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门恩-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不曾扫了这些去,不过是好看。”萧清林腰间缠着的鞭子摘下来向空中一甩,便扯了一枝下来,递与桂巧,笑道:“不曾想得见孟姑娘,没带什么见面礼,折这一枝不似花却也似花的叶儿便作礼物了,来日见到时再补。”
  此时一人捧着个果盘进来,正是弯月,早在傍边一丛凤尾竹后看了回,听得明白,冷笑道:“什么幺妹姑娘的,我竟不知道,咱们这里添了新主子。”一面与萧清林见礼,一面向桂巧也做了半个礼,笑道:“少爷回来更衣,姐姐方才去找的饰物,在哪里?”
  桂巧才叫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头子捧着匣子,跟弯月进门去,自己仍站着,向萧清林回话:“奴婢是少爷跟前的丫鬟,与簟竹、弯月她们俱是一般的。”她看了眼萧清林还拿在手上的花叶,眉眼温顺,脖子弧度极是优美,又垂着目,半掩着目中眼波,“这见面礼,三皇子还给么?”
  萧清林愣了一愣,方才不禁大笑,“给,下回给你补上别的。向姑娘打听个事,你们几个里头,谁的女工做得最好?我那里缺个人,要借个人去使使,帮我做几件东西。”萧清林不动声色看桂巧身上穿戴,一点不比孟良清戴的那个如意结差,便没仔细听桂巧说话,听她已回完了,才道:“那就借她去一用。”
  进了屋,孟良清已穿戴齐整,萧清林心不在焉,簟竹与年英侍立在旁,一个捧茶一个替孟良清打扇子。
  “你这里的人当真不一般,方才在门口,我还错把丫鬟认成你亲妹。”萧清林说时觉得好笑,又道:“我问你借个人去使几天,回京前还你,方才我也问过了,她女工了得,我那里要做几个络子、荷包,宫里是有针织局的供应,但我瞧你这个就很好,还不如让你身边人帮我做了,别致好看,且我们都戴着同样人做的东西,岂不添一层亲近?”
  孟良清便问:“要哪一个?”
  他心里已计划好了,要是把弯月借去,正好到了萧清林那里,有嬷嬷们教着,规矩或能学得好一些,自不会像在他这里,被他一味纵容了起来,他也懒怠淘费那个神去管教丫鬟,更不想回了他娘,害得簟竹她们也陪着挨骂。
  萧清林一笑:“就外头站着那个,叫桂巧的,你把她借我,过几日就还你。”
  虽与孟良清想的不同,萧清林开了口,少不得要答应他。
  午间在林贵妃那里用膳,果然请了郑书梅来,彼此都知道是那般意思,见萧清林也跟来了,林贵妃颇有点无奈,却也不好就叫萧清林不吃饭的出去。
  喝了几杯酒,林贵妃扶着额头揉了揉,叫下人扶着去闻点醒脑的香,叫萧清林一并过去陪她说说话。
  席间寂静,孟良清与郑书梅都停了筷子,屋内宫人俱被林贵妃带了出去。
  郑书梅只管低着头,腮边却红。
  “我十日有九日病着,用得这些,已差不多了。这会子要回去吃药,贵妃娘娘知道,劳烦小姐待会替我回过娘娘,便说我先回去吃药了。”
  郑书梅回过神时,孟良清已出门去了,一桌珍馐肴馔,油珠浮在面上,郑书梅红透的脸渐渐恢复白润。她举箸戳了两下肘子,颇觉油腻,淡淡两道秀眉微蹙了起来。
  下午时候,门上走来林贵妃那里的宫人回话,阮氏午睡,韶秀在门口听了,打发宫人离去。
  甫一进门,靠在软榻上一手支颐的阮淑姵眼皮未睁,问道:“怎么说?”
  韶秀蹲在榻前,给阮淑姵捏腿,小声回:“贵妃娘娘本来借口走开,想让他二人独处一会,少爷却就说要回来吃药,提前离了席……”
  阮淑姵不禁蹙眉:“为了个贫贱女子,礼数都顾不得了?”
  “倒是无怪,少爷确实回来就吃了药。不过听说,梦溪知县派了人去庆阳查沈平庆跌下鼓楼一事,昨日就有人来报,奴婢看夫人身子不爽,就没有回禀。”
  “由得他去查。”阮氏坐到妆镜前,拿起梳子,梳齿顿在发上。她想了又想,想出一计来,便道:“你去叫个太医过来,此次随行似乎有个年纪很轻的林太医?”
  “是有一个,去年底才入的太医院。”
  “嗯,带他来。”阮氏一点头。
  阮氏中了暑气,胃口消乏,郑书梅在家最是个喜爱料理各等小食的,便叫了过来与阮氏同住,给阮氏调理身子,照林太医开的食补方子,制成各色的点心,给阮氏用。又能陪着说笑,便在阮氏处住了下来。
  孟良清一日要去给阮氏问两次安,要见郑书梅两回,每每说话,韶秀必在外面守着,或是有丫鬟在屋内陪伴,孟良清自然知道是阮氏授意,颇不厌其烦,却也不好说什么。
  沈寒香的回信来,已是三日后,今夏京中酷热,定在七月中旬时回京。孟良清展信看了,于火上将信纸烧成灰烬,晚上略吃了两口小米粥,早早便就睡下。
  次日天不亮,簟竹听见动静,进来一看,孟良清已穿戴整齐了,却一身骑装,唬了一跳。
  “少爷这要去哪儿?怎么穿这个……要是夫人见了,咱们都得挨一顿打。”
  孟良清把簟竹扯过来,走到门上,叫进来一个小厮,孟良清向小厮说:“待会儿你脱了衣服,穿我的衣服睡,背朝外便是。”
  原来孟良清要这时骑马去梦溪,簟竹站在门上,坚持拦着孟良清,“此事不成,不说少爷晚上赶不回来,咱们挨上一顿打也没什么。你这身子也经不得骑马来去,等过了这几日,回了京城时,能正经出门,你再去,我也不来拦你。但你现在要去,只管撂了我去,打得我爬不起身,也不准少爷去。”簟竹向外把一同守夜的沃玉也叫了起来,沃玉吓得脸色发白,一同拦着。
  孟良清脑门发热,此时回过神来,竟觉五更起就不知怎么,仿佛魇了一般,脑子里只管现过那一句:【待你回京,亦不必再来】,就慌乱非常,就想见沈寒香一次,将话说开。
  本确实如沈寒香信中所说,他是要找一寒门小户女儿结亲,以免将来或者病故,孟家之势落入严相之手,引来灭族之祸。就不娶沈寒香,换作旁的,门户合适,也可行。却不知怎的又慌了手脚,孟良清不由觉得好笑,低头看了看身上穿的衣服,坐到床边。
  簟竹与沃玉才松下口气,来替他更衣,让他再睡会。
  孟良清向里卧着,一晚不得好睡,双肩耷下去,天亮才睡沉了。簟竹再三叮嘱那小厮不许胡说,才进来守着孟良清,在床边打盹。                        
作者有话要说:  

☆、桂巧

  却说在忠靖侯府这等人家,不说有不说的道理,便是主子的闲话底下人不许浑说,但又有上等人来问作何考虑,就全凭来者身份使然,必有见风使舵、因势而为的。
  孟良清因自小多病,他跟前伺候的无不轻声细语,便是说个笑话,也不得高声喧哗,怕扰了他养病。
  因此只得五个小厮在内,这一个叫杜羽的,因能识文断字,此次到南林行宫便把他带上了,算头一回放在孟良清身边伺候。
  一大早韶秀打发阮氏跟前唤作安乐的一个丫鬟去问,昨夜里孟良清睡得怎样,本也是寻常,平时或隔个三两日都会来问。
  不过是头一遭问到杜羽这儿来,只因一同的小厮都说昨夜是他在跟前伺候的,那安乐不说是韶秀叫她来问,只说是夫人叫来问的。
  杜羽出身寒微,见安乐打扮穿着形容举止全不比簟竹们差,料定又是某个惹不得的“姐姐”,便如实回了。
  阮氏得了这一说,脸色不悦,韶秀搁了碗,使个眼神,底下人将早饭都撤了。阮氏下了桌子,斜斜靠在引枕上,拿出个鼻烟壶嗅了嗅,接连两个喷嚏,韶秀忙递帕子。
  阮氏才觉心肺中那股浊气解了,想了想说:“待会儿你过去传话,叫少爷中午过来用膳。把桂巧叫过来,我有话问。”
  韶秀因就去了,回来时禀:“说晌午就来,桂巧现不在少爷那里,前儿三皇子问少爷借去打络子了。”
  阮氏咀嚼道:“三皇子?他身边未必连个打络子的宫女都找不出来,非得要清儿的人过去。你去那边看看,旁敲侧击问问,能寻她过来一趟最好。”
  韶秀应了退下去。
  孟良清写了一上午的字,仍觉得心中难以安宁,午膳时候换过一身宝蓝色团绣束腰裰衣,腰带上什么也懒怠挂,因前夜扰了簟竹与沃玉,只带了个小厮过阮氏处用膳。
  进了门,郑书梅起身,阮氏自座上下来,看着郑书梅与孟良清各自见过礼,入席就坐。八道荤菜八道素菜两味鲜汤,另有小食六碟。
  阮氏命下人布菜,向孟良清道:“我镇日吃的药膳。”她举箸点出四道,“这些是入了药的,这个汤也是,你们吃了也不妨,只不过清儿要少吃,免得药性相冲了不好。”
  郑书梅说话细声细气,亦不敢看孟良清,夹了一筷子三鲜鸭子放在他碗中,低声道:“孟大哥请用。”
  孟良清心中虽别扭,却也吃了,面上淡淡道:“这些事有下人服侍,郑姑娘不必费心我吃些什么,只管自己用膳就是。”
  阮氏冷眼旁观着,吃饭时本就不该多言语,不过撤了午膳之后,孟良清只略坐了会,便说觉得困乏,要回去午睡。
  阮氏就说:“偏房香都熏上了,你就在那里睡,你姑妈叫未时三刻过去听戏,皇上前几日在她那里听戏,搭了个小戏楼,你去睡一会子,我叫人来叫你,就起来过那边去。郑姑娘也同去。”又问郑书梅去不去午睡,也有屋子给她休息。
  郑书梅看了眼孟良清,低垂眼,摇头道:“我陪夫人说笑一回,消磨着也就到时辰了,若睡得迷糊了,反不好起来。”
  阮氏笑搭着她的手,向孟良清夸赞道:“还是郑姑娘懂事体贴,因我这几日都不曾睡午觉,才细心知道要陪我说话。”
  孟良清便道:“有劳郑姑娘。”
  阮氏本意想留孟良清下来陪着说话,孟良清也是个极温顺孝顺的,只消说她不午睡,要个人陪着说话,换了旁的时候,自然会留下。看孟良清走了出去,阮氏心里已是明镜,孟良清对郑书梅半点心思都无,若是犯倔起来,非逼着他要和郑书梅说话玩闹,怕适得其反。
  于是第二日就打发了郑书梅回去林贵妃处住着,晚上桂巧得空过来,阮氏先拉着看了回,瞧她腰上多了个玉佩,乃是成色上好的墨玉。
  阮氏捞了起来,手中握着,“没记错的话,这还是三皇子十周岁时,皇上亲手自身上摘了给他的。”前刻还是笑里菩萨,后一刻阮氏已变了脸,“不知道的以为你或是偷拿了三皇子的东西手脚不干净,知道的只以为我这儿出去的人,竟不知尊卑,将今上的贴身之物随便挂着。”
  桂巧登时面色发白,跪在地上,忙将玉佩解下来,急得满脸通红,向阮氏磕头:“并不是奴婢蹬鼻子上脸求来的,是三皇子才刚日头西斜时候,与奴婢说话,拿了一个方胜络儿去,顺手给奴婢挂着的。因急着过来给夫人回话,便没来得及摘。”
  阮氏听了这话,叹了口气,向桂巧递出一只手,那手上戴着两枚指环,一枚嵌红宝,一枚翡翠戒指。
  韶秀在旁吩咐人拿脚凳来,桂巧在阮氏下方就了坐,惊魂甫定,双目因委屈而发红。
  阮氏叫韶秀拿个荷包来,好生收着那枚墨玉,亲放在桂巧手中,令她握住。
  桂巧忙道:“待奴婢回去,就还给三皇子。”
  阮氏笑道:“你娘从前在老夫人跟前伺候,你又是咱们侯府里家生的,我知道你品性,金玉奇珍哪有你看得入眼的。”
  桂巧噙着泪,咬了嘴皮,半晌方道:“夫人厚待,奴婢也只敢谨小慎微,从来不敢托大贪功,便是到了少爷跟前,也本分伺候不过,再无他念。三皇子那日来,是要个女工出众的过去帮他打点络子,奴婢到了跟前看了,只因他把自己素来玩的戴的给了人,主要是给了下面的几个小公主把玩或者串个什么物件。见了少爷的如意结打的得好看,才来要人,奴婢荐了弯月去,不知三皇子作何想,并未叫她。”
  阮氏默不作声听完,拉着桂巧的手,向旁让了让,令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手指摸了摸她的头发和脸颊。
  “那三皇子素来是个风流货,阖宫上下无人不知,多的是不长心没眼力的宫婢去讨好,莫一不是图着攀上他这高枝。但林贵妃家中本无显贵仰仗,却能仅次皇后居于西宫,自不是好相与的。那般皇室中人,岂有不看中门第身世的。我是看着你在身边长大的,不想你惹了祸事犹不自知。”阮氏手指抚过桂巧的脸,细看了一回,气度风姿并不数给家中几个女儿,叹了口气:“我是早给你想好了出路,只是时候不曾到,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桂巧脸上方褪下的薄红又羞得上了脸,只得抿着唇低声道:“夫人提点,奴婢无敢不从。”
  阮氏又夸几句好孩子,嘱咐桂巧洁身自好之类,让人赏了些首饰玉佩之类。最后才将那荷包亲手系紧,置于桂巧手中。
  “这世上贼喊捉贼偷梁换柱之事并不少见,你若不能得清儿喜欢,立足在他身边,将来纵我愿意做主,怕也要被他那里的人挤兑了去。你这孩子柔善,却也应当为将来出路打算。”阮氏拍了拍荷包,笑道:“说了这么多话,也累了,再说一句,你就去罢。”
  桂巧低着头:“请夫人训示。”
  “这件东西来头不小,要好生保管,要是不慎丢了,追究起来,连我都不好担待。”
  韶秀送桂巧到门外,站在廊檐下,小声嘱咐:“捉贼要拿脏,必得人赃俱获才好。不可太着痕迹。”
  这晚上桂巧回到萧清林处,心事重重,夜里又凉了点风,竟咳嗽起来。自她搬来,无一个人与她亲近,她话不多,且现在行宫这里,带在身边伺候的,净是得脸的宫女,桂巧是借来做女工的丫鬟,万没有劳驾她们的道理。萧清林这里管事的嬷嬷拨下个偏院给她一人住着,便不再管。
  至于萧清林这人,本就想起一出是一出,也想不到这么细致。偏巧他晚间吃过饭,摸到腰上空荡荡的,又想起来玉佩给了人,左右无事,白天练剑得累了,思及桂巧模样姣好,侯府里装扮与宫中不同,他日日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