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省委大院-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干这个工作,理当互相关照。说不定几年之后,大家都是领导了,就像你龚主任,现在已经是副厅级了。说不定哪天就下派到市里,不是市长就是书记了。到时候你总得用人吧,我们兄弟们,大家知根知底,到时候互相关照,你帮我,我帮你,很快就形成了一股势力。所以,我们做秘书的,要加强联系。”

小龚知道,现在官场上,是有秘书帮的说法。其实秘书帮和其他的帮派不一样,他根本就没有组织,都是各个秘书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老板的关照下,一步一步,升迁上来的。秘书与秘书之间,来往多少,关系如何,一般取决于老板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老板之间是政敌,那他们的秘书之间,是不可能建立什么真正的友谊的。因为老板们有很多忌讳,他们发现了自己的秘书和政敌的秘书来往密切,就会怀疑你的忠诚了。

在官场上,秘书是一个特别的角色。一旦你做了某个领导的秘书,你就是想脚踩两只船,也没有那个机会了。因为你的脑袋上,已经被明明白白地贴牌了,你就是某某的人,终身难以抹去。就像王一鸣,他是赵老的秘书,这个烙印,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所以,秘书和秘书之间,一般不过多来往。一是他们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二是官场上也有许多禁忌。

小龚是外省人,他在西江省里要是想长期待下去,真是需要扩大自己的交际面,结识更多的人,这样对自己日后的发展会有好处。毕竟老板管不了你一辈子,总有一天,你还是要靠自己活着。所以,他听了小文这个提议,倒是表示出很感兴趣。

小龚认真地说:“那你就出面联系吧,我这里实在是太忙了,分不开身。到时候我参加就是了。”

小文说:“没问题,我负责,这些人我平常里都有联系。至于吃啊玩的地方,我来安排。什么也不用我们管,我们只管玩痛快就行了。”

现在这些领导的秘书,哪一个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资源,那些想巴结他们的官员、老板,多得是。随便打个电话,都有人主动买单的。

他们三个秘书在外面小声地聊着天,屋里里,王一鸣和何杰、秦大龙的谈话,早就开始了。

王一鸣这一次找他们两个来,是想和他们商量商量,下一步在西江省里动干部的事情。

省人大和省政协会议,不出意外,再有一个多月,就要如期召开了。在这次会议上,将选举新的一届省人大常委主任、副主任,省政府省长、副省长。省政协也要举行会议,选举省政协主席、副主席。

现在几个最重要的位子,已经基本确定了,王一鸣已经担任了省人大常委会的党组书记,毫无疑问,他是主任的唯一候选人。开会选举,只是履行合法的手续而已。

省长毫无疑问是李耀的,他现在已经担任了西江省的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省政协主席是周广生的,他现在也已经担任了省政协的党组书记。

这三个一把手是已经确定了的啦,没有悬念了,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那些副职的选举了。

谁当副省长?谁当省人大的副主任、省政协的副主席?这些都是副省级的位子啊,排除那些上一届留任的,空余下来位子,也就是七八个,这七八个位子,全省上百个厅级干部,都来竞争,那是相当惨烈的。

中组部为此已经提前做了大量非常细致的工作,向西江省委提前也通报了情况,但最后的大名单,还没有拿出来。他们也要考虑王一鸣和李耀的意见,毕竟他们俩现在是西江省的党政一把手。用什么人有利于今后开展工作,他们最有发言权。估计再过半个多月,谜底就会全部揭开。到时候谁上谁下,就完全清楚了。

第三章用人权才是牛鼻子(1)

这些副省级干部提拔任用的问题,王一鸣只有建议权,却没有决定权,最终的权力都在中组部。他们说谁上谁才能上。

王一鸣现在考虑的是,在省级领导干部调整的同时,必然要对全省的厅级干部进行一次大的变动。

比如谁当厅长,谁当市委书记、市长,这项工作需要现在就开始做了,要不然中央的名单下来后,就有些措手不及。有的干部提拔了,他们留下的空缺,要有人去填补。有的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太长了,需要调整一下岗位。

王一鸣找他们两个来,就是安排这个事情的。本来这样重大的事情,要开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但是,上会研究,你总得有个方案吧,不能十几个人,个个都当家。做省委书记的,最重要的权力就是用人权。说白了,就是提名权。在一个省里,只有省委书记才能提名谁当市委书记,谁当厅长、市长。其他的省委常委,只能有建议权。至于他们的建议省委书记听不听,那要看省委书记斟酌的结果了。

省委书记是班长,最关键的,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就是省长,也不能对省委书记提出挑战。

王一鸣明白,只要抓住了用人这个牛鼻子,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王一鸣特意从老板椅里走出来,陪他们坐在沙发里,面对面地讲话。

王一鸣说:“找你们两个来,是想商量一个事情,再过一个多月,省里就要开人大和政协会了,五年一次的大换届,动的干部比较多。有的同志要提拔,成为副省级干部。有的同志年龄到线了,要去二线,到省人大或者省政协去。有的要彻底退休。还有的同志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工作,也需要交流。任务很多,工作难度大,非常繁重。我的意思是,由你们两个具体负责,拿出一个方案,主要考虑省政府成员的名单,各厅局长的人选。十个市的市委书记、市长人选。等我仔细看过以后,再上省委常委会研究。对于省政府成员的提名,可以征求一下李省长的意见。对于省政协秘书长人选的提名,可以征求一下广生同志的意见。其他的,我来决定。我的意见是,对于各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在一个地方工作超过五年的,一般交流。连续在地方上担任市委书记或者市长十年以上的,一般不再安排在地方上任职,可以考虑到省政府当厅长或者局长。”

何杰和秦大龙都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着王一鸣的讲话。

王一鸣又说:“现在李耀同志已经担任代省长了,江城市委书记的位子,现在已经空出来了,一个地方,不能长期没有一把手啊!我的意思是,调整一下省委常委的分工,让况远征同志到江城市,担任市委书记吧。马正红和范一弓同志的岗位,我认为应当交换交换。他们两个,都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这样不利于开展工作。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小圈子。所以交流交流,有好处。”

做省委书记的,虽然没有免掉其他省委常委乌纱帽的权力,但是,他却可以冠冕堂皇地调整你的工作。把你从自己熟悉的岗位上,调到不熟悉的岗位,逐渐剪除你的党羽,这样就无形中削弱了你的势力。这个念头,王一鸣已经考虑很久了。他的第一把火,就是动这几个副省级干部。其他的厅级干部看省委常委的位子王一鸣都敢动,他们就更没有什么话好讲了,只能是服服帖帖,所谓擒贼先擒王嘛!

如今在西江省,对于这些担任市委书记的人来讲,含金量最高的几个位子,按排名顺序,第一毫无疑问应该是省城江城市。第二是河东市,工业大市。第三就是临海市,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从经济总量上来讲,省城江城市排第一,河东市排第二。临海市就不行了,比着河东市,财政收入明显的少一大截。所以,把在河东担任市委书记的范一弓,调换到江城市,等于是重用。调换到临海市,就是有些被贬了。而况远征,从桂江市调换到江城市,明显的属于重用。而马正红,从临海小市换到工业大市,也属于重用。

这跟王一鸣对他们各自留下的印象分不开。王一鸣觉得,况远征人比较有能力,桂江市的市容市貌,在他这一届任期内,有很大的改变,获得了上上下下的好评。用他担任省城的市委书记,说不定可以带来大的变化。省城的发展,事关西江省的脸面。选对一个人,就完全大不一样了。

而范一弓,王一鸣觉得,他太老谋深算了,在自己视察的第一个晚上,竟然敢安排美女去陪自己。幸亏自己把持住了,不然就被他抓住了把柄,被他遥控。这样的人,如果干起坏事来,将会相当可怕。虽然王一鸣现在没办法免掉他的官,但是,可以把他放到不那么重要的岗位上,限制他的影响力。

对于马正红,王一鸣根据接触,觉得这是一个实在人,踏实肯干,也没有什么坏心眼,说话高门亮嗓的,很阳光,基本上值得信任。所以给他换一个更重要的岗位。

动三个常委的工作,现在也就是王一鸣一句话的事。这就是组织的力量。现代社会,一个人一旦拥有了组织的力量,就可以无坚不摧了。还是一个人,一个多月前,他连一个厅长都换不了,什么都要看杨春风的脸色行事。现在当了省委书记,一把手,说话的气势立马不一样了。何杰和秦大龙立即感受到了他的魄力。敢于决策,拍板,下面的人自然就怕你了。现在何杰和秦大龙,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听王一鸣讲话。王一鸣问他们,他们才敢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不问他们,他们连插话都不敢。这就是组织的力量,权力的魅力!

王一鸣说完这些,带着征求意见的语气问:“你们二位,还有什么问题?”

何杰刚来,对什么都不熟悉,省级干部还没有认全,更别提什么厅级干部了,自然是少说为妙,于是就摇了摇头,说:“我没有什么意见。”

王一鸣看着秦大龙,说:“你呢?”

秦大龙说:“我有一个问题要补充,桂江市委书记况远征同志既然要来省城,那谁来当这个桂江市委书记呢?”

王一鸣说:“我看就让游金平同志去吧!他也需要到下面历练历练了。”

何杰和秦大龙一听就明白了。游金平这两年鞍前马后,伺候着王一鸣,看起来王一鸣对他的工作相当满意。

游金平虽然是写材料的出身,在省委办公厅工作了二十多年,但这个人口风紧,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也有很清晰的工作思路,最关键的,有干事业的热情。王一鸣这两年当省委副书记,有深入交往的厅级干部并不多。你想啊,其他的人都围着杨春风转圈去了,谁还把主要的心思放在王一鸣身上。

只有游金平,兢兢业业地伺候着王一鸣,获得了王一鸣的充分信任。所以,现在有了机会,王一鸣就把这个机会留给了他。不是说王一鸣喜欢任用自己的身边人,实在是他刚当上省委书记,手中没有多少可以选择的人选,对大多数厅级干部还不熟悉。与其是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人,没有把握,还不如任命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心里有把握,他也不会捅什么娄子。因为毕竟这是王一鸣的第一次,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他王一鸣是要让人看笑话的。

当然,这些决策能不能完全通过,还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最后还需要十三个省委常委们表决。那是几天后的事情了。

王一鸣谈完,何杰和秦大龙就告辞了,分头准备自己的工作去了。

秦大龙回到组织部自己的办公室,连忙召集几个副部长和处长们开会,把工作任务分解下去。省委组织部全体工作人员很快就动员起来了,第二天分头行动,分赴各市,考察各个市的领导班子。

中午午休的时间,组织部的一个姓林的处长就把电话打给了游金平,林处长和游金平是校友,比游金平要低几届,两人工作后才认识的,私人关系不错,平常里经常在一起喝喝茶,吃吃饭,属于比较亲密的哥们吧。

林处长说:“老兄,祝贺你,你要高升了。”

游金平很诧异地说:“不可能吧,我怎么一点消息也不知道。”

确实,他在王一鸣身边工作这两年,都是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个人问题。王一鸣也没有主动表示过要给他换一个岗位的想法,现在突然好事从天而降,把他一下子搞糊涂了。

第三章用人权才是牛鼻子(2)

林处长不容置疑地说:“真的,我们已经开会传达了,要考察你,担任下一任的桂江市委书记。部长已经交待了,明天就组织考察。”

游金平说:“那太谢谢你了!第一时间通知我,这个情,今后一定还。”

放下电话,游金平脑子里一下子兴奋得受不了。他根本没有睡意了,在客厅里来回转圈,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这个时候,正是他们两口子的午睡时间。他老婆赵曼丽已经脱去衣服,钻进了被窝里,赤条条的等着他呢。

赵曼丽在省委办公厅机要处做副处长。个子不高,但身材窈窕,曲线好,皮肤好,两个眼睛非常迷人,谁见了都会多看她两眼,认为她是一个甜美人。她的年龄比游金平小十二岁,是游金平和自己的原配离婚后,另娶的一个年轻老婆。

游金平大学毕业后,就进了省委办公厅,从一个小秘书做起,三十四岁的时候,做到了办公厅文电处的处长。那个时候,他已经和自己的大学同学结了婚,他老婆当时在省农业银行工作,双方有一个六岁的闺女。

赵曼丽大学毕业后,在自己父亲赵宏达的安排下,进了省委办公厅文电处,正好在游金平手下工作,做了科员。

赵宏达是当时的省委副秘书长,后来下派到当时的西城地区,担任过一届的地委书记。那个时候,西城还不叫市,叫西城专区,一把手叫地委书记,二把手叫地区专员。都是正厅级,和现在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平级。

本来像赵曼丽这样年轻漂亮,家庭条件又好的女人,追求她的男人,身后一抓一大把。但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她和游金平接触得越来越多,游金平学问好,相貌堂堂,成熟而有风度,非常吸引赵曼丽的注意。两个人日久生情,都没有把握好分寸,最后终于在一次去外地出差开会的时候,双方有了第一次越轨的举动。

那是夏天的一个周末,省委办公厅在临海市举办全省党委办公系统公文处理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