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贼-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骥的勇猛不在魏延之下,更熟悉我军的指挥体系和练兵方法,将府治迁到济南城后,临淄的数千戍卫官兵也就没有必要留下,只需把程骥连同他麾下将士调来即可。”
  “这些将士大多是从各部抽调的功勋士卒,都是历经生死的精锐,军候及以上各级主官大多是城阳武学院前三期毕业生,由他们来组建和训练洛阳戍卫师,更令人放心。”
  公孙沛笑道:“主公如果舍得的话,可以把小将陈到调给程骥当副将。”
  刘存抚掌而叹:“好,我正有此意!陈到深具潜质,假以时日,再经历几次大战,定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虎将!”
  几个人三言两语,定下了最为重要的洛阳戍卫军主将人选,也确定了未来数年守护洛阳朝廷的中坚力量。
  只要牢牢掌握洛阳的戍卫兵权,刘存和谋士们就不用为将来朝中政敌的各种明枪暗箭的阴谋算计担忧。
  ######
  风尘仆仆的荀彧于次日中午抵达洛阳,在城东南修葺一新的皇家专用码头上,受到刘存和麾下文武的热情迎接。
  荀彧熟悉的朝中重臣杨彪、士孙瑞、赵温等人,已及刘存的心腹谋士公孙沛和沮授等人都到场,就连荀彧只闻其名素未谋面的青州军副帅徐盛、名传天下能文能武的新任将府主薄崔琰、典农中郎将毛玠、洛阳令公孙方等人也一同迎接,令荀彧感激之余,深感忐忑。
  之前,荀彧认为只需要说服如同兄长般的公孙沛和老朋友沮授即可,可如今加入这么多刘存的心腹文武以及朝中重臣,荀彧忽然觉得没了底气。
  事情果然与荀彧离开曹操赶来之前的推测一样,兖州的曹操并未获得朝中重臣杨彪、尚书令士孙瑞等人的支持,理由极为可笑也非常令人无奈:
  虽然司空袁逢早已病逝,司徒袁槐已然被董卓斩杀,但朝中近半文武仍然不愿得罪出自四世三公门阀的袁家嫡长子袁术,把持朝政的李傕和郭汜更是恨不得各路诸侯拼个你死我活,绝不会允许朝廷下达谴责任何一方的诏令!
  当日的晚宴上,身为车骑将军、负有代天子讨伐之责的刘存并不是主角,他非常聪明地把话语权让给替他分忧的士孙瑞和杨彪,前来求援的荀彧自然也就难以开口了。
  直到次日上午,刘存再次和公孙沛、沮授、毛玠、崔琰等人一起会见荀彧,双方在东门外的军营里举行秘密会谈。
  令荀彧深感安慰的是,刘存承诺援助兖州两万石粮食,并允许曹操以延迟一年付款的方式,向青州购买千匹战马、两千匹驮马、五万石粮食和装备五千步卒的军械装备。
  ######
  三月上旬,获得青州援助的曹操,在郭嘉和戏志才等谋士的协助下,采用放弃北路只打南路袁术的策略,集中双倍于袁军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退袁术四万大军的侵略,猛打猛追南进三百余里,不但成功收回沛国六县,还将袁术占据不到半年的豫州梁国(今商丘地区)和半个谯郡占为己有。
  兵败如山倒的袁术大惊之下,一退再退,最后退到淮南寿春才算站稳脚跟,暂时无力与曹操抗衡。
  令所有各方无比惊愕的是,出兵攻打曹操腹背的吕布,并没有按照密约与袁术南北呼应,吕布大军打下曹操兵力空虚的东郡西部原阳(今河南原阳)和酸枣两县之后,便不再向兵力空虚的兖州腹地发起进攻,而是突然掉头南下,毫无顾忌地占领了盟友袁术控制的大半个颍州郡,然后命令全军随即停止,分兵占据颍州各县,大肆征税征粮,驱赶民众修复城池关隘,摆出一副长期占据的姿态。
  吕布此举不但得罪了曹操,也一下子从袁术的盟友变成了袁术的敌人,也让唯恐天下不乱的刘存与众谋士大为惋惜,同时也对陈宫的军事才华和政治眼光深感怀疑。
  就在兖州和豫州打得天昏地暗之际,魏延率领青州军第七师一万五千将士、程骥率领五千戍卫将士、水军别部司马李劫率领五千步骑军和两千水军陆续抵达洛阳。
  跟随三路军队络绎到来的,还有青州水军和琅琊商会满载军械、战马、耕牛和各种物资的四百艘大小船只。
  等到交战各方反应过来时,洛阳的兵力已经成倍增加,对周边各势力形成了巨大威胁。(未完待续。。)


第一七八章 驾驭之道(上)

  刘存麾下两万余步骑兵和水军到来之后,戍卫洛阳方圆三百余里地区的兵力已经达到三师两旅近六万将士,总体实力已不在周边各路诸侯之下。
  各路诸侯的目光,纷纷投到驻守虎牢关的徐盛、镇守渑池的管亥、率部开赴洛阳以南五十里修复太谷关的主将魏延身上,对洛阳方圆三百里内的兵力剧增深感不安。
  青州军此次增兵洛阳,终于让包括曹操在内的各路诸侯发现一大秘密:
  数年来,他们从青州买到的盔甲和兵器,与如今青州军装备的制式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大不相同,青州军将士的铠甲与大汉军队制式风格迥异,式样独特,坚固美观,就连普通士卒使用的横刀和连发强弩,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各路诸侯再怎么有钱有势,都无法买到青州军手中的制式装备。
  这一发现,也逐渐解开了数年来青州军隐藏的秘密,随着越来越多的了解和情报反馈,各路诸侯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青州大规模对外销售的武器装备,均是在大汉军队的传统武器装备基础上改良而来。
  出自临淄城的青州铁工坊和成立不久的章丘铁工坊,这些基于大汉定制改良的外销型武器装备大量使用皮革、青铜、熟铁薄板等物,采用水力机械打磨和铆接等多项新工艺,通过独有的生产分工组合方式大量制造,无论质量还是穿戴舒适性,均远胜大汉军队制式武器装备的数倍。而且价格非常公道。深受各路诸侯各地军队的信赖和推崇。
  而青州军将士装备的精钢盔甲、百炼横刀、制式长枪、军官佩剑、连发强弩、车载弩床、军用马车等等。无论是质量还是外形,与大汉制式区别很大,生产这些优质武器装备的工坊,则是历来戒备森严颇为神秘的将军府直辖珠山兵器工坊。
  数年来,除刘存少量进贡和赠送友人的特制铠甲和佩剑之外,珠山生产的武器装备从不对外销售,哪怕外界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极少数样品,但没有先进的冶炼技术、热轧和冷锻技术、冲压技术和各种先进制造设备及工艺流程。谁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仿制。
  陆续发现这一秘密的各路诸侯惊愕之余,只能摇头叹息,但直到现在,他们尚不知道一个更大的秘密:
  青州军和琅琊军各部骑兵自去年秋季开始,开始分期、分批陆续装备马蹄铁,青州骑兵的战斗力获得巨大提升的同时,战马的损耗大幅度下降。
  悄悄量产不断储存的高桥鞍和精钢马镫由于担心泄密,至今仍未出现在青州军和琅琊军中,更不用说正在海上孤岛灵山岛上不断生产不断投入实验的黑火药了。
  时至今日,高桥鞍、马镫和马蹄铁的生产技术在珠山兵器工坊的不断改良下。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刘存需要。青州境内寻常的民间工坊也能根据样品或者图纸进行大量生产。
  根据刘存的计划安排,至少两年之内各路诸侯无法获知这一秘密,更没有能力大规模运用高桥鞍和马蹄铁装备各自的骑兵。
  哪怕日后各路诸侯尽数装备高桥鞍和马蹄铁,也无法追赶已经建立了完善军事体系的青州军队。
  目前,琅琊军主帅王杞和副帅颜慎正在开阳王城西郊的新建大营里大营,悄悄组建琅琊军的第一个重装骑兵旅,五千名重装骑兵悄悄装备了高桥鞍、马蹄铁和马镫,经过上百次试验改良的战马护甲和专用武器,也已投入批量生产。
  最迟不超过五月中旬,琅琊军重装骑兵营便可组建完毕,青州军副帅太史慈接着就要组建青州军的第一个重装骑兵旅。
  刘存的原计划是组建两个重装骑兵师,济州岛马场和小珠山马场已培育出用于重装骑兵的雄峻战马,但受制于优质种马数量和繁殖能力,至少五年之内,依然无法满足军队发展的要求,两大马场能够大规模培育的依然是普通战马和驮马。
  糜竺、公孙旻、董卓、吕布等人数年来陆续赠送给刘存的一百五十几匹西域马和漠北战马,除十二匹分给高级将领之外,其余都成了铁山马场保持血统用于繁殖的珍贵马种,繁殖的第一批二十五匹血统纯正的西域马,如今均在四岁马龄上下,其中大半需要留下做种马。
  精选的漠北战马与辽东战马杂交而得的后代也有五百余匹,但这些杂交马同样需要建立全新种系,至少十年内,刘存和将校们无法指望获得更多的重装战马。
  王杞和颜慎组建重装骑兵旅所需的一万二千匹战马,大多是两年来从辽东和辽西陆续购入的,里面三分之二的战马来自北海(今贝加尔湖)鲜卑人和丁零人部落,这些体形雄健、耐力和速度都非常好的战马如果不使用马蹄铁,四只马蹄同样无法承受重装骑兵的长时间驱使,这也是刘存接到王杞的汇报之后,不得不将高桥鞍和马蹄铁技术提前贡献出来的重要原因。
  如今,重装骑兵已成为琅琊军和青州军高层无比期待的兵种,外界对此依旧一无所知,没见过重装骑兵的魏延和陈到自然也就毫不在意,他俩觉得自己麾下的骑兵无论装备还是马匹,都是天下最强的,因此,两人喜滋滋前往洛阳东门外军营,向赠给他们西域骏马和宝贵兵器的主公刘存拜谢。
  刘存见到魏延和陈到非常高兴,一番问候完毕,干脆一同前往营中校场出出汗。
  陈到和魏延看到刘存换上的铠甲和自己身上的几乎没有分别,感到非常不解,侍卫长翟趋看到两人疑惑的表情后,低声向两人解释道:
  “外界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主公身穿上天授予的黄金甲,也有人说,主公的铠甲是一千名琅琊大匠师花去一年时间制成,堪称刀枪不入的天下至宝,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实际上从建军开始,主公的铠甲与咱们这些将校就毫无二致,真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主公的铠甲左胸前没有象征品秩和资历的军衔标志,倒是主公的长枪和佩刀略有不同,得自于罕见的陨铁锻造,出自技艺精湛的大匠师之手。”
  “但是,我军绝大多数将校的武器基本都是难得的精品,都是按照各人习惯和喜爱,交由珠山兵器工坊的大匠师用最好的材料打造而成,在外人眼里,无一不是千金难求的神器,可在咱们这些将校眼里却很普通,军候以上级别的军官只要愿意,都可以向珠山兵器工坊定制自己喜欢的武器,不过得自己花钱。”
  魏延和陈到恍然大悟,心底里对刘存更为敬重。
  ********
  ps:谢谢孑与大大的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小将陈到对自己拥有与刘存几乎一模一样的长枪和佩刀很满足,倒是对刘存的武技深感兴趣,借此机会,他低声询问比他大四岁的翟趋:
  “仲明兄,军中传言,主公当年仅用一个回合,便枪挑张举麾下大将张荜,当时兄长是否在场?”
  翟趋自豪地笑道:“当时我和另外几名师兄弟就在主公身后压阵,主公那一枪不但出乎敌将张荜预料之外,咱们所有人也惊愕不已,实在太大胆、太冒险了!”
  “要知道那时候彼此间策马对冲,速度非常快,几乎在眨眼之间就爆出一团血雾,然后张荜的脑袋就顶在主公的枪尖上了……张荜没了脑袋的尸首还骑在马背上跑出四十几步,才被咱们的士卒堵住,接着就是一阵掩杀,那一战打得酣畅淋漓啊!”
  魏延连忙问道:“主公是怎么出枪的?”
  翟趋悄悄指向前方十余步外正在与爱马一同热身的刘存:“等会儿你就知道了,数年来无论多忙,主公都坚持磨练武技和射术,虽然射术比太史将军和颜慎将军略逊一筹,但与徐盛将军、张郃将军、乐进将军他们不分上下。”
  “其实,主公最厉害的还是在马下,主公的搏击术军中无人能敌,军中使用的刀术训练教材和徒手搏击教材,就是主公亲手编写的……我几乎隔三差五就被主公打倒一回,放眼全军,唯独我兄长翟越能在主公手下支撑二十个回合不倒地,其他谁也不行!”
  魏延和陈到非常震惊。
  在无影山大本营的三个月强训中。他们对徒手搏击术和刀术训练印象深刻。对两本教材上的精确绘图和巧妙阴狠的打击方式非常重视。原以为定是哪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世外高人传授,做梦也没想到竟然是自己追随的主公的杰作。
  翟趋看到两人惊讶莫名的样子,再告诉两人一个秘密:“武学院的十二科教材,主要的五科就是主公编写的……”
  “如今武学院三百教官中的百余名年轻教官,大多是城阳武学院第一、第二期毕业生,都是主公非常器重的将校,这些弟兄毕业后分到各部磨练一到两年,然后返回学院。边当教官边总结,不少人已经陆续晋升各部副将。”
  “文长兄的副将张溥张义原,便是武学院首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此人有勇有谋,精于筹划,擅长训练和长途奔袭……”
  说到这儿,翟趋四下看了看,稍稍靠近魏延,低声说道:“有件军中机密,相信你们很快也会知道。只是二位需要记住,此机密军中仅将校一级才有资格了解。二位听完后切记不要外传:前兖州刺史刘岱的脑袋,就是张溥砍下来的,此次要不是主公点名张溥出任文长兄的副将,恐怕纪维将军打死也不愿放人。”
  魏延和陈到彻底震惊了,魏延脑子里立刻浮现比自己大两岁的张溥形象:体型偏瘦,相貌平凡,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笑容,说话慢条斯理,性格随和乐于助人,深受官兵喜爱,活脱脱是个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
  如不是出自主公心腹弟子翟趋之口,魏延和陈到绝对不敢相信,文质彬彬貌不惊人的张溥,竟然砍下了闻名天下的兖州刺史刘岱的脑袋!
  在接下来的骑战和步战比试中,神智有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