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扬明-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殿里一片默然,成化望着头发全白了的彭时,眼眶有点湿润,他记得一年前,彭时的头发还有些许黑发,现在竟然找不到一根黑发了,不由有些动情道:“这两年,朕的身体不好,有些倦怠了,朝政全靠存斋一个人撑着,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么大个国家,那么多的事情,他都要操心,拉磨的驴一样累死累活,怎么就成了专权的野心之徒了呢?”说专挥挥手道:“把陈宫收监,审一下是什么人让他说这番话的!”
  要和万贵妃忙着造人,要得道成仙,成化皇帝自然很累,所以一应事务都是交给内阁首辅彭时处理,这两年,彭阁老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离垮掉不远了。
  朱见深最后警告他的大臣道:“谁敢再拿此事做文章,诏狱里和陈宫作伴去!”众臣凛然退下,但在离开之后,作为御马监的汪直还是忍不住现出了一个胜利的笑容。
  事情传到杨明家中之后,杨明马上让锦衣卫追查下去,彭阁老是国之重器,朝廷少不了他,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诬告彭阁老?
  要动彭老,首先杨明这一关就不会放他过去,杨明对彭阁老是一种尊敬,彭阁老不能有事,不说彭阁老会被陛下疏远,就是彭阁老气出个好歹来,也是大明大大的损失,这等活化石的存在,多活一年,大明就多赚一年。
  锦衣卫追查下去之后,发现钦天监正陈宫,跟朝中大臣并无任何关系,竟然跟彭时是同乡,这无疑为他开脱了“受人指使”,“设计构陷”的罪名,而且陈宫一口咬死了,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对天象的分析,绝对不是针对朝中的某位大臣。
  追查来追查去,最后只定了个“妄语臆断”的罪名,撤掉官职,发回原籍闲住,当然这是后话。
  但这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陈宫可以豁出今来对付彭时,一定有他的原因,只是知道的人凤毛麟角,而汪直恰好是其中一个。因为汪直对京师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都在打听,手下的人投其所好,专对他讲一些朝中大臣私底下的故事,但汪直的性格粗中带细,而且细如发丝,别人当闲话讲的事情,他却能去伪存真,沙中寻金,找出可以利用的东西。
  去年,他听自己的一个手下说起,钦天监正陈宫最近情绪低落,时常喝得烂醉,且酒后必会痛骂彭阁老;后来一打听,原来陈宫的岳父因为土地被彭家的恶奴霸占,推搡间被打死了,消息传到京城,陈宫的妻子饱受打击,居然难产死了……
  这三条人命,都被陈宫算到了彭时的头上,喝完酒骂一骂,已经算是很理智的了。
  汪直当时便上了心,只是一时没想起该怎么用,所以只是让他的手下跟陈宫保持联系,设法取得他的信任而已;结果今岁开春以来接连月的大旱,让他找到了这步闲棋的用处。便跟手下商量,要冷不丁给彭时一个闷棍,估计打是打不死,却也要让他疼半年,还不知是谁下的手。
  于是便策划了一系列动作,说动陈宫,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汪直让他的手下,秘密联系到了陈宫,如此这般的嘱咐一番,陈宫对彭时的恨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反而愈加刻骨,想也没想便答应了,这才有了的他在金殿指桑骂槐的一幕。
  汪直的高明之处便在于,并没有乘胜追击,他知道成化离不开彭时,也不愿意再折腾了。若是这时候头脑一热,暴露自己的话,肯定会被彭时活活玩死……
  彭阁老‘度量如海,绝不会立刻报复,但早晚会让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做到首辅的位置上,彭时岂是屠狗之辈。
  但即使不动手,彭时的日子也很难过了,先是被送回府中休养,然后长期积累的疲劳爆发,大病一场,十几天没有下来床,整个人都瘦得脱了形,让内阁次辅的商辂眼泪都淌下来了:“大人,您可要挺住啊……”
  “贤弟,我还我死不了……”彭时摇摇头,靠在躺椅上道:“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这回还要不了我的老命。”
  “那就好。那就好……”商辂哽咽道:“也不知什么人,竟存如此歹心,大人为朝廷呕心沥血,他们却还在您的背后捅刀子。”
  “呵呵,这很正常。”彭时微微笑道:“老夫是已经当了五十多年官,历经数朝,成为天子近臣也有二十多年,看多了宰执大臣的起起落落,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望向商辂道:“甭管你多么的谨小慎微,原来的人缘有多好,只要当上了首辅,立刻就会成为许多人的敌人,因为你挡住了他们上升的道路,不把你搬开,他们就坐不到你的位子上。”
  说着彭阁老说出一旬切身体会道:“想要善终,就得见好就说,老赖着不走,肯定会招人嫌、惹人怨,早晚要倒大霉的。”
  商辂正听得一阵凄凉,因为彭阁老年事已高,当首辅的日子也不长了,首辅的位置早晚轮到他,届时他会不会也会面临这一天呢,他能感觉到,彭老虽然嘀上说无事,但确实已深受伤害。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御史言官

  陪着彭时沉默片刻,他才轻声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静观其变吧!”彭时道:“让那陈宫一番信口雌黄,现在多少双眼睛盯着我,想从老夫身上,找出专权谋私的证据?老夫要休养一段时间,你就不要操心了,你是内定的首辅继位人,老夫修养期间,你要将内阁的事情处理办好,这对你来说,是个极好的磨练,大明以后还得靠你。”
  “老夫年轻的锐气已经不在,这段时间你可以对朝堂进行一次改革,现在出了干系,有老夫担着,大不了老夫被罢官,若是再过几年,老夫离开人世之后,你也就不好动手了。”
  商辂忍不住泪流满面,即便在深陷如此境地之时,这位为大明鞠躬尽瘁的老臣,想到的依旧是如何为大明献出最后一丝心力,念及此处,商辂深深的作了揖,“大人请受下官一拜……”
  “你很好,很好,老夫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的,比老夫更好……”彭时用最后一丝气力缓缓颔首道,随后竟然睡着,打起了轻微的呼噜声……
  商辂得到了彭时的授权,终于腾出手来,开始刷新成化朝开始有些浑浊不堪的吏治。
  他首先开刀的自然是都察院御史台。
  都察院御史职专纠劾百官,辩明冤枉,为反贪风纪之司,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是大明朝官僚体系的监督者,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不二法宝。
  然而都察院沉寂多年,许多权奸对都察院进行了数次清洗,将敢于直谏的正直之士或是罢官、或是流放,全换成自己的爪牙。
  比如前朝的王振,王振之后还有一大串奸臣名单,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奸臣利用言官弹劾正直之臣,甚至连前朝于谦于少保也不能幸免,将都察院变成了打击异己、保护自我的看门狗,使其监督纠察的作用荡然无存。
  许多不肯依附党派的能臣清官被都察院弹劾下台,而很多无德无能,贪婪成性的庸官赃官,却安然无恙,甚至得以高升。
  所以商辂的第一步,就是给左都御史挪挪地方,倒也不亏他。
  直接改任了大明朝最肥的差事……工部尚书。
  许多庸碌之臣自然不甘心失败,在廷推时竭力反对,但商辂已经得到了彭时的支持。
  提前跟六部九卿打好招呼,取得了足足七成的支持票。
  将原来的左都御史踢出了都察院,并将兵部侍郎马文升顺利的升为了都察院的第一把交椅。
  商辂这回是用对人了,马文升和项忠一起剿灭太平军,杨明升为了锦衣卫指挥使,项忠升为了兵部尚书,如今马文升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升迁,马文升虽然走进士,但靠带兵打仗以战功上位,生性嫉恶如仇、做事雷厉风行,绝对不怕得罪人。
  一上任,他便开始整治手下的御史队伍,立上一本奏曰:“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然则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到置,风纪废弛。臣请将阖院御史尽数开革;令各部院、各承宣布政使司重新保举,务要堂上官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方可任用。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也就是说,将都察院一百多名御史全都解职,然后令中央地方各大员重新保举,且在任用后,如果出现犯赃或者不称职,举荐的人将同罪论处。
  如此激进的方法,不要说成化了,就连商辂也不能答应,直接将其奏本驳回,命其重拟方案,并要求“缓一点”,“轻一点”。
  马文升修改后,又被打回,又修改、再打回。
  如是再三,他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找到商辂道:“这是最后的方案了,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干了!”商辂知道他说到做到,也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终于同意了他最新方案设一年考核期,综合考量查实的弹劾数目,以及涉案官员的分量,为所有御史排定名次,前三分之一者,将移文吏部予以晋升,后三分之一者,将以不称职弹劾,绝不姑息。
  同时命各部院、各布政使司,举蕃合适人选。
  并将其表现,计入推荐者的考核中。
  在商阁老的努力下,这项仍很强硬的措施,终于获得了朱批,已经憋坏了的马文升终于可以行动了。
  他将一干御史集结堂前,大声宣了圣谕,黑着脸对手下一干人道:“我知道这样肯定会招人恨,也知道你们会恨我,但既然当了御史,就不能想着左右逢源,招人怕、惹人恨就对了!”
  说着重重一拍胸口道:“文官补飞禽、武官补猛兽,我们胸前是什么?专触不直、不正、不法者!是人间正气的守护神,是奸邪小人的鬼见愁。”
  “太祖皇帝赋予我们纠察百官、风闻奏事而不论罪的权力,就是希望我们能与贪赃枉法者势不两立,保大明政治清明!”
  “无数前辈没有辜负太祖的期望,他们不畏强权、仗义死节,弹劾了无数巨贪蠢国者,为国除害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百世流芳的美各,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御史,便会肃然起敬,认为是忠臣、是清官!”说到这,他重重叹口气道:“但这二十年来,我们和光再尘、我们同流合污,甚至助纣为虐、为虎作张,我们玷污了自己的神圣,我们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传统,陛下登基六载,你们弹劾了几个贪官?你们扪心自问,大明朝立国以来,可曾有哪一朝的御史。比我们还差劲?”
  一席掷地有声的讲话,羞得众御史都低下了头,这才放缓了语气。
  马文升道:“我也知道,原先王党执政,都察院也在他们手中,大伙儿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时局使然,也不能全怪大家!”
  说了两句让人宽心的,他又话锋一转道:“但现在压制言路的人走了,没有人录夺咱们说话的权力了,如果还奉行百言百当、不如一默,甚至还给别人当枪使,那请你这就离开,本官会让你体面的转到别处任职;你要是选择留下来,就得遵守御史的本分,不然休怪本官无情。本官这里,只留志同道合的铁骨男儿”。
  无论心中作何感想,众御史都齐声应和道:“愿与大人同志,复我御史美名!”
  “好”马文升猛一挥手道:“众御史听令!”
  “在!”
  “自今日起,都察院全力纠察百官,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耸贪冒坏安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是!”众御史被马文升弄得热血沸腾。
  不少人当时就冲动了一种在大明朝愈发罕见的神圣感,竟重又尊生起来。
  御史一冲动,百官就倒霉。
  想想吧,一百多个憋足了劲儿,比着赛着挑毛病、找麻烦的家伙,不分昼夜的盯着你,就是鸡蛋也要给你挑出骨头来。
  多让人不寒而栗啊。
  在吏部的通力配合下,这场廉政风暴,终于实实在在的刮起来了,无数官员应声落马,其中不乏显赫一时的高官。
  大明朝有一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何种情形,强硬派永远占据舆论的主导…哪怕是主力覆没、重臣纪绝、皇帝被俘,也不会有投降派得逞的那一天。这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帝国烙下的先天性格……
  他用年轻有冲劲,也棱角十足的新晋官员充当御史言官。这些御史、给事中们虽然官位低微,但皇帝赋予他们的权力极大,命他们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为此可以风闻言事,甚至能够封驳圣旨。也就是说,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没有他们不能管的。
  这套监察制度设立之后,对打击贪赃枉法、保持官员的廉洁,维护朝廷的正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这群硬骨头言官面前,即使是皇帝也要退避三舍,哪怕是辅,也招架不住他们前赴后继的群起而攻,只能黯然下野。
  也正是因为一代代言官们不畏强权、舍生取义的表现,牢牢树立了他们正义光辉的形象,使他们成为全社佘膜拜的对象,继而获得了舆论的主导权,或者说是霸权一十他们的看法才是正义的,与他们对立的都是奸佞。
  这一主导权有一鲜明特点,便是对待、外敌内贼的强硬态度,不管敌我双方实力如何,一定要战斗到底,任何妥协都会被视为有失朝廷体统的软弱行为,将遭到全体言官的弹劾。
  个中原因,除了言官们年轻气盛,满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自豪感之外,还因为在总结前宋耻辱亡国原因时,本朝人普遍认为,宋朝的主和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澶渊之盟便开始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妥协,终于把敌人越养越强,自己则越来越弱,最终被异族灭亡。
  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本朝的官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哪怕剔人把皇帝押到城下,都丝毫不作妥协,而是直接宣布皇帝过期作废,恨不得拿炮将其轰死。
  御史言官是大明的刀枪,直到明朝后期的言官们才堕落了,马文升是一个好官,所以他能带好都察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各有其事

  在皇帝的默认之下下,商辂终于得以大展身手,证明自己能力,他日夜操劳,努力工作,一条条法令、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