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上)-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大刺激了对鸦片的需求。输入量激增,利 润惊人,扭转了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由出超转为入超。鸦片战争前的20 年间,流入英国的白银,至少在1亿两以上。      清政府禁烟不力,时紧时松,不少地方官员与英商内外勾结。英商在 珠江口伶仃洋设置趸船,作为鸦片仓库和船商栖息处。一位名叫霍士保的 英国探险家,窜入伶仃洋附近的群岛勘探,惊喜地发现香港这块风水宝地。 尤其是香港岛的大潭湾、石排湾,是天赐的良港。霍士保绘制地形图,向 众英商宣布他的地理新发现。英商对香港,莫不垂涎欲滴。      鸦片的丰厚利润,惹得英国国内的商人分外眼红。1834年,英廷屈服 商会的压力,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垄断权。英国商人蜂拥赶赴印度, 纷纷加入鸦片走私。      走私鸦片,以英商最多。此外,还有西方各列强的商人。为调解纠纷, 维护英商的利益,英驻华商务监督罗宾臣,竟把他的办公室搬到伶仃洋快 船上。      所有的鸦片商,皆赚得私翼鼓胀,眉开眼笑。鸦片走私始作俑者渣甸 捷足先登,成为鸦片商首富。广州查禁鸦片风声吃紧,渣甸仓皇逃回英国, 受到英雄凯旋般的欢迎。翌年,渣甸因对华贸易“功勋彪炳”,荣任下议院 议员,可谓名利双收,显赫一时。      另一个大鸦片商马地臣,与渣甸不相伯仲。鸦片战争爆发,马地臣衣 锦还乡。英国西海岸有座路易斯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马地臣用手杖 一指,竟把路易斯岛买下。修建别墅,又轻飘飘甩出33万英镑。维多利亚 女王封其为爵士,马地臣住在奴仆成群的海岛,如一方国王。      红光满面的鸦片商身后,是无数的受鸦片毒害的中国人,瘦骨嶙峋, 倾家荡产。中国每年流出的“鸦片白银”,多达500万两,为清廷年收入的 1/10,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一方面,英商为保障鸦片走私的长久利益,希望英国在中国占据一块 永久基地;另一方面,鸦片之灾,在中国肆虐泛滥。朝野禁烟呼声,日益 高涨。                                     辱国条约      1839年6月3日,珠江口海滨,海风徐徐,阳光煦煦。虎门海滩,冲起 一股青褐色浓烟。围观的中国人,人山人海,莫不扬眉吐气,欢呼雀跃。 伶仃洋趸船上的英商,如丧考妣,咬牙切齿。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将缴获英美鸦片商人的鸦片237万 斤,全部付之一炬,显示了中国人民彻底禁烟的决心。      渣甸、马地臣诸英商,老羞成怒,敦促英廷出兵中国,割据香港,以 维护鸦片走私的暴利。英军多少侵犯珠江口沿岸,均被清军击退。      农历七月七日,九龙的乡民正过七夕节。困在战舰上的英国水兵,闻 
… 页面 9…

到农家飘来的酒肉香气,从尖沙咀登岸,朝村庄晃来。他们闯进一户人家, 见满桌酒菜,高喊“Wine(酒)!”个待主人表示,端起酒碗就喝。      番鬼的无理,引起乡民的义愤。好些个男子汉,围住水兵,忍目而视。 水兵旁若无人,喝光了又到酒坛舀。乡民林维喜怒发冲冠,劈掌击落番鬼 手中的酒碗。众水兵抓往林维喜拳打脚踢,乡民与水兵对打,混战之中, 林维喜被木棒击中头颅,鲜血四溅,昏厥在地。      英国水兵趁乱逃走。林维喜不治身亡。      消息传至林则徐那里。林则徐义愤填膺,传令英方交出杀人凶手,遭 英方拒绝,林则徐下令沿岸不得供应粮食予英船。      9月4日,三艘英舰泊靠九龙口岸,派员进九龙城索取粮食,一无所获。 于是,英舰向九龙山上的清军兵营开炮,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英军数次 以炮舰进犯九龙等地,均被清军击退。      19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领48艘炮舰,浩洁荡荡远航中国。 懿律知道广东沿海清兵严阵以待,故而一路北上,英舰炮轰厦门,攻陷定 海,气势汹汹开进天津大沽白河口。      北京天津,近在心咫尺,隆隆的炮声,把道光皇帝从天朝美梦中震醒。 中国皇帝,始知夷国的厉害。泱泱天朝大国,在区区夷兵面前,竟这般不 堪一击。      道光派直隶总督琦善,至白河口与懿律谈判,懿律提出赔款割岛,惩 办林则涂。琦善含糊答应赔款割岛,却态度鲜明地表示:对林则徐“重治 其罪”。条件只有一个,英舰撤回广东。      结果,道光下谕,将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革职,任命琦 善为两广总督,懿律在南航途中生病,返回英国。到任后的琦善,与英国 驻华商务监督查尔士·义律继续谈判。      时至岁末,琦善仍在谈判席上闪烁其辞,令义律大为恼火。为迫使琦 善就范,义律下令炮轰沙角、大角炮台,并将其占领,琦善吓得魂飞魄散, 两股战抖,立即同意义律擅自拟定的《穿鼻草约》。       《穿鼻草约》的核心条款是:割让香港,赔款600万元。琦善心想,600 万元换得国疆平安,不算太亏。就不知这些红毛夷官,哪根神经有毛病, 怎会看上香港这蛮荒小岛,这样倒好。反正是天朝大陆之外的弹丸孤岛, 万岁该不会龙颜大怒。      道光皇帝偏偏龙颜大怒:割地赔款,天朝尊严扫地。道光下令将琦善 革职锁拿,家产充公,对《穿鼻草约》不予承认。      无独有偶,义律落入琦善同样下场。英外交大臣马麦尊,收到 《穿鼻 草约》报告后暴跳如雷,认为英国斩获太少。义律遭革职,接替他的,是 钵甸乍。      1841年8月,钵甸乍到中国,以香港力据点,集结军舰26艘,沿海北上, 再次攻陷厦门、定海,侵占镇海、宁波。次年,大批英国援军从印度开到 中国东南沿海,钵甸乍率兵长驱直入长江,陷上海,夺镇江,兵临南京城 下。      清廷慌了手脚,赶忙派耆英至南京求和。钵甸乍咄咄逼人,声明所开 具的条款,须一字不改全部接受。否则,以武力征服中国。      1842年8月29日,耆英被迫在《南京条约》上签字。该条约的条款,比  《穿鼻草约》要多得多,其中一条是割让香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 
… 页面 10…

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是英国“对华关系”第一次取得“辉煌胜利”。                                     得寸进尺      然而,欲壑难填的英殖民统治者,岂会就此罢休。他们首先造成占据 南九龙的既成事实,并不断在中国领侮、领土挑衅。      1856年10月,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口广州水师侵犯英船亚罗号, 下令英舰炮击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一年,法国传教士马赖被广西地方官吏处死。法国以此为借口,与 英国组成联军攻打广州。      1857年12月攻陷广州,俘虏两广总督叶名琛。英法联军沿海北上,于 次年5月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威逼天津。清廷慌忙议和,签订了《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得逞南下。      不到一年,英法战舰再次出现在大沽海域,与清军展开激烈炮战,英 法战舰被迫撤离。      1860年8月,英法联军援兵增至18000人,再次攻打大沽炮台。不久, 大沽陷落,天津失守,北 京城外枪声大作。      咸丰皇帝方寸大乱,逃在热河,留下弟弟恭亲王与英法议和。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疯狂报复,烧、杀、掠、奸,无恶不作。他们最 大的报复行动是火烧圆明园。他们更以火烧紫禁城为要挟,威逼清廷答应 所有条件。      1860年10月24日,清廷被迫签下《北京条约》,该条约内容广泛,其中 一条是割让南九龙半岛,即今日界限街以南的那片城区。                                     名租实霸      英国得陇望蜀,进而觊觎整个九龙半岛。      1864年,英国少将隆特金,率军占领北九龙深水湾的一片陆地,并在 此修筑军事基地。隆特金奏本英国作战部,要求军事攫取整个九龙半岛。      隆特金的企图与英廷的拓土野心不谋而合,但英廷主张走“外交渠道”, 并认为时机尚不成熟。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港督罗便臣在发回英廷的报告中说。“我不得不郑 重指出,调整和扩展本殖民地是十分必要的,东方直布罗陀香港,并不像 人们想象中那么安全。”罗便臣还给英国殖民大臣去信,敦促英国攫取整个 九龙半岛。      甲午战争,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赔款 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这下时机到了,英国趁机向清廷提出拓土要求。腐败软弱的清廷,岂 敢怠慢英国。英国是世界第一列强,军事实力远在日本之上。况且,小小 日本,攫夺了中国一省之多的领土,英国仅得香港弹丸之地,英国只是租 借北九龙,大小不及一个县。      谈判由清臣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进行。李鸿章坚持下列要求: 保留九龙城归中国管辖,清文武官员照常行使职能;为防止鸦片走私,要 求港英当局协助中国海关缉私收税;保留靠近九龙城的大鹏湾一处码头, 
… 页面 11…

供中国官员使用;在大鹏湾、深圳湾里的中国军舰商船,无论战时或平时, 均可自由停泊行驶等等。      李鸿章是清廷中最具海洋意识的大臣。但是,英国一旦将北九龙弄到 手,中国这些无奈之下的合理要求逐渐消失殆尽。      英廷为了急于签下条约,对中方的要求,待土地得手再队长计议,便 指使窦纳乐先满口答应。      1898年6月9日,《展拓界址专条》在北京正式签订。      专条从7月1日起实施,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租借地,为九 尤半岛的南起界限街,北至深圳河的大片地区,总面积975平方公里,占新 安县全境面积的2/3。这片新租地就是新界。      1841年1月26日,英军正式占领香港岛。自此,香港进入英帝国统治时 代。      晚清诗人黄遵宪经香港,见港督府上的米字旗,双眼流血,即赋诗一 首,以抒忧愤:                 水是尧时日夏时,衣冠又是汉官仪;                 登楼四望真吾土,不见黄龙上大旗。 
… 页面 12…

                       第二章渣甸洋行千失措渐上正途      渣甸洋行是远东最大的鸦片走私集团,它拥有的鸦片夏船占总量的 1/3;它的19艘飞剪船飞驶于东南沿海;它与颠地洋行垄断鸦片价格,控制 走私渠道。鸦片战争后,渣甸洋行的鸦片贸易更上一层楼,然而,前大班 威廉·渣甸却主张投资利薄的“民生事业”。是挂羊头卖狗肉,还是另有所 图?      图为西九龙填海工程。这项填海工程使九龙半岛土地面积增加约三分 之一。      1841年1月26日。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碧蓝的海湾,海鸥悠然飞翔。虽是隆冬,处于 亚热带的香港岛却一片葱笼,翠绿的热带植物从海滩一直叠到山顶。站在 山顶眺望,可见过往桅船的帆顶。      几艘巨大的桅船,向香港岛南岸的海湾驶来。桅船渐近,黑洞洞的炮 口清晰可见。这是英国战舰,它们来执行特殊使命。旗舰上有一个威严的 军人,正举着望远镜探视,他就是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麦伯将军。      岛民好生奇怪,番鬼来这里干什么?莞香由港岛外销,早已成为历史。 平日,除了恶劣天气,极少有大船光顾这孤岛,岛民仍生活在封闭的天地 里,出海捕鱼也只在附近海域。他们依稀耳闻,一日航程之遥的伶仃洋, 曾因鸦片走私,闹得天翻地覆。可这一切,与己毫无干系。      轰隆隆!数发炮弹,在海滩礁岸炸响,乱石飞崩,掀起几丈高的浪花。 海鸥与山鸟,惊得扑楞楞飞逃:岛民吓呆了,惶惶逃回家去。      在港岛的北面,驻扎了少量清兵,数日之前,接到两广总督琦善的命 令,撤回到九龙军营。就算这些清兵仍留驻港岛,也无法抵御英兵的洋枪 洋炮。      英国海军陆战队在赤柱登陆。他们战战兢兢,一路鸣枪。他们发现没 一个清兵,才大摇大摆,簇拥着占领军统帅麦伯将军,朝山顶攀行。      稍后,皇家硫磺号船,下来一队军人丈量勘测,为首的是测量官卑路 乍爵士。      占领军在山顶举行了升旗仪式,麦伯含着欣喜的热泪,将米字旗插入 岩石缝中。士兵高呼女王万岁,朝天鸣枪庆贺。刹时,海域里的英舰,也 纷纷鸣枪开炮庆贺。                                     风靡英伦      清政府对英军占领香港反应迟钝,割岛辱权,虽觉切肤之痛,但并未 意识到香港对英国的特殊意义。许多官员对香港一无所知,甚至连香港在 哪里都闹不清楚。      第一个出卖香港的琦善亦是如此。他第一次听说香港,是从英臣懿律 那里。到广州赴任后,琦善与义律继续谈判,在义律摊开的地图面前,琦 善竟把大壕岛 (大屿岛)当成香港岛。      相反,英国人比中国官吏更熟悉香港。1820年,英国出版的航海著作 
… 页面 13…

里,就把这座海岛称为香港,并配有石排湾泉流的瀑布,正好与有关香港 地名的掌故相吻。当时的粤语为Heung Kong,现通行的英文音译为Hong Kong。     这之前的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自北京返英,途中在九龙、香港群岛 考察,回英后提交一份报告,报告说:“从各方面看来,无论出口入口,香 港岛水陆环绕的地形,是世界无与伦比的天然良港。”     考察过香港的英人至少有十几位,有官吏、军官、商人、航海家、探 险家、传教士,等等。他们或绘制草图,或写成书面报告,在英殖民地部 的档案室,有好些香港的资料。      英军占领香港的消息传到英国,朝野一片欢腾。伦敦各报均以大标题 报道大英帝国的辉煌胜利。逃回英国的鸦片商渣甸和颠地,激动得热泪盈 眶。如果英国早有这块避风港,英商就不必呆在伶仃洋里,饱尝颠沛流离 之苦。      渣甸、颠地上书维多利亚女王,赞誉义律是香港的“开埠功臣”,主张 为义律晋爵。       《守鼻草约》的报告不日送到,外交大臣巴麦尊气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