功臣。子孙后辈都会感念你。”听完,他深深叹口气,说出了心内郁积。带头他是愿意的,就只怕大伙儿不肯跟着飞。今天召开村支部扩大会议,本是想研究怎样治山植树种草,被人家给搅得稀里哗啦。下来想一户一户地去动员,可是走到哪家,都是一开口人家就打岔。老奶奶笑了,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她家老爷子活着的时候,有一年,想领大伙儿修一条路。东家找西家说地累了半年,也不成,这个刚应了,哪个又变了。后来他驴脾气上来,谁也不找了,就独自个儿扛着铁锹镐头去干起来。过了些日子,村里人脸上挂不住了,家家主动出了壮劳力,没用几个月,一条沙土路就成了。
  儿子没有给父母说这个。
  父亲说:“儿子,认准的道儿就一直走到黑,干大事得有恒心!别人不听你的,爹听!别人不跟你上山,爹跟你去!”
  郑义问胡文焉知不知道啥叫鱼鳞坑?胡文焉知道,却笑着不答。郑义就自豪地讲起来,说那是有严格标准的,两米远一个,上边线一米半,半径长一米,深零点六米,每趟鱼鳞坑间距长的可达八米,短的不少于四米。每亩地平均六十左右个鱼鳞坑。
  更加自豪地说,曼陀北村历史上第一个鱼鳞坑是他挖出来的。
  这是真的,那天,上山后,郑舜成先是给父亲清理出雏形,又给母亲清理。所以,父亲的那个挖好时,他自己的才进行到一半。母亲坚持要单独挖,说,这种时候,她只是曼陀北村的一个村民,她要完成属于自己那份任务。
  阳光把山石晒得像烙铁,山上就比下面更加热得难受。午饭是一早出家门时背着的水和干粮。到后半晌,陆文秀明显不顶了。儿子走过去,拿过她的铁锹,说:“妈,天太热了,你别干了,回去歇歇吧。”可被她一把抢回:“那哪成?这不是咱一家的事儿,我哪能说走就走?”父亲也是一样态度。儿子的眼睛湿润了,声音抑制不住哽咽起来:“爸,妈,儿子不孝。你们千辛万苦把我养大,供读书,我没让你们享到福,却让你们跟着我吃这份苦……”
  因为郑舜成选了一块乱石多的地方做自家的任务方,所以他们一直干到天落黑,才挖了九个。
  郑义说,人的名字可能真的能决定人的未来,你看成子的亲妈妈给他起的这名字,像是就为的给他人生定调。舜成,是从一句古话里选出的字,那话是:人人可以成尧舜。尧和舜,这我们也是知道的,是古代最贤明的两个君王,一心想着为老百姓造福。成子的亲妈妈一定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是一个贤德的君子,一个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人。真的,想一想,人生就是这么个理儿,不管你是在哪里,干什么,有多了不起,衡量你的天平就是老百姓。你能对他们有好处,你这人就有分量,没有,那你就不值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曼陀人物(5)
胡文焉就是在这时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的,她想起“十室之邑必有……”这句话,又想起自己曾经以为至言都出自庙堂。
  “这孩子在我们身边长大,是他跟我们的缘分。我们没有他亲爸亲妈那么高的文化,能做的只是尽心尽力地帮衬。说实在的,这看着没啥,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我是不算的,要说佩服,那是他妈。”郑义的脸上显出一种自豪和第一次夸赞自己女人的那种不自在交相混合的有趣神情。胡文焉几乎是用感觉看见这些,所以就装做什么也没有的样子,低着头写字。郑义这才没被难为情绊住,接下来,他就完全从容了。
  “你知道,成子上任后,跟他舅舅之间,那就啥都是摆在明处了。成子她妈站在自己儿子身边,那就是跟娘家一刀砍断了。我去山上挖树坑没啥,我身子骨硬朗,就是多出几身汗的事。她可不容易,她有胃病,还血压低,那样在毒日头底下干重体力活儿……这也还都没啥,庄稼人,吃苦受累那是咱的本分。让我打心里头服的,是后来成子的搞禁牧舍饲。”
  “禁牧舍饲,你知道吧?”
  跟上曼陀山植树时一样,禁牧舍饲的最初,也是孤独的。这次不一样了,人们犹疑,是针对它新生事物的属性。还有它的不可思议,羊本来是满山跑的东西,你把它圈起来,能行?
  这句话,在有一天,由陆文秀问出来。是大卡车来拉家里的笨山羊那天。大卡车从很远的地方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