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抗击风沙:锁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生村官抗击风沙:锁沙-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是的,她避开这些,不愿谈论它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和沙尘暴有着相同的故乡。关于草原绿色经济的灵感,是从陶可最初提起乌兰布通草原和郑舜成时,说到的那些草原绿色肉食绒毛乳业开发公司啊、杏仁饮料厂啊、沙棘罐头厂啊等等归属曼陀北村的村属企业中得来。郑舜成必是让乡亲们看到了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希望,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而一诺千金,最终真的将理想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

一生的爱(5)
草原经济的振兴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拥抱绿色。
  绿色,是草原人民幸福唯一的底色。
  胡文焉说出了思想路径。陶可惊得眼睛睁圆,天呀,是不是乌兰布通大草原真的有神性,以至它的儿女们个个都是精灵?
  陶可说,八年前那个夏天里的那个关键时刻,郑舜成确实是用草原绿色经济这个法宝化解了凌空而来的难题。只不过,他的词组里还多两个字:立体,说的是草原绿色立体经济。完全是即兴之作,脑子里刹那间的灵光一闪。在后来,这个草原绿色立体经济理论成为整个诺格达旗,整个千柳市,乃至整个中国,进行生态建设和沙漠化治理所依循的蓝本。
  郑舜成镇静地接住葛老欢抛来的质疑,耐心地、亲切地做了回答。说自己确是主张栽树,但栽树并非全部,只是整个生态建设工程的基础。或者说,是草原绿色立体经济的基础。只要绿色在我们的山野、草场像海水一样漫开了,黄沙被牢牢锁住,覆盖了,那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山野和草场要效益,也就是要票子了。我们的办法是非常多的,比如,有了足够的草料,那就可以大力饲养牛羊,用现代的科学方法饲养,牛羊的皮毛骨肉都可以变成钱;有了海洋一样浩瀚的山杏林、沙棘林,那就可以成立杏仁饮料厂、沙棘罐头厂,这些都将是十分珍贵的草原绿色食品,它们必将受到全世界的欢迎。还有,一旦沙住了,山绿了,草原鲜花烂漫了,我们这里就将是一个有着最绚丽蓝天、最灿烂白云、最清澈湖水、最新鲜空气、人人向往的、天堂一样的美丽地方。我们就可以搞草原风光旅游开发,成立旅游度假村,迎接八方来客。那时,就会有许多有眼光有魄力的人,认识到我们草原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发展前景,而到我们这里来投资搞经营。
  “乡亲们,请想一想,到那时候,咱的日子还会穷吗?咱还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叫乡亲们不要迷信远方,说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并不在远方,它就在身旁。只要我们肯花力气,真诚地伸出手臂拉住它,就一定能够拥有它。引用了一句书里的话:“从自己立足的地方挖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泉水。”说这话是对的,要把力气用在自己立足之处。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设。要珍惜自己的乡土,认识到它的价值。“我们的大草原原本是块金子,一个聚宝盆,为什么要丢下珍贵的它,而去强求那些原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人群静悄悄的,显然,是都听进去了。是呀,要真是那样,咱又何必要走呢?人呐,走到哪里不是客?啥样的客也自在不过主人。天好地好不如自己的家乡好。歌里不是说了吗,连月亮都是家乡的圆呢!
  这情形令郑舜成暗自长舒一口气,只要能听得进就好!知道自己的乡亲们,都是好乡亲,只要摆清道理,让他们的脑筋转过弯来,那他们是不会执迷不悟的。现在,相信他们不会再继续砍伐果树了。唉,留得一棵算一棵吧,这树呀,你看砍倒容易,往起长可就难了,尤其是在这漠北大草原上。庆幸自己在大学的经济学院里倾听了那些关于发展草原经济的专家讲座。要不是有专家的理论启发,自己是不会联系家乡实际而进行那么多关于草原未来建设与发展的思考的,也就无法说出今天这样一番道理。看起来是应该出去读书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生的爱(6)
就是这时刻,陆显堂出场。郑舜成一口气没舒完,冷冷的声音从人群后面送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这个得到侄子报信而匆匆赶来的人,像高举旗帜一样举着自己的脸,让人看见那上面清晰涂写的恼怒。
  怎能不恼怒?这可说是他村支书生涯二十年来遭遇的第一次挑战。是的,挑战。阻止火烧老榆树这桩就不说了,那总归不是他直接的授意。如此这般的跑到果树园来打搅乱,就是存心跟他过不去了。砍掉果树园是他亲口下达的命令啊。要是这乳臭未干、满口学生腔的崽伢子不是自己外甥,那今天,此刻,他说不定会当众抽他耳刮子。
  “舅舅?”郑舜成一愣,意识到自己冒犯了什么,一时不由得有些紧张。舅舅是他所尊敬的人。严格地说,是所感恩的人。舅舅给予的帮助实在太多了,自小到大落在他生命里那些绵绵密密的呵护疼爱就不说了,光念大学这件事,凭良心说,要不是舅舅的大力支持,那是决计不成的。当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们全家欣喜若狂,但紧接着就深深跌进沮丧,因为,家里根本拿不出读大学的那笔费用。就在他大哭一场,准备撕掉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舅舅宛如一个济度神,揣着一叠钱走进了他家的院门。那是舅舅卖掉自家一口肥猪和几十只山羊的全部所得。
  “成子,这是毕业啦?”陆显堂声音里隐隐闪着冰霜。
  “舅舅。”郑舜成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
  可能是这态度略消了气恼,长辈的语气稍稍缓和。
  舅舅让外甥知道,不能说他的道理不对,但那是书本上的,跟现实完全两码事儿。他刚出校门儿,社会上的事儿还一点儿不懂,还是先保持着当学生的劲头儿为上。末了问,你回来你爸妈还不知道吧?
  “可是,舅舅,咱不能移民呀,那是一条行不通的路呀!”外甥眼光焦灼。在他的理解,这不是顶撞舅舅,和舅舅拧着干。他坚信舅舅是陷进了认识误区,才做出生态移民决定的。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舅舅从误区里拉出来。
  “你知道啥叫行得通行不通?”陆显堂不耐烦地叫他赶紧回家去,这不是他该管的事!
  “咱得为曼陀北村的父老乡亲,为咱的子孙后代负责呀!”
  “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不为曼陀北村的乡亲和子孙后代负责啦?”陆显堂脸色彻底沉了,说:“我是曼陀北村的党支书,知道怎样才是对村庄最大的负责!”提醒外甥不要觉着自己念了大学就是一只鹰了,“你的翅膀还太嫩,还不知道暴风雨的厉害。”最后告诉,曼陀北村举村搬迁是天意,生态移民的主张是顺天而行。
  “天意?!”
  村支书用坚定的目光回答青年的惊愕,问他还不知道吧,村子北边乌兰布通草原上的大孽龙活转来了。
  郑舜成想起方才在老榆树下和陆二楞、赵铁柱的争论,关于孽龙复活的话,看来是真的了。
  一瞥他的眼睛,当舅舅的面色和悦下来,说不知你爸妈给你讲过没有?咱乌兰布通草原上的这条大孽龙啊,每隔八十年活转一次。上一次活转来,三年时间不到,就把偌大一个白音布通草原给活活吞了,将一只大脑袋搭在了咱乌兰布通草原的边儿上。这一次,就直接冲着咱来了。“不相信你明天到北边去溜达着看看,看那大家伙爬得有多快!咱曼陀北村紧把在边儿上,大孽龙一旦爬过来,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咱们啊!要是不赶紧想法子躲开的话,咱必是个全村覆没下场。真要是到了那一步,你舅我就是咱曼陀北村的千古罪人呀!”到这末一句,嗓子微微打了个颤,显然是动了真情。
  这确是真实心声。曼陀北村的草场、耕地近些年来大面积沙化,尤其北部草原沙龙的复活,成为一块巨石重重压在陆显堂心上,使他感到喘不过气来。怎样才能使村庄免受沙龙的祸害?怎样才能让村民过上富裕安康日子?两个问号都要把他脑袋勾破了。所幸天不绝人,在电视的启发下,他脑子里长出生态移民的灵感。生态移民,把他的村庄整个搬到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去。还有比这更好的法子吗?对于他的村民和子孙后代,还有比这更好的交代吗?当这个主意泉水样冒出并渐渐澄清,他曾是怎样的高兴呀,高兴得险些发狂。
  郑舜成心里一阵难过,就知道舅舅是犯了认识的错误。愈是这样,自己愈不能放弃。得不负舅舅给予过的恩德啊!
  “可是,舅舅,请您想一想,咱往哪儿搬呢?好,就算咱如愿了,被批准搬到旗城的边上去。可是,这大沙龙它用不了几年也就会追过去呀?行,它追过去咱就再走,搬到千柳市的边上去。可大沙龙它终究还是要追过去呀?千柳市再往南,那就是北京了。难道政府会让咱搬到北京城的边上去吗?会眼睁睁地让大沙龙爬过去吞掉北京城吗?”
  村民们议论起来,显然大部分认可这话,看到了生态移民说幻想的本质。郑舜成一喜,赶紧抓住时机,抬高嗓子:“什么是天意?老百姓的回答就是天意!咱不管它孽龙复活的事儿,就问问父老乡亲们,认为是铁下心来把大沙龙给锁住,消灭它对?还是在它的威胁下逃跑对?”
  此言一出,嗡嗡声止,大家伙儿眼睛对眼睛,互相看起来。过了一会儿,就见有人转过身,倒拎着斧头朝村庄走了。群体立刻响应,纷然而散。少数心内犹疑,愿意移民的,见人众都去了,也终于移动脚步,随了大流。眨眼间,果树园的短墙前,只剩了陆显堂、郑舜成、陶可三人。
  村支书的脸涨成猪肝色,怒火熊熊的眼睛狠狠冲郑舜成一盯,怫然而去。
  

物竞天择(1)
01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郑舜成会留下来,不走了。
  这次回家,原本的打算,只待一个星期,看望一下父母,就匆匆南下深圳,到巨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报到。他是幸运的,还没毕业,就被电子业巨头深圳巨星来选才的人看中,将成为未来的巨星公司高级白领。就读的上海B大学计算机系同届学子中,他唯一获此荣宠。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谁都清楚,学业的优异仅仅是原因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主要方面,是同窗美女白诗洛对他的倾心。作为巨星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女儿,白诗洛有着她这类人通备的特点,就是对出身微寒却品貌端正、刻苦坚忍的青年情有独钟。郑舜成心如明镜,而欣然签约,不必说,除受到巨星在目前国内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他单位无可比拟的高额薪金吸引,对白诗洛也不无所动。似她这种家庭背景的人,一般说,所秉性情是两类表现,或为高贵、雅致、慈悲;或为骄矜、傲慢、恣肆。白诗洛幸为前者。此般的性情兼以彼般的容貌,应该说,很有*的味道了。之所以迟迟不与其完成感情碰撞,完全是自尊心使然。在郑舜成认为,光有人品是不够的,作为男人,还得有成功,才不委屈心爱之人。他相信凭靠自己的才德与努力,到了社会上,一定能够很快打拼出一块自己的天地。那才是庄重捧起爱情玫瑰花儿的时刻。在巨星工作,有与白诗洛近近接触的机会,两个人还可以更从容地彼此了解。人在学校里,跟到了社会上,有时是不一样的。
  至少,得偿清债务,才能奢谈爱情。他不想在经济上接受白诗洛的帮助,那会使心中圣物——爱情受到损伤。
  到毕业的时候,他尚欠学校整整一万元学费,因而尽管各学科考试成绩优异,却不能立即拿到大学毕业证书。
  这也是接受了巨星聘请的一个原因罢。必须承认这一点,尽管很苦涩。拿不到毕业证,硬碰硬到社会上找工作,几乎是不存在可能性的。
  按心愿,是到巨星去上了班,领到薪水,然后再回家,那样就可以丰丰厚厚地给父母买一些东西回来,并留给他们一笔钱。但是实在太想家,太想念父母了,要知道,他已经整整四年没有见到他们了。为了节省路费,同时利用寒暑假期打工赚钱贴补学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次没有回过家。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既定命运?
  是乡亲们的苦苦恳求和殷切企盼?是乌兰布通镇党委书记刘逊的诚挚挽留?是舅舅陆显堂一班人的软硬兼施、威胁逼迫?
  还是他自己的心?
  02
  陶可说是心,陡然转折了郑舜成的命运。她十分肯定。因为她清楚见证了那伟大变化的过程。
  陶可被误作郑舜成带回家来“见公婆”的女朋友,也就是没过门儿的媳妇,这在开始是一件简直没法洗刷的事。包括郑舜成的父母在内,曼陀北村几乎所有人都这么看。只一个例外,就是跟郑舜成一块长大的斯琴娅娃。这姑娘是村小学校的教师,和郑舜成同班一直读到初三。初中最后的一场考试后,他们分开,他进了旗城诺格达的重点高中诺格一中,她进了千柳师范学校。
  娅娃说是从郑舜成的眼睛里看见真相的。她太熟悉这双眼睛,能读懂它们每一缕光的含意。所以欣然应诺,让陶可住到了自己家里去。
  那天晚上,正当她拉着她的手,要离开的时候,一大群乡亲在年近七旬的乌仁其其格老人带领下,敲响了郑家院门。人们是来求郑舜成的,恳求他不要再走,留下来充当领头的大雁,带领他们冲出穷困的乌云,飞进晴朗明媚的天空。来了那么多人,把郑家的屋子挤得满满登登,后来屋里挤不下,就站到了窗子外面去,直站了大半个院子。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物竞天择(2)
这对于郑舜成和他的父母来说,等于是面对了天方夜谭。尤其是父母,最初一瞬,惊得张大嘴巴,半晌不能说话。那怎么行?我们含辛茹苦,费劲巴力地供成子念书?为的啥?不就是有朝一日他能考上大学,走出咱这偏僻贫穷的黄沙窝子,去过城里人的文明生活?你们也当都是知道,在咱们这样的地方,考上大学,是多么不易,简直可说就是踩着木梯子爬到天上去!而今他总算大学毕了业,还好运好命地得了份人人眼热的工作。难道竟要舍掉已然捧在掌心的锦绣前程,仍旧回到这穷乡僻壤来熬日月么?难道我们是发了癫,得了脑子病么?
  这样的穷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