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超级读本-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汽车超级读本-3-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光是看到每年新车大展现场万头钻动的人群,就知道汽车之于男人,存在着何等的魔力。可惜Hi…End精品展受限于场地,无法把精品级的名车搬到会场中,不过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品味,那就是汽车音响! 
    汽车音响虽然依附着汽车而生存,虽然没有汽车,汽车音响器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若没有高品味的Hi…End汽车音响,再好的名车,也会少了那么一点光华,而且少了更多的驾驶乐趣。如同所有的产品一样,要名列精品之林,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才值得细细品味,当然汽车音响也不例外。精品级数汽车音响真正的意义,除了声音表现以外,品牌的知名度、设计造型的琢磨,都是汽车音响精品的升华。 
    非常重要的是,汽车音响不像相机的闸门开启的瞬间就能娇艳,或是红酒乍时醒之际就能流露出芬芳。汽车音响需要的,除了真正懂的伯乐外,更需要真正能完全发挥精品音响器材实力的专业者。虽然只要付出代价,您就可以拥有精品汽车音响,但是却无法保证它们能给你任何感动,没有了最好的音乐,汽车音响的灵魂仍是死的,即使它们依然存在,却毫无意义。所幸有人终能参透,十几年来坚持将汽车音响的安装与调整,列为最崇高的服务,以发挥精品音响的淋漓为职志,爱好者何其有幸? 
    其实汽车音响与家用音响的本质相同,虽然汽车音响的主角是车,必须装在车上才适得其所,但是汽车音响却能陪伴您在每一段奔驰的旅程中,提供最畅快的音符。既然本质相同,那么以家用Hi…End音响为背景,移植正确的安装调整技术,与前方音场的聆听方式,就成为追求极致音效的汽车音响业者积极的脚步。在以往仅见以主机内置功率推喇叭的年代,这些顶尖的专业高手,便引领出好喇叭要有优质的外接式大功率扩大机驱动的正确观念。 
    为了追求音乐软件的全面表现,以全频率完整重现的出发点,颠覆了当时有限尺寸喇叭的运用,因此以超低音单体延伸极低频率的做法,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因为有这些专业高手的努力,以及正确引领汽车音响技术的提升,所以今日我们才能见到普遍被使用的功率扩大机和超低音单体。尽管现在的汽车音响玩家,都已经有这些器材的使用概念,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更顶尖的精品级器材,才能将音乐的极致完全展现。  
    除了器材之外,专业所透露出来的讯息,更提醒了我们音响聆听的空间宁静度,才是让音响发挥效果的最基本条件,于是车室隔音工程与装潢材料,也为顶尖汽车音响系统的必要环节。为了让国内的技术与国外同步,这些车用音响的开路先锋们,更经常的邀请国外原厂专业技术者来台授课,从电学、搭配、设计、安装等,甚至连音乐的聆听训练,都让旗下经销商能与国外同步。此外,藉助各种测试仪器的引进与使用,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让系统的调整能更正确而客观。 
    这些汽车音响专家们,更不会放过每一个施工的环节,就连使用线材的选择,也以能让精品器材完全发挥为出发点,可见一套能扣人心弦的车用音响系统,不仅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艺术,更是经过专业钜细靡遗的技术考量,实在是活动的艺术品。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静止的音乐。这个修辞也可以转移到汽车上,对汽车的外形的性能有了解的朋友大抵不会否认,汽车这个工程技术的钢铁载体,承载了人类在物理和化学上的伟大发现,精妙的演绎了人类在艺术和审美上的飞跃,同时,还深深地印证了汽车的民族特质和性格。 
    (一) 
    先说美国。作为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同样是一个重要和巨大的艺术人才集散地和艺术市场,它的经济总量决定了即使是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其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天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艺术在中国是有你没我的,这个矛盾迟早要付出代价)美国拥有顶级的五大交响乐团,和多如牛毛的业余乐队。音乐造诣和演出水准很高,良好和普遍的受教育程度提供了数量稳定的音乐爱好者,支撑了美国的古典音乐演出和音像产品市场。同时;从高预算国防衍生的电子技术,也为美国的音响设计和制造业的国际水准夯实了基础。 
    美国汽车,大宽软豪。美国的交响乐演出,也本色的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度。美国乐团的管乐尤其是铜管部是全世界最好的,音色辉煌,经常将弦乐部压制的没情没绪,以致于执棒纽约爱乐乐团7年的祖宾 梅塔这样说:“指挥纽约爱乐简单极了,演出前禁止铜管乐手喝咖啡就可以了”。 
    质感和力感极好的铜管声部在所有的演出和录音中,不知不觉为音乐作品定下了基调。气势磅礴,先声夺人,铿锵火爆,赋予了慢条斯理的古典音乐极大的感官刺激,即使你不是音乐爱好者,也不介意听一场交响乐演出。听不懂,也听个热闹。 
    除非有训练型的指挥执棒,所有美国乐团的排练都不是一丝不苟的。稍微严厉的训练,就会遭到乐队成员的反弹。曾经将意大利过来的托斯卡尼尼气得用琴弓子猛捅一位小提琴手的头,而吃了官司。美国的音乐家更注重临场的发挥,人来疯,观众的反应直接投射到他们的演奏中。观众老实,他们按部就班,观众热情,他们立即爆棚。在唱片的榜单中,美国乐团的现场演出经常出现绝伦和不可再现的极品,而录音室的作品就表现得乏善可陈,没有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在录音室录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那样演录俱佳的唱片史奇迹出现。 
    回到汽车上,美国的汽车工业基本上是内向的。本国市场的宽广,能源供应的廉价,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备,人本主义抑或是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都赋予了美国汽车与生俱来的美国风度。更大的排量,更宽的空间,更舒适的设置,更夸张的造型 ,更频繁的消费,等等,决定了美国的汽车产品,很大,很猛,很舒服,但是不节能,发动机技术总是落后一步,工艺也不那么精细,质量远没有欧洲和日本对手那样接近完美。 
    但是有营销专家盛赞过美国的汽车在产品设计与定位的实用主义精神,理由是质量必须服从于产品的使用年限,性能参数如果脱离大众的一般驾驶也没有现实意义,过于牢固的的产品其实是对资源和消费者利益的浪费,最体现这个理念的是林肯LS的设计总监(姓名忘记了,待考),给LS的发动机设计小组的指令:“10万英里做到免维护,11万英里?让那穷小子去死吧!” 
    2003年,美国汽车工业的三大巨头,依然出现在全球500强的前30名中,作为大型企业,它们是基本成功的。做为产品提供者,还不能令本坛90%的朋友满意,不过,这个国家的的人民和企业家是不能小觐的,如果经济结构不允许他们放弃汽车工业,如果竞争者的打压更猛烈一些,他们的技术和管理都具备绝地反击的实力。通用已经出台重振卡迪拉克的计划,虽然暂时不被包括我在内的本坛众多双B爱好者看好,但是,强力冲击一下那个市场还是没问题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的工程师们,加油啊!   
    (二) 
    汽车迷言必双B,爱乐者多了一个,三B: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说起欧洲,首先要说说德国,这个为世界贡献过歌德,康德,黑格尔,席勒,尼采,三B,卡拉扬,波尔舍乃至希特勒和马克思的国家,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国家,浪兄驱车80公里去买菜的国家,PST的祖国~~~一言难尽拉! 
    哲学,音乐和汽车,组成了这个国家的品牌。 哲学的思辨色彩铸就了日耳曼严谨认真的性格,这种性格造汽车当然是手起刀落,可是和音乐这个普罗大众公认的属性浪漫的艺术门类怎么联系呢?在12年前,捧着本尼采贼深沉的我,在买到一盒卡拉扬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之后,有点明白了。 
    对卡拉扬这样的德语国家音乐家而言,音乐,从来就不是个赏心悦目的东西。而是需要思考,统筹,规划,预见,和严格训练的事情。德国的交响乐团,除了柏林爱乐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这三大巨头以外,很难再做确切的排名,原因是水平都高超且接近。柏林爱乐,加上同为德语系的维也纳爱乐,代表了交响乐演奏的西方流派,讲究声音的整体和平衡,乐队成员的演奏,必须统一在作曲家和指挥的创作意图上,出位和炫技是不允许的,一切细腻和美妙,都要通过乐队整体实现。 
    巅峰时期的卡拉扬,曾经出任西欧所有顶级乐团的指挥或艺术总监,这个理念也在那里得到了全面推广,我写到这里时,就在听着卡拉扬指挥的斯美塔那的美丽的伏尔塔瓦河,DVD版导出的MP3文件,这个版本的视频看过无数次了,每次都有震撼,指挥和乐队的100多人,从表情到身体的摇动都是同步和幸福的,弦乐部的音色绸缎般缤纷和华丽,高潮阶段的管乐总能够得体的崛起,有别于纽约爱乐或者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陡峭和雄奇,但是整体的听感上的愉悦和内心的感动,我相信是无以伦比的。 
    (音乐起始之处,是语言穷尽之时。用文字描述音乐是愚蠢的。推荐没有欣赏过古典音乐的朋友去茶馆我发的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帖子提供的下载,不要以为古典音乐有多么阳春白雪,没那么神秘,仅仅是好听而已,最多有一点点雅致,陶冶情操也不能靠这个,调节一下疲劳神经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民族的能力足够导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欧洲各国的外交政策核心,就是防备德国。德国人的独特气质,也在他们的汽车工业上得到了证实和更多的美誉。雄霸天下同学和那么多的大众铁托钢托,都基于这个事实用货币投了庄严一票,雄霸兄发帖时旁征博引,数据翔实,看来车和人的性格也有极大的联系,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谬啊! 
    仔细想想,德国乃至欧洲造的汽车,和那里的人文地理与文化传统有不可分割的连接,欧洲纷繁的历史和脉络清晰的宗教,教养出的子民,恰恰是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探索先驱,绝大多数的科学技术发明,都由此溯源。如此精深的理论基础,推动他们的汽车工业从起步就站在世界水准之上,也孕育了奔驰,宝马,保时捷这样的高端品牌。工程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间的配合与衔接,系统地设计和管理,也都需要德国人这样具备严肃和实证精神的人群中的优秀分子才能驾轻就熟。 
    在德国,在英法意,古典音乐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各个阶层的生活里,各种质量很高的演出和业余演奏精彩纷呈。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求实和其他教育感化一样伴随着每个儿童的成长,若干年后,他们从大学和技工学校走进大众或者双B 的厂区,在设计中心,在总装线,雕琢奔驰的贵胄长风,宝马之翰逸神飞。几个小节的口哨响起,一个工艺流程的顺利完毕。 
    (三) 
    就纯粹的西洋古典音乐而言,日本和中国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分别,印象里NHK广播交响乐团和从前的中央乐团,都上过1987年全球50杰出乐团的榜单,不过,那年榜单有平衡地区差别之嫌,后来的榜单再没有出现亚洲乐团的名字了。 
    但是,经济总量的高企同样在日本培育了良好的演出市场和音像市场。在东京,很容易找到在其他国家很难得见的唱片孤本。东京的三得利音乐厅也是全球最好的演出场地之一,卡拉扬参加了设计,声学条件很棒!演出的档次极高,对所有欧美乐团的的亚洲演出计划来说,东京的含金量毋庸置疑。而且,日本的音乐教育很发达,中小学的音乐教室设施很好,三角钢琴是标准配置。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教育的立足点和中国的有很大不同,仅仅作为审美训练的一个手段,而我们的孩子背负的就太多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都编到五线谱里了。1996年,帕尔曼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大师课,对在场的学生说:“你们的技术已经是大师级的了,但是你们的音乐感觉还很幼稚。”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切好东西来到中国,都要被异化的不成个样子? 
    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音响产品。HI—FI过的朋友都知道,音响器材市场里,日本产品没有日本汽车那样叫好叫座。原因大家都明白,没有那个音乐传统而已。不过,在技术上的创新和市场开拓上,日本公司的成绩很好。目前最普及的CD格式就是索尼主导创立的,后面的标准升级,核心的技术和专利也大都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在没有音乐传统的前提下,日本的电子公司和音响品牌也艰苦卓绝的推出过被欧美市场认可的高端产品,像马兰士的几款电子管功放,天龙的DP—SI和DA—S1分体CD机,AUDIU NOTE的线材,以及金嗓子的全线产品,都是发烧友和高级器材组合里的心水之选。日本的发烧友就更加疯狂了,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一本杂志里20个音响爱好者,每家的听音室都有整面墙的指数号筒。摩机水平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形式的电路设计构思非常独特,用料相当考究,工艺相当精湛。除了没有欧洲产品特有的艺术气质,在单纯的电子技术上,几乎可以说想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 
    联想到日本汽车。论坛里千里冰封兄有过精辟的论述。我的选车计划也从开始就排除了日本品牌,即使是合资的。不过,我还是愿意对日本汽车报以更多的关注,思考它的设计制造和市场中的成功之处。而不是骂几声日本猪了事,我深信,这不是负责的中国人应该做的。 
    日本汽车工业的成功就在于,由于本国市场的狭小和外向型经济结构的要求,迫使其必须向向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挑战。这个基调的形成,随后对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出了要求。日本的通产省和几大汽车公司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贸易官僚和企业家在早稻田大学的学缘,联手将贸易保护和壁垒做到了极限,直到现在,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