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顺其自然,接受害羞。如果孩子有害羞的倾向,而大人做了很多努力,依然没有改变, 切勿急躁和灰心,因为有的人天生性格可能就有害羞的因素,有的人会随着年龄和经历的改 变,而发生一定的转变。继续观察,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除了以上基本做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害羞以外,还有几种具体的操作方式,提供给父母参考 :   

  1带着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注意的是,要选择健康且适合孩子的社会活动,比如植树、观看比赛等。   

  2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妈妈可以为小朋友做一些点心,邀请周围的几个小朋友来家里,同时可以观察和诱导孩子的 交友。   

  3带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活动   

  注意:这种活动的前提是健康的,孩子年龄也该在7岁以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模仿。   

  4参加亲友的聚会   

  亲人间的交往很适合帮助孩子摆脱害羞的心态,因为环境是熟悉的,气氛是友好的。   

  5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征询孩子的意愿,选择适合孩子、孩子感兴趣的课外班,可以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在爱好中 学会交往,克服害羞。          

  Question 40批评孩子的技巧   

  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因为孩子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 着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的行为,大人也越来越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能力。   

  为人父母的,谁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是只凭着一腔热情和一相情愿的 灌输教育,孩子未必就接受。尤其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做家长的自然不能不闻不问, 一番教导批评是少不了的,这个时候往往孩子要么不听话,要么左耳听右耳出,做家长 的好不苦恼。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之前,必定经过园丁的精心培育,修修剪剪的园艺需要技巧,同样,家 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当学习一点省力又讨巧的方法。   

  小雅和小建是同桌,两个人关系一直不错,随着高三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两个人的感情 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只是互相帮助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后来发展到探讨人生,互 相倾诉苦闷,年轻人之间那种懵懂的青涩感情开始有了苗头。     

第69节:第十章 破解为人父母的困惑(6)     

  一天下午,小建告诉小雅,自己有两张朋友送的免费电影票,上演的是最近很流行的《哈 利波特》,小雅自己也很想看,于是两个人约好晚饭后借口去学校补习,一起去看了电影 , 当时两个人都觉得有种犯罪的感觉,但是看完电影后,都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学习压力 太大了,感觉好久都没这么放松过了。   

  后来这件事情不知道怎么让他们的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很着急,认为高三这个阶段非常重 要,绝对不能出现“早恋”的现象,孩子自己可能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于是分别叫来了 小雅的妈妈和小建的爸爸来学校,跟他们谈了话,希望他们回去能好好督促自己的孩子,全 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千万不能分心。   

  小建的爸爸回家后,暴跳如雷,二话没说,先打了小建一顿,说:“你这个不要脸的,竟然 跟家长和老师撒谎,去看电影,你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人还没长大……”   

  “我只是和同学看了电影,好久都没看过了。”小建捂着火辣辣的脸,为自己辩解。   

  “看电影?你人小鬼大,以后不许跟小雅来往,否则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小建不再辩解,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间,摊开书,任凭眼泪滚落,他知道,父亲不会相信他 的辩解,他越说,父亲只能在气头上再打他,为了少受皮肉之苦,他选择了忍受和沉默。   

  小建想不明白,大人之间就可以异性来往,为什么大人对于孩子,总把这种交往当“洪水猛 兽”,其实,他只是想和小雅做好朋友,毕竟学习太苦闷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打心 底开始“恨”父亲,也讨厌老师,学习成绩逐步开始下滑。   

  高三的考试一轮接着一轮,每周考试的次数都比上课的时间多,成绩不理想,小建的爸爸总 会把试卷甩在小建的脸上说:“你怎么不把撒谎,看电影,和女孩子交往的劲头放在学习上 呢?”小建认为这一次错误,会让自己永世不得翻身,他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自暴自弃 ,开始经常逃课……   

  小雅的妈妈开完家长会,感到很焦急,但是她转念一想,如果这个时候马上批评孩子,可能 自己都在气头上,情绪不稳定,教育的效果必定打折。于是她回到家里,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暗自观察小雅的反应。   

  小雅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妈妈也被老师叫去谈了话,可是老师究竟说了什么呢?妈妈会怎么 骂自己呢?小雅心里也没底。终于,在吃完晚饭后,趁妈妈洗碗的时候,小雅鼓起勇气跟妈 妈说:“妈妈,我错了。”   

  “哦?你错在哪里了呢?”妈妈头也不抬继续洗碗。   

  “我不该跟老师和家长撒谎,去跟小建看电影。”   

  “电影好看吗?”妈妈转过身,很感兴趣的样子。   

  “嗯,好看。”小雅老老实实地回答。   

  “那就好,我们待会谈,你先去看书,妈妈洗完了找你聊天。”妈妈轻描淡写地说。   

  “好的。”小雅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晚上,妈妈跟小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交谈,因为开始妈妈的态度很好,所以小雅没有抵触情 绪,敞开心扉,跟妈妈讲了自己的心事。   

  “看电影没错,和小建去看,也没错,撒谎就不应该,况且你们都快高考了。”   

  “妈妈不怕我‘早恋’吗?”   

  “不怕,妈妈相信自己的女儿,和同学交往会有分寸的。”   

  “妈妈你真好!”小雅趴在妈妈的怀里大哭了起来,她为自己有个好妈妈而感到高兴,她为 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她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那就加油,再奋斗几个月,完了,妈妈带你去看电影。”   

  小雅回到学校继续努力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小建和小雅同时犯了同样的错误,但是不同的父母却把孩子推向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所 以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和不得当的教育方式。   

  小建的父亲可能没有明确,其实,批评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暴力和 情绪宣泄,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不可理喻”。所以在父亲的打骂后,小建选择了沉默,并 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于是,小建疏远了家长,也逐渐接受了父亲的“定义”,开始自暴自弃 。   

第70节:第十章 破解为人父母的困惑(7)     

  相反,小雅的妈妈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对于批评孩子造成的不利因素,于是冷静地处理 。在心理的较量下,小雅理亏,憋不住了,自己主动承认了错误,这个时候,我们说,教育 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让孩子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不打不骂,批评的效果却非常明显。   

  困惑破解法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有时候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有时候也是明 知故犯,这个时候家长的批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及时纠正,让孩子自己“迷途 知返”。孩子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家长始终要明白,教育是目的,而批评则 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1正面引导为主:人是有尊严的,孩子也一样,尤其对于年龄处在青春期有逆反心理 的孩子更是要注意。语言上的伤害只能造成孩子自暴自弃和消极抵抗,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 的。   

  2就事论事:当孩子有错误的时候,要客观地指出错误,而不是家长自己带有情绪的指责 。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是经常用会失效。   

  3避免当众批评,尽量和孩子沟通交流:当众批评孩子会激化矛盾,孩子的心里会有抵触 情绪,最好在私下交谈,可以让孩子在不戒备的情况下,说出真实的想法,也有利于找到错 误的根源。   

  4揣摩心思,找准时机:孩子也有想法,只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最好的办 法来教育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5父母和老师都该配合:孩子有了过错,爸爸批评,妈妈袒护,岂不效果相互抵消,何 谈教育?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可有差别,但必须口径一致,配合默契。   

  此外懂得一些将心比心的心理战略,则能更好地让孩子听进逆耳的批评,达到教育的目 的,以下就是几种可以灵活掌握的批评技巧:   

  1含沙射影法:明知孩子有错,不直接批评孩子,而是通过批评与孩子犯了同样错的人, 以警示孩子。   

  2冷处理法:即家长情绪激动时不要批评孩子。因为家长震怒时比较冲动,措辞一般比较 激烈,很难做到冷静地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孩子,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3以小见大法:即先批评不痛不痒的小问题,使孩子容易接受,并对孩子虚心接受意见的 行为即时地给予肯定,然后循序渐进,深入到症结所在。   

  4先扬后抑法:先表扬或者肯定孩子的好地方,使其心理感到比较放松,再说出一定的问 题,这个时候,孩子比较容易接受批评。   

  5大道无为法:无为不是不做,而是有为在前。表面上可以装做不知道,其实孩子心虚, 有 时候会主动地承认错误,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孩子明知故犯的时候,因为你直接批评了孩子 ,孩子会认为你已经批评了,其心里就“补偿”了,而偏偏你不批评,孩子反而会不自在。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批评的初衷都是为孩子好的,只要学会一点技巧,就可以使批评的语 言包裹上“糖衣”,让孩子容易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可以轻松地达到。         

第71节:第十一章 破解生活的其他困惑(1)     

  第十一章破解生活的其他困惑   

  生活中,总免不了出现一些无妨大碍的小烦恼,但是烦恼带来的坏情绪,总是会纠结在我们 的心中,令人无法释怀:说谎者于人于己其实都不痛快;诱惑面前总是感到无力自拔;忙碌 的生活不免显得乏味;想尽办法为自己找种种借口的后果是让人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过分关 注身体的健康也会过犹不及……   

  无法避免烦恼,我们只有正视问题,究其根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你会发现,解决不同 的烦恼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生活的本质。         

  Question 41破解撒谎者的心理困惑   

  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拍着自己的胸口说:“我没有撒过谎。”   

  然而,撒谎的确是一个贬义词,撒谎的人往往被谴责为道德有问题,但是对于撒谎成瘾的人 自己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也是“身不由己。”撒谎的好处在于:维护自尊、减少麻烦 、规避责任、获得安全……谁又能拒绝撒谎呢?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曾喜欢以前的同学——小雪。因为在我,以及在大家的眼里,她是一 个“骗子”,但是她却从未因为撒谎而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好处,相反,大家都对她敬而 远之。   

  刚开学的时候,小雪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她在以前的学校,如何受到欢迎,不但老师对她 “ 宠爱有加”,而且同学都以她为榜样。当然,小雪自己没有意识到,开学几周,同寝室的人 接到从外地打来的电话,邮寄来的信件无数,而她,那么受欢迎的人,依然“门前冷落鞍马 息”。谎言不攻自破。   

  每个人都有会在生活中撒点小谎,比如不想去上课,就说身体不舒服;不想见某个同学,就 说自己很忙等等,而小雪撒谎并不需要理由,似乎只是一种习惯。明明在食堂看到她打的素 菜,她吃完后回来,却一脸不屑地说:“好难吃的红烧肉,肥肉太多了,不如我奶奶做得好 吃。”或者,有人看到她从自习室回来,她张口就说,自己去见了某个以前的同学,那个同 学如何如何有钱……这样的谎言不胜枚举,大家都懒得去拆穿,反正她就是这样,我们都习 惯了,真要哪天她“实话实说”一回,我们可能也很难分辨其真假。   

  4年的大学生活中,彼此之间的了解是逐渐加深,后来对她的真实情况,大家也算是略知一 二了 。小雪在5岁的时候,妈妈就跟爸爸离婚,找了一个有钱的人跑了。小雪的爸爸上班很辛苦 ,就把她送到乡下奶奶家抚养,等到上高中她才回到城市,而且上的是寄宿学校。她自己曾 经说,她恨她的妈妈,也怪没有钱的爸爸。正当我们对于她“悲惨”的身世要表示出同情的 时候,往往她又很高傲地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她说自己反正现在有钱的朋友多得是,以后 出去了不愁找份好工作。大家立即收回同情,面面相觑:“她又开始撒谎了。”   

  一直到毕业,小雪都没有交到比较亲密的朋友,因为她的态度总是忽冷忽热,再加上同学之 间对她的“撒谎”成性都有所了解,也不愿意接近她。刚毕业那阵子,大家都互相交换找工 作的经验,唯有小雪一个人从不主动和大家交流,问到她的时候,她才以一副很鄙视的语气 说:“某某公司的工资给得太低了,我朋友说,帮我找个公务员的内部名额,我只要等着就 可以了。”   

  当然,等到最后,听说她回到了老家,至于具体做什么工作,大家不得而知。   

  直到最近几年,小雪偶尔会联系大家,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她回到老家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刚开始,我们还私下议论:“她要是谎话连篇,估计要误人子弟,贻害不浅。”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