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营销状元-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眉山雅舍是高级花园洋房小区,园内景点层叠。从正门进去,就是太湖石叠起的一个假山。错落有致的山洞,绿蔓遍布。转过去是九曲小桥,桥下是潺潺的流水,一直蜿蜒到小区里面,随着地势,恰到好处地布置着一幢幢四五层青砖红瓦的小楼,煞是好看。
  吴嫂领着朱江七转八拐到了二十二栋东侧一个门楼下面,她放下手中的东西,气喘吁吁,红彤彤的脸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到了,这里三楼就是洪先生家。噢,我忘了,怎么称呼你?”吴嫂突然想起还不知道他叫什么,什么来头,警惕地问。
  朱江这时显得沉着、冷静,他从包中掏出名片夹,从中抽出一张名片,自我介绍起来:“我是三一重工的苏州地区经理,我叫朱江,常熟人,这是我的名片。”
  “噢!”吴嫂接过名片,看了一下,又提出了疑问,“你是常熟人,怎么说普通话?”
  “我很小就随父亲到了湖南,所以常熟话不太会讲。常熟东乡梅李你知道吗?”
  “梅李我知道,我的小叔子就在那里一个印刷厂工作。”吴嫂对梅李很熟悉。
  “哪个印刷厂?”朱江想起自己堂兄朱跃开的文信印刷厂就是在梅李。
  “文信印刷厂。”吴嫂回答。
  “老总是朱跃,对不对?”朱江紧接着问了一句。
  “是的,你怎么知道?”吴嫂惊奇地望着朱江。
  朱江笑了,说:“朱跃是我堂兄啊!”
  “啊,那么巧啊!”吴嫂的警惕性消失了。
  “我给洪太太发信息了。”吴嫂边说,边用手在301房的按钮上按了一下。
  “喂,是吴嫂吗?”洪太太从电视对讲机屏幕上看到了吴嫂,还看到了一个青年人。
  “是的!我带了一位懂哑语的人来了。”吴嫂赶紧声明了一句,怕洪太太有疑问。
  “好的!”听洪太太的声音似乎很高兴。
  门开了,两个人径直上到三楼。
  洪太太开了门,站在门口接他们。洪太太一米六左右的个子,一身红色的睡衣,衣裤搭配得十分协调,花色款式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头刚做的短发式样新颖,衬托得那张瓜子脸更显高雅、朝气、阳光。
  “来了,请进吧。”她抬抬手让进两人。
  室内客厅十分宽敞。通向阳台的落地窗被整幅白色亚麻窗帘覆盖着,靠墙摆了大盆铁树,树叶强劲地撒开,吐露着无限生机。
  沙发由浅黄色真皮制成,在沙发转角处有一盏美人鱼落地台灯。茶几是硕大的一块玻璃,下面支撑着黑色框架,光洁晶亮。地板拖得一尘不染,像刚打过蜡,小心翼翼才能行走。
  客厅另一侧是一张长方形餐桌,配以四张花梨木靠椅。
  一台45英寸液晶大电视机立在电视组合柜上。墙上是一组器物架,放了一个红花瓷花瓶和一个碧绿水晶盘。洁白的墙上挂了两幅油画,是西洋仕女和静物写生。

二、迎合思维——敲门砖(6)
透过落地大窗进来的光线,照得整个大厅明亮、洁净、柔和、舒适。
  朱江是有心人,被让座在沙发上的顷刻,就在观赏整个环境,他想这个女主人是会理家、持家的贤内助。
  “吴嫂,麻烦你给朱先生送一点水果。”洪太太接过朱江的名片,微笑着也落座了。吴嫂在厨房中应了一声。
  “听吴嫂说你会哑语?”洪太太显然很关心她的女儿。
  “懂一点,我想见见您女儿。”朱江落落大方地说。
  “好,不过,她不同生人交往。”洪太太有些犹豫。
  “不要紧,我见了与她谈谈,看情况如何。”朱江显得有信心。
  “好吧,我把她领出来,吴嫂,你把热狗肠拿来。”洪太太要用女儿喜爱的热狗肠引她出来。
  吴嫂用托盘将热狗肠送到洪太太手中后,洪太太转身慢慢走到里间去了。
  不一会,她领着一个七八岁扎了小辫子的女孩出来。
  女孩长得像洋娃娃,美丽、白嫩,穿着米老鼠图案的浅黄色童装,她手中拿着热狗肠,一双小红皮鞋踏着鼓点似的走出来。
  不过,她刚到大厅里看见陌生人就站住了,洪太太示意她坐到沙发上来。她慢慢地挪过来,口中咬着香肠,眼神警惕地望着朱江。
  朱江一见她,就有信心让她重新回到欢乐中来。
  朱江用手势向她问好。
  她懂日常简单用语,看到朱江用手势与她交流,她很高兴地点点头。
  朱江用哑语手势问她:“热狗肠好吃吗?”
  她毕竟是小孩,点点头,把热狗肠伸到妈妈嘴边要她咬一口,表示好吃。
  朱江又问她:“你喜不喜欢和叔叔玩?”
  她又点点头,不由自主地走到朱江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洪太太一直冷静地观察,没想到朱江随意的几个哑语手势竟然有如此魔力,她兴奋得将女儿抱进了怀里。
  “叔叔教你跳舞,好吗?”朱江向女孩发出问话。
  她点点头,把吃了一半的热狗肠塞给妈妈,跳下了沙发。吴嫂站在边上一直在观察。原来怕与生人接触的小孩,一下竟然活跃起来,她也大吃一惊。朱江竟有如此神奇魔力。
  她看到小女孩跳下来走到朱江那里。
  朱江伸出手,牵了小妹妹的手到窗边的地板上。
  朱江用手势给她示意:“跟我跳!”
  小妹妹欢快地点点头。
  朱江踏着步跳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个他小时候跳过的舞蹈。
  小妹妹也跟着他扭起腰,踏起步。
  一时间引得洪太太、吴嫂高兴得给他们拍掌助兴。
  小妹妹高兴得将小红鞋脱了,穿着袜子跟着朱江跳。霎时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
  停下来休息时,小妹妹拿着半截热狗肠又吃起来了。显然她对这位叔叔很感兴趣。
  朱江用手势告诉她:“给你找一个姐姐做老师,教你跳舞,好不好?”
  “好!”她用大拇指叠起来表示了她接受。
  朱江对沉浸在欢乐中的洪太太说:“我听说小妹妹拒绝和外人交往,如果是那样就不好办了。但是,从刚才我和她交谈、跳舞可以看出,她并没有患上自闭症,而是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合适的人与她交往,才产生了封闭状态……我想小妹妹应该接受正规的哑语学习,我的一位朋友是很好的老师,我改天带她来介绍你们认识,让专业老师来教她。”
  洪太太一边听,一边点头,她十分感激朱江今天的到来。
  “我打电话要她爸爸回来和你交谈一下,好吗?”她征求朱江的意见。
  “这时他一定很忙,先不打搅他。过两天,我把老师带过来了再见洪先生吧,到时一起商量是请家庭教师,还是送学校接受教育。”

二、迎合思维——敲门砖(7)
朱江有他自己的想法,等孙老师来后再议更有好处。洪太太想想也觉得是,这个事等她先生回来再说也不迟。
  她同意了朱江的说法,认真地说:“我和我先生说一下,这几天我不会让他出差的。”
  “好的,我和老师一定来。”
  朱江是何等精明,找吴嫂而不用电话或直接上门,怕给洪太太造成错觉认为他别有企图。当然,朱江是有企图的,就是要进洪先生买设备的门,不过那是后话。
  洪太太送朱江出了门。
  被朱江猜中了,洪先生此时正在厂内接待徐工的业务员。
  “洪先生,我们徐工的重型机械在国内是有名的,质量是靠得住的,价格也不会高于其他厂商。”
  洪先生坐在办公桌旁看徐工印得精美的产品索引。已有三个公司上门推销产品了。不知何故大陆的推销员耳朵鼻子都那么灵敏,知道最近工厂要进设备都蜂拥而来,弄得自己措手不及。
  洪先生看了后放下本本,慢条斯理地说:“说实在的,你已经是第四家了。其实你们的产品相当,只有拼售后和价格了,谁服务好谁价格优惠,我就买谁的。但是,要容我考虑一下,所以对不起,我现在还无法答复你。”他有理、有礼地婉拒了徐工的人。
  徐工的业务员悻悻地走了。
  洪先生陷入沉思之中。买谁的设备好呢?要三思。
  朱江从洪先生家里回来,心中有了数,这个小女孩天性是活泼的,不是自闭症,这样孙老师的教育难度就小了。朱江有了信心。这天晚上他来到孙老师的学校。
  “孙老师,我们又见面了。”他开门见山地问候。
  “怎么样,那个小女孩肯和你交谈吗?”孙老师急切而又关心地问。
  朱江笑眯眯地说:“我见了她,她还是好接近的,也愿意和我交谈,还跟我跳舞……”
  “啊!如此说来,不是自闭症。”孙老师瞪大了眼睛惊奇地问。
  “哪里是什么自闭症,他们从台湾来到大陆,环境改变了,周围的人不熟悉了,地方也不熟悉了。毕竟她才七八岁。她对陌生的环境有些害怕,又没有熟人和她玩,所以,只好自己关在家里一个人玩。”
  朱江给孙老师分析,孙老师听了频频点头:“说得也是。”
  “我答应他们要请你去一次,请你帮我这个忙,这个忙既是帮他们,也是帮我。你知道,我是做工程机械生意的,而他们厂里正要买这样的设备,我对他们也不熟悉,加上有几家大企业在竞争,我有很大的难处。为此,我才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就是解决他们掌上明珠的难题。这样一来,洪先生、洪太太就会来帮我解围了。”朱江十分恳切地把帮他们的原因讲了出来。他认为这是一件双赢的事,而从中促成的人就是孙老师。
  朱江说到此,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孙老师面前,说:“孙老师,这是两千元酬劳费,想请你为他们做十五天家教,然后把小妹妹接到学校。为学校增加生源,也是好事。”
  孙老师觉得很突然,她把钱往前推了一推:“朱经理,我不能收,不过我可以帮忙。”
  朱江十分恳切地要孙老师收下钱。他说:“不!你帮我去做家教是件苦事,而且我怕影响你在学校的工作,这个酬劳一定要的。你做成了这件事,郭小红和我都十分高兴,算帮了我一个大忙。”
  孙老师心里在算账:去做家教学校会有意见的,但是任何学生进他们学校都要做前期工作,这十五天家教当然属于前期工作。而她是为学校接一个新生,这说得过去。至于这个钱呢?她心里继续盘算:如果促成这笔交易,朱江是赢家,洪先生也是赢家,学校和我更是赢家,这可是多赢的事。

二、迎合思维——敲门砖(8)
朱江见她沉思,知道她在打算盘。如今办事你要权衡,如果只有你自己有利,别人是不会来给你白帮忙的;而只有大家都有利,人家才会来,这个道理朱江是清楚的。这件事做成孙老师有利。除了朱江的两千元外,洪太太肯定也会给红包的,而学校接收了一个学生利益就更大了。这是件对大家都有利的事,皆大欢喜就是大好事。
  孙老师想通了,她接过信封,说:“那真不好意思,我就收下了,谢谢朱经理了。”
  “哎,不要那么客气!你觉得什么时候去他们家比较方便?”
  孙老师快人快语,她说道:“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怎么样?”
  “好!明天上午九点我来接你好不好?”朱江爽朗地答应。
  “好!”孙老师笑着答应了。
  朱江和孙老师来到眉山雅舍小区后,朱江先给吴嫂拨了电话:“吴嫂,我和苏州孙老师来了,已到了小区,你在哪里?你在门口等我。”
  朱江挂了电话后,对孙老师说:“他们家保姆会到洪家门口等我们,我们现在过去。”
  朱江把车开到二十二栋楼下,远远看见吴嫂在大门口等他们。
  车停好后,他们下了车。
  “吴嫂,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孙老师。”朱江把孙老师介绍给吴嫂。
  “你好!”孙老师握了握吴嫂的手。
  “洪太太昨天还在问你们什么时候来,我说快了,他们联系好了就会来的。洪先生听了上次朱先生教小妹跳舞的事高兴得不得了,他也在等你们。快上去吧。”吴嫂一股脑把洪家急切的心情都讲了出来。
  “洪太太,我是吴嫂,朱先生他们来了。”通过对讲机,吴嫂将信息传递给了洪太太。
  “好!”一声清脆的应答之后大门“啪啪”地打开了。
  洪太太已站在房门口了,小妹妹今天也跟着出来了。
  朱江将特意买的热狗肠递给小妹妹,然后做了一个手势。
  小妹妹笑着接了,一溜烟进了大厅。
  “洪太太,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孙老师。”朱江进门就将孙老师介绍给了洪太太。
  洪太太一把握住了孙老师的手,牵着她走到大沙发边,像久别的老友一样紧握不放,更像找到了救星一样兴奋。
  吴嫂给他们泡了茶。
  洪太太请他们坐下,拿起电话分机给洪先生拨了一个电话:
  “喂,阿林啊!朱江先生和市里聋哑学校的孙老师来了,你赶快回来。”洪太太迫不及待地把洪先生叫回家来。
  “他一会就到!”洪太太坐下请他们喝茶。
  朱江看见小妹妹坐在那单人沙发上吃热狗肠,他抬抬手,做做手势,示意她过来。
  她笑笑,点点头走过来坐在朱江边上。孙老师对此动作一一看在眼里,她对朱江笑笑,点点头,似乎说“有戏”。
  朱江用手势对小妹妹说:“我给你带来了一位姐姐,她是学校的老师,高兴吗?”
  小妹妹看懂了,望着孙老师笑了,她点点头表示同意。
  孙老师抬抬手,让小妹妹坐到她边上,用哑语问她:“你喜欢跳舞吗?”
  她点点头,望着朱江笑,她想起上次朱江教她跳舞的情景。
  “我们那里有很多小朋友,一起跳舞热闹得很。”孙老师继续比划着。
  小妹瞪大眼睛张开了口,惊奇地望着她。
  “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孙老师比划着一个手势又问了一句。
  小妹妹点头,又点头,高兴得用小手拉了孙老师的手。
  洪太太一直关切地看着,高兴极了。
  这时,门开了,洪先生进门了。他四十来岁,中等个子,人偏瘦,但精神极好,穿了一套深蓝色西装,系了一条蓝底白点的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