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血 作者:老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血 作者:老茅-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莫非我们就在济南等死不成?”

  “等死就等死,济南城数十万汉人,明狗若要攻城,我们就拿这数十万汉人与城殉葬。  ”

  此话一出,所有的争执都停了下来,各人都在考虑若是以城中数十万汉人地性命威逼明军退兵,或许会让明军产生顾虑。  从而保住济南城。

  清军刚开始进入北京时,一直宣称是为了替大明崇祯皇帝报仇。  事实上这种说法也得到许多汉人官吏的认同,许多官员毫无心理负担的作出向清廷投降的决定,原顺天府巡抚宋权公然道:“吾明臣,明亡无所属,有能为明报仇杀贼者,即吾主也。  ”

  满清一直不承认南明政权,以伪明称呼。  就是因为清廷进入京城时打的旗号是替大明报仇,如果满清承认了南明,他们占据的关内之地就没有了法理基础,虽然满人不在意什么法理,只是不利于吸收大明降臣和士绅的效忠,没有大明官吏地效力,以满清的兵力根本无法统治太多地地区。

  如今济南被困,他们固然可以拿济南全城百姓的性命威胁明军。  可是这样一来,满人统治关内的基础等于崩溃,只能重新回到原先抢劫的道路上去。

  满达海想了想,断然摇头:“不行,城中百姓亦是我大清百姓,本帅不能用百姓殉葬之事逼迫明军退军。  ”

  满达海说得大义凛然。  其实是担心城中仅余的六千多满蒙联军根本弹压不住,如果当真以城中数十万百姓性命来威胁明军,说不定没等明军退兵,城的六万绿营兵已经反戈一击。

  听到满达海否决,大厅中的各人稍为失望,又象是松了一口气,这些人,除了方大猷外,没有一个汉人,自然不会在意汉人地性命。  可是这是动摇大清在中原根基之事。  他们也不能不顾忌。

  “诸位何必如此悲观,城中有六万多大军。  济南城城高墙厚,末将相信一定可以坚守到底。  ”博洛忍不住道。

  “好吧,那就坚守吧,只要等到摄政王的大军,我们还有一丝希望。  ”满达海悲观的道,多尔衮的大军一个多月都没有一点消息,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

  守也好,弃也好,都是风险极大,相对于弃城而逃,守城总还安全一些,见主帅定了下来,各人拱了拱手:“遵令!”

  数天之后,明军的两路大军已经赶到,一路扎在北门,一路扎在东门,独留西门不围,这是兵法上围三缺一之法,摆明了明军就是想让清军出城,清军上下反而坚定了守城的决心。

  “轰隆。  ”炮声大作,明军对济南城的进攻开始了,无数的炮弹象不要钱似地砸在城墙上,济南城整个三面城墙仿佛都在地动山摇,守城的清军躲在城墙后嗦嗦发抖,许多被炮弹打中的地方,守军肢体残缺,血肉横飞,现场惨不忍睹,只是他们却不得不趴在城头,防止明军抢城。

  城中的兵力算上绿营兵来说应该充足,满达海等人当然不会派满蒙联军上城墙挨炸,全都驱使绿营兵上墙城,绿营兵本来就士气不足,又要待在危险之地,更是士气大跌,许多人都打定主意,若是明军攻城,他们干脆立马投降。

  可是一连炮击了十余天,济南城墙早已经千疮百孔,明军却一直没有派出步兵攻城,让这些绿营兵大失所望,不知明军打什么主意,不想挨炸的绿营兵每到晚上就三三两两的偷爬墙出城,向城外明军投降,十余天后,绿营兵除了在城墙上死了上千人外,光是出城投降地就有数千人。

  对这种情况,清军当然不会视若无睹,每晚都派出大量执法队巡查,一旦发现有人偷出城,立马斩首,只是济南城太大,光靠满蒙联军根本巡查不过来,大多数绿营兵对于自己的袍泽出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绿营兵的逃亡无法杜绝。

  按这个速度下去,不出数月,绿营兵就要逃光了,只是济南若能守上数月,足可以让所有清军都偷笑,满达海不知明军为什么不攻城,干脆听之任之。

  王福其实也是在等,等多尔衮率大军南下救济南,王福一直希望能与清军在山东决战,而不是在京城或者满洲,否则早将济南攻破了,当然,如果多尔衮下决心放弃济南,王福无奈之下,还是只能执行第二套方案。

  这天,各个城门的炮击依然没有停,巨大的炮弹砸在砖石上发出的哗啦的声音,即使在营帐中也听得清清楚楚,王福负着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出神的看着。  从京城传来的消息,满人虽然在京城集结兵马,可是丝毫没有南下地迹象,对多尔衮会率军救济南地想法,王福已经完全绝望了。

  田成从帐外掀帘而入,小声的禀道:“皇上,郑森郑大总督求见。  ”

  王福转过身体,脸上现出一丝喜色:“郑森来了,快请!”

  “奴婢遵旨。  ”

  田成刚退下不久,郑森壮硕地身体已经跨进营中,屈膝跪下,声音洪亮的禀道:“微臣东海舰队总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福亲自扶起郑森的手臂:“爱卿不必多礼。  ”

  或许是位高权重的缘故,才数年的时光,郑森比以前成熟稳重了许多,眼中精光闪烁,眉宇间已经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爱卿可知朕为可急调你来到济南?”

  “回皇上,不管皇上为何调微臣过来,只要皇上吩咐任务,微臣一定竭心尽力完成。  ”

  “好,那朕问你,东海舰队能不能一次运送二万大军和装备到达锦州、营口一线?”

  王福原本的打算是若多尔衮率大军来到济南,马上就用海军运送一支羽林卫从海上袭天津,断多尔衮大军的退路,如今多尔衮缩在京城不出来,王福只得率军北上,同时为了防止多尔衮逃回满州,必须在锦州、山海关一线断了多尔衮北逃之路。

  “皇上放心,不要说二万,就是三万人马,以现在东海舰队的能力也可以一次运送。  ”

  “三万?”王福怀疑的道:“这可是包括一万骑兵。  ”

  郑森只得摇了摇头:“皇上,如果有一万骑兵的话,东海舰队只能一次运送两万人。  ”

  单单一支舰队能一次运送二万人,而且还包括一支一万人的骑兵,一支一万人的火器部队,这已是这个世界最庞大的舰队,王福自然不会苛求,转身吩咐道:“来人,去将殷洪盛、孙克咸两人传来。  ”

  “是。  ”两名传令兵进来后,马上又应声下去。

  殷洪盛和孙克咸两人一人在北门,一人在东门,虽然传令兵用了最快的速度,两人来到王福大帐时还是在一个时辰之后,听到皇上召见自己,两人都是一脸喜色,孙克咸一跨进营,拜见过皇帝后,马上迫不及待的问道:“皇上,是不是要进城了?”

  以现在济南城的破坏程度,只要出动步兵恐怕马上就能攻进城,只是皇帝迟迟没有下令进城,不知让多少将领等得心焦。

  王福微微一笑:“不必了,此番济南城并没有两位爱卿的份,朕另有重任让两位爱卿担当,不如两位爱卿可愿接受?”

  “另有重任。  ”殷洪盛、孙克咸两人面面相觑,如今济南还没有打下,还有什么重任?虽然心中疑惑不已,不过两人还是爽快的应承了下来:“皇上有事尽管吩咐,末将保证完成任务。  ”

  “好,东海舰队总督在此,朕要你们各带一万人马,乘坐东海舰队的船只,在海上行进千里,直达满人后方,堵住满人北逃之路。  ”

  

  月票一天不见涨啊,求月票!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九章济南城破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三十九章济南城破

  让殷洪盛和孙克咸两人各带一万人马,而不是全部出动羽林卫去断满人的后路,王福是吸取了灵宝坡一战火器部队近战弱的教训,何况就战斗力而言,殷洪盛一直是黄得功手下最强的一支,即使不如羽林卫,也和清军相差不了太多,骑兵与步兵,冷兵器与火器这样的互相配合,应当可以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比攻占济南,乘船从海上直插满人的后路,无疑要危险的多,不但要面对海上各种莫测的风险,平安到达后,他们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拿下几座城池才能取得立足之地,即使有了立足之地也不会安全,满人也不是吃素的,一旦发现后路被断,必定会激起拼命之心,可想而知这支断后的部队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孙克咸和殷洪盛对望了一眼,齐声回道:“末将遵旨。  ”

  看到两人没有退缩,王福满意的点了点头,将郑森介绍给两人:“这是东海舰队总督郑森郑爱卿,以后你们需要通力合作。  ”

  “见过郑大人。  ”

  “见过殷将军,孙将军。  ”

  三人同殿为臣,郑森还在羽林卫中待过一年多的时间,孙克咸与郑森并不陌生,殷洪盛与郑森却是第一次见面,孙克咸和郑森年龄相差不大,殷洪盛比两人大了一轮多,只是三人身上相同的军人剽悍气质,使得三人一下子就变得不陌生。

  “对于如何拿下山海关。  锦州一线,参谋部已经有一套方案,三位爱卿可以一同参详,具体如何攻取,二位爱卿可以灵活掌握,只是有一条,大军即不能提前对山海关、锦州一线发动攻击。让满人先期产生警觉,也不能太晚攻击。  以至来不及对满人堵截。  “

  对于这套方案,参谋部已经作过详细地规化,比起在天津登陆堵截满人的方案,第二套方案不但困难了许多,而且并非万无一失,满人如果提早发现,很有可能取道草原返回满洲。  这样一来,满人固然要多走上千里路程,可是明军的断后也成了空谈。

  三人凑过头,将参谋部拟定的计划看完,这套计划很详细,其中包括了他们要攻占的城池资料,以及粗略的兵力分布,以及用最小代价攻占的方法。  攻占后,怎样巩固民心,三人看得大开眼界,首次对皇帝组建地参谋部刮目相看起来。

  毫无疑问,有了这套方案,对他们会有很大的便利。  只是对于皇帝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地要求,殷洪盛和孙克咸两人都顿感头痛,从山东到山海关,锦州一线,陆上距离差不多有二千里,海上距离也有千里之遥,怎么确实哪个时间发起攻击才合适,殷洪盛皱眉苦思,而孙克咸干脆问了出来:“皇上,微臣该如何确定攻击的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  王福也踌躇起来。  他脑中闪过一丝念头,若是有无线电就好了。  可惜,自己虽然知道无线电的原理,可是要造出一台无线电报机来,以现在的技术不知何年何月之事。

  “这样吧,两位爱卿登陆后可以先攻取山海关,将南面的消息封锁,封锁的时间越久越好。  ”在没有远程信息传输能力的情况下,两支分兵千里地部队要想做到时间个配合无误基本不可能,如今只能赌,赌殷洪盛,孙克咸两人能够封锁住消息,就是封锁不了,满人也不一定会从草原上绕道,毕竟蒙古人和满人也不是完全铁板一片,如此满人要借草原来逃跑,他们同样要冒巨大的风险。

  殷洪盛和孙克咸都松了一口气:“微臣遵旨。  ”

  第二天,东门和北门各自分出了一万明军,向济南府的码头出发,济南府运河码头上早已停留了密密麻麻的船只,二万明军登船后,顺流直入,驶入茫茫大海之中,对于两只明军的动作,城头上的清城有所查觉,只是他们自顾不暇,也没有心思理会明军为何要乘船向海里出发。

  虽然少了二万人,围困济南的大军依然还有七万多人,随时可以冲进城将数千满蒙联军和已经减少到不足五万人的绿营兵击溃,可是皇帝依然没有下令攻城,只是大炮单调地声音一直在怒吼。

  又过了三天,城中的绿营兵士气跌到零点,就在明军开炮之时,一队绿营将济南府的南城门打开,数千人一起涌出来向明军投降,王福本来还想拖上几天,见此情景,只得下令对济南城全面进攻。

  皇帝命令一下,首是南门的明军开始对城墙发出攻击,刚好用投降的数千绿营兵开路,这些绿营兵急于在立功,士气既然恢复起来,口里嗷嗷叫着冲向城墙,就象一下子换了一个人。

  在这些绿营兵的打头下,同样守城地绿营兵明显无心抵抗,纷纷加入投降的行列,虽然身后的满蒙联军拼命弹压,无奈投降的人越滚越多,这些弹压满蒙军队遭到反噬, 很快,整个南城的绿营兵基本投诚,想要反对投降的之人都死在自己人手中,南城的绿营兵还有一万五千多人,这股数目已是济南城满蒙联军的二倍多,更是满蒙监军的七倍,以前听命于满人,无非是因为惯性,又没有领头之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满人,除了一部分死忠外,大部分绿营兵根本没有多少忠诚可言。  眼下有大明官军的撑腰,他们人数又远多于满蒙联军,以前在满人面前低人一等,受到地各种委屈马上爆发出来。

  “杀!”

  无数地绿营兵主动追杀起满蒙联军的监军来,羽林卫跟在后面轻轻松松地进城,根本不需要与清军接战,只有前面的羽林卫不时开枪助绿营兵一臂之力,将一些顽抗的满人击毙,这些绿营兵的进攻更是顺风顺水。

  得到南门皇上亲领的大军已经进城,阎应元和黄得功也不怠慢,马上命令全军发起攻击,两门的守军和南门一样,并无多少士气,在明军发起攻击之下马上纷纷投降,东门,西门很快被打开,两支明军同样以绿营兵为前驱开始向城中心进攻。

  明军的大炮已经停止下来,可是各种喊杀声,枪声比以前的炮声还要热烈,济南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许多人趴在门缝里紧张的看着街上的情景,祈祷着战事赶快结束,城中的满蒙联军节节后退,很快,喊杀声,枪炮声由三门迅速各城中心漫延。

  满达海的大帅府,此刻已经一片凌乱,满达海的四名妻妾继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