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遇见马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天遇见马云-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月10日 做102年的企业
“原来提公司只做80年,后来我们发现不对,现在都在讲百年企业。2005年,阿里巴巴5周年庆的时候,我告诉同事们,要提一个准确的目标。我们诞生于1999年,不仅要在本世纪活满100年,还要在下个世纪再活一年,这样就横跨了3个世纪。现在,我们还只活了6年,未来的路依然艰难,但是做102年的公司成了每个员工思考的方向。”
  ——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演讲
  深度解析:
  作为成功的创业者,马云成就了阿里巴巴;作为成功的网上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成就了很多中国的“土老板”。“为中小企业服务”,这是阿里巴巴的理念,短时间内想必不会改变,但它更需要其他有“国际因子”的企业的加入,即阿里巴巴的国际化问题,这也是马云最头疼的事情。
  “做102年的企业”是马云的伟大梦想。要创造伟大中国企业的神话,阿里巴巴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贸易交流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往跨国的方向演变。但中国没有几个真正的跨国公司,对跨国公司的组织架构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遵循;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建设,阿里巴巴更没有经验。
  在种种的考验面前,为了成就自己的百年梦想,马云提出了3个论点:一是大学是可以走100多年的,一定要办培养企业的大学;二是企业的文化可以走102年,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传承;三是投资可以做102年,企业的物质形态可能不复存在,但理念可以一直延续。
  马云只谈“102年企业”的经营目标,却绝口不提自己具体的盈利,就像将军忌讳别人问起他的士兵、子弹及其他武器装备的数量一样。他所提及的盈利模式,还是在1999年就已经说过的“与美国不同的亚洲自己独特的模式”,即只做中小企业的生意,果断地放弃大型企业的生意,因为大型企业根本不需要阿里巴巴的帮助。  
  “多谈奋斗目标,少谈盈利模式,阿里巴巴现在还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不是哪一种模式所能概括的。”被称为“打工皇帝”的唐骏曾经如此评价。
  马氏箴言:
  多谈奋斗目标,少谈盈利模式,不谈具体盈利。
  

1月11日 进军世界500强
“30年以前,比尔?盖茨说,30年以后人类社会每个办公桌上都将有一台电脑。说这句话的时候,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这里,我马云判断,10年以后,全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一定有3家是中国的,而世界3强之中一定有一家来自中国;10年以后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一定会有一家来自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冲击世界500强,靠制造业比较难,必须靠技术,搞创新。我自己越来越相信这一点。我希望中国民营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凭自己的真正实力打进世界500强。
  ——2006年8月18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海论坛发言
  深度解析:
  不依靠制造业,凭靠技术,搞创新挺进世界500强。其实,马云的潜台词是,从2006年开始10年之内,努力将阿里巴巴送进世界500强的行列——马云一如既往地大放厥词。
  从1999年创建,到现在不足10年的时间,但准确的定位、优良的结构和完善的服务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佳电子商务网站,也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8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聚集了来自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800万注册会员,每日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81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年成交额高达60亿美元,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
  在不俗业绩的基础上,阿里巴巴也吸引了众多政界人士的目光。WTO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都开始自发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
  放眼当今世界互联网界,阿里巴巴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像马云所说,“我不相信我们创造不出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来,我就不信中国这个市场诞生不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说不准这家“最伟大的企业”就是阿里巴巴,这个“最伟大的企业家”就是马云本人。
  马氏箴言:
  靠技术,靠创新,进军世界500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月12日 中国市场就是国际市场
“我们坚信一点,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性的市场,在中国一定能诞生世界级的公司,中国一定能创造出无数的世界级企业家。所以,在阿里巴巴这一平台上,我们不仅希望帮助无数的中小型企业成功,也希望能帮助无数的青年人学习使命感、价值观,强调我们的文化,强调我们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创新论坛演讲
  深度解析:
  阿里巴巴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做生意,有自己的货币和游戏规则,有自己的运行体系,说白了就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是一个商业王国。既然讲求商道,就需要为企业创造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成功。
  但阿里巴巴又不是完全依靠金钱来运行的,在讲制度、管理、业绩的同时也讲求使命和价值观。马云说,“我们不是为了钱才干公司的”、“阿里巴巴永远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做杭州首富或中国首富” 。
  但随着中国融入国际市场的进程加快,中国市场本身开始成为国际性市场。在为了做一番事业创建阿里巴巴的基础上,马云心里有了更长远的打算:创建中国的世界级公司,这个目标会一直激励阿里巴巴不断发展。
  马氏箴言:
  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中国市场,你要把握的只是自己的市场。
  

1月13日 目标就是方向
“有的媒体把我们公司说得很好,有些媒体却把我们说得很坏。有人经常说我口出狂言,但大家可以看到,我所说的事情这几年都做到了。以前我所说的只是个目标,是个方向。正因为它是我们的目标,才必须大胆地说出来,有了清醒的认识之后经过努力才会做到。如果目标只有你自己知道,整个团队都不知道,那就危险了。所以,我们从2002年一天赚一块钱,2003年一天赚一百万的现金,2004年一天一百万的利润,2005年一天交一百多万的税收……一步步我们都做到了。”
  ——2006年4月28日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
  深度解析:
  “目标就是方向”,不管依据如何,马云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好。有梦想,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能极大地激发创业者的能量与热情,但只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足以使一个人成功,因为人的能量与热情需要有目标的指引。因此,我们要创业成功,首先应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大也好,小也好。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影响创业者成功的脚步。
  尤其是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初创者,在你自己还没有弄清该如何着手之前,千万不能闭着眼睛瞎闯,要从一开始就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你能从一开始就顶住风险和考验,确立明确的目标,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坚持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自信不会有任何差错,你就会收获意料之中的成功。
  从马云的经历我们知道了,所有成功者的成功,都不是“盲目的一股热情”所能促成的,而是“急于达到目标”的意念所促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不管在别人眼里是狂妄也好,自大也好,只要能实现,就是你的指路标。
  马氏箴言:
  有目标就大胆说出来,不要顾忌别人的眼光。
   。 想看书来

1月14日 大公司要有小作为,小公司要有大理想
“最近我跟很多跨国公司,像GE、微软、沃尔玛这些公司的高层交流,他们面临的问题是持续增长,而他们每年如果有5%、10%的增长就很了不得了,但在中国,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每年必须保持80%~100%的成长。在这种高速成长当中,跨国公司当年经历了什么,我们今天需要关注什么,看10年以后的中国,看今天我们必须做什么。也许说十几年以前,20年以前,这些跨国公司做错了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事情,我们必须关注,才能让我们在未来10年里顺利发展。这是我想得比较多的事情。阿里巴巴还是小的公司,刚才说可能是全球最大的B2B公司,但是在全球范围来讲我们还是小公司。我一直认为大公司要有小的作为,小公司要有远大梦想。现在很多公司的理想都讲得特别大,我们越来越听不懂,大公司的创新就在于小的作用,而小公司的作为要有远大的理想。”
  ——2006年11月11日《财富人生》5周年庆典演讲
  深度解析:
  加入WTO之后,更公平的竞争机会,更透明的行政管理,更多的融入国际市场的机会,让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的企业家们便开始信心十足,大刀阔斧地扩展自己的国际疆土,逐步寻求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的路径。
  有远大理想对企业而言是好事,但世界顶尖企业的诞生不仅要依靠雄心壮志和履行这一地位的能力,更需要在管理策略、提供的产品、经营模式上获得其他企业的认可。
  中国的小企业所需要的,不仅要有“栖身世界500强”的大理想,更应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为员工、为客户尽力的实干家。在梦想超越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想办法超越自己。
  在小企业发展的同时,国际性的大企业也在发展。它们不会坐视其他企业超越其上,而是要通过各种手段保持自己的竞争实力,依靠调整自己来实现竞争的力量平衡。所以GE、微软、沃尔玛这些公司的地位是不会被轻易撼动的。
  GE、微软、沃尔玛这些企业的基数很大,中国公司要想挑战它们,就像中国要超越美国一样,中国发展,美国也在进步,中国走十步,美国迈一步就比中国远很多。中国企业年增长100%,企业利润达到1 000万,这些大的跨国公司只增长10%,但企业利润可以达到100亿。
  所以,不管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要战胜的只是自己。
  马氏箴言:
  企业竞争就像运动员比赛,真正的对手不是其他的竞争者,而是你自己。
   。。

1月15日 最富有是因为你有梦
“全世界读书读不好去创业的人(有)很多,但活下来的就几个。我三十几岁开始创业,从那以后天天创业,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希望在于年轻人……请大家记住,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我(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个场合讲,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富有,因为我有梦想。一个人最富有的时候是因为你有梦。我觉得最开心的时候是一个月拿189块钱工资的时候,那是当老师一个月的工资。我那时候的梦想是再努力,下个月可以凑足钱买一辆自行车了。那个时候的开心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买任何东西都觉得没意思了。”
  ——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主题演讲
  深度解析:
  “因为有梦想所以觉得自己很富有。”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回归到几千年来一直困扰人类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富有?一个人在什么时候是最富有的?
  可能会有许多人认为富有就是有钱,洋房汽车、别墅珠宝、手下资产无数……这些可谓都是富有的象征,人们认为这些东西越多,富有的指数一定越高,认为人最富有的时候就是他钱最多的时候。
  但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看报道说美国一位富翁,隐名捐款25年,总额达亿美元。在被问及“你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捐款的?”,他回答“在我感到最富有的时候”。“那么你什么时候最富有?”记者接着问。“在我想捐款的时候。”富翁回答。在富翁的眼里,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时,自己才富有。
  一个月189块钱工资,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在常人的眼中,可能这时的马云是贫穷的,但马云强调这时的自己最富有,因为他有梦想。当钱多到对自己没有意义时,金钱已不是富有的象征。人因有梦想而富有,这是马云的观点。
  人在什么时候是最富有的?现在,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了。
  马氏箴言:
  金钱不一定是富有的象征。
  

1月16日 给自己一个承诺
“有了一个理想以后,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承诺,承诺要把这件事做出来。很多创业者都想这个条件不够,那个条件没有,还有条件不具备,那该怎么办?我觉得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如果机会都成熟的话,一定轮不到我们。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好机会,但机会成熟的时候,可能往往不是你的机会。你坚信某件事情能够做起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承诺。说我准备干5年,我准备干10年,干20年,直到把它干出来。我相信这样你就会走得很久。在一次跟创业者交流过程中,我说创业者的激情很重要,但是短暂的激情是没有用的,长久的激情才是有用的。一个人的激情也没有用,很多人的激情非常有用。如果你自己很激情,但是你的团队没有激情,那一点用都没有,怎么让你的团队跟你一样充满激情面对未来面对挑战,是极其关键的事情。”
  ——2007年在“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活动”上的演讲
  深度解析:
  在谈到年轻员工的发展时,马云说道,“如果一个年轻人今天和你说他要做什么,3年之后依然说要做这个,而且坚持在做,那你就一定要给这个年轻人机会”。在马云的眼里,一个坚守对自己承诺的人,一定会坚守对别人、对公司的承诺。在这个承诺的支配之下,他会坚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世界上有很多可以成就大事业的机会,但这个机会又总是缺少这样、那样的条件,其实如果万事俱备,也就不会成为机会了。所谓“富贵险中求”,也就是说,只有你看准时机,创造那些原来并不具备的条件,成功才会来眷顾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