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委大院-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秘书翻了一下日程表,说:“有个会议要参加,上午九点的。”

“什么会?”

“全省财政系统座谈会,你有一个讲话。”

“你通知他们,改一下议程,我下午再去参加。”

“好的,我这就去通知。”秘书说完,就出去打电话落实去了。

郑天运拿起话筒,对秦书海说:“没问题,我参加。”

秦书海说:“好,我马上向王书记汇报。日程等一会儿给你发传真。”

郑天运说:“好的。”说完,就把话筒挂了。

放下电话,郑天运思忖了一会儿,他觉得,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王一鸣安排的事情,再小的事情,都是大事。这样的机会,别人求都求不得,他郑天运不能扫了王一鸣的兴致。况且人就是这样,需要接触,接触的多了,自然就有感情了。王一鸣既然点了自己的名,说话他还是很看重自己的。想到这里,郑天运心里畅快了不少。

第二章省委书记也有难办的事情(7)

这几天,每当进到这个省长办公楼,他就不舒服,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天早上,秘书长薛志恒都带着一大帮子人,站在门口的台阶上,等李耀上班。李耀一来,前呼后拥的,大家簇拥着上楼,一个个的脸上,比见了亲爹娘还亲。这是干什么吗!庸俗得很!原来刘放明当省长的时候,也没有这样过。最多早上上班的时候,有秘书陪同着,一个人就上楼了。现在搞得气派那么大,好像钦差大臣似的,看着真不舒服。

尤其是郑天运,觉得要是没有李耀这个人,那个省长的位子,几乎就是自己的了。而现在,他收获着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李耀,却是志得意满,风光无限的时候。

醋意加上嫉妒,让他天然地和李耀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个时候,选择倒向王一鸣这边,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秦书海走后,王一鸣平心静气地批示了一个多小时的文件,看了看表,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他上了趟卫生间,走到外面,对小龚说:“你通知秦部长和何副书记,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小龚问:“现在?”

王一鸣点了点头,说:“是。”

小龚马上拿起电话,拨通秦大龙秘书小文和何杰的秘书廖宏宇的电话,告诉他们,立即通知自己的老板,赶到王一鸣书记的办公室。

何杰刚到西江省工作没几天,他原来的秘书不想离开北京,到地方上工作,因为何杰还是省委副书记,什么时候能升任省长或者省委书记,那都是说不清的事情。省委副书记在省里是一个非常虚的位子,论权力,比着在北京当常务副部长,那是差远了。

能够给大领导做秘书的,绝对都是聪明人,他得考虑自己的政治前途,跟着老板,有没有更大的发展,是他们抉择的最重要考量。如果前途明朗,他们愿意做出短期的牺牲。像这一次,如果何杰下派到西江省,是担任省长,估计他的秘书,会千方百计地跟着跑过来。因为当省长是非常有实权的,做省长的秘书,在当今的官场上,那是非常风光的事情,比留在北京城里,当副部长的秘书,不知道风光多少倍。前途那是大大的有。两三年就上去了,最少是副厅级。

如果情况不太明朗,看不出是福还是祸,他们就宁愿选择按兵不动,坐以待变,这个时候,还是呆在北京部委机关好了。这个位子,进退自如,老板混的好了,可以关照得上了,随时可以投奔他去,分得一杯羹。老板发展得不好,就超然世外,不受任何连累了。留在北京,虽然还是当个处级干部,但是升司局级干部的机会,还是比在地方上多得多。

何杰的秘书出于礼貌,陪何杰到西江省上任后,安排好他的生活,就坐飞机回北京去了。省委秘书长秦书海征求了何杰的意见,就从办公厅里的工作人员中,临时给他挑了个秘书,是办公厅第一秘书处的副处长廖宏宇。这些人龚向阳都熟悉。大家都是同事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不一会儿,何杰就和秦大龙一前一后,赶到了王一鸣的办公室。

其实何杰刚才还在外面,在团省委视察工作。虽然省委常委还没有进行新的分工,但他这个省委副书记的位子,摆明了就是接王一鸣留下的那一摊子工作的。他刚来,还不熟悉情况,现在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视察。接到王一鸣要召见的电话,他连忙中断了视察,从团省委的办公地点赶了回来。

何杰人矮矮的,胖胖的,肩宽背厚,头显得比一般人要大一些,真正是肥头大耳,一看就是一脸福相。

比起一般人,他也确实算是够幸运的,他出生在东北一个小县城里的干部家庭,父亲是军人出身,解放战争的时候,参加过辽沈战役,当过副团长。东北野战军入关的时候,他留在了地方上工作,解放后当了县委书记。他母亲是县教育局的副局长,在县里,这是令人羡慕的干部家庭。

文革爆发之前,何杰的父亲已经是一个地级市的市长了。文革中何杰的父亲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农场劳动改造。何杰中学毕业后,就到东北的一个军垦农场,做了知青。那个农场的厂长和何杰的父亲是一个部队的战友。所以,何杰即使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也有贵人关照。

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何杰考上了东北一所名牌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被直接分配进了国务院系统的一个部委工作,在部办公厅、人事司干了五六年,从一个小科员,提拔为了部机关的副处长。

那个时候,何杰的父亲,已经是东北某省的民政厅厅长了。恰好他的一个老战友,也是早年从部队转到地方上工作的同志,到了何杰那个部,当了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需要选一个秘书,于是就选了自己老战友的儿子,何杰于是当了副部长的秘书。此后在副部长的关照下,他一路升迁,做了处长,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财务司副司长,人事司司长,最后在四十四岁的时候,成了副部长,做了几年,又成了常务副部长。

常务副部长那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了,每年手中掌握的资金审批权,就有几十个亿。巴结他的地方领导,什么省长、副省长的,多得不得了。每天请他吃饭的人,都要排成了长队,不提前向他的秘书预约,根本轮不到。还有那些在京城里可以呼风唤雨的大老板们,也千方百计地巴结他。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别人办了不少事情,也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关系网。认识的高级官员、大老板越来越多,为自己的升迁做了很好的铺垫。

他当年伺候的那个老领导,父亲的老战友,最后去了全国人大,成了正部级的副秘书长。在京城里,仍然是可以说得上话的人物,为何杰的提拔、重用,没少费心思。这一次,何杰被下派到西江省,担任省委副书记,属于是重用。他这样的官员,一个最便捷的升迁路径就是,在中央部委机关混到副部级,然后下派到省里,历练一下,捞取些政治资本,积累一些地方上工作的经验,三五年之后,就升迁了。或者是回到北京,成为部长什么的;或者留在地方,就地升迁,当省长或者省委书记,就像王一鸣一样。最差了,混到退休,还能解决个正省级的级别,弄个省政协主席当当。

所以在官场上混,最关键是要有运气遇到欣赏自己的伯乐,要不然按部就班地混,即使是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你没有任何背景的一个小人物,又没有大人物发现你,欣赏你,为你的发展铺路,你按照惯常的升迁路径,一辈子能混到司局级,已经是到顶了。许多运气差的,混到五十多岁,还是个处级干部。在北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处级干部,就是大办事员一个,遍地都是,谁也不会待见你。

何杰虽然不像王一鸣那样,高层有可以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为自己说话,但是他很聪明,又会来事,也逐渐掌握了一部分的政治资源。中央高层,也有人认识他,为他在关键的时候说句好话。要不然他也到不了西江省,担任省委副书记这样关键的位子。

他一接到自己要到西江省工作的消息,就有人提醒他,今后要注意和王一鸣搞好关系,王一鸣上面有人,如果表现得好,是很快就会升迁的。说不定干个三五年,做出什么政绩来,就升迁了,做副总理还谈不上,但升个国务委员,到国务院兼任一个部的部长,还是非常有可能的。王一鸣升迁了,留下了位子,你就有机会了,当省委书记和省长都有可能。而一旦和王一鸣在今后的工作中没有处好关系,那就麻烦了,不仅升迁没有可能,甚至会把自己的前途完全葬送掉。王一鸣到北京多汇报几次,就把你撵走了,还回北京,或者到别的省份,当个副书记什么的,你的政治前途基本上就终结了。因为上面的领导就对你有了不好的印象。现在什么都没有印象重要,一旦领导认为你不可大用,你再做什么工作也没有用了,就等着回家抱孙子吧!

所以,听说王一鸣找他有事情要谈,他连忙中断了自己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省委常委办公楼。

走到楼梯口,正好碰上组织部长秦大龙和他的秘书小文。秦大龙连忙向他打招呼,说:“何书记,出去了啊!”

何杰说:“去团省委了。”

秦大龙和秘书小文忙站在旁边,把楼梯让出来,让何杰和他的秘书小廖先上。

何杰并不知道秦大龙也是去见王一鸣的。秦大龙也不知道何杰这样步履匆匆的,也是王一鸣叫回来的。

第二章省委书记也有难办的事情(8)

做领导干部的,他们都懂一个规矩,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两个人一前一后,顺着楼梯爬到二楼,往东一拐,才不约而同的意识到,他们都是要去王一鸣办公室的。

到了小龚办公室的门口,小龚连忙站起,笑容满面地打招呼说:“何书记好,秦部长好。”帮他们推开里面套间里的门,把他们让进去。回头又连忙为他们倒好水,小心翼翼地放到他们面前的茶几上,才关上门,退了出去。

外面小文和小廖两个人,都没有急着要走的意思,反正领导在这里,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伺候领导,现在这个时候,他们最悠闲了,于是三个人不痛不痒地聊着天,勾兑着感情。

小文和小廖都是副处级,他们现在见了小龚,都改口了,不像以前叫“龚秘书”了,而是喊“龚主任”。小龚现在是省委办公厅的副主任了,文件几天前已经正式下发了。

小文说:“龚主任,恭喜你高升啊!今后我们还需要龚主任多多关照呢!”

小龚回应说:“大家都是兄弟,不用客气,该关照的肯定关照!”于是为小文和小廖,一人倒了一杯水。放在茶几上,并招呼他们坐下聊天。

小廖以前在办公厅里,虽然是副处长,但和龚向阳这些主要领导的专职秘书,还是没办法比,平常里是没有多少机会和龚向阳接触的。龚向阳对他,只是见了面熟悉,知道是一个办公厅里的同事,但是他到底叫什么名字,确实没有留意。现在小廖做了何杰的秘书,小龚才叫得上他的名字。但小廖毕竟和龚向阳不熟,现在见了龚向阳,还有些拘谨,坐在那里,带着巴结的表情,对小龚说:“龚主任,什么时候有时间,一定要给兄弟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我找个地方,请你和文秘书大家一起出去乐呵乐呵。”

小文和小廖都是西江本地人,对江城市很熟悉,什么地方好吃,什么地方好玩,他们都摸得一清二楚。

小龚说:“好的,好的。有时间了我们联系。”

小廖说:“这个周末怎么样?我来安排。”

小龚现在每天都陪着王一鸣,只能王一鸣晚上休息了,他才有时间出去。王一鸣往往到了晚上十一点,才上床休息。这个时间,一般小龚就不出去了。除非有特别重要的朋友约他,他才会出去。

小龚说:“到时候看吧。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小廖说:“好,我周五晚上打你电话,到时候我开车去接你。”

小廖的家庭条件不错,他父亲原来做过西江省的人事厅长,现在去了省人大,做农业委员会的主任,在省里也是比较知名的正厅级干部,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自然是不缺什么钱的。小廖结了婚,老婆在江城市工商银行工作,两口子的工资收入都有保障,自己买辆汽车,不成问题。小廖自己上班开的车,都是二十多万一辆的帕萨特。他老婆小胡,开的是红色的奥迪,三十多万一辆的。小廖大学毕业后被安排在省委办公厅做秘书,就是他父亲的功劳。他父亲向当时的省委秘书长没少送礼,才把自己的儿子安排到这样重要的岗位上。混了五六年,就提拔成了副处级干部。现在又当了省委副书记何杰的专职秘书,还不到三十岁,就占据了这样重要的岗位,可以想见,今后说不定比他老子混得还好。

这是个拼爹的时代,父亲的地位和影响力,基本上可以决定子女们在这个社会的地位。厅长的儿子,随便混,都能当上处长。他们这样的家庭,有权力,有人脉,后代子孙只要不憨不傻,都会有比较好的岗位。下岗失业,这样的命运是不会落到他们头上的,因为他们和一般人不一样。草根阶层的孩子才必须靠自己奋斗。而他们命好,有个有权力的爸爸。什么都有人替他们安排妥当了。

小廖知道,自己巴结王一鸣,根本够不上。自己的父亲现在连见王一鸣的机会,也微乎其微。为了今后的发展,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和龚向阳搞好关系。和省委书记的秘书搞好关系,那关键时候,让他在书记面前为你美言几句,也是挺管用的。所以,他要千方百计和龚向阳搭上关系。

小文看小廖这个样子,刻意地巴结起龚向阳来,于是也把不住劲了,笑着向龚向阳献媚说:“龚主任,我有个建议啊,我们抽个时间,搞一个秘书帮的聚会,你看怎样?”

小龚问:“怎么操作?”

小文说:“省委大院和省政府大院,有十几个主要领导的秘书,大家都是为领导服务的,平常里都有联系。但是,真正坐下来大家谈一谈,通融通融感情的机会,并没有。我建议啊,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定期搞个聚会,大家乐呵乐呵,我们干这个工作,理当互相关照。说不定几年之后,大家都是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