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很快就毕业了,还是不打算留校读研吗?你要是改主意了,剩下的手续我直接帮你搞定”,陈教授插话道。
“主任,您看我这种一个学期都不去学校上几次课,要是留下来读研究生,那岂不是起了一个坏榜样嘛,我还是不开这个坏头了”,江辉委婉的拒绝了陈教授的再次邀请。
其实江辉也知道,让自己继续留校读研,可能不只是陈教授个人的意思,这应该是学校的决定。
江辉这么一个大名人,创业偶像,青年楷模,重点是有钱人,继续在帝都理工大学上学,给学校带来的无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这和很多学校喜欢请一些名人当客座教授是类似的,主要看中的不是你的学术能力,而是影响力。
不过江辉自己目前无意继续就在学校打酱油,就一直拒绝了学校的这个安排。
“算了,知道你不愿意,我也就不勉强你了,不过有个事情你还是得认真对待一下”,陈教授估计也预料到了江辉会拒绝,没有再坚持劝说。
“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上刀山下火海都没问题”。
“老陈,你看,我就说这小子越来月滑溜了,说话好听,都让人抓不到把柄”,何院长笑着指了指江辉对陈教授说道。
江辉这话里面已经说了“只要我能做到的”,后面的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其实就没啥意义了。
何院长和陈教授这两老油条,肯定也都是一下就听懂了江辉的话。
“嘿嘿,领导们有啥指示,请明言”。
江辉知道何院长和陈教授肯定不会真的坑自己,也就准备真的好好对待。
“其实也没啥,这不,你不是很快就要毕业了吗?你是不是整篇论文出来?”。
陈教授是看过以前江辉写论文的,那些论文现在看起来越发觉得有眼光,有价值。
所以虽然江辉不需要凭借论文就可以毕业,但是学院里和系里都希望江辉能够再来一篇高质量的论文,给学校带来一些光环。
正常来说,大学生的论文质量如何,大家心中都是有数的。
什么东拼西凑,编造数据,这都算是表现不错的了。
更有甚者直接找人代写或者抄袭。
不过,江辉显然是不需要这样的。
这也是何院长和陈教授报以期待的原因!
(本章完)
第618章 也做点贡献()
江辉在前世本科读的是工业工程专业。大四的时候,放弃本专业的保研,心血来潮的报考了学校其他院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一直到博士毕业。
在大一的时候,江辉为了获得一些不上课的特权,专门整了几篇工业工程相关的论文出来。
以十几年后被证实了的理论,拿到2003年,必然是一篇高大上的论文。
再加上有陈教授帮忙推荐,江辉的论文自然是得到发表。
江辉的小算计也算是成功达成,不用天天围绕课堂转悠,有了时间去创业!
这几年来,江辉基本上很少再发表专业相关的东西了,以至于前世博士期间学习的东西都快要被浪费了。
现在陈教授突然提出希望自己写一篇毕业论文,江辉倒是还真有点想法。
帝都理工大学的许多专业都是和军工相关联的,许多科研项目也是军民两用,或者直接就是军用的。
从度娘可以查询到的天朝各高校的科研经费就可以发现,学校综合排名不是很靠前的帝都理工大学,在科研经费方面,却是可以进入前十名。
那么多高校,什么项目的科研经费最充足?
科研经费排名已经说明了很多!
自然而然的,江辉之前学习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自然有接触到一些军民两用的技术。
甚至在毕业后,经常接触的专业技术,也是军民两用的!
虽然,在信息和通信工程方面,天朝不是世界上最牛的。
但是,把十年后的技术拿到现在,怎么也可以算得上是国际领先的。
也许还可以给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一些灵感,让天朝在这方面的水平上一个台阶。
这也不浪费江辉曾经研究了那么多年的技术!
“何院长,陈教授,除了论文,您们还有其他要求不?”。
“你这算是答应咯?”。
陈教授看江辉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原本自己酝酿了一肚子的劝说台词通通用不上了,倒是给噎了一把!
“领导都已经开口了,我必须答应呀”。
“你想好写什么方向了吗?”,何院长问道。
工业工程更多的着眼点是在于工厂现场管理水平,这一方面的提升是比较快的,但是对于天朝高精尖技术的发展意义不大。
而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就不一样了。
这个专业外行人可能不是特别清楚它是干什么的。
不过这很正常,江辉前世学了那么多年,也不敢说自己了解它的各个领域。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
涉及无线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医用X线数字成像、阵列信号处理和相空间波传播与成像以及卫星移动视频等众多高技术领域。
一堆专业词汇,看起来很晕。
不过,有一个东西大家肯定是非常关注的,也是天朝非常需要提高的,那就是雷达。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信息。
不管是战斗机,还是军舰;不管是导弹拦截还是卫星发射,都离不开雷达的辅助。
而天朝的雷达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
雷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天体研究、大气物理、电离层结构研究等方面。
而江辉作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博士,自然也是有接触到各种雷达技术,看过不少相关的论文。
“我准备写一写关于雷达显示相关的论文”。
“什么?这个我们专业有什么关系?你啥时候学过这个玩意?工科可不像是文科,随便串科”。
“那个,我之前不是主持开发了光辉无人机和光辉手机的产品嘛,那个时候无人机的飞控以及图像处理与传播,以及Gphone的信号接收等都碰到了一些课题,所以我就好好的研究了一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内容”。
江辉当然不会直接说自己时重生的,前世就学过了相关的技术,而是编了一个看起来还算合理的理由。
“这也行?随便看看其他专业的书就可以写论文啦?工科的论文往往都是和实验相结合的”。
“怎么就不行了呢?我学那些知识的时候就是结合产品的试验情况来的呀”。
“好吧,我忘记了不能以一般人的眼光来看你。但是你为什么会想到写雷达相关的呢?你完全可以把开发光辉无人机的过程写一篇论文嘛”。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来。我既然答应了院长和主任您们,那我肯定得搞出些干货来嘛”。
“还干货~你别到时候搞出些拾人牙慧的东西哈,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主攻雷达的老刘我可是很熟的,到时候我让他来帮你把关”。
“没问题,我过完五一长假就把论文给您送过来”。
“也不着急,质量更重要”。
何院长担心江辉为了应付,随便搞些资料来交作业。
虽然何院长相信江辉随便搞出来的东西也比其他的本科生的论文高出几个档次,但是那毕竟达不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不是他想要的!
“院长,主任,我办事,您们放心,一定给您们交一个满意的答卷”。
接着,江辉和何院长、陈教授两人又聊了会,告辞了。
出了何院长的办公室,江辉没有直接回公司,而是去了图书馆。
既然决定了要写雷达相关的论文,江辉觉得还是需要再去图书馆翻一翻相关的资料,看一看最近的杂志,才好有的放矢的写出更好的文章。
到了四月底,帝都的气温已经渐渐回升,校道两旁时不时的长腿妹子穿着短裙走过。
江辉带着口罩和墨镜,不是非常熟悉的人,也不容易认出来。
不过这也方便了江辉看漂亮的学妹,眼睛怎样盯着看,北墨镜遮挡之后,别人也不容易发现。
江辉觉得自己似乎又年轻了一些!
(本章完)
第619章 图书馆的偶遇()
大学的图书馆,一般都是快要考试的时候,才会爆满。
帝都理工大学的图书馆自然也不例外。
徐芸现在仍然是江辉所在班级的辅导员。
四年过去了,江辉从大一新生变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徐芸也从研究生变为博士生。
最近,校内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那就是:大专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研究生是赵敏,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
徐芸作为美女一枚,阴差阳错的一路过来成为李莫愁了。
在帝都理工大学这种狼多肉少的地方,也算是个奇迹了!
不过,徐芸要是想脱单,那还真是“莫愁”,分分钟有许多饿狼等着。
这不,徐芸刚刚来到图书馆没多久,就有实验室的师兄刘思华主动过来嘘寒问暖的套近乎。
“小芸,最近上了一部好莱坞大片,我买了两张票,要不下午我们去看电影吧”。
“不好意思,我不怎么看好莱坞的片子”。
“没关系,我们看港片也行,有一部正在上映的警匪片就是港港著名的王导拍的,我看豆瓣上它的评分也不错”。
“我现在开始觉得大陆的片子其实也挺不错的,不怎么喜欢看其他地区的了”。
“你放心,都有,那个冯导拍的什么片子来着,好像刚刚获得了一个国际奖项,现在也有在上映”。
“我只去电影院看光辉影视出品的片子,其他的我不去电影院看的”。
“那要不中午我请你吃饭?我知道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粤菜馆,我去过一次,做的还挺不错的”。
看到徐芸一点和自己去看电影的想法也没有,师兄开始转移话题了。
“粤菜太清淡了,我不喜欢”。
“不喜欢粤菜也没关系,附近还有好多其他餐厅呢”。
“我现在不饿”。
徐芸已经懒得找那么多借口了,低着头开始看自己的书。
刘思华看见徐芸这个样子,也只好放弃努力,也坐在徐芸对面开始看书。
看来刘思华的情商还没有到负数,也就是接近0而已。
都说追女孩得死皮赖脸,不要脸,不要怕自己长的丑,也不要怕兜里没钞票,勇敢的对视,问手机号码,然后死缠烂打。
终究有一天,她会报警的!
……
江辉在阅览室里花了一个小时浏览了一下最新的报刊。了解了一下各国现在的雷达情况,心中大概有了主意。
看着差不多到了十二点了,江辉便离开了阅览室。
帝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座落在二楼北区,出了阅览室横穿过图书馆的阅读区才能到楼梯。
“嘿”。
正在往楼梯走去的江辉感到有人在叫自己,便回过头来。
“徐导,你也在这啊”。
叫住江辉的是辅导员,只见她今天穿了一件长袖高领米黄色紧身上衣,配合着碎花长裙,整个人显得有点妩媚,有点迷人。
“难得您老人家还认得我呀,怎么今天有空来学校?”。
好在临近中午,又不是期末考试期间,图书馆人比较少,两个人说着话也不会太影响其他人。
不过,徐芸和江辉两人说话的时候,刘思华瞟了一眼,然后装着低着头继续看书,实际上却是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刚好有点事要查查资料,就来看看咯”。
“你是不是还欠我好几顿饭呀?你不会是想赖账吧?”。
“嘿嘿,哪能呢,要不择日不如撞日,我请你吃午饭?”。
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徐芸还是帮过江辉不少忙的,这份人情江辉还是记在心中的。
“现在吗?好啊”。
听到徐芸这么说,坐在她对面的刘思华眉毛动了动:刚不是说不饿的吗?
“我过来的时候看到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粤菜馆,要不我们就去那吃吧?”。
“没问题,你等会,我收拾一下东西”。
好在徐芸这个“你等会”是真的等一会,要是一个女生在宿舍里和别人说“你等会”,那这个“一会”可就不好说了。
不到一分钟,徐芸收拾好东西。
“你朋友?要不要叫他一起来?”,江辉已经看出来徐芸和对面的刘思华似乎是认识的。
刘思华听到江辉的这句话,终于装不下去自己在看书了,眼神热切的看着徐芸。
“不用,他只是我实验室的师兄,我们去就行了”。
徐芸一个“只是”,变相的解释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徐芸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得解释,只是潜意识的不想让江辉以为自己和刘思华是情侣。
听到徐芸的回答,刘思华的眼神暗淡了下去,感觉整个人杜失去了精神气。
“你这带着口罩,一般人还真是认不出你来呢”。
徐芸和江辉肩并肩的往图书馆大门口走去,一边说道。
“没办法,不带口罩,大白天的不敢再学校到处转”。
“也是,你现在在我们学校的知名度可不是一般的高,有不知道校长是谁的,但还真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你的”。
“有那么夸张吗?”。
“必须啊,你以为呢?”。
江辉说的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