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阀生涯 千斤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军阀生涯 千斤顶-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向着马鸿逵敬了个礼才从容的说道:“卑职三十七集团军装甲第一师师长白英聊见过马长官。”

    马鸿逵打量了白英聊一会才苦笑道:“说吧,你们长官就没给老头子我捎个话吗?”

    白英聊笑了笑说:“马长官真是料事如神啊,苏司令长官让卑职转告您,其实做个寓公要比做将军舒服多了,还请您慎重考虑他的意见。还有,您家里的财产我们不动,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必须赔偿完商队的损失之后您才能够带走。”

    “你”一脸怒容的马其昌正要开口,却被马鸿逵伸手拦住了,马鸿逵淡淡的说道:“我马鸿逵这辈子杀人放火、逼良为娼,做的坏事不计其数,可有一点你们可以放心,那就是我说话还是算话的。”

    说完,马鸿逵对着马其昌点点头,马其昌从上衣的袋子里掏出了一张支票交给了马鸿逵。马鸿逵把支票放在了桌子上说道:“这是美国的花旗银行开的两百万现金支票,它在世界上美国开的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兑现,这些是作为赔偿商队的损失。”

    马其昌在旁边补充道:“还有商队的货物都在银川郊外的军营里,一分未少。”

    白英聊点了点头说道:“还算你们会做事,要是你们的电报晚发一天,恐怕就不有今天这么好的结果了。”

    马其昌又忍不住问道:“白师长,请问你们准备如何处置我们第三、第四师的弟兄呢?”

    白英聊有些不怀好意的笑了:“这个兄弟我到是听说了,我们苏长官打算把他们送到蒙古去和那些老毛子一块修筑铁路,为我国的铁路建设做点贡献,以便洗洗他们身上的罪孽。恩,我们长官把这个叫做什么来着?哦,对了,叫做劳动改造。”

    “什么?”马其昌听了后不禁气往上涌,“你们是不是太过分了,他们怎么说也都是善战的勇士啊,你们要是把他们收编了也就算了,可你们竟然、竟然把他们当成犯人一样拿去修铁路真是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白英聊冷笑了一声:“我告诉你,要不是你们见机得快,及时发了那封电文。哼,现在他们早就到天上去给你们的真主修铁路去了。”

    “而且我也不怕告诉你,你们的电文发到我们的指挥部时,我们的轰炸机已经准备起飞了,要不然,哼。。。。”白英聊的话让马鸿逵和马其昌的后背出了一身细细的冷汗,这个苏童可真狠啊,一言不合就要端人老窝。

    “真是后生可畏啊”马鸿逵长叹一声随即又自嘲道:“看来我马鸿逵还真是只有做寓公的命啊。”

    “好了,我的肺腑良言就是这么多了,您两位就请自便吧。”白英聊淡淡说道:“不过我们苏长官建议,您最好还是去香港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当您的寓公比较好,免得日后见面伤了和气。”

    马鸿逵刚刚迈出的脚步顿了顿:“这点我老头子自由主张,不过还是请白师长替我谢谢你们苏长官的好意。其昌,我们走。”

    看着马鸿逵和马其昌走出了这座马家花巨资修建的豪宅,白英聊不由得想起了苏童曾经说过的话,钱这玩意够用就好,做人不能太贪心,否则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人在天堂,钱在银行,那可就彻底悲剧了。

    从察哈尔的商队被袭,到军队出兵进入银川,苏童只用了不到七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宁夏事实上的占领,马鸿逵父子则是被灰溜溜的赶出了宁夏。

    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说商队的事件是苏童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也有人说苏童是个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可不管怎么说苏童成了此次事件的最大收益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对于此事,国民政府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也没有再向宁夏派出官员,这也是向世人表示蒋委员长默认了这件事情。

    张家口

    在救出了这批人员之后,苏童一边派出医疗人员给他们治疗养伤,还给了他们一部电台,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组织。

    不多时,社工党给察哈尔也发来了一封电文,他们一方面表示感谢察哈尔政府伸出的援手,一方面也答应了会尽快派人来张家口把人接回去。

    由于人员太多,只能先把伤势较重的安排进医院,其余的人员都安排在一所兵营里。

    今天苏童作为东道主携着小护士一起去兵营看望这些人员,进了这座兵营后发现兵营里人来人往的很热闹。苏童和小护士走在兵营里不时听到旁边传来了一阵阵嘹亮的歌声,苏童不由得点点头,社工党可真不是盖地,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能有这么强大的凝聚力,怪不得老蒋这么怕他们。

    苏童和小护士来到了位于兵营中间的一间最大的屋子面前,正要迈步走到里面去,这时从里面走出来一位穿着没有军衔的三十七集团军制式陆军服装,带着眼镜年约二十五六模样斯文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名青年看见迎面走来一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军官,身边一名年轻漂亮的正挽着他的手臂,两人正含笑的看着他们。不由得一怔,走上前问道:“请问你们找谁?”

    苏童笑了:“我还真不知道找谁呢?这样吧,我找你们的领导”

    年轻人怔了怔:“领导?不知道您找我们那位领导?”

    “那我就找你们这里的最高领导吧。”

    “好的,您请进。”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礼貌的请他们进去了。

    跟着这位年轻人走进了屋子里,苏童发现里面有不少人正在忙碌着,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正摆放着一部电台,正在忙碌着滴滴答答的发报。

    里面的人看到进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妇,不由得都对他们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只见那名年轻人快步走到里面一名中年人的旁边轻声说了几句。那名中年人抬头看到了苏童两人走上前来时正要含笑迎上来,突然发现了苏童肩膀上三颗亮闪闪的金星,目光不由得一凝,赶紧大步走上前来敬了个礼说道:“长官好”

    苏童含笑的还了个礼,笑道:“不用客气,我只是来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可以帮得上你们的。”

    旁边的人都怔住了,尤其是带着苏童和小护士进来的年轻人,他不由得问道:“首长,您怎么叫他长官呢。”

    中年人笑骂道:“怪不得别人要骂你们土包子,你们呀就是没见过世面。你们就是不认识将军本人,也该认识人家肩膀上的军衔嘛。在察哈尔还有第二个这么年轻的上将吗?”

    苏童也笑了,率先伸出了手说道:“你好,先自我介绍一下,鄙人是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三十七集团军司令苏童,这位是我的未婚妻黄菲。”

    “您好”中年人也赶紧伸出了手,两人使劲的握了一下说道:“我是师参谋长王强,本来应该是我们去登门拜访的,可没想到是您先来了。”

    “你们不必客气,你们来了我总要进进地主之谊嘛。”两人开始寒暄起来,苏童发现这位面貌忠厚的王强为人谈吐不凡,见识广博,还真是一个人才啊。

    王强也惊奇的发现和这位察哈尔的最高军政长官聊起天来还真是天上地下他都可以跟你聊上几句,而且有些道理也是他从未听说过的,看来这位察哈尔的最高长官也真是有其过人之处啊。

    两人都刻意避免了一些敏感的话题,聊得很是尽兴,最后苏童还询问了他们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尽管开口,他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王强笑着道谢了。

    不一会苏童起身和小护士两人就告辞了,王强一直把两人送到了大门口才转身回到了屋子里。

    王强进了屋子里后立刻吩咐报务员:“给中央发报,请他们尽快派人来接我们回去吧,我们在这里住久了会给主人家里添麻烦的。”

    “首长,那个苏将军不是挺热情的嘛,咱干嘛不等一段时间让战士们把身体养好在走呢。”那名年轻人不解的问道。

    “你们啊”王强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人家热情那是人家好客,可咱们还能赖在这里一辈子吗?人家那么说那是因为他们好客,所以咱们才要尽量不给人家添麻烦,你懂不懂。”

    “建明,你这么帮他们就不怕蒋委员长怪罪你吗?”走了一会小护士忍不住问道。

    苏童笑了笑看着远方幽幽的说道:“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能帮的我们就尽量帮一把吧。”

    小护士发现,此时的苏童眼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第一百四十二章 装甲兵学院

    第一百四十二章 装甲兵学院

    从兵营回来,就在苏童回到了省政府的办公室后,从情报局送来的一封紧急电报打破了他悠闲的心情。()

    电文很简单,上面只写着一行很短的字:‘朱可夫集团已经准备完毕,半个月后将陆续抵达赤塔。’

    短短的电文把苏大长官的好心情全都给打乱了,苏童打开房门对着等候在门口的铁牛说道:“马上备车,去集团军司令部”

    三十七集团军司令部内

    蒋百里拿着情报局发来的电文翻来覆去的揣摩良久,刚才长叹道:“建明啊,看来斯大林是不打算给我们时间了,我们要尽快解决掉铁木辛哥集团才行。”

    苏大长官笑着安慰道:“澹宁公,你就放心吧,铁木辛哥现在连举枪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威胁”

    蒋百里点点头,笑了:“这点我相信你,要是连饿了快一个月的残兵都打不赢,你也该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得了。”

    说着蒋百里又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只是这次朱可夫可是有备而来,他可不会象上次这么容易对付了,敌众我寡,你可要小心啊。”

    苏童点了点头,慎重的说道:“恩,这就好比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嘛”

    蒋百里听了不由得赞叹道:“好,建明啊,你能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就可以放心了。”

    苏大长官老脸一红,就岔开了话题:“这个澹宁公啊,我想在走之前把婚事办了,您看呢?”

    “恩,这样也好,不过要是这样的话,那婚礼就有些简单了。”蒋百里想了想缓缓地说道。

    “简单怕什么,反正也就是那么回事,无非就是告诉人们,给了两公婆一个合法。。。。的机会而已”说到最后,这厮的声音越来越低,到后面简直就听不到了。

    “你呀你呀”蒋百里哭笑不得的用手指了指苏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啊,这个澹宁公啊,我就把这事交给你了,反正在我走之前要把事办好就可以了。”某人看到气氛实在有些尴尬,随即就把挑子撂给了参谋长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一个摇头不已的老头。

    坐着一辆全部用窗帘密封的吉普车慢慢的星驰在张家口的街道上,望着窗外,苏童惊讶的发现如今的街道好像比一年前更繁荣了,而在一些的街道上一些新的建筑正在破土动工,察哈尔因为自己而在不断的改变,那这个世界是不是也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呢?

    突然旁边闪过一所学校的影子,苏童心中一动,赶紧吩咐开车的司机转向,车子向着学校疾驰而去。

    察哈尔装甲兵学院是一所刚刚成立才一年多年的学校,它当初创立的目的就是因为急需装甲兵这个技术兵种而建立的。

    三十七集团军从建立初始就被苏童打上了火力至上的烙印,苏童给部队配备的装备也都是当今世界一流的。

    虽然不能把太超前的武器亮出来,可他还是尽量的告诉军官们,能用子弹解决的战斗就不要用刺刀。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不能用刺刀和敌人战斗,而是要用一种最能保护自己的方式来消灭敌人,那些拿士兵们的尸体堆积起来的无谓的胜利是苏童一直所唾弃的。

    当时国内因为武器的相对落后,打仗大都是靠士兵们用命来拼,苏童的军队里有很多的军官也沾染上了这种习气。

    苏大长官后来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里强调,谁要是敢用士兵们的尸体来当成自己往上爬的台阶,就别怪他不客气,这里的军事法庭可不光是摆设而已。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苏童指示军事法庭处理了几个不信邪的军官之后,人们才开始相信他们的老板可不是在说笑的。

    苏童的这种做法和当时国内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但他也因此而赢得了广大士兵和基层军官的拥护。随着后来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越来越多的高级军官也逐渐认可了他的做法。

    在苏童看来还有什么比让士兵们开着坦克和敌人的步兵打仗更爽的呢?

    可是苏大长官的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虽然他仗着有月球基地这个大杀器在手,牛奔在一年的时间里就生产出来了足够足够装备几个装甲师的坦克出来,可是当坦克生产出来后这厮却傻眼了。

    以前苏童读书读到那段捧着金饭碗却要讨饭的典故时常笑人家傻,感情自己现在空有坦克却没有人开的滋味跟那人也是一样的啊。

    人才的匮乏让我们的苏大长官仰天长叹,老天爷啊,你就把后世那些毕业后辛苦的每天投送简历的几百万大学生都给哥们送来吧哪怕是野鸡大学的毕业生也好啊。

    可惜老天爷没听到这厮的祈祷,察哈尔装甲兵学院就是在这种思想下应运而生的,苏大长官一边疯狂的查找着资料,一边建立了这个学校。

    在缺乏教员的那段日子里,(那时苏大长官把铁牛、马军改头换面之后客串起了教官。)那些求知若渴的学员们差点没把他们的苏大长官给逼疯,就连孙立人这个接受过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高等教育的将军也都整天缠着他向他询问装甲部队的相关知识。

    这段日子被苏大长官称为他人生中的黑暗时代,以至于后来某人就养成了看到这所学校就绕道走的习惯。

    今天又看到了这所学校,苏童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的那段悲惨日子,还是心有戚戚啊。但是又想到现在装甲部队缺人的情景,某人想了又想,还是硬着头皮命令司机把车开了进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