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缉记者眼中的真实资本市场:潜伏在资本市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通缉记者眼中的真实资本市场:潜伏在资本市场-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午,肖川踏上前往常州的火车。
  在肖川盘算着关于大西洋制药的调查报道时,梁诗妃也在盘算着关于徐金斌新闻的后续报道。
  梁诗妃当然会有后续报道,平涛对于《神嘴徐金斌》一文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再做后续报道,一直写到证监会介入调查为止。或许,《吴越晨报》的财经新闻将因此一举成名。
  梁诗妃的后续报道,打算找几个股民谈谈自己是如何轻信徐金斌研究报告买股被套的。这样的新闻一来比较好写,没什么技术含量,上午梁诗妃已经接到了几个本地股民的电话,声泪俱下地哭诉了自己受骗的故事;二来,这样的新闻写了也比较好看,说得阳光一点是,可以以这部分股民的教训给更多的股民以警醒,说得阴暗一点则是,现代很多股民的心理都有一些畸形,见到别人在股市赚钱就眼红,见到别人亏钱就欣慰,看见有股民因着了徐金斌的道儿而赔了钱的故事,另一部分股民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变态的阅读*。
  把新的信息和后续报道的方案向平涛汇报过后,得到了平涛的首肯。梁诗妃决定放手去写。今天是愉快的一天。
  肖川知道,直接杀到大西洋制药的总部,自然会碰上钉子;直接和H市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本部的高层接触,也必定是一无所获。
  肖川的采访计划是先去常州玻璃看一看,老国企的改制自然会触及利益面,有人受益,也就有人受损,肖川希望在常州玻璃寻找到突破口。
  找到常州玻璃并不难,这家在常州颇有历史、颇有名气的公司,一度是这个城市的骄傲。打车问出租车司机,司机就会把你直接带到。

财经调查(4)
选择这一天到常州玻璃,肖川并不是盲目的。全国玻璃行业高层论坛正在秦皇岛召开,肖川查阅到常州玻璃的一把手冯天翔正在秦皇岛开会。这样一来,就可以借口说是曾和冯天翔联系过,甚至可以暗示常州玻璃的人,自己和冯天翔很熟。
  其实,这种带有欺诈性质的采访,肖川曾经也思考过很多次。是不是作为一个记者,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就可以欺骗采访对象?这样的问题,在新闻传播学术界,学者是一致抨击的,肖川也比较看不上这样性质的采访。肖川不打算欺骗,只打算暗示,当然,暗示算不算一种欺骗,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肖川是记者,而不是学者。
  接待肖川的是常州玻璃的副厂长周晨,肖川告诉他,自己是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所在地H市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企业被借壳后的发展情况,并强调未联系上冯天翔。
  这么对周晨说,肖川的目的有两个:第一,让对方在心理上有亲近感,觉得《吴越晨报》和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同处一市,记者过来采访,的确是想了解情况的;第二,让周晨误以为肖川认识冯天翔。
  肖川并没有欺骗,周晨怎么想,那是他的事。
  采访很顺利,一切都在肖川的掌控中,周晨对肖川大谈企业目前的困难,壳子卖掉后,公司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工人的工资已经很难发放,生产线也停掉了1/3,大西洋制药只是在利用常州玻璃的这个壳子,向银行贷款融资。
  其实这些,肖川早有耳闻,常州玻璃的现状也不是肖川所要采访的核心内容。不过,在周晨处,肖川却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大西洋制药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常州制药处于停建状态,子公司之二苏州天音制药正在筹划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这个消息是周晨通过自己在常州当地的人脉了解到的。
  常州制药停建了?苏州天音制药一直被大西洋制药在财报里宣称经济效益很好很强大,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转让呢?
  采访的方向必须要作出调整了。在复杂的新闻选题面前,线索往往是交叉的,根据新的线索调整调查报道的思路,需要随机应变。
  常州之行的第一天,肖川“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在肖川为获得的重要新闻线索而暗自欣喜时,梁诗妃却气得说不出话来。辛辛苦苦采访了多名投资者,写就的徐金斌黑嘴报道之二,却被平涛告知:不发了。
  “为什么不发?”梁诗妃怨气冲冲地质问平涛。鼓励自己写后续的是他,告诉自己不发的也是他。这是为什么?
  平涛并不着急,点上一支烟,慢悠悠地对梁诗妃说:“稿子我已经看过了,写得是很不错,我也是很支持你发的,可是,是林总亲自下的指示,说稿子有可能引起股民的群愤,徐金斌并不是股市唯一的一个黑嘴,报道的扩大,可能会导致股民愤怒的扩大,最近大盘形势又不好……”
  不待平涛说完,梁诗妃就打断他说:“我的稿件,不夸张、不渲染,一切都是实事求是,这又有什么错?”
  “领导的想法可能更全面吧,金陵证券马上就要在H市设点,穷追猛打太甚,一来影响这家券商在H市的美誉度,二来将给广告部的工作带来难题,你想想,先期就结了梁子,后期广告部找上门,还不吃闭门羹吗?这是林总说的。”
  “我不这么认为,报纸最宝贵的什么,不就是公信力吗?有公信力,才有影响力,就算金陵证券有潜在的广告,我们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还怕不求着我们做广告吗?” 。。

财经调查(5)
平涛陷入了沉默,他知道,梁诗妃说的句句在理,而且后续报道写得的确有理有据,采访也很扎实,在笔墨处理上更是老道,没有极力渲染股民的“血海深仇”。可是林向阳已经给自己打过电话了。为了一篇新闻,去和林向阳争执,对自己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林向阳究竟是怎么想的?平涛不想去猜测,跟着领导走,总不会错。尽管林向阳总是和中层干部们强调,如果对他的一些决策有何不满,可以直接提出意见。平涛知道,这是扯淡,在职场中,永远不能太自我,永远要跟着大领导走,这才是王道。
  “诗妃啊,我看这次就算了吧。我回头帮你申请一下未见报稿件,稿分照样算你,你看怎么样。你总不至于要我和林总去吵一架吧?”
  “我还能怎么样,你看着办吧!”梁诗妃气呼呼地走出平涛的办公室,这是她第一次没给平涛好脸看。什么狗屁的未见报稿?梁诗妃知道,到了自己这个年龄,已经不是刚入行的大学生了,看见报纸上自己的印刷体名字,有一种成就的*。多发一篇新闻,和少发一篇,对自己的实质影响并不大。梁诗妃真正感到悲哀的是自己的人轻言微,老总的一句话,就可以毙掉小记者的稿子。自己必须要冲上首席记者的位子,只有这样,自己在报社的仕途才能寻得一个新起点。
  自己堂堂名牌大学毕业生,年过三十,尚未婚嫁,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在这个城市通过勤奋的工作,觅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甚至为了个首席记者,摧眉折腰地跟了平涛,这又是为了什么?平涛,不过是自己的一个跳板而已。
  肖川迷路了,在常州市郊区的经济开发区,找了一个小时,也没找到常州制药的所在地。必须要找到常州制药,这家在财报中很强大的子公司,甚至是大西洋制药投资最大的子公司究竟是骡子还是马,必须得拉出来遛遛。
  问路人甲: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甲云:这里没有这家公司。
  问路人乙: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乙云:我也不知道。
  问路人丙:常州制药在哪里?
  路人丙云:是新公司吗?是不是正在建?
  问路人丁:这里有没有正在建的公司?
  路人丁云:有,往前一直走,走15分钟后,左拐,然后再右拐,有一块废弃的工地。
  就这样,肖川终于找到了一块废弃的工地,一家停建的公司。一打听,果然就是常州制药。周晨所言非虚。肖川拿出相机,拍下照片。
  下一站,苏州天音制药。
  看来,大西洋制药的财务问题,恐怕没这么简单。
  肖川打开手机,一天多没开机,17条短信,6个未接来电。其中1个未接来电和2条短信来自欧阳婷。
  第一条短信是:“不好意思,是我太急了。我知道这事让你很为难,很抱歉,这本来不关你的事。”第二条是:“你怎么关机了,你在哪里?给我回电话,好吗?”
  调查进行得很顺利,肖川的心情也很好。肖川清楚,如果大西洋制药的财务的确存在问题,那出来的新闻的分量将比梁诗妃的黑嘴新闻要重得多,这也将是自己从事财经记者一职以来的最好的新闻和最大的成就。
  和肖川不同的是,梁诗妃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一天就能折腾出两三篇新闻;肖川更愿意四处走走看看,尽管辛苦,但这确实是做记者的乐趣所在。不过,肖川并不敢轻视梁诗妃的新闻写作方式,能坐在家里打打电话出稿,那是经验和人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修炼。肖川,还不具备这样的本事。

财经调查(6)
有一句描述记者职业精神的散曲一直被肖川当做座右铭:“伐恶效狮吼,逢善魂相救,图一个天地无垢心无垢。”
  徐金斌的行径,显然是资本市场的不和谐之音,对于梁诗妃的报道,肖川持肯定态度。如果换作有人来说情,让肖川停止调查大西洋制药,肖川自然也是一百个不愿意。换位思考之下,肖川知道,梁诗妃的后续报道,这个说客,自己肯定不能做。除了违背自己对新闻的原则之外,肖川也知道,和梁诗妃熟归熟,但也就是认识了很多年而已,谈不上深交,梁诗妃根本不可能给自己这个面子。
  没有把握的事,肖川绝对不做。20多年来,一直如此。
  对于欧阳婷,肖川同样也是没有把握。和这样的美女一起谈天说地,一方面是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也是心灵上的陶冶。一个德国心理学家论证过:一个男人如果一天用3分钟的时间来凝视美女,将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但肖川也知道:自己和欧阳婷是两个世界的人,欧阳婷养尊处优,尽显大家闺秀风范,自己只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两条平行线,不会有交集。
  和欧阳婷,最多只能做朋友,极限是好朋友。至于能否擦出火花来,肖川不会妄想。
  走在经济开发区的路上,几乎可以用荒无人烟来形容,公交车不通,各个公司和工厂的职工有专门的单位班车接送,出租车也很少问津这里。肖川拨打了当地一个出租车公司的电话,要了一辆车。
  等车的工夫,肖川还是给欧阳婷回了电话。
  “肖川,你在哪里啊?”电话彼端,欧阳婷的声音有些急切。
  “在常州,紧急出差任务。”
  “真讨厌,干吗关机,不会故意不理我吧?”
  “哪里哪里,手机没电了而已,刚充好电。这不,第一时间就给你回过来了。”
  “恩,那你什么时候回H市呢?”
  “怎么?老虎传播那边的借壳要启动啦?”
  “哎哟,你这人怎么满脑子都是工作啊?我当你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上次蹭了你一顿饭加一顿酒,这次该我请了。”
  “我下午还要去一趟苏州,快的话,后天晚上就能回来。”
  “好吧,那我明天再给你打电话。借壳的事,谈得差不多了,下周就能发复牌公告。”
  “好,那你先忙。”
  肖川本来以为,又要为徐金斌与梁诗妃稿件的事解释一通,没想到欧阳婷只字未提。这说明欧阳婷是个很识趣的女子,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绝不纠缠。
  挂断电话一分钟后,欧阳婷的短信又来了:“一个人出差在外,注意保重身体,别忙起来就忘了按时吃饭哦。”
  看到这样的短信,肖川不禁有些感动。很多年了,没有女子这样关心过自己。这些年来,肖川也半真半假地交往过一些女子,但这些女子无一例外地只知索取,到最后,肖川也就觉得乏味了。费了一老鼻子劲,送这个送那个,请吃哈根达斯,请看电影,砸下去好几千块钱,固然可以把女子骗上床,但上床之后呢,又是一阵阵的空虚。
  西班牙蜜月归来,潘飞翔容光焕发。婚姻,有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男人的新起点。
  潘飞翔回到报社后,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金陵证券研究员徐金斌被《吴越晨报》的一篇新闻写得“神秘失踪”了。潘飞翔找来当天的报纸,读得拍案叫绝。同时也暗自佩服梁诗妃挖掘选题的能力,自己也怀疑过徐金斌的荐股报告,但就没有想到这件事完全可以写成一篇新闻。写作的难度并不高,只需要归纳一下徐金斌的近5篇荐股专文,再分析一下荐股后股价的走势即可。

财经调查(7)
不过,当潘飞翔将从西班牙带回来的小纪念品送给梁诗妃时,梁诗妃却闷闷不乐。只对他唉声叹气地表示:“大潘,其实这新闻还可以再追踪下去的,但林总似乎叫停了。”
  “我操,还有这种事,为什么不据理力争啊?要是我,就直接去找林总辩论一番,多好的新闻选题啊!”
  “嗨,你觉得咱们的新闻,是写给读者看的吗?照我看,也就是给老总一个人看的。老总觉得好,给你的稿分就高,老总觉得不好,稿子就不给你发。咱们这群小记者,哪有发言权啊!”
  其实,潘飞翔对婚礼上徐金斌的无礼一直都耿耿于怀,若不是因为自己是婚礼的主角,早就一个酒瓶子抡上去了。对于徐金斌真面目被揭穿,潘飞翔自然是拍手称快。听了梁诗妃的一席话,潘飞翔心想也并非没有道理。
  一个小记者的能耐能有多大呢?风里来雨里去,有时为了赶稿,一日三餐也不能定时定量,自己出差时,也经常是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在敲键盘。洋洋洒洒写了2 000多字,见报后也就剩下800字。尽管字数并不影响稿分,但影响的是心情。
  徐金斌后续报道的叫停,更坚定了潘飞翔离开《吴越晨报》的决心,结婚了,就要对老婆负责,对自己负责。潘飞翔始终觉得,证券业比新闻业更适合自己。
  “呵呵,林总的理由,不会是金陵证券会投放广告吧?”
  “老总的意思,我哪能揣摩得到?老总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好了。”
  “唉,我看《吴越晨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