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约翰的打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丁约翰的打拼-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中华于是顺利脱产到第二工业大学去读大学,专业是机械英语。因为他是当年厂劳动模范中唯一一个中专生,学历算高的。
  若干年后,丁中华自己总结道:英语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要资源的整合。
  丁中华没有想到,资源是有限的。他通过这些手段,得到了发展的资源。这对更多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会哭的孩子永远有奶吃,或许旁边哪个羞涩的孩子就这样悄悄地饿死了。
  竞争就是全方位的竞争。
  丁中华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按照牌理出牌的老实人,哪里是丁中华的对手?
  社会在不断发展,许多词汇的含义得到了重新定义。在现在,“老实人”在某些时候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Chapter 2 偷窥(1)
蓝天碧云,丁中华懒洋洋地躺在第二工业大学的草地上,看着面前跑来跑去的女生大腿。第二工业大学位于上海繁华的市中心,离南京路很近。丁中华的脱产读书使他能暂时脱离满是油污的工作岗位,在读完书之前,丁中华需要好好谋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两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这次的学生生涯,丁中华学乖了,和各级老师的关系都处得很好。偶尔和女孩子一些风花雪月,丁中华也能做到“点到为止”,没有啥风波。虽然丁中华的英语基础不算好,但他深知英语对他的前途的重要性,来不得半点虚假。经过努力,考试也都能过关。两年后,丁中华顺利地拿了张机械英语大专文凭。
  在学习的同时,王有光厂长和党委书记那里,丁中华继续感情投资,他的格言是:“联系和沟通是必要的,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当然,在笼络厂领导感情方面,柳眉也出了不少力。
  厂长和党委书记一合计,认为培养的大学生一定要人尽其才。
  毕业后,丁中华回到厂里,被提拔为厂办公室副主任兼英语翻译。厂办公室副主任属于干部编制,至此,丁中华终于在职场上有了一个很好的起步。办公室主任姓潘,是红光厂的老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办事小心、认真,也深得领导欢心。
  丁中华自我总结道:投资教育的回报是最高的。自此丁中华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且取得极大的回报,这是后话了。
  既然属于干部了,待遇当然要提高,丁中华明确向厂里提出要改善住房的要求。
  没想到事情就卡在潘主任那里,他说厂里困难职工多,咱就不凑热闹了。丁中华回家后和柳眉说,柳眉不答应,嚷嚷道:“凭啥咱放弃分房?我自己去和王有光说。”没想到王有光居然跳过潘主任,直接将丁中华的名字加到了申请名单。名单公布出来后,潘主任知道这是丁中华活动的结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丁中华知道,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厂里研究了一下,丁中华结婚后一直住在潘家湾的老房子里。这间房是丁家为儿子结婚临时搭建出来的,按照国家政策,临时房迟早要被强制拆除,因此,丁中华是无房户,属于需要照顾的特困户。无房的特困户完全符合厂里福利分房的政策,于是丁中华拿到了曹阳新村的一居室新房。说是新房,也是别人搬家后空出来的,但是新式公房比潘家湾“滚地龙”的房子要强多了。柳眉笑开了怀,一个劲儿地夸丁中华能干,让她在小姐妹中长脸了。
  在工作上,丁中华作为办公室副主任,其实就是厂级领导的秘书。工作职责就是接待各级领导,并处理各类领导交办的事情。其他人当时不愿意干的事情,如给领导写发言稿子,企业报道宣传的稿子,丁中华都抢着干,当时红光机械厂几乎所有官方的文字都出于丁中华之手,一来二去,丁中华的文笔被锻炼得非常好,这用外企的行话说就是Paper Work 相当好。这以后也成为了丁中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厂里喧闹没有条件写稿子,当时许多稿子丁中华都是回家挑灯写的。大夏天里,丁中华赤着膊,点着两盘蚊香,伏案疾书;汗流如注,将稿子都浸透了。
  丁中华事后总结道: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潘主任用工作折磨他,不啻是给了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在丁中华离开红光机械厂的很多年后,他首创的许多文字还散落在红光机械厂各式文档中,被反复引用。比如他说厂长、党委书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爱护员工;说厂长抓现场质量问题是“咬住青山不放松”,不查出原因、解决问题,厂长就绝不回家;厂长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说一家没有质量的工厂是一家没有希望的工厂。这个境界比海尔后来提的“日清日高”①还要高。日本有个管理学家叫远藤,写了部书叫《现场力》,估计也借鉴了丁中华管理思想体系的许多东西。
  既然丁中华将领导们管理思想的核心都提炼了出来,领导们当然非常高兴。于是,丁中华入党之事再次被提上议程。
  因为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位也要兼些党务工作,因此由党员担任更为合适。经过多年观察,红光机械厂的党委认为丁中华当年的事情属于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况且丁已经结婚多年了,家庭和睦,没有迹象表明丁中华还会犯类似错误。

Chapter 2 偷窥(2)
没想到,在党委正式讨论其入党事情之前,丁中华自己搞砸了这件事。
  这事又要说到丁中华位于曹阳新村的新居了。说是新公房,煤、卫都不是独用的,若干年之后政府出钱才改建成每家独用的。
  ①海尔的日清日高OEC 管法:每天的工作要每天完成,每一天要比前一天提高1%。——编者注
  丁中华家隔壁本来住着一对老夫妻和他们的独子。后来儿子要结婚,老夫妻就搬了出去,将房子给儿子做了婚房。
  结婚接新娘放鞭炮的时候,丁中华和老婆柳眉都跑出去看热闹。看到新娘子,丁中华就赞道:“到底是上海女孩子,皮肤真水灵。”
  柳眉一听就不乐意了,“你啥意思,我们潘家湾的女孩子就不是上海女孩子?我当初也是水灵灵的一个大姑娘,现在给你糟践成一个黄脸婆。”
  丁中华马上打岔道:“谁是黄脸婆啦!你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柳眉扑哧一笑,也没将丁中华的话放到心里去。
  丁中华倒是从此自己存了个心眼。
  原来他家和隔壁共用一个气窗。一般住这个房型的人都利用这里做了临时浴室,反正气窗是毛玻璃。隔壁新婚小夫妻家也是如此。丁中华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个缺点,就是他是一个经不起诱惑的人。
  小媳妇洗了几次澡就感觉不对,每次洗澡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光溜溜的身体看。她和老公说过几次,老公说不会,隔壁是红光机械厂的干部。人家都是干部了,是个体面人,觉悟肯定高。不会干偷窥这种下作的事情。再说气窗都是毛玻璃,就是贴在上面,也看不出对面的一个所以然。
  老公说得有道理,小媳妇不能反驳点啥,但始终解不开心里的结,只能自己暗自留意。
  一日,小媳妇正在洗澡。猛一回头,竟然看到气窗悄然开启了,气窗后面有一对炯炯的眼睛在看着自己裸露的身体。
  “眼睛”在发现被察觉之后迅速消失,气窗也悄然关闭。小媳妇大叫尖声。丈夫知道原委后,气得一脚踢开丁中华家的大门,揪住丁中华就是一顿暴打。丁中华解释说是无意间打开了气窗。小丈夫不理睬,继续狠命地揍。丁中华自知理亏,不敢还手。柳眉又是气恼又是心疼,只得在一旁哭。
  事后,这个自觉吃亏的丈夫还不罢休,跑到红光机械厂去告状。
  丁中华是办公室副主任,门卫听说有人要见厂长,直接就把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一听来访者的名字,丁中华吓得差点晕了。稳了稳之后,丁中华让门卫先将来访者拦在门卫室,自己直接找厂长王有光汇报,说自己无意中打开了气窗,结果看到邻居媳妇洗澡,邻里有了矛盾,现在对方闹到厂里来了。
  王有光正在为生产上的一件事情发火,丁中华的事情更是火上浇油。他劈头盖脸地将丁中华骂了一顿。丁中华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王有光火发完之后,想到对方现在就在门口,若不见的话,肯定要在外面闹事的。于是答应见一下小丈夫。
  小丈夫在门口待了半个多小时,气就更大了。见了王有光的面,就数落厂长,说你们红光机械厂就这么出流氓啊!弄了个流氓祸害居民,现在搞得整个街坊的小姑娘晚上都不敢出门了。
  王有光当然不希望事态扩大化,一直对这个小丈夫非常客气,并做了许多要严肃处理丁中华的承诺,打消了小丈夫的怒火。小丈夫还补充道:他自己家的气窗上都是积灰,而丁中华家的气窗玻璃非常干净,显然丁的偷窥是“老吃老做”的长期行为。
  送走了小丈夫,厂长和党委书记一合计,这个丁中华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若将事情公开化等于是打他们自己的耳光。所以这件事只能压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过了几天,党委书记亲自跑到小媳妇家里去,带了许多礼物,骗他们说已经对丁中华进行处理了,希望这个丈夫不要再到红光机械厂去闹了,那样他们就没法开展工作了。
  小丈夫的目的达到了,气也慢慢消了。
  柳眉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丁中华在家里跪了几天搓板之后,也不闹了。毕竟她不想离婚独自带着孩子过,被别人笑话。
  这样一来,丁中华入党的事又黄了。
  过了一段时间,丁家也置换了房屋,悄悄地搬离了。
  “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下后果。”丁中华事后总结道,“一切都要可控。”
  丁中华还有一个教训,就是要将领导和自己绑在一条船上。那样,即便真的哪天犯了事,领导也会投鼠忌器。
  事后,丁中华夫妻俩在厂长和党委书记那里做了大量的善后工作。在领导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柳眉也在领导面前作势数落丁中华,丁中华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头也不敢抬。既然丁中华的老婆都没有出来闹,还陪着一起来说情,这件事显然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领导们都这样想。就这样,丁中华总算将其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保住了。
  潘主任很失望。虽然他不遗余力地传播消息,但只要后院没起火,前方就稳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Chapter 3 面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开始鼓励外向型经济,说白了就是出口赚外国人的钱。
  在这几年中,丁中华非常低调,他给自己一个劝诫: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慢慢地他又重新获得了厂长和党委书记的信任。潘主任这时候已经退休,虽然丁中华没有荣升为正主任,但实际上行使了正主任的权力。
  国家的政策又有了调整,就是进出口权限下放。过去红光机械厂所有的进出口都要通过进出口公司做代理,现在红光机械厂有了自己的进出口权。自营进出口的好处是减少了进出口代理公司这个环节,企业的效益将增加,因为这个环节的费用其实是很高的。
  作为红光机械厂唯一一个英语翻译和党委书记、厂长面前的红人,丁中华当然是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的领导的最佳人选。厂长对丁中华充分信任,放手让他自己组建一个团队。“组建团队”这是现在的名词,当时不是这么说的,那时候的国企是没有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的,那时候的人事部门就是劳资科。所谓劳资科就是管管发工资的事情,其他一概不管。“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这些名词是很多年以后才流行的术语。既然名词都没听说,劳资科何来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职能?
  所以,在组建这个外贸团队的时候,劳资科无法给丁中华提供任何帮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劳资科长是这样想的。当时国企的人大多是这种工作态度。
  面临这种情况,丁中华就决定招聘了,因为厂长给了他人事权这把尚方宝剑。
  招聘可以是内部招聘,也可以是外部招聘。
  所谓内部招聘,就是从厂里招人。外部招聘就是从社会上招人。
  经过考虑,丁中华定下了以下几个招聘原则:
  1。 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不要。
  因为,既然水平比他丁中华都高,那他丁中华一刻也不敢懈怠,否则将来迟早有一天,他丁中华就要被这个人替代掉。自己何必在身边放一只老虎?
  2。 美女不要。
  偷窥的事情,虽然给厂长压住了,但厂里还是有些风言风语。丁中华知道自己是一个用下半身思考的人,美女在旁,很难把持住。既然如此,何必在自己身边放一颗定时炸弹呢?
  3。 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不要。
  这点其实和第一点差不多,因为丁中华知道自己是半瓶子醋,骨子里还是好逸恶劳的,长久下来怕压不住手下。
  4。 平衡利益方之间的关系。
  红光机械厂也算一个大厂。每个大厂里面其实都有许多派系。厂长和党委书记其实一直面和心不合。新来的副厂长乔光明据说在局里有许多关系,是个实权人物。其实乔光明比丁中华大不了几岁,但他是学生党员,一进公司就得到领导的培养,因此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副厂长。
  经过多年的经营,丁中华已经很好地平衡了厂长和党委书记之间的关系,做到了两面不得罪,两面讨好。这次的招人或许能贴近下新调来的负责销售的乔副厂长,丁中华想。
  这些原则,丁中华坚持了多年,除了第二条。因为多年后他自己已经可以在公司里为所欲为了,不用再装了,乐得身边美女如云,自己也可以上下其手。
  应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销售的过程。应聘者只有挖掘出招聘者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自我展示,才能成功应聘。
  定下了招聘原则后,招人就很好招了。
  丁中华很快就从原来负责代理他们出口的进出口公司招了两个退休的“老法师”,这样一下子符合了他的第一条和第三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