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遇见马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天遇见马云-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6年4月28日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
  深度解析:
  为了遵守对老校长的承诺,为了以后的师弟、师妹能得到的工作机会更多,马云在客观原因的支配下“被迫”教书6年。经受着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看着经商、出国的同学越来越多,马云不是没有眼热过,但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马云“沸腾”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课堂上热烈的互动氛围让马云将自己深深投入其中,全身心地展示着自己的“表演”——马云爱上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正是这种对教育的真心热爱,让他工作起来充满热情,也因此被学校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并被破格提升为讲师,甚至连校长都对他另眼相看,许诺将来让他做“校办主任”。在学生当中,马云也“聚敛”了自己的人气,吸纳了创业团队的得力干将。
  可以说,6年教书的过程是马云个人价值的积淀。在这6年的时间中,马云懂得了怎样去平静自己起伏的心境,懂得了怎样去跟别人沟通,懂得了怎样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去,懂得了怎样信任别人,也懂得了怎样去获取别人的信任……在教别人的过程中,马云自己也收获了很多东西,这让他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受益无穷。
  不管“我要把实践的经验带回学校教书”这句话是否是马云的肺腑之言,以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马云创业确实不是为了钱。当时,盛大、网易的经营模式让我们看到“网游”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但马云却坚持不做“网游”。在金钱与社会责任之间,马云似乎总是首先考虑责任。就单凭这一点,在当今的物质社会中他就是一位难能可贵的企业家。
  马氏箴言:
  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总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5日 芝麻开门
“我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1999年,我召集了18个人,在我的公寓里开会。我对他们讲述了我的构想。两个小时后,每个人都开始掏腰包,我们一共凑了6万美元。这就是创建阿里巴巴的第一桶金。我想建立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因此选择了一个全球性的名字——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很容易拼写,而且《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故事家喻户晓,很容易被人记住。”
  ——2007年5月23日接受新浪采访
  深度解析:
  在马云那里,只要他想做,就会百分之百努力,结果也没有办不到的。要建立一家全球性的公司,要建立一家伟大的企业,就必须“纠集”志同道合的同志,群策群力,一起来实践梦想。
  其实,“阿里巴巴”这个名字不是马云创立公司时才想出来的,而是在1998年年底。当时的马云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他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名词。在灵光一闪时,马云立刻问这家餐厅的侍者知不知道阿里巴巴。
  侍者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当然知道,芝麻开门嘛!”侍者的反应让马云异常兴奋。
  马云心花怒放地从餐厅出来,匆匆走上街,在美国的马路上连连问了五六十个不同肤色的人:你知道阿里巴巴吗?所有人都回答他同一个词:芝麻开门。马云接着问他们知不知道阿里巴巴意味着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意味着运气、财富和善良。
  聪明善良的阿里喊了芝麻开门,发现财富,但他并没有自己独吞,而是分给了大家。有着伟大梦想的马云,也开启了自己的财富之门,走上了创业的康庄大道。所以,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在今天做到如此规模,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全世界都知道的响亮名字在其中也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为此,“阿里巴巴不带有中国色彩”,马云曾经如此自信地说。
  马氏箴言:
  小企业要有大胸怀,大企业要讲小细节,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名字,都可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1月6日 要有梦想
“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在1995年我偶然有一次机会到了美国,然后我发现了互联网。……(可是)我不是一个技术人才,对技术几乎是不懂。到目前为止,我对电脑的认识还是部分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我今天早上还在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搞不清楚该怎么样在电脑上用U盘。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想干嘛!”
  ——2007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言
  深度解析:
  任何人想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有梦想,要有雄心壮志,把成功的强烈欲望渗入到潜意识当中,让人生因自己的梦想而伟大。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曾经说过:“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大地之志也!”
  包括马云、牛根生、史玉柱、俞敏洪在内的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他们所完成的工作,所成就的事业,都是和他们的想象力、能力、毅力,对梦想的执著程度,以及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的。
  每个人的合理梦想都具有创造性,正像我们想设计出一栋别具一格的建筑物一样,在它被真正建造之前,我们必须在头脑中把所需要的条件全部创造出来。
  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之初有一个定位:做一个跟中国所有网站不同的完全个性化的网站,所以他就制定了两大战略来勾画自己的蓝图,一是利用国际资本迅速开拓海外市场;二是利用国际资本培育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说白了,就是要拿国外的风险投资来做国内的事情。他是这么构想的,也是这么实践的,最后他成功了。
  所以,作为一个梦想者,千万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想象力,也不要为自己的幻想担心,因为“没有梦想,人类就会灭绝”。无论周围的竞争环境多么残酷,你都可以在想象中把自己提升到一种理想的状态。在理想状态的指引下,你就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说到底,梦想本身是一文不值的,但在你将饱含志向的信念一再坚持,并持续实施、付诸努力后,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效益。所以,我们都要有      梦想。
  马氏箴言:
  因为你也有梦想,我也有梦想,大家聚在一起才能实现更大的梦想。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7日 盲人骑瞎虎
“很多人说,马云你真有远见,1995年就看到了互联网。我说这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我1988年大学毕业,答应校长在大学教6年书,结果却教了6年半。出来的时候就说要出去办一所学校,办一个公司,10年以后不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再回学校教书,这样我讲的话都是我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所以,那时候可能不管是饭馆或者理发店,我都会干,而恰好碰到了互联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我管自己叫‘盲人骑瞎虎’。后来,我发现会骑虎的人都掉了下来,我们这些不会骑的人却扛到现在。在大学里教书的时候,我的学生从来没有欺骗过我,我也没有欺骗过他们。所以,到今天我也把自己当成老师。看到我的员工,看到我的客户我还是跟他们说,也许我们讲的都是错的,但是我们却深信不疑;很多人讲的也许是对的,但是他自己不相信。”
  ——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演讲
  深度解析:
  没有进过有名的学府,没有海外“镀金”的过程,没有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经验,却“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行业。马云的这段经历,简直可以用传奇来形容。
  在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时,马云曾被人当成骗子;在独自研究B2B模式时,被人称为疯子;在放言5年内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前10名时,更被定义为狂人……这个自嘲是“骑在瞎虎背上的盲人”,尽管对计算机技术一窍不通,却在几年的时间里将资本额50万元人民币的小企业,变为市值逾200亿美元的大公司,带领阿里巴巴进入世界互联网前5强。
  马云,这个技术上的门外汉,梦想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第一,做成一个能活102年的企业,这多少让那些“会骑虎的人”瞠目结舌。
  很多人都知道,马云是一个武侠迷,他崇拜《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也因此将公司的会议室命名为“光明顶”,把核心技术研究项目组起名为“达摩院”,把阿里巴巴价值观的6大真言称为“六脉神剑”。在商海主沉浮的他,将偶像风清扬的“出手无招”运用得出神入化,这或许是他能依旧“骑在虎背”的原因所在。
  从最初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到后来的淘宝网、阿里软件、中国雅虎,从简单的B2B到C2C到整个搜索引擎的拓展,马云通常不按常理出牌,所展示的每一个招式都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意欲何为,直到游戏结束,别人才如梦方醒。孙正义曾这样评价马云:“我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看中的并不是对方有多少钱、多少人手,而是看中企业领导者的‘气质’,如我当初在马云身上就看到和杨致远类似的‘气质’。”
  所以,“盲人骑瞎虎”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或许只有盲人才骑得了瞎虎!
  马氏箴言:
  不要执著追求花哨的“招式”,结果最重要。
   。。

1月8日 失败去北大,成功去哈佛
“(现在)我心里特别激动,我一直把北大的学子当做我的偶像,(因为我)一直考不进(北大),所以我想有一天要到北大来当老师。记得是在5年前,我说今后如果我成功了,希望到哈佛去讲;失败了就到北大去讲。其实,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告诉别人自己是怎么失败的,然后让学生能够继续走下去;成功了就告诉美国人,他们可以去学习成功的榜样,但成功的榜样往往是很难被学习和模仿的。”
  ——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演讲
  深度解析: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竭力避免失败,而希望与成功携手同行,因为失败会让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够完美,甚至不得不重新开始攀登成功的高峰。可有时候失败总与自己不期而遇。有人喜欢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而另外一些人却总是热衷于与人谈论失败的沉痛。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每个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成功捷径,并不是每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简单复制的——这既是经验之谈,也是英雄之识。
  可以看一下,全球500强企业,有哪个是依靠复制别人的模式来成就自己成功的?在2004年9月的首届跨国企业高层论坛——戴尔峰会上,戴尔中国区总裁符标榜把戴尔在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运营架构和竞争策略等方面的经验全部分析清楚,以供国内的企业分享和借鉴。之所以符标榜敢这么做,会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每个企业,包括戴尔在内,运营绝对不会像说起来这么简单,不是其他企业可以复    制的。
  对于这一点,马云心里也非常清楚。“成功之后到哈佛”,跟他们讲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跟他们讲中国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讲得再多,分析得再透彻,他们也是学不去的。因为人的性格,社会环境,管理者的智商、情商,创业机遇,创业者的身份都不一样,如何能复制成功?而失败,是高风险创投企业中经常出现的结果。创业者应该彼此公开地分享失败的经验。就像骑脚踏车,第一次骑的时候可能不太顺,但在有摔跤经验前辈的指点下,你就能逐步克服自己的弱点,避免栽更大的跟头。所以,马云说,“失败去北大”,以现身说法,让后来的创业者们接受自己的教训,少走弯路。
  马氏箴言:
  可以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但不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月9日 伟大的公司
“这个世界上挣钱的公司很多,但只有对人类生活有影响的公司才能够称为伟大的公司,微软就是其中的一家,因为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星巴克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卖的不只是咖啡,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生活方式影响了大家。阿里巴巴不应该只是一家网络公司,它还是一家服务型的公司,它将来到底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最重要的。”
  ——2008年5月接受《亚洲财富论坛》采访
  深度解析:
  1999年年初,马云率领阿里巴巴的最初创业团队在长城上发誓——要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直到今天,马云和他的团队还在坚守这个最初的梦想。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马云做到了,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将阿里巴巴建设成了全球领先的B2B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
  B2B(Business To Business),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交换的简称。以往企业间的交易方式会耗费双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不论是销售还是采购都要占用产品成本,但通过B2B的交易方式,双方可以在网上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从了解产品,到货比三家,再到讨价还价、签单和交货,最后到客户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交易双方减少了许多事务性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同时降低了双方的经营成本。
  任何一家企业,即使资本雄厚、实力超强,也不可能单独实现B2B,因为这是一个至少要存在两家企业的交易方式。单枪匹马、垄断行业的时代基本上已经过去,企业间建立合作联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
  简单的网络程序可以使复杂的产品信息交流无阻,各行各业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在市场、产品或经营等方面建立互补互惠的合作,以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实力、更经济的运作真正达到全球统筹管理。
  B2B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展,不断改变着全世界商人做生意的方式。“做一家最伟大的公司,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马云说到了,也在努力做到。
  马氏箴言:
  将公司做到“挣钱”很容易,但将公司做到“伟大”却非常难。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10日 做102年的企业
“原来提公司只做80年,后来我们发现不对,现在都在讲百年企业。2005年,阿里巴巴5周年庆的时候,我告诉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