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72年6月26日 第一架 F…15 出厂
  1972年7月27日 F…15 首次试飞成功
  1973年3月1日 首批 30 架具备全部作战能力的 F…15 获准投产
  1973年7月份 F…15B(TF…15A)首飞成功
  1974年11月14日 麦?道向空军交付首批两架 F…15B(73…108、73…109)
  1975年9月份 第一个F…15 中队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
  1977年4月27日 23 架F…15 从兰利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德国比特堡空军基地。这是 F…15 首次海外部署
  1977年12月28日 日本宣布将在 1978 财年订购 100 架 F…15
  1978年7月份 美国政府同意向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交付 F…15
  1979年6月份 F…15 对外军售计划启动,总计 108 架飞机,约 25 亿美元
  1980年12月份 麦?道提出“攻击鹰”方案,为 F…15 双座战斗轰炸型。该提案还包括为空军的早期 F…15 翻新,并更新电子设备。这一提案涉及到防空司令部的 114 架 F…15,战术空军司令部的 206 架 F…15A/B,304 架 F…15C/D。此外,空军也计划订购 204 架 F…15C/D,398 架双重任务战斗机
  1981年6月2日 巴比伦行动。以色列8 架 F…16 远程奔袭伊拉克的巴格达核反应堆,F…15 为之护航。行动完全成功,没有发生空战
  1984年4月27日 空军司令部批准发展 F…15E
  1986年12月11日 F…15E 首飞
  1990~1991年 F…15SPO 为将 F…15C/D/E 部署到海湾的“沙漠之鹰”行动提供全力支援,同时和华纳?罗宾斯航空后勤中心合作,尽快将第 4 战术战斗机联队缺编的 F…15E 交付使用。空军共有 48 架 F…15E 部署到沙特,但在对地攻击中损失 2 架。由于各方保障得力,F…15E 在“沙漠风暴”中保持了 95。5% 的战备完好率。根据统计,F…15 在空战中取得了26:0 的战绩
  1991年8月16日 首批两架 F…15S 根据“和平阳光”计划运交沙特
  1991年12月18日 F…15I 首飞(根据“和平之狐”计划出售给以色列的 F…15E)
  1997年8月1日 F…15 研制生产厂商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
  1998年1月份 以色列空军开始接收首批两架 F…15I
  1999年12月份 空军宣布计划为 F…15C 换装 APG…63(V)2 主动相控阵雷达,期望在增强能力的同时降低维护费用
  2002年5月21日 韩国空军宣布向波音订购 40 架F…15K,价值 42。28 亿美元
  2005年3月3日 F…15K 在美国圣路易斯首飞成功
  2005年10月7日 韩国引进的 40 架美制新型 F…15K 战斗机的首批两架抵达汉城
  2005年12月12日 新加坡国防部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合同,向波音公司购买12架F…15SG 型战斗机,总价约为10亿美元

附:其它称做F…15的飞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斯若普(Northrop)建造了P…61“黑寡妇”战斗机的无武装型,称为F…15“报告者”(Reporter)。在陆军航空队的命名系统中,F代表照相侦察机,使用到1947年美国空军创立。
 

 美国第三代F…16战隼战斗机 '本章字数:19058 最新更新时间:2009…09…21 10:00:00。0'
 
 【战机简介】
  研制国家:美国
  全称:F…16“战隼”(Fighting Falcon)轻型战斗机 
  研制单位: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洛马公司
  造价:F…16A/B单位为3000万美元(2006年币值),F…16C/D3380万美元(2006年币值)
  服役状况:现役,美国空军共约采购了2231架(截至2005年3月) 
  F…16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为美空军研制的单发单座轻型战斗机,主要用于空战,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是美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冷战后,美国空军对军机的需求量下降,通用动力公司于1992年12月宣布将F…16的生产线卖给了洛克希德公司。
  F…16战斗机图片【性能参数】
   F…16A技术数据
  翼展:9。45m
  全长:15。09m
  高度:5。09m
  空重:7;070kg
  最大起飞重量:16;057kg
  内载燃油量:3;160kg(4;060L)
  最大挂载能力:6;800kg
  发动机:P&WF100…PW…200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一具。
  发动机推力:11;350kg
  最大平飞速度:Mach2。0
  最大爬升率:15;240m/min
  升限:15;240m(46;250ft)
  最大航程:3;890km
  电子系统:
  火控雷达:WestinghouseAN/APG…66(V)2A
  最大搜索距离:185km(100nm)
  导航系统:LittonLN…93型激光陀螺仪
  电子战系统:
  雷达预警系统(RWS):LittonAN/ALR…56M型雷达预警系统
  电子对抗系统(ECM):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RaytheonAN/ALQ…184(v)2型电子对抗吊舱
  武器系统:
  固定武装:GEM61A120mm机关炮
  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翼下各三;机腹挂点一;计九个挂点
  F…16C装有一台F…100…PW…200(3)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状态可达11338公斤。最大时速2120公里,马赫数2。0。最大航程3219公里以上。实用升限15240米以上。

【结构特点】
  
  F…16战斗机选用了边条翼,空战襟翼、翼身融合体、放宽静稳定度、电传操纵和高过载座舱等新技术来提高飞机的空战性能。F…16的结构材料80。6%是铝合金,7。6%是钢,2。8%是复合材料,1。5%是钛合金,7。5%为其它材料。
  F…16在总体布局上采用了随控布局中的“放宽静稳定度”技术。与常规布局相比,机翼向前移动了40。6厘米,从而使气动力中心前移,在速度为0。9马赫时静稳定度略为负值,而在速度为1。2马赫时为8%。飞机靠“增稳系统”自动控制舵面,保持稳定飞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减小了尾翼尺寸,降低了结构重量和阻力,改善了飞机的操纵性,同时提高了机动能力。 
  机翼。F…1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平面几何形状为切角三角形。前缘后掠角40°。展弦比约为3.0,相对厚度约为4%,基本翼型是NACA64A…204。机翼前缘有可随迎角和马赫数的变化而自动偏转以改变机翼弯度的前缘襟翼,使飞机在大迎角时仍保持有效的升力。机翼后缘有全展长的襟副翼,它既可作为一般襟翼来增加升力,又可左右差动进行横向操纵。从翼根前缘沿机身两侧向前延伸的大后掠角边条翼可以控制涡流,提高大迎角时的升力,改善操纵性和稳定性,减小机翼面积。据计算,采用边条翼比按常规布局的机翼减轻重量222千克。机翼内部结构由梁、肋组成,上下敷以整体板蒙皮。
  机身。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外形短粗,采用翼身融合体形式与机翼连接,使机身与机翼圆滑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小了阻力,提高了升阻比,增加了刚度,增加机身容积9%,并使机体减重258千克。 
  尾翼。全动式平尾,平面几何外形与机翼类似,下反角25°,平尾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最大开度60°。立尾较高,安定面大,大迎角时安定性好,可防尾旋,有全展长的方向舵。垂直安定面是多梁多肋铝合金结构,蒙皮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垂尾根部整流罩前边的背鳍是玻璃纤维的。平尾由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盖板、铝蜂窝夹芯、钛合金的梁及钢制的前缘组成。腹鳍是普通的铝合金结构。 
  动力装置。早期F…16装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400公斤,加力推力11340公斤。从1984年开始,美国空军要求通用动力公司生产的F…16安装通用电气公司的F110…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要求两种发动机可以相互替换。1991年开始生产的F…16C “布洛克…50”换装了推力为13163公斤的 F…100…PW…229和F110…GE…129发动机.采用固定几何形状的腹部进气道,装有附面层隔板,其位置适合于在0。8…1。0马赫的速度范围内进行空战。采用固定式进气道比采用可调式进气道节约重量180千克。选择腹部进气道是为了在进行机动飞行时,使进气流所受干扰最小,并可避免吸入机炮的烟雾。在座舱后部机身上方有空中加油口。机身下的挂架可挂1136升的副油箱,机翼内侧挂架可挂1400升副油箱。 
  座舱 F…16A、F…16C的座舱为单人空调座舱。为改善驾驶员视界采用气泡式座舱盖,这种新式的座舱盖可使驾驶员的上半球视野达360°,一侧至另一侧为260°,前后为195°,侧下方为40°,前下方为15°。采用道格拉斯公司的IE…2零一零弹射座椅,能在零高度和0…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安全弹射。座椅向后倾斜30°,并提高脚蹬位置,这可以使驾驶员在短时间的抗过载能力达到8…9G。F…16B、F…16D为串列式双座舱。两个座舱内装有全套操纵装置、显示装置、仪表、电子设备及救生系统,可供训练及作战使用。第二个座舱的布置与F…16A、F…16C的座舱基本相同,具有所有的系统操纵功能。前后座舱用两块透明玻璃板隔开,前后座舱均有良好的视界。

【机载设备】
  早期的F…16A主要设备有:APG一66脉冲多普勒雷达,下视距离37?56公里,上视距离46?74公里;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SKN…2400惯导系统;雷达光电显示设备;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飞行控制计算机等。F?16A装AN/APG?66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进行空战时有四种工作状态,即仰视搜索和跟踪,俯视搜索和跟踪,格斗自动截获目标,自动工作。对于雷达反射面积为5米的目标,APG?66雷达的发现距离,仰视为60?90公里,俯视为46?65公里。对于图?95飞机这样的大型目标,其最大发现距离可达140公里左右。
  在空对地工作状态,APG?66雷达有7种工作模式:空对地测距,真实波束地图测绘,扩展的真实波束地图测绘,多普勒波速锐化,信标,图象冻结,对海搜索。而改进型的F?16C采用AN/APG?68火控雷达,这种雷达是由APG?66发展而成的。主要是对三个部件进行了改进,即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发射机和低脉冲重复频率组件。据称,APG?68的探测距离比APG?66增大40%。这种雷达具有随要求和武器变化而重编程序、高分辨力地图测绘、超视距目标识别等能力。它能与“响尾蛇”、“麻雀”、AIM?120等空对空导弹配用。在空对空边扫描,边跟踪状态时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
  在使用航炮时,可先用前置角计算光学显示和快速热线显示模式。在执行对地任务时,有8种工作状态可选用,即连续计算命中点,连续计算投点,甩投,光电式制导武器投放,扫射,信标,目视地标点和人工方式等。此外,F…16C和F…16A相比,还多了夜间低空导航和瞄准红外吊舱系统,显示装置和计算机也作了改进。
  1、电子系统
  进攻性系统:AN/APG…66脉冲多谱勒雷达,其最大搜索距离为185公里;AN/AAQ…14“蓝盾”导航吊舱。“铺路彭妮”激光追踪吊舱、“哈姆”瞄准系统吊舱、AN/APX…101敌我识别器。
  防御性系统:AN/ALR…56M威胁告警接收机、AN/ALR…69雷达预警系统、AN/ALE…74雷达预警系统(取代ALR…69);AN/ALQ…119电子干扰吊舱、AN/ALQ…131电子干扰吊舱、AN/ALQ…178内部电子干扰系统和AN/ALQ…184电子干扰吊舱;AN/ALE…40、 AN/ALE…47红外诱饵、干扰丝撒布器。
  通信系统:AN/ARC…164或AN/ARC…126甚高频电台,KY…58保密话音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LN…93型激光陀螺仪、AN/APN…132雷达高度表,AN/ARN…108仪表着陆系统,AN/ARN…118塔康系统、AN/AAQ…20“探险者”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2、武器装备
  F?16飞机装有1门M61A1型6管航炮,备弹515发,可与雷达和计算机配合计算前置角,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F?16A有9个外接点:左右翼尖各1个,左右机翼下各3个,机身腹部1个。翼尖和机翼外测挂架只能挂装“响尾蛇”导弹,翼尖挂架最大承受过载9g,机翼外侧挂架过载限制为5.5g。机翼中挂架可挂装格斗导弹或各种空对地武器,机翼内侧挂架可挂装制导炸弹,核弹和常规炸弹;空对地导弹、子母弹箱和火箭弹或1个1400升的副油箱,这2对挂架的最大承受过载均为5.5g。机身腹部挂架可挂炸弹或1个1135升的副油箱。F?16A的最大外挂载荷为4760公斤(机油),6890公斤(机内减
  F…16A的主要武器是空战武器是“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其型号为AIM?9L,还有一种出口型的编号为AIM?9P?3。AIM?9L的最大射程为7公里左右,最大过载26?35g,离轴发射角正负30度,有一定购全向攻击能力,其实战战果较好,AIM?9P?3是由AIM?9或AIM?9J改进而成,其性能不如AIM?9L。和F…16A相比,改进型的F?16C外接点的数量没有变化,但可挂装“麻雀”中距空对空导弹。而更加先进的AIM?120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现已成为F…16C/DF…16挂载的各型武器的制式武器;F…16A/B并不能装载。F?16C桂装“蓝盾”短舱后,投放激光制导炸弹时可由本机进行激光照射。新生产的F?16C还可使用空对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幼畜”AGM?65空对地导弹等对地攻击武器。
  机上配备一门M…61A1 航炮,备弹500发。武器挂点:左右翼端各一个、翼下各三个、机腹一个、计九个挂点。两翼端挂点可带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机腹下挂点可挂1000千克载荷,机翼内侧挂点每个可挂1587千克载荷,中翼挂点每个可挂1134千克;两个外翼挂点和两翼端挂点每个可挂113千克。可以携带的武器包括:AIM…9“响尾蛇”(2枚)、AIM…120导弹(最多6枚),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2枚)、AGM…88“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2枚)、 Mk…82(6枚)、Mk…84(2枚)、CBU…87(4枚)、CBU…89(4枚)、CBU…97(4枚)、CBU…103(4枚)、GBU…10(2枚)、GBU…12(6枚)、GBU…31(4枚)。

【研制改进】
  1、研制背景
  20世纪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全面爆发,美国的第二代战斗机F…4等投入实战。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