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缉记者眼中的真实资本市场:潜伏在资本市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被通缉记者眼中的真实资本市场:潜伏在资本市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林总的理由,不会是金陵证券会投放广告吧?”
  “老总的意思,我哪能揣摩得到?老总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好了。”
  “唉,我看《吴越晨报》这座小庙,是养不起你这个大和尚啊!诗妃,你有没有想过换一家媒体呢?比如去一家专业的财经媒体,我觉得这恐怕比都市报更适合你啊!”
  梁诗妃报以一笑:“我没那个本事啊!”
  其实,潘飞翔的建议,梁诗妃早就考虑过,专业性的财经报纸,的确比都市报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全国发行的报纸,也比仅在(即将在)长三角地区发行的都市报的影响力要大。但梁诗妃觉得,这样一来,简直就是伤筋动骨,去北京、上海、广州,未尝不可,凭自己在圈内的实力和人脉以及资历,跳槽去专业媒体,只要略微操作一下,并不是难事。但问题是,新到一个城市,又是租房、又是新的工作环境,太过麻烦。不像自己在《吴越晨报》这么多年,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摸得清清楚楚,做起事来也驾轻就熟,而且并不是仕途无望。
  “对了,肖川这家伙呢?托我带几包西班牙香烟给他,转悠了一个上午,也没见到他的影子。”
  “他好像出差了,去了苏锡常一带。”
  “这家伙稿子也比较猛啊,好像一点没有新手的样子,我看他稿分,这个月都快赶上我了。”
  梁诗妃并不接茬儿,随意地笑了笑:“比你,恐怕还欠一把火候。”
  潘飞翔走开,继续去散发礼物了。对于肖川的稿分,梁诗妃一直在密切注意,由于这个月潘飞翔因为婚礼的事,将近半个月没干活,肖川的稿分已经仅次于自己、魏枫和李清如了。尽管肖川并不对自己在年底竞岗首席记者构成威胁,但肖川的进步神速还是令梁诗妃不爽,这样的人在财经新闻部,对自己实在是个威胁。
  尽管认识肖川5年来,肖川从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但梁诗妃知道肖川绝对不是池中物。肖川在读研时,自己已经毕业了,但听学弟学妹说,肖川在学校时,也是一个风云人物,年年都能获得全国优秀研究生的奖学金,弹得一手好古琴,也经常让无知少女们趋之若鹜。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财经调查(8)
不过比起肖川,自己眼下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李清如。自己不愿意去专业性的财经媒体,是懒得折腾。那身在专业财经媒体的李清如却又为何“屈就”于一家都市报呢?这对梁诗妃来说,一直是一个谜。
  而在李清如之前,先要铲除的就是现任首席记者魏枫。梁诗妃必须保证自己年底冲击首席记者一职万无一失。离10月还有2个月了,《吴越晨报》每年的首席记者内部竞聘都在国庆节过完后的第一周,然后最终会在10月底宣布结果,11月工作交接后,于12月正式上任。尽管平涛给过自己承诺,说魏枫会走,但梁诗妃依然觉得,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位于苏州市区的天音制药,相较于常州制药来说,要好找得多。
  肖川在网上查阅过这家大西洋制药子公司的信息,苏州天音制药的当家人是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派遣的。显然,直接找当家人,自然是梁山好汉征方腊—徒劳无功。如何才能证实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像大西洋制药的财报里吹得那么神奇呢?肖川早就计划好了,这次前来,扮演的将是“收购者”的角色。
  从常州到苏州,以及在当地工商局查阅苏州天音制药的财务情况,肖川花了三天时间。在宾馆时,肖川已经演练了多遍,这一次,自己的身份是南京锐利投资公司的项目经理,前来苏州,是打听公司的运作情况,洽谈收购的初步事宜。
  苏州天音制药的前台一听肖川是来洽谈收购事务的,便将肖川带到了公司一个负责此事的张主任面前。
  几个回合下来,张主任惊叹肖川的消息灵通,公司下周一就将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南京锐利投资公司居然这么快就知道信息了。
  至于为何要转让,张主任告诉“南京锐利投资公司”的肖川,这也是大股东大西洋制药及其实际控制人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的意图,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决定谋求大西洋制药的转型,将公司壳子卖掉,在此之前,则必须要将一些产权不明晰的资产清理掉。苏州天音制药,大西洋只控股51%,苏州当地几家企业则控股接近40%。
  线索已经很清晰了。第一,大西洋制药已经不打算再以制药为主业了;第二,常州制药的药厂只有雏形,没有实体,利润从何而来;第三,苏州天音制药即将转让;第四,借壳上市三年的大西洋制药又打算卖壳了。这一切说明,大西洋制药的借壳上市,只是一场资本市场的洗钱游戏,借壳三年来,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根本不是借上市的平台更好地发展上市公司。
  采访只剩最后一步,直面大西洋控股投资集团了。这是一个愉快的周五,肖川决定,等大西洋制药转让苏州天音制药公告发布的当日,稿件就同步见报。
  回到宾馆,肖川拨通了欧阳婷的手机。
  “肖公子终于忙完啦,采访顺利吗?”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我还在苏州,打算下午回H市。这个周末要加班吗?”
  “不用,忙得差不多了,大约下周三,我们就发布复牌公告,20天后召开股东大会。怎么样,给你安排一下采访啊?”
  “好啊,等这条新闻,等了好久了,见面再谈吧。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饭,记得你说过要请我吃饭的呢!”
  “对了,你还在苏州,是不是?你周末有安排采访吗?”
  “暂时没有。”
  “那这样吧,你别回来了,我去苏州找你。我们去同里玩一天吧,周日一起回H市,怎么样?”

财经调查(9)
“听起来相当不错。你怎么过来。”
  “开车过来啊,你等我好了,我稍微收拾一下,午饭后就出发,你住在哪里?我去接你。”
  同里,江南水乡,苏州一小镇。
  外人说江南,首先想到的就是苏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对江南文化颇有研究的人,或许还会知道苏州辖内有个叫周庄的地方,比苏杭更江南,整个小镇水乡一体,古色古香。同里,名气比周庄要小一些,但正因为如此,商业开发才没有周庄过度,更能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风情。
  肖川和欧阳婷抵达同里时,已是黄昏6点。二人找了一家临河的家庭客栈住下。落脚后,二人在客栈临河的饭桌边坐定,要了三五个当地的土菜。伴着河风,望着小桥流水人家,享受周五闲暇时光。这是二人的第三次见面。
  今天的欧阳婷换了一身休闲的打扮,顺滑而光泽的长发披肩,上身是深蓝色露肩吊带,下身是一条米色的中裙,黑色丝袜,白色休闲皮鞋,一根宽大的棕色腰带束之腰间,脖子上挂着一枚玛瑙吊坠。携带的包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牛仔帆布包。
  肖川看得真切,欧阳婷这身打扮,没有一件是大牌货,但却别致有落,一定是在路边的小店淘来的。欧阳婷这么穿,完全是为了和自己匹配。一对男女并肩而行,女的雍容华贵,一袭名牌,而男的却衣着简单,那行人定会认为是富婆包了个小白脸。从苏州到同里的路上,肖川不由得暗自惊叹欧阳婷用心之细。
  而肖川依然一身“白衣渡江”的打扮,永远的白衬衫,牛仔裤。
  一对俊男美女坐在河边品茗用餐,惹得乘船游览的游客们频频回头。肖川很享受这样的“狐假虎威”,一定有人认为他们是一对年轻的小情侣,就让他们这么去想吧。只有店老板,得知二人各定了一间房时,有些吃惊,问二人:“你们小两口怎么还要两间房?”没等肖川开口,欧阳婷就抢着说:“他睡觉鼾声如雷,会吵着我。”店老板哈哈大笑,总之,两个貌似情侣的客人要了两间房,自己就多赚一间房钱,何乐而不为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水乡临河边的人家都在门外挂上了红色的灯笼,灯笼的倒影在水道中摇荡,摇荡的灯影伴随漂移的月影交映着,间或伴着游船的桨声,一幅典型的水乡水墨画卷。
  画卷中,最美的女子自然是欧阳婷。
  欧阳婷笑脸盈盈地边吃边听,听肖川说完了历时一个星期的采访,时而眉头微皱,时而掩口而笑。待肖川说完,不由摇了摇头:“想不到,做记者要这么辛苦,就为了3 000多字的一篇稿子,要花一个星期时间来采访,还要跑好几个地方。”
  “在国外,还有记者为了写一篇稿子,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记得有个德国记者,为了调查土耳其裔的德国人在德国遭遇种种歧视的事情,故意去化妆,让眼睛看上去更灰色一点,然后以假名冒充土耳其裔的德国人去找工作,历时一年,受尽种种委屈与歧视,最终稿件出来了,轰动全球。我这点小小的调查,算得了什么呢!”
  欧阳婷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尽管家庭旅馆提供不了什么上佳的茶水,同里也并非产茶的地方。但在去宾馆接肖川之前,欧阳婷已经在苏州的茶叶店里买好了*的苏州产碧螺春。这一点既让肖川感动,又让肖川佩服:感动的是,欧阳婷尽管与自己仅有两面之缘,却记下了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品茶,只喝好茶—尽管欧阳婷也是个资深茶客;佩服的是,欧阳婷心细如针,尽管自己也早知道在同里可能喝不到什么好茶,却怎么也想不到在苏州就准备好。如此心细、行事周密的人从事证券业,何愁没有前途?对比大名鼎鼎的徐金斌,肖川觉得尚未在证券界崭露头角的欧阳婷将来一定不是默默无名的人物。

财经调查(10)
放下茶杯后,欧阳婷眨巴着眼睛问肖川:“肖公子,我觉得你真的是一个很敬业的记者,虽然我回国没多久,接触过的记者也不多,但我感觉你真的很特别。我最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不去一家全国发行的专业性财经报纸呢?”
  “你怎么知道我不想去呢?只不过,我才踏入这个门槛,自己对证券业务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去大报人家也不要我啊。”肖川无奈地耸了耸肩。
  “大记者又谦虚了不是。其实,除了做记者,我们的肖公子做什么不行啊!我看你做个券商研究员也挺不错的嘛。怎么样,如果你有兴趣,我和我老爸打个招呼,徐金斌这下也算是完了,全是他咎由自取,不过这样一来,我们正好缺一个传媒行业研究员,你又有5年媒体从业经验,如何?”
  “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嘛。”肖川笑了笑,在《吴越晨报》做记者和在金陵证券做研究员相比,恐怕收入最高的记者,也不如收入最低的研究员赚得多,对此,肖川早有耳闻。
  欧阳婷瞪大着眼睛:“我不是和你开玩笑,是真的。我挺看好你的呢!”
  “得啦,得啦,金陵证券迟早是你的,到时候,你还不成了我领导。今天,我肖川能和你欧阳婷平起平坐……”
  “叫我婷儿!”欧阳婷打断肖川。
  “今天,我肖川能和婷儿平起平坐,在这里谈天论地,可是到那一天,我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还不得凡事都看你脸色,还不得逢年过节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背着一个胖娃娃去你家孝敬你……”
  “孝敬我,要背个娃娃干吗?难道你要可怜兮兮地告诉我:‘欧总,我儿子三天没吃饭了,你得给我加工资啊!’哈哈……”
  “得,骂你呢!没听出来啊?”
  欧阳婷皱起眉头。
  “左手鸡右手鸭,说明你是双性恋,附赠一个娃娃,说明你和著名歌唱家迈克尔·杰克逊的特殊爱好有一拼。哈哈。”
  “去你的!”欧阳婷满面通红,在红灯笼和月光的照射下,让人心醉神迷。
  H市的夜晚,一个破旧的网吧里,劣质的烟味弥漫着。在一台脏兮兮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奋笔疾书的是梁诗妃。此刻,梁诗妃正在甘肃一家农业上市公司的股吧里发着帖子,标题是《严重抗议!公司高管女儿炒自家股票赚了3亿》。
  白天的报纸上,魏枫发了这一篇新闻,梳理了这段熊市以来,各上市公司高管层购买自己股票总是稳赚不赔的情况,尽管魏枫什么也没有挑明,但稿件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高层炒自家股票,自然有内幕消息。其中大约有200字的内容提到了甘肃的这家农业上市公司,说董事长的女儿买了4 000万股,两个月赚了3亿元。
  梁诗妃本来觉得这是一篇好新闻,本着学习的态度细读了三遍,却发现这篇新闻有个致命的硬伤,公司董事长女儿明明只是买了4 000股,魏枫一定是笔误,写成了4 000万股,以此为基数,魏枫根据高管女儿买股的价格,和现在的股价一推算,自然得出账面浮盈3亿元的错误数据。其实上,这位高管的女儿只赚了3万元。
  梁诗妃等待魏枫的致命伤已经等了整整一年,这个可以扳倒魏枫的机会绝不可失。
  白天在报社,梁诗妃就想好“海陆空三线作战”的战略:第一,由于《吴越晨报》不发行至甘肃,且网络版建设不是太好,甘肃的读者,甚至更多的股民看不到魏枫的这条新闻,不知道“董事长女儿赚了3亿元”,所以要在股吧上帮助“宣传”一下,为什么要在网吧上网呢?因为在股吧发帖子,会留下IP地址,在报社发,或者在家里,总不保险,或许会被人“怀疑”帖子就是自己发的。此举是为了昭告全体股民,该上市公司高管炒股有“猫腻”,被《吴越晨报》的记者魏枫发现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财经调查(11)
第二,将报纸上涉及错误信息的地方用红笔加了标注,以匿名信的方式给甘肃的该上市公司董事长挂号寄了过去。到了周一,再给该上市公司证券部打电话,表示一下自己作为股民的愤怒,以此引起公司的重视和后续的公关手段。
  第三,梁诗妃认为如果第一步将事情搞大,第二步引起公司重视的话,公司首先会针对魏枫的稿件发布澄清公告,当然,说不定董事长及其女儿也会给魏枫寄来律师函。如果这些都得以在预料中进行,魏枫在平涛和林向阳这边的日子自然不好过,在这个时候,梁诗妃则将以读者的名义写上七八封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