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曲周郎-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权眉心微蹙,不过很快又把不悦的情绪隐去,转头望向张昭,恭敬的问道:“张公以为呢?”
  张昭深深皱眉,似也迟疑不定,十分苦恼,“任子之制我朝早有定律,若不任子,朝廷必会以为此乃对汉室的挑衅,平添口实,若任子……主公如今膝下暂且无子,那就要从兄弟之中选出一位。”张昭想起一事,长叹了口气,“昔日讨逆将军不肯送主公兄弟赴许都为官……哎。”
  秦松瞟了孙权一眼,思量半响,小心翼翼的轻声道:“这任子不一定非要主公同胞兄弟,亦可是侄子……”
  孙权立即伸手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再往下说,秦松忙拱手一揖,退回侧列,孙权环视一周,见无人再开口,沉默片刻,又看向他的堂兄孙瑜,“仲异,你可有建议?”
  自从孙辅暗通曹操被幽禁后,孙瑜估计孙权对宗室内部也并不如以往信任了,何况此事,身为孙氏宗亲更不好发表决议,思索一会,便道:“属下曾听说,讨逆将军临终前留给主公的话中,有一句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你的意思是……”
  “曹操责令送任子,此乃外事,亦可能成为外患,主公何不召周将军一决?”
  孙权没有立即回复,轻轻闭上碧色双眸,手揉了揉额角,内心也是左右徘徊踌躇难定,少顷后,睁开眼眸,呼出口气道:“诸位先退下,容孤再考虑考虑。”
  —————————————
  周府,大厅之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堆仆妇婢女们围着抱着循儿的乔薇,想着方儿逗小家伙开心,循儿一岁多,嫩乎乎的脸上有双充满灵气的眼睛,透出只有孩子才有的纯净清澈,粉嘟嘟的小嘴时而撅起时而咧笑,依稀还带着未擦净的口水,煞是可爱,软绵绵的小手挥舞着,想去够初云手中咕咚作响的小鼓,乔薇眼中充满慈爱,抱着他笑道:“小家伙再重些我都快抱不动了,”
  初云将图饰精美的木制小鼓递到循儿手里,让他自己摇着玩,笑着回道:“那是,小公子长得好着呢。”
  阿碧摸了摸循儿的小脸,开玩笑似地笑道:“小公子合了将军和夫人的优点,将来长大之后,一定也是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美男子。”
  “那可不一定是好事。”乔薇嗔笑道,循儿却像听懂了阿碧的话,依依呀呀的笑起来,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真是万分惹人疼爱。
  这时有人传话,“将军回来了!”话音未落就见一身玄色深衣的周瑜大步走进,众仆妇婢女忙散开行礼,乔薇一边抱着循儿轻拍他的背,一边看着周瑜笑问道:“你不是在城外练兵吗?怎么,主公提前准你回来了?”
  周瑜但笑不语,接过循儿,双手撑着他的腋下将他举高,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随后又立马把他抱在怀里,笑得像个大孩子,“循儿,父亲想死你了!你想不想为父啊?”
  乔薇抿嘴笑着,用手指戳了他一下,“哦?有了儿子你就忘了我呐?”
  周瑜眼中溢满幸福的笑,附在她耳边道轻声道:“更想你。”
  当着下人们的面,他将这样的调戏之事做得如此随性自然,乔薇却是在周围众人偷笑之下微红了脸,等周瑜逗了一会循儿,便让乳母将他抱下去喂奶,随后也让众人退下。
  周瑜坐到席榻之上,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眉目间有逐渐显出忧色,乔薇给他到了一杯茶,靠在他肩头眨眼问道:“怎么了,朝中有什么急事吗?”
  周瑜啜饮了一口清茶,将杯盏放回几案上,沉声道:“曹操下令,让主公送任子入朝。”
  “任子?”乔薇瞪大双眸,惊愕出声,想了一想,坐直身子,气愤道,“说得这么好听,就是‘人质’嘛!曹操怎么又来这套?真当江东好欺负吗?!”
  周瑜微微一笑,“类似的话,伯符当年也说过。”
  “对了,当初姊夫不送质,现在就更不能了!”乔薇义正言辞道。
  周瑜看着她坚定的眼神,轻叹了一声,如果朝中诸人都如她这样想就好了,他眼眸微垂,平声道:“如今朝中许多人倾向于送质。”
  乔薇鄙夷的撇撇嘴,蓦然又想到一事,顿时一惊,“等等,主公目前暂且没有儿子,送质难不成是……”难道是绍儿?乔薇吓得一阵寒意窜过脊背,急忙起身惊惧喊道,“不行!千万不能!如果把绍儿……天呐,我阿姊会疯……不,她会死的!”
  周瑜立即起身张口欲安抚她,乔薇抓住他的衣袖急得慌乱无措,“你快劝劝主公,千万不能送质子!千万不能!”
  “别激动,放心,放心。”周瑜忙抚住她的肩膀,温柔的驱散她的恐惧,“不会送质的,你不要担心。”
  乔薇深深呼吸,渐渐平复下来,刚才猛地因涉及阿姊瞬间冲动,现在见他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知他早有定意,细想一下,周郎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他绝对也是十分反对送质的。乔薇呼出一口气,拉了拉他的手催促道:“那你还不快去找吴侯?”
  “我和主公已经约好,等会一起去见太夫人。”
  ————————————————
  侯府后院偏殿内,太夫人一身华服雍容端庄,踞坐于主位之上,孙权与周瑜分别站立在她左右,此刻太夫人也陷入烦恼之中,“任子一事我已听权儿说了,张昭秦松他们犹豫不决,我想听听公瑾你的看法。”
  “禀主公、太夫人。”周瑜抱拳分别向两人行了一礼,随后意气英发掷地有声道:“瑜以为,送质一事,万万不可为!”
  “昔日楚国初封于周朝,统辖之地不满百里。因后继君主贤明能干,开拓疆土,才遂占据荆州、扬州,王业相传延续,达九百余年。”他又看向孙权,眼中闪烁着激励的光芒,“如今将军承父兄余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监,境内富饶,人心安定,有何逼迫而非送质不可?”
  孙权心里一震,看着周瑜的碧眸中不禁露出钦佩的意味,此一番言论信手拈来,大气卓然,他必是对江东的地理优势、财力物力,乃至未来长远谋划皆了然于胸,再配上他身如玉树神采焕发的模样,不禁又想起少时跟在大兄与公瑾兄之后,见他们二人交结知名,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情景。
  太夫人深以为然,但还是有些担忧,皱眉道:“若不送质,那曹操那边……”
  周瑜揖手一礼,语气更加坚定,“人质一旦送入,江东便不得不与曹氏结合,既然与之结合,那么朝廷下令征召时就不能不前往。如此,便全然受制于人。最多不过得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能与南面称孤相同?不如勿遣人质,徐观其变。若曹操能遵循道义以正天下,将军再归附亦未晚;若他图谋不轨犯上作乱,必将自掘坟墓,适时他自顾不暇焉能害人!”
  太夫人边听边点头,赞赏不绝,待周瑜说完后,面露喜色颔首道:“公瑾之言是也。”说着转头看向孙权,“权儿可明白了?”
  “孩儿明白了。等会便让人去谢使者,不遣子。”孙权向太夫人拱手一礼,然后看向周瑜笑道:“公瑾所言大快人心,此事真是多谢公瑾了!”
  太夫人看了看孙权,又看了看周瑜,眼中不由浮起点点泪光,“公瑾与伯符同年,只比伯符小一月,我视之如子,权儿啊,你以后也要把公瑾当做亲生兄长才是。”
  孙权恍然微笑,点了点头,合手弯腰,对周瑜深深行了一礼,恭敬地唤了一声,“公瑾兄长。”
  周瑜忙抱拳回礼,连道“不敢”,但心里还是生出许多感动。
  任子风波过去后,江东又恢复了暂时的平和,曹操虽有下江南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宁,无暇南征,不过他亦没放弃对江东的图谋,没过多久,一布衣葛巾,以才辩著称之人,受曹操所派遣,悄然渡江,寻诣周瑜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  

  ☆、蒋干游说

  夕阳西下,青山环抱下碧波荡漾的太湖渐渐被晚霞染红,湖中大小沙洲宛若一颗颗点缀在轻柔红绸上的明珠,白帆点点,波光粼粼,偶有嬉戏的小鱼跃出水面,一叶叶扁舟披一袭霞光缓缓而归,棹楫悠悠划开一圈圈涟漪,和清风中飘散的吴地棹歌一起揉碎在这如画美景中。
  老船夫今日的最后一位客人是一位仪容不俗的青年,虽着布衣葛巾,却难掩周身名士气度。他说了地方后就悠闲地靠着船舷闭目养神,安静的聆听江涛阵阵,渔舟唱晚。老船夫娴熟的摇着撸桨,听完地名后微微有些诧异,不禁好奇的和他聊起来,“那个渡口可是周将军的军营所在,客人去哪儿做什么?”
  布衣青年嘴角勾起淡淡的笑,“拜访一个人,我的少时同窗。”
  老船夫几缕花白的须发随江风飘摇,闻言呵呵一笑,满布风霜的脸上沟壑加深,“客人的同窗是周将军的部曲?哎哟,那看来真是有本事啊。”
  青年缓缓睁开双眼,狡黠双目带了丝玩味,“哦?老人家何出此言?”
  老船夫望着水天相接处的落日晚霞,说到江东周郎那是忍不住的自豪,“周将军治军严谨,训练有方,供给优良,手下军士可谓是江东最最精锐之师了。”说着又勾出其他回忆,沉沉叹了口气,眼中浮起深深惋惜,“想那时候,江东双璧就是一个传奇,江东子弟谁不想跟着孙郎和周郎打天下啊,比如说我那几个孙子都想方设法的去参军啊,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可惜呀……”
  布衣青年含笑不语,果然从小到大,周瑜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成为众人瞩目的传奇。
  当年周瑜是书院众学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却是最聪明最早慧的一位,允文允武、温文儒雅、广博多学、一闻千悟、精通音律……每一个学子谈到他时都是万分羡慕。
  有周瑜在,他那出色才辩能力仿佛也不那么出色了。可他并不嫉妒周瑜,因为当一个优秀到令人无法嫉妒的时候,你只能佩服。
  当年那块未经刀琢的美玉,如今已成锋利无比的宝剑,一把连千里之外的曹操都想得到的宝剑。
  虽无把握能做到曹操所托之事,但多年未见,他还真想借此机会见见他这位昔日同窗。
  到了渡口,下船上岸,不远处即是周瑜驻军处,黑底衮金边的周字帅旗猎猎随风飞舞,岸边井然有序的停靠了不少战船,码头栈桥两边也有执戟军士肃穆而立,刚一踏上去便将他拦下,布衣青年心道,周公瑾治军严谨果然不假,恭敬的行了一揖之后,微笑道:“劳烦军士禀告周将军,就说故人蒋干相访。”
  没过多久,回复的兵士就小跑回来,带领蒋干往军营走去,刚走到辕门外,就见银甲白袍的周瑜迎面而来。
  他没戴兜鍪,一头青丝用玉冠紧紧束起,白色披风被江风吹得鼓起,飘动着发出猎猎声响,快步而来,卓然出众,英气逼人,丰仪无双更胜当年,左右两列兵士立即站姿一整,长戟改斜为竖,目不斜视军容肃穆。
  蒋干不禁在心底暗自赞叹一声,连忙迎了上去,拱手作揖笑道:“公瑾别来无恙!”
  周瑜亦笑着回礼,星眸中闪过一抹洞察的光,见面第一句话就揭出了蒋干此来的意图,“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
  蒋干心下一惊,不料周瑜竟如此厉害一眼看穿他的来意,一瞬的惊诧后忙稳定心神,脸上又恢复风雅笑意,“公瑾何出此言?你我同窗阔别久矣,今特来叙旧,奈何怀疑我是说客呢?”
  周瑜长身玉立,微微扬眉,不置可否的一笑,“我虽不及师旷之聪,却也能闻弦歌而知雅意。”
  周瑜这一招先发制人让向来以才辩著称的蒋干无言以对,现下也不好再说明他的真正来意,想了一想,只好做出微微不满之色,皱眉拱手道:“足下待故人如此,那蒋干便告退了。”说着就要转身离去,周瑜笑着拉住他,“子翼勿恼,我只恐兄为曹氏作说客。既无此心,何速去也?”说着唤来兵士为蒋干安排馆舍酒食,然后对着蒋干抱拳道,“我今日还有密事,子翼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
  蒋干垂眸拱手,“岂敢耽误公瑾正事。”
  蒋干在驿馆等了两日都不见周瑜踪影,摸不清周瑜意图,心里不禁有忐忑,直到第三日周瑜才派人接他到军营,所行所见,鼓角震天,士气昂扬,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一片肃杀之气,蒋干虽是去过曹营见此也不由得为之震撼,随后周瑜又带蒋干巡视仓库中的军资器仗,入目所及,武器精良粮草充足。视察完毕后周瑜设宴款待蒋干,并邀请手下偏裨将校,只见各位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与周瑜见礼完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甚至侍者皆是服饰华美,四处陈列着不少珍玩之物。
  蒋干一直想找机会说招降之事,但见四周武将似乎都对他满怀猜忌,又不好开口,只能默不作声的喝酒,周瑜将众人猜疑看在眼中,清咳了一声,单手遥举酒樽笑道:“子翼乃瑜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诸位勿疑。”说着不经意的瞟了蒋干一眼,嘴角笑意更深,向众人朗声道,“我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人相聚,当饮一醉。”
  众人举酒回道:“不醉不归!”“敬周将军!”
  笙乐飘飘,酒至半酣。
  周瑜眼中已有薄醉之意,微微倾身看向身旁的蒋干,笑问道:“子翼,方才见我营中军士,你觉得雄壮与否?”
  蒋干放下酒樽,点头诚恳回道:“真乃熊虎之士。”
  周瑜又道:“那我粮草军械,足备与否?”
  蒋干笑着又点了下头,“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周瑜闻言朗声大笑,那一瞬间眉目间的疏狂张扬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凌云气概,蒋干垂眸低叹,思索那些游说之言还要不要讲,就在这时,阿碧抱着“栖梧”琴微笑走进,躬身一礼道:“夫人听闻将军设宴款待昔日同窗,特让阿碧送来此琴,望以琴曲助诸位酒兴。”
  周瑜摇头轻笑,众将见此不由笑着七嘴八舌谈论起来。
  “哈哈,看来还是嫂夫人懂将军啊!”
  “周将军的琴声可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