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在变革中生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能在变革中生存-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处理并购的方式太让人失望了,它让我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我们组有好几个人要被解雇了,但他们仍不知情。不能跟他们讲实话让我很难受。我觉得自己好像被撕成了两半:一边是对公司的忠诚,一边是对员工的责任。我真的有一种受挫感,我强装着自己的状态还不错。可是,我的注意力好像怎么也集中不起来,这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工作质量。
  大卫是内伯公司的程序设计人员,公司并购之后,他负责安装调试新的系统。事先,他和小组成员沟通得很好,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问题,为他们准备了最新的资料和报告要求。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就等着开工了。可是,等到真的执行时,麻烦却来了,结果什么也没能干成,连大卫本人也撂挑子了。他一连请了三天病假。其实,更坏的还在后头呢。 。 想看书来

关键三 把握当下(4)
设备故障让我不知所措,所以不得不延迟安装计划。没有人愿意给我们拨款修理及购买所需的配件。要知道安装过程是很复杂的,不允许出现差错。可是,管理层想当然地以为,凭我们的能力只要很少的预算就可以很快搞定。压力实在太大了,我真的快受不了了。好几个星期了,我一直在这儿连轴转,我连家人都没怎么见。
  从技术层面讲,艾琳和大卫两人已经做好了落实变革方案的准备。可是,当变革真的开始时,他们却没能完全适应现实。用我们第三阶段的时髦话说,他们的信心受到了打击,他们的思想敏锐度下降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一旦变革在落实过程中遇到麻烦,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的确,他们已经创造了完备的外部条件,但是,他们却被自己的心理打败了。
  集中精力,找到前进动力
  尽管泪水和汗水都是咸的,但是它们带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前者为你博得同情,后者使你改变。
  —— J。杰克逊
  如果把你的变革之旅看做是一个由漫漫黑夜逐渐转为白昼的过程,那么,第三阶段就是黎明,前面的景物在晨曦中已经隐约可见。你不再处于沉寂状态,你的思维逐渐清晰,你的躯体变得有力。你已经具备面对现实的条件。或许用“地狱边缘”来比喻这个阶段不太贴切,但是,第三阶段确实具有某种过渡性质,因为它代表着推与拉两种力量的较量,预示着痛苦与甜蜜两者争锋的结果,暗含着前进与后退两种道路的抉择。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各种可能性都已初露端倪的阶段。你是打算起床,迎接新的一天?还是打个盹,倒头再睡?
  你可能很想选择后者,但同时又在抵制这种欲望。在第三阶段,没有什么比动力更重要的了。当然,出色的管理能力或许能起点作用,但归根结底,唯有源自内心的动力才能使你跟上变革的步伐。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就好比同样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对有些人来说是恢复活力的好办法,对有些人而言不过是消磨时光。所以,在第三阶段,仍然要发挥你自知之明的优势,帮助你分析懒散、思想不集中、挫折感等负面情绪的缘由。什么能让你精神焕发?什么有助于你注意力集中?过去,你是怎样减轻挫折感的?
  艾琳和大卫很可能非常顺利地就度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准备好去接受第三阶段的考验,所以,当严重的挫败感以及难以胜任工作的失落感突然袭来时,他们就措手不及。假如他们事先知道,他们已经到了变革周期的第三阶段,并且能应用本书所提供的“认识自我”的工具,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更加有效地做出反应。然而,他们没有。结果,他们两个人都退缩了:艾琳是在情绪上,而大卫则完全退缩了。
  下面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弄清楚:什么能激发起你的动力;什么会成为你内心的障碍,让你筋疲力尽、失去自信。
  ▼我是那种能自我激励,还是要靠老板、爱人或者最后期限等外界因素来促使我行动的人?
  ▼ 什么最能使我产生动力?成就?责任?害怕受到处罚?还是需要安全感?
  ▼ 感到受挫时,我会悖然大怒?改弦易辙?还是消磨时间?或是甩手不干?
  ▼ 我是否会不让自己做那些我知道是有用的或有益的事?
  ▼ 在采取下一步必要措施前,我需要干多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关键三 把握当下(5)
▼ 工作拖沓,是因为我感到难以胜任?还是懒惰?愤怒?亦或太累了?
  ▼ 是什么最终促使我开始行动的?
  ▼ 我对别人的依赖程度如何?刚好?太少?太多?
  ▼ 对那些和我处境相似的人,我会给他们什么建议?
  ▼ 当前,谁能帮助我解决工作中的头号难题?
  ▼ 我一直在进行“自我治疗”吗?(酗酒?吸毒?食物?)
  ▼ 我一直感到异常难过/失望/精疲力竭吗?
  ▼ 如果我对最后两个问题的回答有一个或者两个都是肯定的,我应该寻求专业帮助吗?
  意志消沉、疲惫不堪,这些现象在工作变革中并不常见,但也绝非不可能。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沮丧情绪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来临的。这就使得我们往往难以搞清楚其原因,而不像在第一阶段,变革的消息与急剧低落的情绪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所以,到达变革周期的中间阶段后,你务必要警惕自己情绪、观点及精力等方面的变化。经理们,希望你们也密切关注员工们情绪和行为恶化的迹象。
  抛开过往,积极解决新问题
  借助自我评价、重新建构以及其他一些认知工具,绝大多数人能自己克服第三阶段产生的不适感,而不需要去寻求什么专业帮助。当然,即便对那些情绪严重紊乱的人,不管他们有无进行药物治疗,也可以教他们使用同样的工具—— 认知疗法。所谓“认知疗法”,其实就是教人们如何认清那些不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接受那些有助于提高自己能力的思维模式,这种疗法一直疗效显著。同样地,重新建构就是通过检讨自己平常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找到更好的思维模式,以积极的心态重新认识问题。
  但这并不是要你盲目乐观,把什么都看得很美好。你大可不必非要把自己变成那种装模作样的“乐天派”,就像波利安娜一样 。在第三阶段,随着工作变革的展开,我们的精神、肉体以及工作进度等等,都面临着挑战,这些会使我们的观点变得比较悲观。简言之,到了变革周期的这个阶段,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忧郁。这是否合理呢?以下是人们在第三阶段常常会说的话,有些是大声说出来的,有些是自言自语,并且人们在说的时候常常还伴有一声叹息。如果你的内心世界经常进行着这类对话,那就意味着,它不可能对你有所助益,而是有可能让你更久地沉浸在第三阶段的不适感之中。
  ▼ “不管我干多少,他们总是不会满足。”
  ▼ “这一点用也没有。”
  ▼ “无论怎样……”
  ▼“我来不及做这么多工作。”
  ▼“我从来没有这么乱过。”
  ▼“我觉得我是在白费力气。”
  ▼“他们知不知道这有多难?”
  催你奋进的言论:
  ▼“我已经完成一大半了。”
  ▼“是集中精力做我能真正控制的事情的时候了。”
  ▼ “我真的希望管理层对我的期望少一点吗?”
  ▼ “对自己说‘我来不及了’可不能帮我赶上进度。”
  ▼ “以前的每次重大变革我都挺过来了。”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在过去,寻求别人帮助总是有用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请注意我们在上文中所使用的重新建构法。按照该方法,诸如身体疲劳、上级期望、任务繁杂等因素不再是让你沮丧叹息的理由,恰恰相反,如果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改造,它们就能成为鼓舞人心、使人充满动力的源泉。上面的“自言自语”紧紧围绕着如何解决问题这一中心展开,它们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絮絮叨叨地抱怨个不停。在重新建构的过程中,也需要回首往事,但是,它回顾的是那些切实起过作用的东西,而不是深陷,在曾经的挫折和失败之中。。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关键三 把握当下(6)
心理学家发现,思想消沉的人在回忆过去时往往纠缠住那些负面的东西不放,他们好像完全不记得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我们给他们制订的治疗方案是:学习如何接受积极记忆并防止消极记忆的侵扰。
  相反,那些成功人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善于重新建构。事实上,那些取得最高成就的人差不多都具有超强的重新建构本领。他们基本上都不记得那些失败的往事,而且,即便对于那些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无法成功的事情,他们也能迅速找到积极的面。什么,我的失败?不可能!
  我们认为,你现在不必担心自己是否能成为一个具有超强重构本领的人。事实上,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能提高自己重新建构的能力。
  下面还有一些重新建构的实例。我们用斜体标出的就是建构后的新“图景”。
  ▼“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时间总不够用。”
  工作量确实不小。应该把要做的事按轻重缓急列个清单出来。
  ▼ “周围的人都已经遥遥领先了。”
  重要的不是我的进度如何,而是我学得有多好。
  ▼ “任务太紧了,我都要生病了。”
  上次也是这样。加强营养,适当运动挺管用。
  ▼ “这次变革太可笑了。”
  但愿它很快会好转。还好,马上就会体现出它的意义了。
  转换心情,提高工作效率
  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做出准确评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肯用心,还是可以取得进步的。你大概和一些自我评价不太靠谱的人一起共过事。他们在工作时可能比其他同事出力更少,效率也更低,然而,他们总是第一个叫喊:“我得让自己放松放松了!”或者“老兄,我需要休个假!”甚至“知道吗,他们说干活时要更聪明些,而不是更努力些?我得试一试!”
  相信你不是这种人。我们当中的多数人更容易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当第三阶段的小麻烦(比如工作落后、精力分散、身体疲倦等等)使我们产生一种挫折感时,我们有时觉得,如果咬咬牙顶住,继续坚持下去,那么疲劳也就滚得远远的了。当然,也可能会因此而忘记了吃饭、运动和家人。最终,我们必将成功,我们能迎头赶上,能把所有的工作一桩桩干完。是的,也许会这样。但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在什么时候你会对那个著名的概念—— 精神错乱,有切身的体会?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出现不同的结果。
  换言之,在什么时候,任凭你多么有毅力都毫无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强迫自己而已?或者说,在什么时候,你的坚持成了毫无用处的自我强迫?
  历史上有不少故事是讲述那些功成名就者都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获得启发,而取得重大突破的。说不定你都可以写一本书,专门讲述那些人在做一些很平凡的事情——比如洗衣服的时候,突然灵光显现。
  转移注意力。在这儿,它既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什么坏事。它很可能正是你需要的东西。这回,你的自我评价机制又要派上用场了。还是那句话:你最了解你自己。所以,应当由你自己来全面回顾你的工作和业绩,然后制订相应的标准,把那些有助于提高你工作效率的消遣活动和那些可能起到反作用的消遣活动区分清楚,譬如,工作拖沓、减少任务量、逃避麻烦、逃避现实等等。
  有时,一些小事也能帮助你脱身(能帮你脱身就证明它不是小事): 。 想看书来

关键三 把握当下(7)
▼ 从一条新路开车去上班
  ▼ 不坐电梯而走楼梯
  ▼ 多增加一次体育锻炼或锻炼时多走一英里
  ▼ 到一家新餐馆吃饭
  ▼看一部新电影
  ▼读那本已经在你的床头柜上放了三个月的书
  ▼早起去看日出
  ▼去找一些新音乐
  ▼试驾一辆跑车
  ▼多年来第一次去逛动物园(或水族馆)
  除了上面的,我们还可以列出很多。毫无疑问,你至少可以再列出一打。现在,你要做的是摆脱那些熟知的情况,你的大脑需要这样。去做吧,你会感谢它的。
  第三阶段容易出现的另一种考验是,由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征服工作变革上,结果导致你的睡眠时间变少了——更不用说你已经快到最后期限了,你实在是别无选择——是的,你别无选择。但是,有一点要记住:研究一再表明,睡眠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我们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时,它的作用就更重要了。简言之,只有晚上睡得好,白天的学习才能真正见效。用专业术语表述,就是能够达到一种深度学习的效果,或者说是“加强”型学习。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狠,在第三阶段的时候,要设法多睡一会儿(额外的好处:据说睡眠有助于减肥!)。
  典型案例:每天一杯柠檬水,轻松应对紧张日程
  随着新系统正式启用的最后期限一天天临近,弗兰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比天气最热时温度计里水银柱的上升速度还快。作为财务部经理,她要对新系统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运行负主要责任。几个星期以来,她带领下属们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筹备,可是,剩下的工作仍然繁重而复杂,都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
  弗兰的管理能力已发挥到极限了,同时一些同事的表现让她感到失望,而老板又对新系统启用的时间下了死命令,这让她觉得很受打击。
  所幸,面对种种难题,弗兰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一件一件地干,并且顶住了压力。
  在带领整个部门完成任务时,我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地阐明工作分工和操作要领。我为每个工作小组都起草了一份明确的目标清单,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一步步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