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股神教你炒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十大股神教你炒股-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市场原则——企业的估值是多少,企业是否会被大打折扣以更低值买进?
  巴菲特的基本原则将会带领投资者走进那些好的公司,从而合情合理地进行集中投资。选择长期业绩超群且管理层稳定的公司,他们在过去的稳定中求胜,在将来也定会产生高额业绩。这就是集中投资的核心:将投资集中在产生高于平均业绩的概率最高的几家公司。
  集中投资建立在逻辑学、数学和心理学原理的精华之上。
  (1)将大头押在概率最高的股上
  “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故巴菲特说理想的投资组合应不超过10只股,因为每个个股的投资都在10%。集中投资并不是找出10家好股然后将股本平摊在上面这么简单。尽管在集中投资中所有的股都是高概率事件股,但总有些股不可避免地高于其他股,这就需要按比例分配投资股本。玩扑克赌博的人对这一技巧了如指掌:当牌局形势对我们绝对有利时,就下大赌注。
  与概率论并行的另一个数学理论——凯利优选模式(KellyOptimizationModel)也为集中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凯利模式是一个公式,它使用概率原理计算出最优的选择。
  当巴菲特在1963年购买美国运通股时,他或许已经在选股中运用了优选理论,50年代到60年代,巴菲特作为合伙人服务于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玛哈的有限投资合伙公司。这个合伙企业使他可以在获利机会上升时,将股资的大部分投入进去。到1963年这个机会来了。由于提诺?德?安吉利牌色拉油丑闻,美国运通的股价从65美元直落到35美元。当时人们认为运通公司对成百万的伪造仓储发票负有责任。巴菲特将公司资产的40%共计1300万美元投在了这个优秀股票上,占当时运通股的5%。在其后的2年里,运通股票则翻了3番,巴菲特所在的合伙公司赚走了2000万美元的利润。
   txt小说上传分享

集中投资(4)
(2)要有耐心
  集中投资是广泛多元化、高周转率战略的反论。在所有活跃的炒股战略中,只有集中投资最有机会在长期时间里获得超出一般指数的业绩。但它需要投资者耐心持股,哪怕其他战略似乎已经超前也要如此。从短期角度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都会影响股价。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加长,持股企业的经济效益趋势才是最终控制股价的因素。多长时间为理想持股期?这里并无定律,将资金周转率定在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将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将持股5年。
  (3)价格波动不必惊慌
  价格波动是集中投资的必然副产品。不管从学术研究还是从实际案例史料分析上,大量证据表明,集中投资的追求是成功的。从长期角度看,所持公司的经济效益定会补偿任何短期的价格波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长期投资(1)
巴菲特的投资行为非常稳健,他的价值投资理论并不复杂,主要采取一种长线投资策略。40多年来,巴菲特为信任他的投资理念、向他的公司投资的几十万股东创造了3万多倍的高额回报,为美国、英国、德国、印度和加拿大等地的30多万名股东,培育了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据统计,仅在巴菲特长期居住的奥马哈市,伯克夏公司就造就了200名亿万富翁。
  作为格拉汉姆的嫡传弟子,巴菲特秉承老师的教导,始终以企业的实质价值作为投资的首要标准。由于市场往往会因为投机的原因而使得股价出现偏离价值的现象。如果认为企业优秀就不计成本买进的话,显然达不到投资的目的。当股价偏高时,巴菲特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并继续进行跟踪,直到股价进入他认为合理的范围时才开始介入。在1989年美国股灾时,巴菲特以相当便宜的价格购买了大量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股票与资金的回报率要求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巴菲特在进行一项投资时,对所投资企业的未来价值有一个预估,并由此而折算出投入资金的回报率,如果买入时价格过高,资金的回报率必然受到影响,而要是预估的资金回报率低的话,显然等待更为合适一些。一旦买入某企业的股票,巴菲特就会做较长期的持有,他认为,没有什么时间值得把优质的企业卖掉。由于投资之前着眼的就是企业的未来价值,那么,仅仅因为股票出现了差价就把它卖掉将是相当愚蠢的行为。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他认为,卖出的时间是永远。
  资金的复利增长为长期投资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巴菲特显然了解了复利增长的奥妙,他的投资年复利增长为,已经成为全球的超级富豪。
  作为吉列最大股东的巴菲特渔人得利,一日之内就暴赚5亿多美元,再度验证了他放长线钓大鱼的股票投资战略的正确性。
  美国宝洁公司2005年1月28日宣布购并吉列公司,吉列股价当天猛涨13%。巴菲特对吉列的投资是通过其手下的投资企业伯克夏公司进行的。波克夏从1989年开始入股吉列,巴菲特当时以英雄救美之姿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900万股吉列股票,并且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住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在随后的16年中,巴菲特抱牢吉列持股,即使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股价大跌引发其他大股东抛售股票时也不为所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长期投资(2)
巴菲特对吉列品牌深信不疑。在谈到对吉列持股的看法时,他说他每晚都能安然入睡,因为想到第二天早上总会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
  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得到了报偿:吉列股价因被宝洁购并而于1月28日每股猛涨美元至美元。这一涨,让伯克夏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
  以1989年伯克夏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如果投资者在1989年拿6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现在只能拿到2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巴菲特投资收益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高出一倍还多,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巴菲特跑赢了大市。
  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获得巨额投资回报,只不过是他长期驰骋股市连连得手的一个缩影。
  巴菲特奉行长期投资战略,当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大量买进,然后一直长期持有。这就是巴菲特著名的内在价值高于市面价值的投资理论。
  如今,巴菲特持有美国运通、可口可乐、迪士尼、吉利刀片、麦当劳及花旗银行等许多大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投资于这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的企业,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巴菲特认为,没有人能够成功地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走势。对股市的短期预测是毒药,应该将它放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者。巴菲特说过:“如果你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这种股票。”
  巴菲特曾将其在股票市场的“生财之道”总结为:“当我投资购买股票时,我把自己当作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者宏观经济学家。”巴菲特从不名一文到富可敌国,自始至终总是在资本市场上寻找着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他对利用技术分析、内幕消息进行投机总是不屑一顾。这种可以称之为过于自我的投资理念却让他长期获利。
  当然,巴菲特推崇长期投资的前提是,投资的企业必须是一家优秀的具备长期成长性的好企业。
  

长期投资(3)
“人们习惯把每天短线进出股市的投机客称之为投资者,就好像大家把不断发生一夜情的爱情骗子当成浪漫情人一样。”他认为,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在于:投机者主要关注的是公司股价,而投资者则关注于公司的业务状况。
  巴菲特曾经戏称,即使格林斯潘对他悄悄耳语“将降息或提息”,他也绝对不会改变其上述两条基本投资经验而动摇心态。实际上意味着巴菲特具有高度的自强自信和顽强的精神风格,以及高瞻远瞩、宁静致远的心态境界。相反,当今中国股市不少人对消息十分敏感,把消息当作灵丹妙药和赚钱本领,其中最大缺陷在于缺乏自强自信的投资理念和顽强的精神风格。
  20世纪60年代后期,华尔街兴高采烈,前所未有的大牛市降临了。在一些大公司的推动下,出现一波又一波的兼并浪潮。AT&T、Litton等大公司四处扩张,而一些公司则处心积虑,利用兼并一些低市盈率的公司来制造每股赢利大幅增长的假象。投资大众被这些假象所蒙蔽,不断推高股价。虽然,巴菲特声明不会预测市场的走势,但是,他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有关1929年危机的剪报以时时提醒自己。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首要之处是:记住股市大崩溃。就是说,首先要以稳健的策略投资,确保自己的资金不受损失,并且要永远记住这一点。其次,让自己的资金以中等速度增长。巴菲特主要的投资目标都是具有中等增长潜力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被认为会持续增长。
  投资股市时,为自己订下合理的长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础。巴菲特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他对自己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每年击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5个百分点便足矣。
  但即使是在“如此低”的目标之下,巴菲特还经常工作至深夜。“他不仅从晚上9点到凌晨5点这样工作着,只要他醒着时,‘车轮’就转个不停。”有人说,巴菲特平均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由此看来,他要实现中等速度的增长,实在情理之中。
  巴菲特就这样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向前走。20世纪70年代之后,巴菲特的个人财富逐步向“亿”迈进。
  

长期投资(4)
巴菲特说过:“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知道谁一直在游泳。”大浪淘沙之后,市场认定的王者是巴菲特,《财富》杂志就曾将其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人。而巴菲特的简单哲学告诉我们:投资不是投机,这才是成熟市场的成功之道。
  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相反的例子,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妨算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可以这么说: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为长抱不动,而不少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经不起不断买进和卖出的诱惑。
  因此,投资者不宜过分偏重一时的得失,而应着眼于发展出一套稳健可靠的投资理念,以寻求长期优越的回报。
  

逆向操作(1)
巴菲特在其投资生涯中,一直避免让股市牵着鼻子走,这主要是因为:情绪,尤其是担心和贪婪,对股票市场影响至深,由此造成了股票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而投机者便可以从这种价格起伏中获利。但从长远角度看,股票价格不会永远高于实业的基本价值,因此,假以时日,投机者的业绩不会超过真正的实业投资者。
  巴菲特喜欢独立思考,逆向思维;化繁为简,抓住本质;积极心态,果敢坚定。股票市场的多数投资者和许多基金经理思维敏捷,热衷于股市的短线操作,但时常陷入困境。聪明的投资者往往选择逆向操作,比如在大家惊慌失措时,反而大量买进,因为此时正是对这种绩优而低价的公司进行投资的有利时机。由于经济状况波动不定,因此不必关注这种经济波动现象,而公司的长期业绩才是关键。虽然经济状况并不重要,但关注通货膨胀十分必要,因为通货膨胀会降低公司的赢利,投资者应该留意公司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
  逆向操作,意蕴深远,不能单从字面理解。举例来说,人们总想快速致富,所以在利多的时候买进,在利空的时候卖出,这样的群众心理已经违背了投资的本意,而只在乎数字的涨跌,所以常常会错估股票的真实价值。巴菲特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常常能买到被低估的股票,并长期持有逾30年,等别人用天价向他购买时,才决定释出。
  因为逆向操作的缘故,所以当股市做空时,正是巴菲特的进场时机。只要深知公司的品质良好,就可以预期未来将有反弹的时机,当大部分的投资人因为股市萧条而勒紧现金时,最佳的买点往往会在此时出现。巴菲特深知多空循环之秘,才稳当而持续地获利。
  实际上,逆向操作的关键是在大家都非常看淡的时候看好,如巴菲特讲的人家疯狂时你非常悲观,人家悲观时你非常兴奋,疯狂地买。每隔几年就会有这样一个转折点,退场的点、进场的点,只有此时逆向操作才能成功,但是长期的上升阶段和下跌阶段都需要做顺向操作。转换,像《易经》里面的八卦图从黑变白,从白变黑,只是这一瞬间,出现两个拐点,此时才做逆向操作,否则大部分时间还是做顺向操作,如同黑是黑,白是白一样。这也是证券市场周期性中的一个规定。
  

逆向操作(2)
?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赚钱,必须在别人贪心时害怕,在别人害怕时贪心。所以投资时,第一,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对抗,因为天性常常会带领你到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第二,要常常去体察周围的环境。当感受到环境愈来愈贪婪时,就要勇于说“no”;反之,则要勇于说“yes”。
  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决定是退出股市。
  1968年,美国股票的交易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日平均成交量达到了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纪录还要多30%,这在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而且持续了许多天。1968年12月,道?琼斯指数爬升到990点,1969年又升到1000点以上。
  1969年5月,巴菲特担心自己陷入对苦难不幸的哀叹,同时也担心所得的赢利付之东流,他最终拿定了主意,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