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阀生涯 千斤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军阀生涯 千斤顶-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又看到了这所学校,苏童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的那段悲惨日子,还是心有戚戚啊。但是又想到现在装甲部队缺人的情景,某人想了又想,还是硬着头皮命令司机把车开了进去。

    今天在这所学校的一间能容纳六十人的教室里挤满了学员,连走廊也不能幸免。讲台上站着一名中尉军官,他是一零二师的一名副连长,由于前段时间在西伯利亚收了重伤被迫转到察哈尔医院进行治疗。现在伤势好转后被装甲学院邀请来给大家上课,今天讲的是在实战中坦克部队的快速穿插和实战中的操作问题。

    由于具有实战经验的装甲部队人员大都在部队服役,故而院方对于这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中校能来这里上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本来只能坐六十人的教室硬是塞进了一百多人。

    “坦克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我军现今地面作战时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在实战中我们要。。。。。。”

    听着那名中尉款款而谈的讲解,站在教室外面的苏童满意的点点头,这名中尉是有着真才实学的,而且有还有着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是个可用之才啊。

    “长官好”这时一名学员正好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苏童,赶紧大声的叫道。

    我擦,你这小子怎么就没有眼力劲呢?苏童瞪了这个冒失鬼一眼,弄得这名学员莫名其妙。

    可惜苏大长官的白眼瞪得晚了,听到了那个大嗓门的叫声后里面的学员们纷纷转头看了过来。

    “是苏长官,苏长官来啦”顿时教室里一阵喧哗,学员们纷纷让开了一条路,好让长官进去。

    这名中尉也下了讲台,给长官敬了礼。“长官好学生杜景涛向您报到”

    “咦你怎么自称。。。”苏童疑惑的问了句。

    “长官可能不记得学生了,学生就是一年前天天追着您问问题的那个笨学生啊。”杜景涛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哦”苏童终于恍然大悟的说:“你就是那个连我吃饭的时候都跑来问我问题的那个问题学员”

    “哈哈哈。。。”听到了苏童的话,教室里的学员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好了,大家别笑了。”苏童伸出了双手朝下压了压,学员们都静了下来。

    “大家一定觉得很好笑吧,他一个小小的学员竟然连我这个司令长官吃饭的时间都要压榨。说实话,当时我可是象躲瘟神一样的躲着他啊。”说道这里苏童苦笑了一下。

    “没办法,当时我们的教员太少了,连我在内也只有三个正式教员,可是却要教授六百多名军官学生。光是回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所有的学生都在见缝插针的问问题,这也包括现在一零二师的师长孙立人在内,当时大家都在拼命的看资料、摆弄坦克、搞演习,到部队之后他们还要把他们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手下的士兵,就是靠着一个带一个的精神,他们终于在半年之内把我国第一之装甲师组建起来啦而且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苏童说到这里时,全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百多名自己培养的教员,还有三千多名的学员,你们的学习时间也延长到了一年,时间也充沛了,可以说你们的要比第一批学员要高得多了。所以我要求你们要报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努力学习,否则在战场上就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而让你们和你们的战友用鲜血为代价来为你们的失误买单。”

    苏童说到这里时,教室里的学员们都一片寂静。

    说道这里,苏童喘了口气:“好了,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中尉,你继续上课吧。”

    “是,长官”

    苏大长官向着大家摆了摆手,自顾的走向了校长室,只留下了后面一地问题的学生。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才

    第一百四十三章 人才

    装甲兵学院的副院长范易原本是白英聊装甲第一师的一名营长,在上次与朱可夫的远东第一集团军的色楞河战役中他乘坐的索摩亚S…35坦克被老毛子的T26击中,全车只有他活了下来,命是保住了,但是他也因此而断了一条退,不得不从部队中退役。()后来就被派到了正好急需师资力量的装甲兵学院来了。

    此时,范易正在办公室埋首趴看着一大堆的资料,他是那么的聚精会神,以至于连敲门的声音都听不到。

    “范院长,还这么用功啊”敲门却没人回应的苏童只好自己推门走了进去,却看到这位新上任不久的副院长先生正在全身心的充电,只好走到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啊,苏长官,是你啊?”回过头来的范易看到司令长官站在自己的身后才猛然站了起来想要敬礼,却一时忘了拿拐杖,重心一个不稳差点摔倒,身边苏大长官赶紧把他扶住,嘴里埋怨道:“范院长,赶紧坐下,甭给我来这套。”

    等两人落座后,苏大长官开门金山的问道:“范院长,现在学院里的学员有多少人可以毕业了?”

    范易叹了口气道:“长官,一看见您卑职就知道您是要人来了,可是现在他们正处在学习的紧要关头,现在把他们下放到部队,此举无疑是在拔苗助长啊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那你认为他们还需要多久才能够掌握好那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呢?”苏童沉吟了一下缓缓的问道。

    “至少还需要三个月。”范易叹了口气回答。

    “不行,我只能给你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你要给我挑出一千名最优秀的学员出来,我要带走。”苏童果断的说。

    “什么,半个月?还是最优秀的学员?不行,绝对不行”范易一听几乎跳了起了,大吼的声音几乎要把办公室的玻璃震裂。

    吼完后才发现苏童正瞪着自己,范易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把声音降低了下来苦苦哀求道:“长官,他们已经在这里辛苦学习了大半年了,眼看还有几个月就可以学成毕业了,您再给卑职三个月,实在不行,就是两个月的时间也好啊。现在把他们下放到部队,他们知识上的不足到了战场上是要用他们的鲜血来弥补的。”

    苏童的脸上也充满了无奈,“我给你时间,可是敌人可不会给我时间啊你知道不知道,我们的很多坦克装备还堆积在仓库里,可是却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员去驾驶,他们只能白白的等待着生锈。”

    苏童端起桌上的水杯往嘴里灌了一大口后用手被擦了擦嘴又继续说道:“你知不知道,原本司令部打算组建的四个装甲师的目标现在只实现了一半,还有两个装甲师的装备只能躺在仓库里却无法成军。在半个月以后,我们只能用一个装甲师来对抗苏俄那数量庞大的装甲集群。”

    听到这里,范易的眼泪就下来了,哽咽的说道:“长官,他们都是我们这里最优秀的学生,看到他们就这样匆匆的踏上战场,我心疼啊。”

    苏童叹了口气说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点呢,但是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老毛子的援军就要沿着铁路东下了,而我们在西伯利亚的战场上却只有孙立人一个装甲师在支撑着,这样太危险了。”

    “不过”苏童随即又笑道:“你放心,新组建的装甲师还不会这么快上战场,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驻扎在多伦一线,用以防备小日本的铁皮坦克。相信应付这些豆丁坦克他们还是可以胜任的。西伯利亚那里还是让白英聊的第一装甲师过去好了。”

    “长官,您可把卑职吓死了。”一听说学员们对付的是小鬼子的薄皮坦克,范易才长长的舒了口气,顿时也来了精神:“卑职还以为您要把这些学员都拉上西伯利亚和老毛子死磕呢?如果只是对付小鬼子的那些小豆丁,不是卑职夸口,以咱们现在的装备和训练,谁要是只能一个打俩卑职都要判定他个不合格。”

    “呵呵,好你个范易啊,感情你打仗也是会欺软怕硬啊。”苏童一听这话不由得乐了。不过随即又郑重的警告说:“你也不要小看日本人,或许他们的装甲力量不怎么样,可是他们士兵的战斗意志却是顶呱呱的。你作为一校之长,是绝不能够把这种情绪在课堂上传授给学员们,否则,将来他们上了战场是会吃大亏的。”

    顿了顿苏童又接着说道:“你要记住一点,我们可以再战略上藐视敌人,可在战术上却一定要重视敌人。听明白了吗?”

    看着苏童郑重的目光,范易也收起了笑容回到道:“是,卑职绝不敢有违长官教诲。”

    “恩。”苏大长官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范易得肩膀笑道:“你办事,我还是放心滴。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我先走了。”某人说完转身就要往回走,刚走两步才回过味来,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啊,好像是某人的常用语啊。

    走出学院后上了车的苏童还是有些懊恼,现在国内有文化的人还是太少啊,关键还是教育跟不上,人们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办教育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此时的苏大长官又想起了后世里那句大学生满街走、硕士生多如狗、博士生还差不多的谚语。以及那些人才招聘会上望不到头的人山人海,还有那些公司把大学生们投送的简历都当成废纸成筐成筐的往外倒的情景时,不由得悲从心来。***,就是那些你们看不上眼的野鸡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哥们这都属于稀缺资源啊。

    人才,哥们需要人才。一直念叨着这句话的苏大长官回到了市政府大楼的办公室后立即叫来了人力资源厅的厅长葛铭和教育厅的厅长李大山。

    苏童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连个中年人,问道:“葛厅长,这段时间里人才引进的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苏主席,我正要向您汇报呢,从去年以来我们从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各个院校陆续引进了两千多名高中和大学的毕业生,现在都把他们分配在了教育、金融、农业、工业、军队等各个行业上,解决了各行业的燃煤之急啊。”人力资源厅厅长葛铭有些小得意的汇报道。

    可苏童听了后却把眉头皱得更厉害了“葛厅长,你刚才也说了,才两千多人,却要分配到这么多的行业中来,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啊。我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每年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是数以万计,可人才的引进却不尽如人意,所以你的工作还是做得不到家啊。”

    听到老板这么批评自己,葛铭的脸上露出了苦笑:“苏主席,咱们国家的各所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就那么一点,外头的大城市里还有这么多公司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根本就不够分的,狼多肉少啊。”

    “所以啊,你的眼光还是不够开阔,咱们国内没有,你可以到国外去找嘛。比如美国、德国,尤其是德国现在那里已经有了驱逐的犹太人的迹象,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就安排人员到这两个国家去拉人头嘛。”苏童谆谆诱导道:“你告诉他们,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来到咱们这里都可以找到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至于经费的问题,你可以去找席秘书长要,实在不行可以来找我嘛。”

    “外国人,他们也能来咱们这里?”葛铭的脸上露出了惊异的表情,看得苏大长官直撇嘴。

    “外国人怎么啦,他就比咱多一个脑袋还是多两只手啊,我告诉你,只要有钱,甭管啥人他也会乖乖的替咱们办事。”

    “还有你李厅长,你身为教育厅的厅长,责任重大啊,人才的引进只能解我们一时的燃眉之急,我们要想长远的发展还得靠咱们自己来培养人才啊”跟葛铭交待完了之后,苏童把目光转向了李大山这个教育厅厅长。

    李大山犹豫了一下还是照直说了:“苏主席,由于这两年外来人口的疯狂涌入,现在察哈尔的人口达到了三千多万。每年需要上学的适龄儿童和少年也有上百万之多,可是以我们现有学校的数量和师资力量是远远不能承担起这个重任的。”

    “学校不够就建,师资力量不够就招,察哈尔没有老师你们就去大城市里挖墙脚嘛,大量的招聘老师,给他们高工资、高福利。你们要记住,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我们想要把老师的社会地位提高起来,就要首先在经济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能够过上至少比较体面的生活,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一口气吩咐了这么多事情的苏童感觉有些累了,暂时停了下来。

    “是,主席,您说的话我们都记住了。”李大山恭敬的说道。

    苏童摇摇头盯着李大山和葛铭两人一字一句的说道:“光记住了还不行,你们还得把我说的都做到才行。资金我可以给你们,但是事情你们一定要做好,明白了吗?”

    “是,我们一定会努力完成任务”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议婚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议婚事

    处理完一天的公事后,饶是以苏大长官那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也有些撑不住了,他用手无意识的敲着办公桌。()心想,是应该物色一个能干的政务秘书了,要不然英年早逝这样悲剧的事就要发生在哥们的身上了。

    不过哥们就要回西伯利亚前线了,找秘书这件事也急不来,还是留待日后慢慢的再物色一个吧。

    当苏大长官回到家里之后,却看到家里热闹非凡,原来是黄荣兴一家子都过来了,小护士三女正忙着招呼他们。

    当苏童进门后,他的小姨子黄雅一声欢呼就扑了上来挽着他的手亲热的叫道:“姐夫,你回来啦。”

    苏童笑着向她点点头后和黄父黄母打了招呼才笑着抱歉道:“爸、妈,这几天建明因公务缠身,未能去看望你们二老,还往您二老见谅啊。”

    黄荣兴大度的摆摆手“你身为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岂有不忙的道理?这点我们都能理解,今天澹宁公来找了我们老两口,他和我们说了你打算在近期把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