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作者:老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作者:老茅-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福蹲下身体,将白布缓缓掀开,这是一具完全残缺的尸体,这名羽林卫的身体半边都已经炸得粉碎,骨头,内脏清晰可见,他的脸上却是完全没有痛苦,嘴角仿佛还露出一丝笑意。

  “哇。  ”杨龙友看到这具尸体,再也忍不住呕吐之意。

  王福回过头瞪了杨龙友一眼,重新将白布盖上:“这是都是和鞑子同归于尽的勇士?”

  “禀皇上,正是如此,这样的烈士遗体共有四十二具,若非他们,我军昨晚的伤亡恐怕要更加惨重。  ”那名军官声音沉重的道。

  “传朕旨意,这四十二名烈土统一授予一级银质奖章,他们的遗体运回忠烈祠统一安葬,找到他们的家人,抚恤加倍,可以恩荫一名亲人入国子监读书。  ”

  虽然说每个牺牲的军队名字都会刻在忠烈祠内,只是忠烈祠占地有限,大部分人注定不可能安葬在哪里,只能少部分人才有资格,这四十二人能进入忠烈祠安葬,他们的家人必定会感到光荣,一级银质奖章的授予,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一百亩良田的赏赐,国子监出来的学生,更是可以直接做官,皇帝的赏赐面面具到,可谓极重。

  “末将代这些死去的烈士叩谢皇恩。  ”随在王福身边负责收敛遗体的那名军官跪了下去。

  “小人叩谢皇恩。  ”听到皇帝封赏的其余将士也跪了下来,对于这些与鞑子同归于尽的袍泽,全军将士无疑都非常敬重,皇帝封赏如此之厚,他们也算死的其所。

  “都起来吧,朕可以保证,有功必赏,凡是为朝廷作出贡献者,朝廷都不会忘记,朕决不会让烈士走了,还会为身后之事担心,这是这些烈士们该得到的。  ”

  许多人的眼泪悄悄流了出来,皇帝的话无疑说到了他们心坎中,羽林卫的待遇虽然好,还是要用命博,如果朝廷对于战斗而死的官兵不闻不问,又有谁敢拼命。

  从烈士的遗体处出来后,王福又带着百官看望了伤员,羽林卫大部分遭受的是箭伤,除了要害中箭或者是由于救治不及时失血过多这人非常虚弱外,大部人将箭支拨下包裹上伤药后,已经可以自由活动,见到皇帝过来慰问,一个个激动难言。

  此时没有后世的种种作秀,大部份人心思都极为纯扑,皇帝身份何等高贵,能够亲自看望伤员,伤员都感动不已,许多人都恨不得马上拿起兵器归队,在皇帝的指挥下攻克济南,王福再三嘱咐大家先养好伤,除了济南,还有山西,京城,鞑子老巢等地需要大家收复,众人才打消带伤归队的念头。

  从伤兵营出来,王福心中的伤感才减轻了一些,瞿式耜突然道:“皇上,遭敌人夜袭,羽林卫上下临危不乱,奋起反击,敌人冲进来后,将士不惜舍身与敌同归于尽,在不利的情况下还换得敌人数倍的伤亡,能练出这样一支部队,皇上已是天人之才,人死不能复生,皇上也不必太过伤感。  ”

  王福惊奇的看了瞿式耜一眼,没想到他也会安慰人,天人之才么?自己只不过借助了后世数百年的知识经验,没有这些知识经验,自己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因为自己的到来,没有了扬州十日,没有了嘉定三屠,整个南方至少少死上千万人,眼下最重要之事是继续北伐,将山东、山西、京城等鞑子所占之地全部收回,确实没有必要民沉浸于羽林卫伤亡之中,可以肯定,只要打仗就会死人,比起其他人来,自己已做到最好。

  近九百座簇新的坟土立了起来,坟前摆满了馒头、马肉等食物,王福亲自拿起一碗酒,将酒洒在这些坟头的台阶前,一连洒了三碗,才将酒碗摔下,道:“敬礼!”

  “砰!砰!砰!”总共三排枪响了起来。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七章后退无路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七章后退无路

  鸣枪之后,一队队的羽林卫轮番来到墓前,在墓前三鞠躬后,转身出发,大军分成两队,一队随着皇帝向北,直在济南城下,一队还留在营地,除了保护伤员外,还要监督那些俘虏收敛满蒙联军的尸体

  整个满蒙联军尸体高达八千具,要将这些尸体全部掩埋完毕至少需要数天时间,这部分羽林卫在监督完俘虏收敛尸体之后,还要负责将俘虏押往后方,维持弹药,粮道补给的安全,皇帝留下了三支千户队,加上伤员,有五千多人,到达济南城下的羽林卫已不足二万四千人。

  虽然减少了六千人多人,不过,以羽林卫的战力,如果清军没有这场大败,或许攻取济南兵力还嫌不足,这场大败过后,羽林卫的兵力就不存在不足的问题,何况王福并没有打算依靠中军对济南强攻。

  用了不到二个时辰,大军就行进到了济南城下,随着皇帝的旨意传下,大军从容的在济南府南城门数里外扎下大营,如果要将济南城完全围困的话,以现在羽林卫的兵力确实有点不足,王福索性命令大军只驻扎在一门,反正清军后路已断,王福也不怕清军弃城而逃。

  城头上挤满了清军,默默的看着明军在下面扎营,没有人提议出城对明军进攻,前天明军在城下的嚣张态度已经深深的映入大家脑海中,清军虽然愤怒,可是更多的是隐隐地恐惧。  不知道再过几天,自己还能不能在明军的攻击下活下来?

  博洛站在城头,脸色有点阴沉的看着下方,他在兖州时面对的是明军一支冷兵器的骑兵部队,他虽然承认明军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同样兵力下,博洛相信自己可以率军取得胜利。如果偷袭,以一敌二。  敌三都有可能,只是没想到满达海率领的这支大军却会败得如此之惨,一万四千多人,逃回来地不过二千余人。

  明军的火器部队当真如此厉害?若是他有二万八旗在手,说不定会出城试一试,可是他现在除了能调动身边数十名戈什哈和一支绿营兵外,再也调动不了任何军队。  原先掌握在他手中地四千满蒙八旗兵已经被满达海收了回去,他更是被满达海找了一个借口莫明其妙的斥责了一顿,从满达海身上,他明显感到了一种猜忌。

  对于这种情况,博洛有一种无奈的感觉,大军出城寻求机会与明军决战虽然是他的提议,可是他从没有想过与明军的交战会败得如此之惨,何况他的同袍兄弟岳乐生死不知。  没想到满达海却会怀疑他别有用心。

  一阵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博洛并没有转头,就听到一人叫道:“贝勒爷,你原来在这里。  ”

  博洛只听声音就知道是前天逃回来的石廷柱,石氏兄弟这次出征地两人也只逃回来一个,石国柱暂时不知道生死。  石廷柱虽然逃回来,可是完全是仗着有一匹好马,他的部下只逃回了数十人,眼下与博洛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石将军,明狗的火器部队真的不可力敌吗?”博洛转过头,目光紧盯着石廷柱脸上,仿佛想从石廷柱脸上直接得到答案。

  即使烈日当空,石廷柱依然打了一个冷颤,博洛的问话,让石廷柱脑中马上想起了前晚与明军激烈的战斗。  火枪的射击声。大炮,手雷的爆炸声仿佛又在耳边回响。  他地部下虽然参予进攻的时间不多,可是大清最精锐的白甲兵对着明军阵地反复冲击,换来的只是一地的尸体,即使勉强冲了进去,也很快让明军以同归于尽的方式赶了出来,明军强悍地不只是强大的火器,而且还有钢铁般的作战意志,石廷柱相信,就是明军没有火器,拿着同样的兵器与大清最精锐的白甲兵对阵,恐怕白甲兵也占不了上风。

  最为震憾的还是白天明军追击时,上万人整齐划一向前移动的一幕,正是这种动作,让所有大清官兵都失去了作战的勇气,面对上万人排成的方队整齐的压来,哪怕是最勇猛之人也会感到自己地渺小,这种力量简直是无可抵挡

  “贝勒爷,末将不知如何来形容明军地火器部队,总之,没有三倍精锐部队的力量,绝不要和明军在野外交战。  ”不知不觉,石廷柱并没有以明狗来称呼,数十年前,瓜尔佳氏还是依在大明治下地熟番,为了表达对大明的忠心才改姓石,只是努尔哈赤起事之后,石家看到了大明的虚弱,毫不犹豫的出卖了大明,投向努尔哈赤,石家在辽东一度辉煌,如今大明的强大,足予让石廷柱重新感到了那种泰山般的压力,恢复了对大明尊敬。

  “三倍,你说的是当真?”博洛失神的道,整个大清,单以满八旗而论,人马最盛时也不过七万余人,加上蒙八旗,汉八旗也不过十几万,如今更是损失折将,这么说来,只要明军有四五万这样的火器部队就可以横扫整个大清,这让博洛如何敢相信。

  石廷柱嗫嚅了一下,还是道:“末将绝没有夸大明军的战力,或许即使是三倍兵力也不能稳胜。  ”

  博洛摇了摇头,还是无法相信石廷柱的话,或者是根本不愿相信,只当石廷柱是吓破胆子后的胡言乱语,石廷柱叹了一口气,也不强求博洛是否相信,明军就在城下,过不了多久,博洛自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一名戈什哈匆匆过来,大声道:“报,贝勒爷,大帅召见。”

  “知道了,我马上就去。  ”博洛回道,又朝城下看了看:“石将军,看样子明狗今日不会攻城,大帅召聚我必定是参与军议,恐怕石将军也有一份参与,不如一起去帅府吧。  ”

  “是,贝勒爷请。  ”

  博洛不再多话,从城头下来,城下早有戈什哈准备好了马匹,两人翻身上马,向城中帅府奔去,济南府数十万人,一向繁华,只是此刻街上却显得有些萧条,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听到马蹄声,急忙躲到了一边。

  要打仗了,大部分百姓都躲在家中,除非必要根本不出来,市面上萧条也不奇怪,倒是粮米店的生意非常好,米价更是一日数涨,谁也不知这场战事需要多久,家中能多点粮米总是让人安心一点,除非是实在没有银钱的人家,那只能祈祷这场战事赶快结束,否则说不定就要挨饿。

  在半路上,石廷柱果然也接到了海达海的命令,让他到帅府议事,两人骑着快马,没有耽搁多长时间就到达了满达海的帅府,满达海的帅府就在原先大明德王府基础上重建而成,崇祯十二年时,清军进入山东,多尔衮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下了这座山东重城,俘汉人四十六万余,获白两百余万,满载而归,连德王朱由枢也被清军生擒,临走前,清军一把火将美仑美奂的德王府烧了一个精光,由于德王一家都死难,后来大明官员并没有重建德王府,倒是满达海到了山东之后,命人在原址上盖了一所大院作为自己的帅府,德王府这把火由清军所放,后又在原址上由清军重建房屋,恐怕放火时清军做梦也不会想到这种情形。

  两人进府后,由戈什哈引到了正厅,此时巴哈纳、佟养甲等将领已经先到了,山东巡抚方大猷也正坐立不安的坐在一旁,除了这些人,其中一人却让博洛和石廷柱两人都有点出乎意料,竟然是镶黄旗的固山额真拜音图。

  见到拜音图,博洛微微吃惊,拜音图一直领着数百斥候在济南西线活动,以期扰乱明军视线,事实上,拜音图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只有数百人却与明军数万大军周旋了半个多月没有吃掉,几乎是一个奇迹,当然,这和明军根本没有重视这支斥候队也有关系。

  满达海坐在主位上,见到博洛和石廷柱两人进来,微点了一下头,满达海此时与数天前已经大不一样,脸色腊黄,眼腔中全是血丝,后面的辫稍上隐约可以看到白色,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拜音图旗主,既然大家都来了,你给大家说一下情况吧。”

  “是,大帅。  ”拜音图应道:“诸位,即本都所知,眼下明狗西路大军已经占领了长济、齐河两县,而东路大军则占据了济阳、章丘等县,这两路大军留下一半人马防守后,正向济南赶来,其中西路离济南只有二日路程,东路差不多有三日路程左右,眼下我军在济南,再无一兵一卒可增援,如何行事,还请诸位定下章程。”

  “完了,完了。  ”方大猷听得瘫在位置上,他现在才发现,自己就是想逃跑也无路可逃。

  外无援兵,后路断绝,除了方大猷反应正常外,其余各个将领脸上却毫无表情,仿佛刚才拜音图所说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般。

  

  今天第一更,求月票!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八章战略任务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八章战略任务

  半响之后,才有一人问道:“都统大人,不知明军东西两路共有多少大军?”

  拜音图脸色抽动了一下,回道:“即本都所知,明军西路大军有七万左右,即使是只来一半也有三万五千人,东路大军大约在六万,来一半则是三万人,其东路大军和城下这支军队一样,全是火器部队。  ”

  博洛听得暗惊,不由望了石廷柱一眼,想起刚才石廷柱所说的话,至少要三倍精锐部队才能抵敌明军火器部队,真如此言,单单明军东路就可以抵敌大清倾国之兵,济南还有守的必要吗,可是放弃城墙不守,可能灭亡的更快。  不守是找死,守是等死,难怪大家都不愿言语。

  “诸位,济南是守,是弃,还请大家畅所欲言。  ”见无人说话,满达海用沙哑的声音道。

  “大帅,末将以为济南不可守,不如突围吧。  ”终于有一个将领出言道。

  “突围,往哪里突围,没听都统大人说明军已经拿下了长济、齐河等县,我军就是想往后突围也不可能。  ”马上就有人反对。

  “明军占了长济,齐河又怎样,难道我们就不能夺回来?”

  “夺回来,你说的轻巧,明军有火器,我们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夺回一座县城,还没有等县城夺回来,恐怕明军的大军已经将我们包围了。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莫非我们就在济南等死不成?”

  “等死就等死,济南城数十万汉人,明狗若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