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驸马-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盛京被何人所焚?”

    “几日之前,被南蛮子偷袭,南蛮子烧杀yin略~~”钴尔哈苏氏正想细细说来,忽然从辽阳大路方向飞奔来几个骑士,用满语大叫:“阿克敦牛录不好了~~盛京~~盛京~~”

    “盛京怎么啦?”阿克敦开始相信钴尔哈苏氏不是在信口开河“盛京被南蛮子给毁了~”来人带着哭腔,“那个惨啊,城里几万口人几乎被杀光了,没死的也是生不如死。尸体把整个城池都塞满了,臭味几里之外就可以闻到!”

    阿克敦脑袋嗡得一声,他声音颤抖地问道:“那我阿玛和额娘~~”

    “城里没死的,都被砍掉了手脚,戳瞎了双眼,割掉了舌头~~与其这么活着,还不如死了~”来人忍不住放声大哭“啊~”阿克敦大吼一声,一头从马上跌落,一帮小兵赶紧手忙脚乱地为阿克敦掐人中,许久才把阿克敦救醒过来这时,隆古咚也赶到了郊外,他双眼红肿好像烂桃子,“阿克敦兄弟,咱们要报仇啊!”

    阿克敦好不容易被救醒,他一见隆古咚,也是抱住他就放声大哭,“走,咱们去锦州,请皇上发兵为盛京百姓报仇啊。”

    “对~去锦州~。”隆古咚见到了娜木钟等人,诧异道:“这些是什么人?”

    阿克敦答道:“她们盛京的贵妃,被南蛮子掳去,但是听说南蛮子粮食自己都不够吃,所以就把其中的妇孺给释放了。”

    “军中缺粮?”隆古咚喃喃道:“敢问贵妃,南蛮子有多少人?”

    娜木钟想了想,说道:“少说五六千人。”

    隆古咚皱了皱眉头,“大军和少壮都去锦州了,辽阳守军不过千人,看来我们还是得去锦州,请皇上回兵。”

    且说这时的皇太极身体愈加虚弱,自己无法骑马,部下只能准备了马车送皇太极。九月一日晌午,皇太极的马车到了距离锦州不到三里的地方。尽管车夫十分小心,结果还是把正在小憩的皇太极给颠醒了。

    “要到锦州了吗?”皇太极只觉得头有些晕“回陛下,还有不到半里地了。”小太监答道“停车!”皇太极赶紧喊道“喳!”马车戛然而止皇太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车厢里走了出来,“更衣,为朕着戎装。”

    “喳!”小太监赶紧从箱子里取出皇太极的袍甲、弓箭、箭壶、佩刀,为皇太极一一穿戴起来穿戴完毕之后,皇太极朝驻马车边的巴喇牙说道:“你~下来,把马给朕。”

    “陛下~您的身体~”那巴喇牙迟疑了一下,结果换来皇太极的一巴掌“混账,朕生龙活虎~无病无恙,为何不能骑马?”皇太极一脚将那巴喇牙踢下马,用一个很潇洒的动作从车辕上跳上马背“陛下威武~”皇太极的这一手,换来了巴喇牙们的齐声欢呼“吼~”皇太极一马当先,领着一众巴喇牙骑着马通过建奴军的前哨“威武~”皇太极骑着马的飒爽英姿,同样也赢得了路上建奴军的齐声喝彩“臣等恭迎陛下~”

    在中军大帐之中,多尔衮、阿巴泰、杜度、豪格等人一起跪迎皇太极“盛京一切安好,诸将当尽心竭力,将松山堡的明军一举歼灭。”皇太极意气风发地说道“谨遵陛下旨意。”诸将齐声道散帐之后多尔衮、杜度、阿济格聚拢在一起喝酒吃肉“本以为皇上年纪不小了,最近几年又一直龙体不佳,这次宸妃病危,本以为他会大受打击,可现在看来~”杜度喝了一口酒阿济格也说道:“是啊,听说他去盛京的时候是连夜骑马,回来的时候居然还能骑马跨刀。”

    “哼~”多尔衮冷哼一声,“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他的脸和披风上有没有风尘?他的衣服上有没有汗渍?胯下的马有没有出汗??”

    这话倒是把阿济格给问的无言以对,他还真没有注意“他的脸上没有风尘,也没有汗渍,披风也是,而且还有整齐的折痕,显然是刚刚从箱子里拿出来的;他胯下的战马没有出汗,鼻息也不大,说明没跑多少路程。”多尔衮笑道:“这么说来,他是在离此处不远的地方才刚刚换了衣服。”

    “为得就是掩饰他身体的虚弱吗?”阿济格问道多尔衮笑道:“没错,欲盖弥彰。”

    阿济格点了点头,“那既然他都到了这地步了,说明她的日子不多了。十四弟,咱们要早做打算呢。”

    “是啊,十四叔~”杜度也说道“嗯~”多尔衮点了点头,“只等多铎回来,咱们再一起筹谋一下。”

    多尔衮正要应承,忽然听到帐外一阵鼓噪“发生什么事情?”杜度恼怒地掀开帐帘,只见外面兵士们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大哭,或大骂“何事聒噪?”杜度拉住一个小兵就问“盛京~~盛京被南蛮子偷袭~~~额娘啊~~”那小兵放声大哭起来“胡说八道~”杜度怒道:“妖言惑众,扰乱军心,小心我宰了你。”

    小兵擦了擦眼泪,“这种话小的敢乱说嘛?辽阳的兄弟在辽阳郊外遇到了麟趾宫的贵妃娘娘,一路护送她们来的。这话便是娘娘说的,娘娘会乱说嘛?”

    “难道是真的?那~~~”杜度脑袋嗡得一声,不敢再往下想这天夜里,皇太极的金帐内早已乱作一团,放声大哭者有之,用刀劈砍桌子者有之,用头撞柱者有之。帐外的大营里也是乱作一团,甚至有的士兵毁坏兵器来表达悲痛“陛下,要为盛京百姓报仇啊~”

    “陛下,我额娘死的太惨啦~”

    “陛下~我~~~~~~~~~~~”

    “够啦~”皇太极大吼一声,“哭闹有什么用?死去的八旗父老能活过来吗?”皇太极如狮子吼一般的雄浑之声,顿时将帐内所有人的声音盖过,所有人包裹多尔衮在内,都不敢再大声叫嚷“盛京之事发生在十天前,那是正是我们围困洪承畴的关键时刻,朕没说出来,那是怕军心涣散,误了大事。”皇太极苦口婆心地说道阿巴泰却第一个不同意,他说道:“洪承畴今天杀不死,明天还再杀,今年杀不死,明年还可以再杀,可是我们的家人呢?”阿巴泰双眼满是血丝,拳头攥得嘎嘎直响阿济格也说道:“我觉得七哥说的有道理,南朝大臣多的是,想当初死了熊廷弼又有孙承宗,走了孙承宗又有袁崇焕,死了袁崇焕再来洪承畴。可我们的兄弟姐妹、阿妈额娘只有一个啊?”

    济尔哈朗说道:“陛下说的有道理,难道大家如此聒噪,死去的亲人就能活回来?”

    代善的孙子阿达礼不客气地说道:“那是因为郑亲王你的福晋没有死,所以你说风凉话!”

    “混账~”老代善给了阿达礼狠狠一个巴掌,“这是和你长辈说话的态度吗?混账东西~”骂罢,代善又对皇太极说道:“陛下,如何决断,请陛下示下~”

    皇太极对代善的表现很满意,于是说道:“已经过了快十天了,等我们追到险山堡,那股偷袭盛京的南蛮子恐怕早就逃进朝鲜了。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他一指,咱们就~~~~”皇太极话音未落,就听帐外一阵躁动“来人,到帐外传令,谁在鼓噪,就地正法。”代善朝帐外喊了一声“不好了~”一个正黄旗的巴喇牙猛地冲进帐来,险些与站在帐门口的代善撞个满怀,“明军踹营来了~”

【138】洪承畴挣扎,宋友亮回京

    洪承畴自从送走白广恩后,一直忙于部署松山堡的防务,打算长期坚守下去。他表面仍然很平静,说话很温和,但内心十分苦闷,感到前途茫茫。就在这种心境中,他忽然得到一个消息,使他的眼前一亮,登时生出来不小希望。原来将近黄昏时候,有人向他禀报,说虏酋四王子刚刚移营到松山堡附近,离城不过四五里路。他的御营在中间,两边又各扎了两营人马,一个营是镶黄旗,另一个营是正黄旗。都是刚刚安下营寨,还来不及挖壕筑垒。

    现在天色越来越暗。洪承畴想,马上派人去清营劫寨,倘能得手,将虏酋活捉或杀死,整个战局就会大大改观。于是他马上派人将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找来,商议劫营之事。大家认为,自从丧师以来,又经过第一次劫营失败,老憨绝对料不到明军以现在的残师会去幼营。如果现在迅速出兵,乘其不备,很可能得手。这是出奇制胜的一着棋,但要胆大心细,准备劫营不成能够全师而回。当下王廷臣要求派他前去,曹变蛟也要求前去。

    这时,白广恩前来禀报,说建奴营中似乎有变,原本很有纪律的建奴士兵忽然鼓噪不安,在营地里胡乱跑动。

    “天助我也~”洪承畴大喜,立刻拿出本就很少的军粮,让白广恩和曹变蛟精心挑选五千名士兵,让他们饱餐一顿。曹变蛟和白广恩让五千死士饱餐一顿,立即出发。他自己和白广恩率领精兵居中,一个参将带着人马在左边,一个参将带着人马在右边,另外一个游击率领一支人马在后,准备接应。曹变蛟命令大家不准举火,不准喧哗,脸上要涂抹黑灰,就是刀剑也为了防止在月光下反光,也涂抹上了黑色。这支敢死队,在秋夜的星光下悄无声息地迅速向敌营奔去。

    曹变蛟命两个参将各率人马去劫镶黄旗和正黄旗两座营寨,他自己率着精兵直往御营冲来。等到建奴发觉,大喊“明军劫寨!”曹变蛟早已挥动大刀,在喊杀声中冲进敌营。明军见人就杀,距离稍远的就用箭射。建奴一时惊恐失措,纷乱已极,有的进行没有组织的抵抗,有的大呼奔跑皇太极与一干王爷、贝勒们正在御帐内争论不休,一听到明军劫寨,赶紧指挥他的御前侍卫,守住御帐前边,拼死抵抗。可是曹变蛟的人马来势极猛,皇太极的侍卫纷纷死伤。左右一些清兵将领看见御帐遭到猛烈冲击,赶快来救,但都被曹变蛟的人马杀败。眼看御帐已经无法守住,皇太极只得由侍卫们保护着,且战且退,等待两边的营寨前来救援。但这时镶黄旗和正黄旗的营寨也正受到明军两个参将的冲杀,特别是距离最近的正黄旗,受到的袭击格外猛烈,陷于一片混乱,无法分出兵力去援救御营。

    皇太极周围的侍卫死伤越来越多,处境越来越危急,有时明兵冲到他的面前,逼得他自己也不得不挥剑砍杀,将突来的明兵杀退。正在抵挡不住之时,他忽然看见一个大汉,骑在马上,大呼着向他冲来。他知道这就是明军的主将,立刻吩咐左右侍卫,一齐向这个大汉射箭。

    这个大汉正是曹变蛟,已经负伤,正在流血。他忽然发现了皇太极,不觉眼睛一亮,骂了句:“休想逃走!”便不顾一切地直往前冲,要将“敌酋”生擒或杀死。当他冲到离皇太极只有三四丈远的时候,被一支箭射中右肩,落下马来。

    明军赶紧救起曹变蛟,停止了冲击,迅即向外撤退,昏暗中只听见短促而紧急的口令:“出水!快出水!”这时曹变蛟因两次负伤流血过多,已经昏迷不醒。明军冲出皇太极御营,进攻镶黄旗和正黄旗的两支人马也先后来到,汇合一起,向着松山堡退去。

    皇太极因事出意外,惊惶初定,又不知明军究竟有多少,不敢派兵追击。他下令连夜整顿御营,同时调集人马在御营前驻扎,加强戒备,以防明军再一次前来劫营。

    曹变蛟被抬回松山后,经过急救,慢慢醒来。他的伤势很重,但性命还不要紧。经此劫营不成,洪承畴已经不再幻想改变局面。他吩咐把曹变蛟送到松山堡内,好好医疗。过了几天,他为着避免损失,将大部分人马移驻到城内,一部分留驻城外的堡垒里边,准备从此受建奴的围困,拼死固守,等待朝廷援兵。

    阿巴泰一面拍着桌子一面裹伤,一面骂道:“说什么围歼洪承畴,这次差点让人家给踹破了大营,这下可好,真是罗锅子摔跤两头空啊。”

    被阿巴泰这么一挑,其他王爷、贝勒们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撤兵的呼声铺天盖地。

    多尔衮乘机说道:“陛下,从几位福晋带来盛京被偷袭的那一刻起,军心就已经动摇了。现在被洪承畴这么一踹营,兵士们更是无心恋战。与其再次虚耗十日,还不如~~~”多尔衮顿了顿“还不如回家安葬亲人~”阿巴泰接口道,他的脸上有无法掩饰的悲哀和焦急这时,又有小卒狼狈地连滚带爬前来禀报,说方才辽阳来人,说三天前南蛮子攻破辽阳城,又是一番屠戮,随后往金州方向去了。

    这下皇太极的御帐里彻底炸锅了,许多小贝勒、贝子们叫嚷着就算杀头也要回盛京之类的话,就是代善也只能沉默不语,皇太极见人心如此,无奈之下只能下令退兵,各旗兵马一天隔一天的回撤。

    且说洪承畴和祖大寿发现建奴正在退兵,心里奇怪,想追又不敢追,于是十天之后,锦州和松山的围城建奴军都退走了。

    九月二十日,宋友亮的旗舰在天津卫登陆,锦衣卫早就将奏报送到崇祯御前,崇祯特许宋友亮率登州镇的骑兵部队押送建奴俘虏入京。从天津到北京,一路上汉人百姓争相围观,夹道欢迎。不时有烂菜皮、臭鸡蛋往那些建奴俘虏的身上扔。尤其是范文程、张存仁之类的大汉奸。

    九月二十六日,宋友亮的队伍抵达京城,少量步兵在城郊校场驻扎。然后,张鼐率领五百骑兵押着两百多名建奴高级战俘入城,取御道直奔紫禁城的正门承天门,进承天门到午门献俘。一路上,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列队道路两旁,维持次序,数以万计的京城百姓则在士兵背后敲锣打鼓。又唱又跳。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捷。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大明军队和建奴军队交手,除了几个防御性的小胜仗,剩下的除了败仗还是败仗。不是全军覆没就是丧土辱国,大明文武百官和军民百姓谈建奴色变。闻辽东胆寒。这次,宋友亮在朝鲜斩杀建奴两万,格毙亲王一名不说,还横扫辽东,攻破建奴伪都,再杀敌数万,还把建奴贵酋的老婆孩子都抓了一大堆。一举打破建奴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鬼话。在这么大的胜利面前。京城百姓官那还有不欢呼雀跃之理?

    “宋军门来咯~~~”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辽东大捷的头号功臣宋友亮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满面春风的出现在翘首以待的京城官民百姓面前宋友亮穿着崇祯皇帝御赐的盔甲,骑在辽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