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涛向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柏涛向晚-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到一半的时候,应向晚受不了自己先出门了。

眼前就是大片的田埂,已经干涸了,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点生机,仿佛那个空巢老人的生活。她的儿子两年没有回家了,每个月领低保和养老金生活,没有人照顾她,她还说她不够钱去养老院,也怕去,上次听说有老人在养老院里自杀死了……

她断断续续说了好多话,林语嫣都说给她们听了。

应向晚抽了一支烟,然后从包里翻出过年柏铭涛给她压岁钱的红包,点了点里面的钱,然后重新封好口,走的时候悄悄压在了饭罩里装剩饭的铁盆子下。

林语嫣看应向晚情绪不怎么好,便说:“也很晚了,走完最后一家我们回去吧。明天走别的地方。”

应向晚:“恩。好。”

尹倩捏了捏应向晚的手臂,轻声说:“农村都是这样的……”

应向晚用力吸了口气,点点头没说话,笑得很牵强。

最后一家是去林语嫣的一个初中同学家,应向晚不敢相信,反复跟她确认:“你初中同学?”

“恩。”林语嫣家里算是挺富裕的,也是独女,从小家里就疼,虽然生活在这里,但常年在市区读书,上大学也偶尔回来,这些事情对她来说也是陌生的,她一路上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个跟她们一样大的女孩儿看起来有三十岁的样子……小孩子脏兮兮地坐在地板上玩甘蔗渣子,她的衣着打扮也很随便不怎么干净。

应向晚和尹倩跟着林语嫣走进去,很小的家里乱七八糟的,还有一股怪味儿。

那个女孩儿口齿不怎么清晰,说话也没什么逻辑,但很热情。她倒了三杯水来给他们喝,应向晚接过杯子,手指触到油腻腻的杯壁手都颤了,垂眼一看水面上还浮着一层油,她感觉胃里的东西翻腾着涌到了嗓子眼。

☆、第一百四十二章 走访

应向晚用力咽了口口水把那股子恶心硬生生逼回去,瞥了一眼尹倩和林语嫣,她们都若无其事地喝了,便也象征性地抿了一口,然后就把杯子搁在八仙桌上。

面前就摆着剩菜,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天的酸菜,黑乎乎的一团,一块肉都看不见。还有稠得结在一起的地瓜稀饭。

林语嫣给了她问卷,她看了一眼说:“哎呀。我都看不懂啊!”

应向晚:“……”

尹倩:“……”

林语嫣给她详细解释问题,举了例子说明土地流转这类专业名词,她边说边在问卷上勾。

那女孩一边回答问题还要一边看着孩子,一会拿开小孩手上的甘蔗渣,一会喂开水,一会抱她……

问得差不多了,林语嫣看了一眼应向晚。

那个女孩又在煤炭炉子那儿加煤炭,应向晚起身走到小孩边上逗了她一会儿,不动声色地把红包塞进小宝贝的棉袄里。

又跟宝贝玩了一会,起身说:“谢谢你啦。麻烦你这么久。”

林语嫣和尹倩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傻眼地看着这一切。

林语嫣的同学道:“不会的。”

出了那间逼仄昏暗的房子,大家走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太阳早就下山了。这个时节的黄昏也不过刹那,夜幕刷地就降临。

林语嫣说:“这个同学前几年跟一个来这里打工的外地人结婚,生了孩子后,那个男人又去打工了,然后就联系不上了。然后……她就精神不是太好……”

应向晚:“恩。感觉到了。”

今天的走访还是很有收获的,相较于那些论文需要的数据,应向晚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自己身体里崩溃然后又默默重建。

她看这个世界的样子更多面了,她的象牙塔里除了撕心裂肺的自己的故事,还有对外面世界悲情的怜悯,宽容。

晚上三个人坐在房间里算了算今天走下来的问卷,还不到四十份。

应向晚想了会,问:“还有几个村啊?”

林语嫣:“七个。”

尹倩:“我们干脆就当做在九个村子里抽样好了,明天去拆迁比较集中的村看看。不然来不及。”

应向晚说:“可以。”

她长长地舒了口气,“我没想到这么多突发状况。调研真是体力活。”

林语嫣:“那个村走过去挺远的,坐公车过去吧。三站。”

应向晚:“好。”

林语嫣是个很细致贴心的人,她跟应向晚一起在学生会待了这么久,又一起做比赛,也算是好朋友了。知道她生活挑剔细致,处处照顾她。

住的房子是整栋的民房,应向晚最怕这种房子,太大了,她半夜都不敢出门上厕所,林语嫣开了所有走廊的灯。洗衣服的时候,站在她旁边陪她聊天。

应向晚不说什么,心里却很感动。

柏铭涛打来电话的时间刚刚好,正是大家都闲下来休息娱乐的时候。

应向晚走到外面接电话。

柏铭涛:“今天怎么样?收获大吗?”

应向晚:“还行。进度慢了点,才四十份问卷。到时候直接数据放大吧。”

柏铭涛笑道:“数据改改也没什么大关系,重要的是你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样子的。”

应向晚:“恩。”

柏铭涛:“过程不顺利吗?”

应向晚:“不会。就是……恩……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柏铭涛大概也能想得出应向晚的调研是个什么情况,笑了笑,说:“现在知道了它本来什么样就行了。跟想象有什么差别不重要。”

应向晚摁了声,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便挂了电话。

晚上应向晚和尹倩跟林语嫣睡在一起,累了一整天三个人还要聊天。刚开始讨论论文的数据和框架,后面说着说着就变成能不能赶紧做完课题去玩一趟啊。

应向晚神神秘秘地说:“你们这些技术人员要加油。队长就会犒劳你们。”

林语嫣:“框架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就是那个模型……”

应向晚:“时间序列数据做个回归吧。凑合凑合。”

尹倩:“做不起来。数据估计还是悬了点儿。”

应向晚:“那你做博弈论。”

尹倩:“……”

林语嫣在鼓掌,呱唧呱唧。

应向晚也鼓了两声。

尹倩:“我试试看。”

应向晚:“赶紧的弄完。我们去通州玩。直接住那儿,玩好了去学校。”

尹倩和林语嫣:“好耶!”

其实哪有这么容易。应向晚也就是鼓励鼓励士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别看只是加几个数据,数据一加表述就有很多都要改。她自己学术不精,好在尹倩底子实在是扎实,林语嫣思维灵活,每个人压力都重。应向晚和林语嫣负责了大部分的撰写和修改,尹倩要在撰写前就做好理论数据支持,整条逻辑主线和分支都是她这个总工程师监工完成。

另外七个村里,抽取了四个村作为样本。两个村在举村拆迁,两个村各都拆了一半。

三个人先去了临近的两个拆迁大村。

应向晚经历了丰富的惊险的悲催的狼狈不堪的一天。她活到23岁,从未同时在一天里经历被人拿着扫把赶,被放狗追,被人指着用她听不懂的地瓜话骂,顺便见证了一场群架差点被误以为是敌方而被中国大妈揍的精彩人生。

之所以最后没有真的被揍,没有被狗追上,完全是因为林语嫣用地瓜话跟对方叽里咕噜,从这个村扯到那个村扯了十八弯的亲戚关系,终于发现原来大家都有点儿沾亲带故,人家就放了这三个小孩子。

征地、拆迁弄不好,便处处是争端和暴力。

集体的耕地,建设用地被征用了,地上附着物被拆迁了,钱去哪里了?这里的绝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都很低,他们只需要结果——分到手里的钱有多少。房地产这么热,土地是有限的,这里虽然偏僻,但是通州近年的城镇化进程飞速推进,开发区又要扩大,基础设施的跟进也被提上议程。每过一个小时,这里的变化都不容小觑。

未来,这里又是通州的另外一个繁华之地。无数大小的企业都将在这里落户,它将是支撑通州GDP攀升的永动机。

地价那么高,为什么分到手里的钱这么少。为什么村里都没说,地就莫名其妙没了?那地是集体的,不是村干部家里的。抢建的时候凭什么你占了这条巷子我就不行这里建,于是两个家族的人就站在门口都拿着锄头全是火拼的架势。

为什么土地要被征用。国家一直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家里世世代代都以种田为生,现在田没了,他们又跟不上社会进程,身无他艺,以后怎么办。

应向晚平时也会看看新闻,但那些事情离她太远了。从小到大被家里和学校灌输的价值观让她在第一时间做出正误判断。现在亲临现场,当那个以为她是村干部派来查征地反抗分子的奸细而骂她的大妈,最后边说边流着痛苦心酸的泪水的时候,应向晚觉得她没办法说清楚对错。

社会问题乱如一团麻,一环扣着一环,总要解开了一个结,后面才有戏。

问卷调查变成了真正的走访。

这些敏感问题触碰着很多人的神经,他们各执一词,几乎情绪都很激动。

应向晚认真地听他们说,不发表观点也不反驳。

一张问卷都没得到,但是有了很多感受,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也有了很多新认识。

回家的路上,大家都灰头土脸的。

应向晚:“好复杂啊……哎……”

林语嫣:“感觉很多东西跟我们论文里写的又不符合了……”

尹倩:“别把框架推翻了,我会死的!”

应向晚&林语嫣:“……”

应向晚发信息给柏铭涛,“干嘛呢?吃饭了么。”

柏铭涛立即回了电话过来,应向晚挂着耳机,边走边跟他说,“简直是一团糟啊,各种这样那样不满意,怨气很大啊……这里的地明明就升职潜力巨大啊,为什么那么便宜啊。”

柏铭涛:“也不算便宜了,你觉得一亩地才赔那些钱,但是这些地值多少钱都是有评估方专门去评估的。问题就在土地价值我们的土地法没有厘清,按照农作物几年几年的价格来算肯定不高。你去问拆迁户,他们肯定没什么意见,就算有意见一般也不会是赔偿问题。建设用地的地上附着物几乎都是按照平方一比一赔付,有的村还按照人口另外给了平方数。你要搞清楚耕地和建设用地,征地征的什么地。”

应向晚:“被你这样一说,我怎么感觉这样我论文方向有点偏了……我们主题是建设用地流转,但为什么我们写的都是什么征地,都是什么青苗赔偿这种跟耕地相关的……”

柏铭涛:“你肯定是看了很多文献写的论文,实际上现在建设用地的赔偿,尤其是地上附着物赔偿是很可观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几乎都很喜欢拆迁,不然为什么都爱做拆二代?价格不合理的,就在耕地,很多文献在写建设用地流转的时候都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我是觉得跟建设用地没什么关系,跟它的流转跟没什么关系了,这是征地问题。征地本身又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

☆、第一百四十三章 纠缠数据

应向晚:“……”

柏铭涛:“所以你的论文要好好改改,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说你们概念不清楚了。”

应向晚铁青着一张脸:“……”

因为了这一通电话,晚上三个人都在房间里面暴走。应向晚连饭都没能好好吃,眉心皱成一团。

应向晚来来回回走了无数趟,最终拍桌:“倩倩,框架再推理一遍。不行就拆。”

尹倩一脸苦大深仇地趴在床沿。

林语嫣纠结了会,嗷嗷大叫。

叫了没一会儿,她妈妈端了一盆银耳红枣汤进来,“你们不要太辛苦咧,来喝点甜汤点心一下。妹妹哪里要家里帮忙要说哦。”

地方普通话说得特别亲切。

林语嫣揪着头发问了句:“麻麻你觉得征地价格啊是不是真的很低咧?”

“当然低噢!”她妈妈开说那个轮胎厂的拆迁,“那个很大的轮胎厂要进来哦,用了很多地都是村里的还拆了很多村里的房子才赔了多少钱哦,贼低的啦,很少。你上网查下咧,有新闻的咧。就才没多久,边上房子卖多少钱列,你自己对比下是不是征地价格低咯。”

三个人目瞪口呆。

应向晚突然叫道:“谢谢阿姨!阿姨您先忙!我们讨论一下!”

“好的咧。不要太辛苦了撒,明天出去玩一玩。”

三个人:“……”

尹倩那个学霸显然已经想到了,“我们算下这个每平米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赔偿的价格,跟旁边商品房价格对比一下,再做出每平米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商每平米利润对比。农民得到的如果是最少的,那就没错了。”

应向晚和林语嫣目瞪口呆地看着她淡定地在白纸上画表格……

大家开始找相关的楼盘数据,都找出来后,林语嫣问:“你怎么知道这楼盘利润是多少?”

尹倩:“……”

应向晚:“去查他们家会计报表的利润率,从每平方房子的零售价推算回去。”

尹倩默默回头看了应向晚一眼,竖起拇指道:“进步了!”

应向晚龇牙咧嘴地傻乐。

数据也不难算,笔算都算出来了。

应向晚得意洋洋地截图给柏铭涛,“后来我发现,收益分配不公的确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里也很重要的问题!”

柏铭涛或许在忙,没有回复。

还是要数据,数据,数据,晚上睡觉的时候,三个人抱在一团都快疯了。

尹倩的额头抵在应向晚的左肩,道:“我们去绑架国家统计局的领导吧……”

应向晚:“……”

林语嫣从另外一边靠过来,说:“不给数据就撕票!”

应向晚:“……”

尹倩简直要疯了,“就算博弈论不用那么多数据,但我们做的是调查报告啊,数据那么点儿怎么搞!”

应向晚随口就道:“先用着吧!实在不行我就跟我柏铭涛说把数据交出来,不然就去跪搓衣板!”

一瞬间,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应向晚睁大眼睛看着朦朦胧胧的天花板,牙齿咬着下唇,不自觉咽了口口水。

她心虚了。

林语嫣缓了好久,才结结巴巴地问:“柏铭涛……是那个……”

应向晚想了想,林语嫣这人挺靠谱的,人又善良又贴心,平时也挺交心的,便果断承认道:“是他。”

林语嫣突然整个人从被窝里坐起来,半晌后爆出尖叫:“啊啊啊啊啊!真的吗!快跟我说点八卦!不!我还要听一下你们的爱情故事!是怎么在一起的?上课的时候对上眼了还是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