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吃在北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奥运--吃在北京-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88年北京首届烹饪大赛上,晋阳饭庄夺得大赛最高奖的京龙杯3个。著名烹调师金永泉曾随同北京市服务事业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并筹措了在日本的山西风味饭店晋风楼的开业。

    纪晓岚与阅微草堂

    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路北有晋阳饭庄,原是一座中国传统形式的两进四合院,临街朱红大门前有两棵古槐。这座宅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雍正初年,当时这里是岳飞的后裔,奋威将军岳钟琪所营建的宅邸。到了乾隆年间,清代的大学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迁进这座宅院。

    纪晓岚(1724…1805)名昀,字春帆,河北省献县人,乾隆进士。他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他先后用了十三年的工夫,把三万六千多册的《四库全书》通读,写出了二百卷《四库全书总目》论述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成就的巨著。他还写了一部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共二十四卷,收录笔记一千余则。这是他晚年自乾隆五十四年(1790)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的。《笔记》取法六朝笔记小说而有所发展变化,内容杂博,较多地涉及世态而不局限于志怪,叙述故事简明质朴而又富于理趣,思想内容上也不乏可取之处。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别具特『色』的作品。纪晓岚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成《纪文达公遗集》诗文各十六卷。

    在他的宅第中,原有一间船形的屋子,当年悬的“岸舟”匾额,他的书房里,悬殊有“阅微草堂”匾额。现在此房还在,成为晋阳饭庄的餐厅,原匾已不存,现已改悬启功先生写的“阅微草堂旧址”横匾墨迹。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辞世,卒后谥文达。晓岚死后,纪氏子孙将阅微草堂割半凭与黄安涛。这以后,宅院即开始了屡易主人兴衷不定的历程。民国初年为刘姓盐商所有,后又卖给京剧名花旦于连泉(筱翠花),后又为梅兰芳购得,这期间曾租给富连成班主叶春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之际,又租凭给刘少白作为公馆。刘少白是山西兴县人,二十年代末任河北省建设厅秘书长,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当时正值蒋介石大批屠杀『共产』党人之际,刘少白不顾个人安危,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秘密为党工作,这个公馆也就成了党的接头地点遂遭破坏。此后,又由京剧名须生余叔岩和梅兰芳等在这里组办了“国剧学会”,“国剧画报社”,“国剧传习所”,并在院内建了戏台。解放前夕这里这成为一家银号。建国后,先后曾为运输公司、民主建国会、宣武党校等单位占用。从1958年改为晋阳饭店至今。

    现在饭庄前院还有一架藤萝,后院有株海棠,据传都是当年纪晓岚手植的。老舍先生前就常常坐在紫藤前的餐桌上,欣赏美景品尝佳味。

    2001年10月,饭庄迁出阅微草堂的东侧,搬到草堂的东侧。

    地址:宣武区前门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北京老字号──馄饨侯

    “馄饨侯”的馄饨为什么会名扬京城呢?主要是这儿的馄饨 做出来有讲儿。“馄饨侯”由打开张,一直以经营馄饨为主,除“文革”那几年以外,它这儿主营的品种就是馄饨和芝麻烧饼。其馄饨的特点是皮薄、馅细、汤好、作料全。“馄饨侯”的馄饨皮有薄如纸一说,把皮放在报纸上,能看到上面的字。馅细,指的是多少菜配多少肉馅都有比例,肉讲究用前『臀』尖,七分瘦三分肥,打出的馅非常均匀。一碗馄饨,10个皮为一两包一两馅,加在一起为二两,基本上不差分毫。“馄饨侯”的馄饨均为手工现场制作。做馄饨也叫推馄饨,手之麻利让人叹为观止,每班两个师傅,能供3000多人吃,平均一分钟能推一百多个馄饨。

    “馄饨侯”的汤是一绝,煮馄饨的汤是用猪的大棒骨,花6个小时左右时间熬成的。汤口儿讲究味浓不油腻,由于棒骨汤含有钙质,许多老人之所以好这口儿,也是冲着这个来的。“馄饨侯”的作料讲究一个“全”字,有紫菜、香菜、冬菜、虾皮、蛋皮儿等。记者曾在两年前写过一篇报道《北京的冬菜没了》,冬菜是京味馄饨不可缺的作料。“馄饨侯”为了淘换冬菜没少跑腿,最后在河北清县找到了生产厂家,眼下清县坛装冬菜成了“馄饨侯”的特供品。

    50年代,“馄饨侯”就已名噪京城。那时,八面槽离着吉祥戏院和北京“人艺”较近,一些著名演员演出散场后,常到“馄饨侯”喝碗馄饨吃俩烧饼当夜宵。您别看馄饨不起眼,它经常在大席面上『露』脸。当年,周总理宴请外宾,把“馄饨侯”的师傅请去过几次。“馄饨侯”的7位创始人之一陈清安的侄子陈宝增(今年已60多岁),几年前写过一篇回忆文章《我为总理做馄饨》,详细讲了这些情况。60年代初,“馄饨侯”的师傅参加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得过金奖,受到李先念、彭真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不久前举办的北京市烹饪技术大赛上,“馄饨侯”的馄饨获得了铜奖,在大众化筵席美食节上,他们推出的馄饨宴获得了金奖。

    北京老字号──东来顺

    东来顺涮羊肉馆由河北沧县回民丁德山创办于1914年,当时他家住东直门,涮肉馆则设在王府井原东安市场内,由于他从东直门来此开店做生意,故取含吉利之意的“东来顺”之名。

    东来顺的涮羊肉能远近闻名,主要因其具有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与火力旺的四大特点,所以生意红火而长盛不衰。

    选料精:东来顺历来重视选用内蒙古集宁地区的优质绵羊,尤其要用2~3年被阉割后的公羊,称为“羯羊”。这种羊肉肉嫩味美,不膻不腻。适合涮羊肉的羊一般重六、七十斤左右最好。而且只选用瘦而嫩的最佳部分的“上脑”,还有后腿的四个部位,即半肥半瘦的“大三岔”,肥瘦相间的“小三岔”,及以瘦肉为主的“磨裆”、“黄瓜条”,可涮肉约占整羊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丁德山在东直门外购了几百亩土地,兼营放牧,从而使东来顺最鲜嫩的优质羊肉供应不断,保证了“选料精”的创名牌优势。

    加工细:有了精选的原料,还需有严格的加工,才能有利创出名牌。东来顺选出精肉后,还要剔除筋皮、骨渣,经过冷冻才可切片。

    涮吃的肉片切得极薄,才可一涮就熟。这种肉片长约4寸,宽约1寸,其薄如纸,每半斤羊肉要切成40片左右,整齐码放盘中,十分诱人食欲。

    佐料全:东来顺涮羊肉的佐料十分讲究品种齐全。所有佐料主要有芝麻酱、酱油、盐、白糖、腐『乳』汁、黄酒、卤虾油、细葱花、韭菜花、香菜末等。此外还搭配有糖蒜、粉丝、酸菜、冻豆腐、白菜心等。另者在火锅里还放有海米、口磨、香料等,以增加鲜味,这种品种众多的调料、配料,在中外“食经“中也是不多见的。

    火力旺:涮羊肉的火锅,必须有旺盛的火力,才可涮出美味佳肴的涮肉。东来顺的火锅与众不同,是店主人丁德山自制的铜制长炉筒火锅。这种火锅盛木炭的炉膛大,炉筒烟管较长,空气拔力强,炉火旺,能让羊肉一涮就熟,保持鲜嫩味美,从而成为京城最著名的涮羊肉馆。

    北京老字号──萃华楼

    北京萃华楼饭庄地处繁华的王府井大街58号,创业于1940年5月16日。是一家驰名中外正宗鲁菜的大型饭庄,经营面积1800平方米,陈设讲究、古『色』古香、豪华的“龙”、“凤”宴会厅和风格各异的单间雅座,给人以高雅舒适之感,可同时接待400余人就餐。

    60多年来,以其高超的烹饪技艺、独特的风味菜肴、传统的优质服务和多样的经营方式,享誉京城。开业初期,蒋介石、孔祥熙、宋美龄等名人多次来店,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总理、杨成武、万里等先后多次在店宴请国内外宾客,文人墨客、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和名医专家关幼波先后光临该店,博得了一致的赞誉。萃华楼饭庄在市场竞争中,刻意求新、振兴鲁菜,在烹制菜肴上,选料精细,制作讲究,烹制精于爆、炒、蒸、炸、烩等,葱烧海参、糟溜三白、烩乌鱼蛋、翅针银丝羹至今列为该店名菜,创出一批适合现代人口味的鲁菜新天地。

    萃华楼业务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达50余人,由高级厨师、服务师、宴会设计师等组成了一个较为强有力的科学管理的企业。多年来被评为北京市餐饮业“特级餐厅”,“全国百强企业之一”,市卫生红旗单位,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中华餐饮名店,中华老字号,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地处王府井繁华商业街的萃华楼全体同仁热情欢迎中外宾客光临。

    

奥运——吃在北京 第六章 北京美食一条街

    从东三环国贸向北

    从东三环国贸向北,一直延伸到三元西桥附近,是北京美食的中心,在这一区域中有各种档次的各种风味的美食,不少美食『潮』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国贸地区,皇城老妈是四川火锅的代表之一,与一般四川火锅的平民化相比,皇城老妈走的是高档火锅路线,对环境、对菜品档次都非常注意。在中服大厦二楼,金山城重庆菜是这一地方最有名的餐厅,无论是泡椒系列、糊辣系列、各种烧菜,还是『毛』血旺以及各种四川小吃都让人垂涎。

    国贸本身就有不少餐厅,金湖茶餐厅是一家大型的港式茶餐厅。就如同典型的茶餐厅一样,在这里吃饭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一般快餐丰富可口,又没有正餐那么不随意,茶餐厅让人有一种轻松休闲的感觉。

    在国贸东边的三环路上有一家隋记鸭下巴。这里有一些奇特的菜品,这里的菜主体是川菜但并不是绝辣的那种。招牌菜是鸭下巴,小的一锅也有12只,去这吃饭一定要多约一些朋友。这里另一道特『色』菜是番茄鱼,与水煮鱼的麻辣不同,它加入了大量的番茄,非常开胃而且少油。此外,还有一道用牛蛙、各种菌类和脆麻花煮的汤,口感滑嫩鲜香,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到。

    在三环外的光华路里也有不少美食,滇峰楼是一家云南菜,除了沾水鱼非常鲜美外,还有阿诗玛牛肉,玫瑰大头菜炒饭一类的特殊吃法。在和乔大厦有一家隐泉日餐厅,它是北京惟一一家美式日餐,一些手卷的名称都很随意,如摩托罗拉卷、119火警卷等,一些吃法也与传统的日餐不同。

    在东三环有不少外国菜餐厅,比如新马印风味的亚洲之星、美国式的星期五和硬石餐厅、印度菜馆坦道、法国菜馆福楼、韩国的萨拉伯尔以及出云、松子等众多日本菜。

    在长虹一带的餐馆很多,一些高档的粤菜或鲍鱼鱼翅饭庄如顺峰、万家灯火等都在这里。而一些平常的餐厅如辣婆婆水煮鱼也吸引了众多食客。在长城饭店边的麦子店里还有一家叫菊的日本菜,这里由于有最便宜的日式自助而成为喜爱狂吃生鱼片食客的最爱。

    在三元桥及霄云路一带有一个比较密集的美食区。在霄云路上有一家金珠火锅店,经营的是很有四川特『色』的猪手火锅,贪吃又爱美的女『性』食客很多。鹿巷小镇是一家台湾风味的时尚食店。这里最有特『色』是花样繁多的饮品,特别是一些如芒果冰沙等水果冰品很受时尚年轻人的口味,而鲁肉饭、蛋包饭,菠萝油条虾等也很诱人。此外这里还有一家叫禅酷的主题餐厅,餐厅设计得很像是一座监狱,一些菜名也与之有关,比如馅饼叫做“残酷烙刑”,这是一家新派东北菜馆。这一带还有紫天椒泰国菜、亚德里亚意大利菜、渝乡人家和不少韩国菜馆。

    在三元西桥往西,重庆饭店一带也是一条很有特『色』的食街。乡老坎是一家新派川菜,如泼辣鱼、全家福、腊排骨等都很有独特的口味。这里也是北京水煮鱼兴起的地方。

    (1)三里屯

    在人们印象中,三里屯只是一个酒吧区,其实这里的美食要比酒吧更有水准。

    在三里屯北街,jazzya是这里最老的一家酒吧。同时,这里的吃也很出『色』,其中日本饭有不少日本菜和一些意大利菜,而牛屋的烤肉也绝对比街上的韩国烧烤要强很多。其中一家新派云南菜,一些滇锄牛柳、雕梅扣肉、家常焖羊、大理喜州鱼、什锦凉拌米线都很有特『色』。盛林府是一家台湾菜,一般人只是吃过一些台湾小吃,而在这里有不少可口的台湾家常小炒,值得一尝。川里屯将四川的水煮鱼、地道的老北京春饼盒子菜和各种港式火锅结合在一起。这里火锅的锅底既有泰式的冬阴功、韩式的辣白菜,也有黄咖喱这样很少见的锅底,这里有一道凉菜酱猪尾非常好吃。

    在北街对面,金谷仓是一家古典风格的茶馆,但它的四川菜做得很有特点,做什么你就吃什么,你不用点菜。粉酷是一家时髦的泰国菜,那里的环境极尽艳丽靡废之气,在使用『色』彩上没有一家店比粉酷更刺激,在这种环境下吃着黑社会泰式蔬菜包,感觉非常特殊。

    在三里屯酒吧街的南街,有一家叫醉三江的餐厅,这里经营的是贵州菜,老板原来是圆明园的诗人。一般人总以为贵州菜就是酸汤鱼,而在醉三江除了酸汤鱼之外,还有黄豆焖鸡火锅、魔芋烧鸭火锅,而且除火锅之外,醉三江的菜也是独树一帜,比如炝拌卤豆腐丝、芹菜鸡杂、康师傅腰片、酸萝卜炒牛肉甚至还有酸菜炒元宵这样的吃法。

    在酒吧往北,为人民服务的泰餐,那么那么的越南菜都能吸引不少娱乐圈、白领和外国食客。这两家店都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北京泰餐和越南菜的流行。在太平洋百货一带,凯悦酒楼是一家高档广东菜,他们的形象代言人是香港美食家蔡澜。藏酷边上是一家上海菜“夜上海”,这也是北京上海菜中的一家名店,在太平洋百货二楼有一家时尚快餐店,这里面有全球各式美食和饮品。

    三里屯往西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