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一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卖早一步-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建行上市无疑成为最大看点,但在市场敏感的时候,无论其高开还是低开,都将对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高开,市场担心其在计入指数后出现回落走势,拖累大盘,因此其低走过程将使股指跟风回落;如果低开,则直接对其他银行股、权重股产生比价拖累,今日走势即是如此。从中线角度看,建行首日的相对低调,是有利于股指稳定和向上拓展空间的,但短期内以负面影响为主。同时,这类超级大盘股如果上市首日呈现比市场预期略低的定位,往往会吸引众多非机构资金入场(机构当然也吃得不少),那么之后的震荡洗盘、蓄势整理过程往往比较长,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上市之初即是如此,尽管之后也会有一个回稳和拉升的过程。
  一只股票涨得好并不是错,但若一涨再涨的同时看好的人越来越多,那就有问题了,最好别再去碰,要买也要等它出现有效的调整时。比如万科A,谁都知道它是只好股票,但也并非可以不分时点一口吃进。从其走势看,即使在本轮牛市中,其分别在5元左右整理了近半年、10元左右整理了近四个月、20元左右整理了近两个月,但那时候恰恰不被“重点关注”,而当其在一个月内涨了70%之后,才受到最大力的推崇,结果等着大家的就是为期一两月甚至更长时间的震荡整理,而当它跌到30元以下的时候,反弹机会又悄悄显现……这一过程和轮回,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同样是一只好股票,当它15、20元的时候,往往不受重视,不被推荐,而当它涨到50、60元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几乎一致的看好,但又有几只股票最终真能涨到80、100元的?什么叫示范效应,就是先做出个样子给大家作为榜样,然后在别的品种上吸引跟风盘好顺利出货。当第一只股票冲破100元并有效站稳之后,曾有N多只股票有冲击100元的欲望,但都是一触即返,之后几个月都在百元之下震荡整理,这就是最好的注脚。市场有不少时候会不理性,但作为投资者要生存,特别是想要长期生存,就一定要理性。
  

一、面对消息变化客观分析(1)
又一道“金牌”轰然砸下
  时间:2007…05…30 08:50:17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分量最足的一道“金牌”,不仅调整比例高,而且直接体现了管理层降温股市的决心。这一次股市能否经受住考验,还能不能再次“低开高走”?
  首先分析这次上调印花税的目的:一是增加财政税收,近来每天几千个亿的股市成交量意味着每天印花税收入就达几亿元,而这次一下提高200%的幅度,无疑将大幅提高印花税收入,国家也想分享股市火暴带来的收益。二是给股市降温,提高资金交易成本意在减少资金的流动性,为流动性过剩和过热的股市交易降降温。据统计上周沪市的换手率高达35%,而4月份的成交总额表明当月A股实现了100%换手,这是相当不正常的交易水平,降温是必然的。三是鼓励中长线投资,减少短线操作,同时也间接提倡了价值投资,因为交易成本的提高将降低市场的交易欲望和交易次数,无形中起到鼓励中长线持有的作用。
  其次来看效果,历史上调高或调低印花税各有几次,应该说每一次都对股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从最近两次调整的情况看,似乎都没有改变市场的原有运行趋势,比如上一次调整是2005年1月23日,印花税由2‰调到1‰,当日沪综指高开191%,收盘涨173%,之后一个月内虽保持了反弹走势,但反弹高度一共不足百点,随后继续探底,直至四个月后探至千点之下。再上一次是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由4‰降到到2‰,沪指高开642%,收盘涨157%,收出高开低走的大阴线,随后也有一波100多点的反弹行情,但下跌趋势并未改变。而2000年以前几次印花税调整则对股市的影响更大一些,不过当时市场太稚嫩,更具消息市的特点,对现在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综合印花税调整本身对股市带来的影响和历史经验,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效果是明显的,影响是较大的,可能由此引发一波阶段性调整行情;二,此举不可能改变大牛市的格局,也不可能扭转市场的中长线趋势;三,技术上的调整要求,今年以来多次利空(###道“金牌”)的叠加效应,有可能加剧调整的力度;四,从近日热点变化情况和市场博弈角度分析,市场的调整更多地将以结构性调整为主,蓝筹股机会尚存,而靠短线炒作维持热度的题材股、绩差股将跌势明显。
  然后谈谈短线走势和应对策略,大盘低开是没有悬念的了,低开多少也不是关键,关键看低开后继续向下走的时间和力度,如果低开较多,之后又放量继续向下运行,跌幅扩大明显,则说明利空造成的实际影响较大,股指再想当日翻盘,几乎不可能了,应该利用之后出现的盘中反弹减仓或出局;如果低开后能迅速形成一波有力度的反弹,则视反弹的高度(比如能否见到红盘)、量能配合的程度来判断是否还有可能低开高走、再收阳线。理性判断,这回出现前一种可能性会较大,即使出现第二种状态,反弹过后继续保持强势的可能性也较小,最终股指震荡收跌的可能性较大。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这一次消息虽属“突发”,甚至连昨日尾盘大盘走势都未有一丝反应,那么突发的利空往往影响力度更大,这要有思想准备。但是,近日蓝筹股、权重股的升温既有股指期货预期的因素,也是主力“预感”到会有加印花税等利空出台,提前进行布局调整、趋利避险的举动,那么主力刚刚转战蓝筹股,重新拾起价值投资,不会就这样匆匆放弃吧?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加税对市场的打击也不会太大,至少对股指的绝对影响力不会很大,毕竟市场已经有所准备,权重股、蓝筹股行情还可以期待。(后注:之后市场几个月的运行格局证明,文中“四点结论”与事实完全相符。)
  “三箭齐发”,我们怎么办?
  时间:2007…05…21 01:42:58
  央行宣布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至千分之五——被媒体称为“三箭齐发”的金融调控周末“发威”,虽然这些政策不是针对股市的,但这对股市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却是人们最关注的,专家、学者、分析师纷纷发表看法,显然,这一次分歧无疑比较大。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面对消息变化客观分析(2)
我这两天也一直在思考,股市究竟会作什么样的反应?不管短线如何震荡,是否会对中线趋势造成影响?当然最关键的是周一股市会如何运行?机会如何把握?现在基本有了较明朗的判断。先说结论,个人以为,周一大盘无疑会低开,并且瞬间可能还会有个快速下探的动作,之后将产生一波或两波快速向上的反弹,深圳指数应该能看到红盘,沪指则要看银行股的脸色,如果银行股反弹有力,见红盘也不是问题。然后大盘的运行就变数较大了,关键看市场的心理变化和主力资金的意图——如果主力资金见市场信心恢复得较快,顺势向上推动一把,股指继续上行,再收中大阳线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这需要顶住较大的压力也要冒较大的风险。
  现在拿分析来说服自己:
  首先,跟以往任何一次重大消息类似,“有预期”和“没预期”对市场的影响效果会截然不同,突发性的往往影响巨大,预期中的则往往影响甚微。反观此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是有明确预期的,一是宏观数据已经让市场感觉到了加息等调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二是周小川在周四已暗示,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平稳增长,不排除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三是市场的预期反应,上周五大盘开盘后就显示了一定的疲态,盘中几度小幅跳水,表明已经有“先知先觉”的资金对加息有了明确“预期”。那么周一走势多半不会那么吓人,因为“一切尽在预期中”。
  其次,看市场的“提前”反应。我们可以参考从2006年4月27日以来每次加息前的市场表现(以往在熊市中加息因为大环境不同,就不作类比了)。2006年4月是在27日晚间宣布加息的,这之前四天股指上下震荡,表现出犹豫和对加息的预期,特别是27日那天下午2点以后有两波杀跌,但尾盘上翘收盘,一方面显示市场对加息的担忧,同时也有资金趁机低吸抢反弹(因为到第二天早盘再抢进筹码当日不能卖出,风险相对较大),果然28日低开高走,收盘沪指涨166%。2006年8月18日(周五)收盘后央行宣布加息,当天股指震荡偏软,尾盘出现杀跌,但未见明显的抢反弹现象。8月21日(周一)沪指低开近2%,但低开高走,逐波上行,以最高价收盘,虽然涨得不多,但K线实体却近3%,而且当日盘中反复较少,表明做多资金是在当日进场做多推升股指的,“博弈”或者说多空力量是在当日决出胜负的,这也奠定了之后股指展开一轮长时间上攻行情的基础。2007年3月18日那次加息也是在周末发出的消息,之前四天股指也进行了震荡整理,周五则在下午2点后出现明显的两波跳水现象,但尾盘明显有抢反弹资金进场,到3月19日(周一)股指低开高走,终盘涨幅达287%。从这三次情况看,第一次和第三次跟目前的情况比较类似,都是股指在加息当周出现震荡整理,周五尾盘都有资金抢反弹迹象(表明部分资金对下个交易日的理解和积极操作态度,如果判断一定会跌且单边下跌,就没人敢提前抢反弹了),也就是说加息后第一个交易日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是已经提前“定制”的,区别只在于盘中的震荡幅度和演变过程。去年8月21日那次由于之前股指的震荡调整让市场对方向产生了怀疑,因此加息后股市会怎么走市场主力开始并没有把握,只是在当日的博弈中多方取得了胜利,找回了自信,也找到了方向。这一次,看来周一早盘的低开与反弹也早已被“定制”,变数在于后三个小时多方还能否在博弈中胜出,因为这次与以往最大的区别是股指实在已经高了,历史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第三,从形态和中线趋势分析。目前形态确属高位,即使从3月初的2800点起步,股指涨幅也近40%,期间也没有进行过像样的调整,那么市场本身进行一轮像样的或中期性质的调整已经是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事,加上管理层降温的意图和力度逐步明朗、加码,即“一道道金牌”已经发出,上周曾分析已经到了“第五道金牌”,而本周又有“严禁基金投机操作”的第六道和周末“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第七道,上峰已经催得越来越急,就算短期还能硬扛一下,但毕竟“再不从命”就会有第八、第九直至见效果的“十二道金牌”出现,市场非进行调整不可。那么,趁早、趁还未见到最严厉的“若再迟延即是违逆圣旨,立斩不赦”就顺势进行一轮调整,就显得很自然、很正常也很理性了。当然,牛市的大格局还不至于改变,中期性质的调整正是为日后牛市的进一步展开扫清技术上、理论上、心理上乃至政策上的障碍,是大牛市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趋势。 。 想看书来

一、面对消息变化客观分析(3)
下面说说操作计划。既然低开是必然的,瞬间下探和之后的盘中反弹也是预期中的,那么有筹码又有资金的投资者就有事干了。由于上周五下午出现了抢反弹的迹象,今日盘中有机会卖得比上周五收盘高就有希望,但这时短线资金的获利了结,又会加大市场的调整压力,能否顶住压力向上,直接显示主力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当10:30之后股指再次回落时,能否及时止跌,或者说能否再次出现创盘中新高的反弹,将是判断短线是否还可以乐观的依据。
  对于仓位不同的投资者,今日可尝试按如下办法操作:一,轻仓或空仓者可选择早盘买入具中线潜力的个股,仓位以买入1/3左右为宜。二,半仓的投资者,可在早盘低开低走时买入自己手中已有的股票,等盘中反弹时卖出原有筹码,做出实际差价的同时,仓位基本不变,大盘若涨,比不操作多赚一个差价;大盘若跌,比不操作少损失一个差价,而且还有资金可补仓,就很主动了。三,重仓或满仓的投资者,这是难度最大的,如果手头还有资金,可按第二种方法做,赚一点差价算一点,总比不动好。如果实在满到脖子了,那也有几个选择:一是换股,因为早盘很可能90%股票都大跌,原来想买又嫌它高的股票,一下子进入“同一起跑线”,把手头并不怎么满意的品种趁机换掉,机会难得;二是趁大盘反弹过程中减仓,视后续走势决定补回卖出筹码还是趁机套出一部分资金。三是硬扛,反正看好中长线后市,短线震荡算什么,若拿的全是好股票,不到5000点、6000点、8000点是决不出的,“死了也不卖”,现在网上很流行。
  最后,无论是哪类投资者,也无论你仓位如何,都预祝你安全、顺利、愉快地度过今天,亏不亏钱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相应的应对策略并认真执行,才是更重要的。希望每一个人在收盘后会说:今天本来只赚5000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8000;或者,本来今天要亏8000的,通过自己的操作只亏了5000。那你今天就是成功的。
  趋势像时尚,你追它就变
  时间:2007…09…19 08:45:07
  今日三大证券报“不约而同”地刊登了《潮起潮落话股市:如何正确看待当前股市投资热》的文章,标题均放在头版显著位置。文章内容其实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第16章,文中并没有政策新意,也没有耸人听闻的提法,只不过提示了一下股市有风险,提醒人们要理性投资。但是,三大报同时转摘同一章文字,显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