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驸马-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孔有德说道:“所以汉中出兵的兵马重点是要拿下绵州、广元和利州。”

    孙传庭笑答:“正是如此。”

    张遇留又问道:“那么咱们岂不是在和张献忠厮杀的时候,还会遭遇到弘光的官、前朝的地方兵将、以及摇黄十三家之类的地方豪强?那又如何处置呢?”

    众人把目光望向宋友亮宋友亮答道:“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228】进军大西南2

    为了防止弘光方面发起突然袭击,宋友亮命湖广总督何腾蛟发总兵曹志建领兵二千名,加上原江西赣州守将吴之蕃、张国祚部和从雩都调来的受抚阎罗总四营头张安等部,加强九江、赣州的防御,武英殿大学士杨廷麟为江西总督,刘广胤为江西巡抚进一步统筹江西的兵力,加强江西的整体军事实力。同时,命方孔炤在河南与山东一线采取守势。只要弘光的江北四镇没有动静,方孔炤就可以按兵不动鸿德二年即1645年春,宋友亮正式进兵四川历来的封建史籍,对大西军在四川的作为差不多都一言以蔽之曰“屠蜀”,把张献忠描绘成以四川百姓为敌的凶神恶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张献忠占领四川的本意是以“巴蜀为根”,徐图向外发展。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相当注意争取各方面支持的,打击的对象只限于坚决与大西政权为敌的部分官绅。大西军进川过程中纪律严明,并不随便杀人。接受大西政权官职的人员虽然缺乏统计材料,但据西方耶稣会士的记载,张献忠在成都建立政权之初,“在朝之官统计千人”,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是在四川吸收的。尽管这些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惧,有的甚至心怀叵测,但就大势而言,大西军占领四川的初期,各地社会秩序比较稳定,地主豪绅既有攀龙附凤之心,又慴于大西政权的兵威,阶级冲突并不十分尖锐。因此,大西政权采用暴力镇压的措施相当有限,杀人并不多。

    直到一五年上半年地主阶级的叛乱逐渐严重时,大西政权仍然注意约束军纪,努力做到“兵民守分相安”。这年三月,大西军骁骑营都督刘进忠还发布了禁约,勒石立碑以示郑重。禁约碑文主要内容如下:

    “本府秉公奉法,号令森严,务期兵民守分相安,断不虚假。仰各驿铺(此处缺数字)约法数章,如有犯者,照约正法,特示。

    一、不许未奉府部明文擅自招兵,扰害地方者,许彼地士民锁解军前正法;如容隐不举,一体连坐。

    一、不许往来差舍并闲散员役擅动铺递马匹兵夫,查出捆打。

    二、不许坐守地方武职擅受民词,违者参处。

    三、不许假借天兵名色扰害地方,该管地方官查实申报,以凭枭示。

    四、不许无赖棍徒投入营中,擅辄具词诈告,妄害良民,违者捆打。

    五、不许守□文武官员擅娶本土妇女为妻妾,如违参究。”

    文告本身反映了大西军入川前期,对于维护军纪、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视。虽然在宋友亮大军刚一进汉中一带,大西军骁骑营都督刘进忠刘进忠就率部投降了宋友亮,做了大西军的叛徒诸将都对刘进忠的投降表示怀疑,唯有宋友亮熟知历史,知道刘进忠是不满张献忠矫枉过正的肃反、以及刘进忠有部下投降了南明而被迫投降的。

    大帐之内,宋友亮身穿当年崇祯皇帝御赐的盔甲,手按雁翎刀坐在高处,两旁文武官员分列左右,刘进忠则跪在正中央“刘进忠~听说你追随张献忠多年,现在也是大西军骁骑营都督,为何来投降呢?”顾君恩问道刘进忠笑着反问:“听说阁下也追随李自成多年,为何也降了主上呢?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我追随张献忠多年,深知他的脾气,张献忠不是一个明主,而是残暴好杀的匹夫,所以我刘进忠才决定弃暗投明。”

    顾君恩自讨没趣,悻悻地不再说话骆养性冷冷道:“刘进忠,莫要把话说的这么好听。我们公爷可是明察秋毫的。”

    刘进忠抬头望了望骆养性,问道:“阁下何人?”

    骆养性昂然答道:“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刘进忠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原来是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刘进忠心中暗自嘀咕,难怪宋友亮一直不开口问话,原来他知道的一清二楚,是在试我诚意。于是刘进忠心一横,说道:“禀报公爷,方才末将说的只是其一,还有其二,末将不敢隐瞒!”

    宋友亮这才悠悠道:“哦?还有什么其二?”

    刘进忠说道:“张献忠当年蛰伏四川山中,曾向蜀民购买粮草食盐度日。然而蜀民乘机坐地起价,狠狠地敲了张献忠一笔竹杠,所以张献忠那时就恨上了蜀民。如今,蜀民又在王应熊等人的煽动下反张献忠,所以张献忠认为蜀民都不可信,下令借口举行“特科”,命令将各府县生员一律起送成都,到齐后找了个借口全部杀光。这就是所谓大慈寺屠士,大约杀了五千多人。当他不断得报大西政权的地方官员被反他的势力捕杀时,又常常迁怒于当地百姓,派出军队不分良莠滥加屠杀。他甚至发出了“除城尽剿”的命令,分遣军队到所属州县搜杀百姓。连西京成都也发兵剿洗。”

    刘进忠无奈地说道:“张献忠派末将前往金山铺剿洗,末将建议不可妄杀,张献忠依然失去心智,依然动了杀意。说来也巧,末将御下不严,又有一个小校投了重庆曾英,于是张献忠便认为末将通敌,下令要杀。”

    “所以你就来投奔朝廷了?”宋友亮听了刘进忠的叙述,基本属实,又问道:“我还听说当初你攻打汉中不利,张献忠还给你下了一道圣旨,那真是旷古绝今~”

    提到那道圣旨,刘进忠忍不住笑出声来,“公爷圣明,那张献忠一介草莽,当年末将攻打汉中的李闯部兵败,张献忠闻讯大怒,下圣旨责备末将,只见使者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哉。当时跪在地上的遂宁文武士民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我的娘欸~”

    刘进忠话音刚落,帐内诸将也是笑得前仰后和,几个出身行伍的武将更是笑得用拳头不断地敲打桌子,或是抱到了一起李信也是莞尔道:“此等粗野皮肤,只知道杀掠,天兵如不早日入蜀,恐怕蜀民就要被他杀尽了。”

    刘进忠站起身来,说道:“末将久住川北,对于入蜀的道路一清二楚,愿为公爷的先锋,在前面开路。”

    “好~”宋友亮说道:“我任命你为营官,依旧统领本部兵马,号为‘忠’字营。”

    鸿德二年二月,宋友亮统兵十万从汉中南下攻打四川张献忠部下大将白文选镇守剑阁,并且白文选吸取了当年姜维的教训,在阴平一带也布下了重兵把守,自以为有此天险,明军难以进川。但是刘进忠却给宋友亮指了一条小路,他手指地图说道:“嘉陵江东面翻过三座山,有一条小路名曰来苏径,敌军在江西置栅栏守备,对岸有渡口,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疆店,与官道连接,由此进兵,则剑阁之险就象聋子的耳朵——摆设。”

    宋友亮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条路的?”

    刘进忠笑道:“末将就是从哪里绕过剑阁,前来投奔的。”

    于是宋友亮依计行事,顺利绕过剑阁,从南北两面夹攻白文选这时,刘进忠又对宋友亮说道:“白文选也是一员大将,末将愿意为公爷劝降他。”

    宋友亮说道:“如果他愿意归降,那么爵位和你相同。”

    于是,刘进忠来到剑阁关门下,大声叫道:“白兄弟,白兄弟在吗?”

    白文选来到关门上,一手拿着弓箭,一手指着刘进忠说道:“刘进忠,你这个叛徒,还有脸来喊关?”说罢白文选弯弓搭箭,指向刘进忠,“我一箭射死你这个叛徒。”白文选话音未落,便嗖的一箭射向刘进忠。

    不过羽箭却在刘进忠面前十步的地方落了下来刘进忠笑着捡起羽箭,笑道:“白老弟,不要固执了,你我都知道,现在的张献忠已经不是以前的八大王了。他完全成了一个暴君,一个屠夫。跟着他,你是不会有前途的!安国公爱民如子,又礼贤下士,就是公爷派我来劝降白兄弟的。”

    “不要再说了~”白文选再次举起弓箭,这次他将弓拉了一个满月“将军,不可~”几个小校扑了上来,死死按住白文选,“将军我们降吧,刘将军说得对,八大王已经不是以前的八大王了。”

    “哎!”白文选长叹一声,“也罢~八大王,你不要怪我背叛,实在是您越来越不像当初那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八大王了呀!”白文选长叹之后,下令开门投降就在白文选投降的消息传到成都后的第二天,张献忠便下令除大西政权官员家属以外,成都城内居民一律杀绝。第二天,各营兵马皆奉命认真严剿,毫不容情。各军分队把守城门,余军驱百姓到南门就刑。被拘百姓无数集于南门外沙坝桥边。

    一见张献忠到来,百姓们跪伏地下,齐声悲哭求赦云:“大王万岁!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无辜百姓?何故畏惧百姓?我等无军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敌,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众无辜小民!”。

    张献忠听了非但无哀怜之意,反而厉声痛骂百姓私通敌人。随即纵马跃入人中,任马乱跳乱蹄,并高声狂吼:“尔等忘恩负义之辈,该杀该死!”随令军士急速动刑。无罪百姓齐遭惨杀。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张献忠剿洗成都后,旋即传令晓谕各乡场镇村庄之民,均可移居成都城内为京都居民。张献忠的过火行为,最后弄得自己越来越孤立,大西政权控制区内的官绅地主则纷纷叛乱,许多地方的四川人在大西军大兵压迫时就勉强听命,大西大军一走,许不断有忠于明朝的士绅联合百姓杀死大西政权的伪官“起义”。以至于成都百里外,耰锄白梃,皆与贼为难

【229】张献忠毙命

    离开成都之后,张献忠率领二十万大军直接向顺庆府方向进发。他的目的很明确,川北是肯定守不住了,眼下只有抢在宋友亮的东路军被摇黄十三家拖住的机会,抢先攻下重庆。摇黄十三家有姚天动、黄龙初创,他们聚众劫掠。后有沔阳人袁韬,因奸婶事发,逃投响马贼马潮,胡九思等,继踵姚黄,日事掠杀。及献入,遂乘势据蓬州、仪陇、南部各地方。杀老幼,掳精壮,掘墓开坟,生死无得免者。在张献忠入蜀以后,摇黄残部自加入了袁韬、武大定等地主流氓分子,已变成了“土暴子”,他们没有斗争目标,专以残害人民为事。虽然在崇祯十七年八月,曾率部五万降于张献忠,但他们仍然盘居于原地,张献忠不能过问。

    鸿德二年(1645)二月二十一日,张献忠率领大军急行军到了重庆府合州附近,嘉陵江畔的钓鱼山,在哪里张献忠安营扎寨,远远可以往见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后方大营。李定国和刘文秀两员大将自去年十一月开始就围攻重庆,但是南明守将曾英不是泛泛之辈,以助于攻打了几个月还是毫无进展。李定国和刘文秀听说义父来了合州督战,于是愈加催动大军急攻。一时间,重庆城内城外,喊杀声震天,几里之外都能听见张献忠听说重庆至今还没有攻陷,心里老大的不高兴,于是问周围人道:“这曾英是个什么人?”

    却说乱世出英雄;张献忠由楚入川;四川大乱;就激出了一位青年才俊。曾英乃是福建莆田人;字彦侯。随父亲赴任来到了成都,父亲病死之后就留在了四川;人们都称其为曾公子。曾公子儒雅风流;多才多艺;曾遍历大江南北;与如皋冒辟疆交厚;二人相约共赴国难。曾公子也是节烈之士;心雄万夫;只是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治世用文;乱世用武。曾公子见天下大乱;官员们庸劣不堪;便注重于学习军事;结交蜀中豪杰。由于他仗义疏财;多有侠气;所以士多归之。

    甲申年春季,张献忠率部入川。蜀道崎岖;易守难攻;曾英主动请战;愿率兵千人将流贼堵住;寻机破敌。巡抚陈士奇见他不过是个二十三四岁的白面书生;很是瞧不起。蜀中大将多的是;陈士奇哪里肯用这个公子哥?将全蜀兵马交由大将赵光远指挥;结果被张献忠部打的大败;赵光远率残部逃往汉中。蜀中三百年未经战乱;民不知兵;奢侈之风已历数百年;哪里能当得来自陕北的虎狼之士?张献忠大军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无不应手而下。四川土寇乘势蜂起;陈士奇焦头烂额;无所措手足。

    在万般无奈之下;陈士奇同意由曾英挂守备军职;统率五百乡勇前去进行抵御;也是死马权当活马医。曾英将全部家财都用在军中;每日里好酒好肉对待这些将士;训练了十几日;有了军队的样子。军中士气旺盛;曾英就率部出征;设伏于瞿塘峡山谷。张献忠的大军无人可敌;明军望风而走;没曾想在瞿塘峡就吃了个大亏。数万流贼蜂拥而来;曾英率部占据险要;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下的流贼们日夜大骂进行挑战;曾英不上那个当;就是坚守不出。曾英派人将旗帜遍立山谷间;似乎有千军万马;经常半夜擂鼓如同袭贼大营;令其内乱自相残杀。曾英这数百乡勇坚守了四个多月;援兵不到;粮食早就吃光了;只好主动退往忠州。夏四月;流贼水军杀到了忠州;曾英率水师作战;火烧敌船百艘;毙敌千人;震动蜀中。曾公子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南明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督川、湖、云、贵军务,专办川寇的王应熊却很不信任曾英,反而重用一个名叫王祥的武官。后来曾英收复了重庆,威名远扬;众心归附;有战船千艘;丁壮五万。干脆绕过王应熊,直接向南明朝廷讨封,爵封平寇伯;如此一来曾英更是不理睬王应熊了。曾英的实力越来越强壮。曾英分兵镇守涂山;在遂宁设盐税用于军饷。曾英自行征收粮税;官员们无力约束。曾英的地盘都是靠自己打下来的;敢于与大西军正面对抗的主要就是曾英统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