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实不懂销售谈资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其实不懂销售谈资课-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4课时 学者

Armour公司是最早推出杀菌肥皂的概念的企业,Dial是其旗下最主要的品牌,他们的口号是:“你难道不庆幸用了Dial吗?你难道不希望每个人都用Dial吗?”这个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为了与Dial竞争,宝洁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杀菌皂Zest,它打出的口号是:“你将在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洁净。”

内维尔负责向医院销售宝洁Zest肥皂。虽然Zest是市场上最出色的产品之一,但他还不敢确定Zest是否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一种杀菌皂。内维尔很清楚,医院最优先考虑的,是能最有效消除病毒传播的杀菌皂,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名气,他决定亲自调查一下Zest的性能。

内维尔请著名的细菌学家做了个实验,结果让他倍感振奋。这也成为内维尔成功地为宝洁公司售出大量的Zest杀菌皂的关键。每次他与医院主管见面时,都会这样说:“我和一位细菌学家做过实验,Dial需要2~3天才能杀死细菌,而Zest可以立刻杀死细菌。”

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医生是最为挑剔的人,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内维尔的Zest,相比Zest,更让他们信服的是内维尔。

现代人一般认为学者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风潮的人。古代学者是指求学之人。学者一般是指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包括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等等。一般说来,学者多指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文人,但也不乏自然科学专家。学者,又名学人,近义词可以是专家、顾问等,是在学术方面比较优秀并且其思想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人。

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学者,他们在衣食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高。学者们的这种消费形式被称为知识性休闲、文化性消费。目前,文化消费作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增长,有效拉动内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者一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稳定的收入,且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其消费能力可想而知。但是要想把产品推销给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比较高,普通的话题根本没法打动他们。他们的消费非常理性,对产品的要求严格,这就需要我们的销售人员备足功课了。

社会热点谈资。当今社会,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介入公共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评论。这类人群大多是公共知识分子,出于社会良知,敢于批判。与他们聊天的时候,可以就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具有争议的话题进行讨论、切磋。比如房价、涨价、看病、社会暴力、婚恋、矿难、自然灾害等社会热点问题。当然,若你不是专家学者,可能没有对方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但是你可以迎合他,就他的观点进行深化。而必要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观点,在与他的观点不相悖的情况下,给予补充。

读书谈资。自古以来,书便是人类灵魂的伴侣,在中国,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警示;在西方,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格言。处于不同的社会时期,身在不同的术业当中,名家学者们各抱着不同的阅读心态,有些是书迷,有些是书痴,有些是书的攫取者,有些是书的捍卫者。与学者们聊天,读书是个很好的谈资,既不显得突兀,也很高雅。不过你读的书可能没有学者们多,那么就用学生的姿态在谈话的时候请教他们吧。一般说来,学者们都很乐意“教导”你,用这种方式,你们的交流会更加顺畅。

民族爱国谈资。学者们是国家的文化上层人士,他们喜欢从国家层面上聊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你在和他聊天的时候,不管他们的观点如何,你大部分时间需要做的就是虚心地听。有的学者一聊到民族问题尤其是爱国问题就很激动,一个人在情绪亢奋的情况下,意志会变得很脆弱,那是你推销产品最好的时刻。

野史谈资。名人野史、权力争夺、黑帮交易等都是能让学者们提神的谈资。学者们博览群书,一些常识性的话题已经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了。不过他们对于野史的谈论兴趣倒是与日俱增。因为野史不像正史那样正统、唯一。野史里有许多好玩的故事,对野史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是他们喜欢野史的原因之一,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观点去相信某个版本的野史。销售人员与他们聊的时候最好自己也准备一些有趣的野史资料,与其说是去与他们探讨,还不如说是去讨教,相信他们定会跟你聊得兴趣盎然,滔滔不绝。

时政谈资。许多学者都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当下的时事政治也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与他们聊时政的时候,他们大多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倾向,或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普通老百姓不同,这时你可以顺势而为。若理论不够精通的话,你可以举例子,讲新闻,以达到跟他观点统一的目的。学者们通常会通过你看问题的角度是否与自己一致而判断一个人,所以你的表现直接影响你的下一步。

总的来说,针对高级知识分子、学者、专家这一群体,首先要尊重、谦恭、耐心,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推销会比较有效。

第15课时 城市新移民

我有一个叫李峰的朋友,也是我的老顾客。他刚从山东到上海上班的第一天,热情地自我介绍道:“嘿,李峰,胶州人。”后来他听到两个上海同事议论他:“那个新来的乡下人……”

半年后李峰跳槽到一家外贸公司,新同事问是哪里人,他想了想说:“青岛的。”结果又听到上海女孩说:“哦,那个外地人……”

把上海以外的大城市叫做外地,把其余地方都归为乡下,李峰刚以为自己弄明白了上海的城乡划分,又听见同事感慨,“哎呀,北京天津都穷得不得了,跟农村一样”。他觉得很郁闷。

两年后,李峰已是公司独当一面的营销代表,生活圈里有了上海人朋友。有时听到同事指点街上那些衣着不入时的外地人,他也只是一笑而过:“上海是个有生机、有活力的城市,只是外地人在上海生活需要有些勇气,要闯关。”

当然,这些都是我跟他第一次见面时他告诉我的。刚见面时,他是个很难搞定的客户,跟他聊什么,他都没什么兴趣。聊了一会儿之后,我看他西装革履,很有成功人士的派头,但是却操着一口外地人的口音。于是我主动找关于新移民现状和上海人排外的话题,他终于接招了,还大谈特谈了一下他的奋斗史,从开始如何受欺辱,到中间如何努力打拼,最后又如何辉煌的故事。

城市新移民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户籍变为城市户籍的群体,以及虽然户籍未变动,但在城市工作、生活时间较长的群体,主要包括农转非新移民、农民工及进城经商人员等。每年,作为城市的新移民,除了大学毕业生外,公司白领、事业较成功的自由择业者等纷纷进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加长,“移民”倾向渐趋明显,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当地“居民”。

以深圳为代表的第二代工业移民城市为例,这些城市新移民最可贵的一点是强调个人奋斗,拥有自由思考和自由行动的精神。作为中国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深圳有着国内其他特大城市无法比拟的活力。

如今在大城市,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城市新移民几乎比本地居民的数量还要多,他们的消费也占到了主导地位。但是这部分消费人群流动性大,生活压力大,〖Zei8。Com电子书下载:。 〗各种问题困扰着他们,要向他们推销产品,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找到谈资。

关于城市新移民的谈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高房价谈资。“如果有能力留在大城市,当然不会考虑回老家发展。大城市意味着更广阔的事业空间。”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表示。显然,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外地打工者选择留在大城市,目的是享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优厚的生活待遇。进入大城市是美梦,但源源不断的新增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压力,而这又反过来成为低收入移民的梦魇。与他们聊天,高房价是个不错的谈资,对于买了房的新移民,要持赞赏和羡慕的态度,对于尚未买房还在打拼的新移民,要予以鼓励。

亚健康谈资。“白领、骨干、精英”集合的“白骨精”,这类新移民的身体情况常常呈亚健康状态。调查显示,近八成白领饮食、睡眠没有规律,每天感觉比较疲倦;54。4%的白领表示每天都有“没睡够”的感觉,另外32。4%的白领表示睡眠质量不好;而大城市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接近六成,35~50岁的高收入中年白领群体机体老化速度较快,“生理年龄”超龄趋势明显加快,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可见,和这类新移民聊一些关于怎样调整状态,恢复身体健康的话题是他们乐于接受的。

休闲谈资。“中餐与晚餐是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店解决还是去其他地方?周末时间如何打发?另外,自己来北京打拼快五年了,也勉勉强强被归入了城市白领中的一员,但是却总感觉生活不够充实,总是希望能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寻找丝丝缕缕温暖的感觉。”这位城市新移民开始苦恼自己的空余时间了,由于他们最终还没有找到归属感,做很多事情总是提不起精神。所以我们的销售人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好玩的地方,谈谈哪里人多热闹,哪里有趣又便宜,这些会是他们乐意聊及的谈资。

购物谈资。虽然新移民们可能在这个城市已经待了好几年了,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去哪里买一件喜欢的衣服。因为很多新移民生活节奏都很快,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经常逛商场。再者,他们购物的特点是喜欢物美价廉,且能就近买到,不至于太浪费时间。与他们聊天的时候,若能为他们提供这些信息,会是很成功的谈资,比如住在北京通县的新移民,如何在最短的距离内买到某品牌的西服等等。

当地文化谈资。对于刚刚到某个城市不久的新移民来说,熟悉环境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像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自己的时间很少,对北京、上海的很多习俗也是知之甚少,他们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各种信息是很感兴趣的,跟他们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是不错的谈资。

乡愁谈资。他刚刚毕业的时候,老家有一份公务员的职位等着他,但面对'文'大都市'人'的诱惑,他最后'书'选择留在'屋'上海。尽管随后换过几份工作,但工资总在三千左右徘徊,他在上海租一个小屋,过着不算宽裕的都市单身生活。他后来说有次回家感触很深,之前一起毕业的同学已经在家乡混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不错,反观自己倒在外面看不到出路。与新移民聊这些关于乡愁的谈资是很妥当的,他们不管混得好不好,都有过想回家的念头。而且一个人在思念的时候容易动感情,对于你推销的产品,也会用更加感性的方式看待。

异乡人谈资。很多新移民无论是在自己的内心中还是因为外部的现实,都难以让自己融入当地城市,难以被城市所认同。我有个朋友在北京买了房,但是孩子的户口问题却又成了尴尬的事情。她最近在申领结婚证时遇到了麻烦,人才市场上要求婚后户口必须迁出,而房子竟然不能落户。与新移民们聊异乡人的情怀和苦恼也是个不错的谈资。新移民并非流动人口,是一个城市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婚恋谈资。“你是一个外来人”这个提醒不仅仅只是个户口制度层面的问题,它影响着新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很多新移民来说,在都市中获得一尺“蜗居”显得是那么的不容易。恋人因为买不起房而分手的例子频频出现。与这些新移民聊婚恋问题,帮他们排忧解难,哪怕是听他们倾诉和发泄,都是不错的选择。

城市新移民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蚁族”。“蚁族”是一个新兴的群体代名词,专业的解释为: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每年涌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数以百万计,每年流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成千上万。他们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联系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向这群人推销产品的谈资有青春、奋斗、家乡、创业等等。不过与他们聊天的时候不能显得高高在上,而是多用哥哥姐姐的姿态,加以劝慰和鼓励。

第16课时 折扣族

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的Cindy就是个狂热的折扣族。钱包里放着信用卡、美食会员卡、各类消费场所的优惠券,手机里存着网上下载的折扣信息,这些都是Cindy每次出门的必需装备。“很多商家都会推出会员折扣卡,也有网上优惠券可以下载。”Cindy说。除了普通折扣族外,还有更厉害的骨灰级折扣族,他们不仅搜集优惠信息,连各种银行信用卡打折换积分活动都一清二楚。他们说,这是我们都市年轻人时尚消费的一面。

“有些东西本来可有可无,但能打折购买时,总觉得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在传媒公司做剪辑的小琳也是折扣族。当商家推出买赠活动,表示一分钱能当两分花时,小琳立马觉得自己有了挥霍的底气。“有折扣干吗要全价埋单?”小琳认为,享受折扣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不需更多理由。她的折扣生活还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唯恐错过任何商家的特卖会、打折信息。“事先到网上搜罗品牌折扣信息,听到风声就会血拼去了。”小琳的生活只是热衷折扣一族的一个缩影。

相对于她们这样时尚的年轻人来讲,步入中年的刘女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