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贼-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σ煌盗贰掖蛩忝髂耆氯蚊貉游谄呤χ鹘柿畹谄呤ψな啬厦娴奶裙亍!
  刘存向公孙沛通报了他的决定。
  公孙沛没有惊讶,他非常看好上月底率五百彪悍青壮和百余家眷前来投奔的魏延,虽然魏延只有二十三岁,但仅十天的接触,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三十二岁一样老成持重,除马上功夫稍逊徐盛一筹之外,步战和弓弩等武技出奇地高,足可用出类拔萃来形容。
  只是,公孙沛到现在都搞不清楚,刘存从何处得知魏延这样的人才,没到洛阳就提前派出麾下大将陆九和赵立去找人,而且竟然真能把人领回来了。
  让公孙沛非常看好的武将,还有汝南籍小将陈到陈叔至。
  陈到一家本为汝南寒门士族,但是在战火纷飞的汝南,家境早已没落,日子过得非常凄苦,听到刘存率部进驻洛阳重建帝都的消息,陈到家族毫不犹豫举家离开汝南,跟随徐州送来的十五万流民一起,来到洛阳投奔万民颂扬的刘存。
  刚满十八岁的陈到随家人抵达洛阳没两天,便申请加入正在征兵补充缺额的管亥所部,管亥试过这位小将的身手之后非常吃惊,如获重宝,喜不自胜。
  当天晚上,管亥就把事情经过向主公刘存汇报,要求刘存破格任命十八岁的陈到为他的军候。
  刘存问清楚陈到的字号,立刻赶往西大营面见陈到,随后又去拜访陈到的父母家人和魏延的家人。
  第二天上午,刘存任命陈到为将军府亲卫营佐尉,任命魏延为游击将军,吩咐陈到和魏延把他们的三百余家人,送到安定富裕的济南新城安居,然后亲自给主管无影山大本营的兵曹从事纪维写信,责令纪维和教官们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对魏延和陈到进行特训,让他们了解青州军的整个体系,熟悉青州军各兵种的训练与作战方式。
  刘存从来都不解释他“慧眼识人”的原因,面对公孙沛和沮授等人的疑惑目光,刘存反而对沮授大加赞赏,对最先提议进驻洛阳并大举招揽人才的沮授充满感激。
  沮授确实值得赞扬,他不但提出招揽人才的建议和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去做,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宣传刘存忠于汉室、心怀万民的高尚品德,源源不断地从周边各州为刘存招来各种人才。
  如今,同样向刘存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以畜军资”这个高远计策的毛玠,已被刘存引为心腹,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刘存来说是把无法把握的双刃剑,但能提出这一主张的毛玠绝对是个目光高远的俊杰。
  出身寒门的毛玠同样钦佩刘存的虚怀若谷和高尚品德,同样将敬奉汉室心怀万民的刘存,当成了自己心目中力挽狂澜振兴大汉的明主。(未完待续。。)


第一七六章 坐山观虎(上)

  初平四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洛阳城在刚刚过去的整个冬季中只下过两场小雪,气温比常年高出很多。
  典农中郎将毛玠对此忧心忡忡,整日骑马东奔西赶,敦促上任不久的各县官员做好防旱防灾准备,组织刚安置下来的民夫尽快完成复耕播种,然后集中人力、物力,疏浚河道沟渠,抓紧时间在方圆三百里内开凿五百余口水井。
  没有了严寒,刚恢复耕作百万亩土地的官员和百姓既担心旱灾,又担心春夏之际爆发蝗灾,但持续晴朗少雨的天气,对洛阳城的修建却是大好时机。
  几乎无雪无雨的日子里,洛阳城的修复工程进度很快,加上去年冬天黄河封冻前从青州运来的大量水泥、木料等建材储备充分,从徐州和交州送来的粮食络绎运到,城西五里建起了二十几座砖瓦窑和石灰窑,每天能吃饱肚子的近六万工匠和民夫只用四个半月时间,就将城中三横两纵五条大街连同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建好。
  临时搭建于城内东南和西南的两片棚户区,如今已能容纳四万人居住,城内东北区域两里见方的太仓得以恢复,原本储存于东城外军营中的粮食物资,开始运入条件优越的仓库中储存。
  整个洛阳故都的修复中,最费时间和人力、物力的,当属开山采石和烧制各式砖瓦。
  计划按原样修建的北宫,由于工程浩大,刘存和麾下文武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清理一空之后停止进一步修建。派出特使去长安请来太仆卿杨彪、尚书令士孙瑞、录尚书事赵温等重臣。一起对北宫和东宫的复建进行磋商,最后严格按照皇家的要求,确立二十四殿的修建方案,重新规划东宫的建设规模。
  为了不刺激挟持皇帝把持朝政的李傕等人,影响到一直默默进行的救驾计划,刘存提出暂时缓建南门外太学、明堂和灵台的建议,并做出“一旦将皇上迎回,六个月内即可修建竣工”的承诺。
  实地勘测过后。杨彪、赵温等人深以为然,也都知道若是按照焚毁前的规模尽数修建,除非投入二十万以上的人力和源源不断的巨额钱粮,否则没有五六年时间绝对办不到。
  因此,大家简单商议过后,省去了皇城内四座用以安置妃嫔的大殿修复,在清空的原址上修建比原来大三倍的御花园,但是要求整个皇宫必须在三年之内竣工。
  刘存反复估算之后,非常艰难地答应了这个要求,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企图,所以只能咬牙承受下来。
  尚书令士孙瑞见状。以戏谑的口吻说出“大逆不道”的玩笑话:“八年来,皇室历经劫难,如今剩下的人不多了……”
  “今后的皇宫里,恐怕也不会再有先帝时期仆从三万、佳丽三千的壮观景象,因而只需重建二十四殿和东宫,便可彰显皇家的威严和气派,远比圣上如今居住的长安那座破旧皇宫好上百倍。”
  众人笑完,觉得颇为有理,同时也能体会到身负重任的刘存确实艰难。
  虽然刘存从不叫苦,但大家都能看到,在洛阳故都的重建中,刘存和他的谋士们竭尽心力,做得非常漂亮,用实际行动打消了杨彪、赵温、赵岐和马日磾等重臣心底的那点儿怀疑,深切体会到刘存和麾下文武对大汉对皇室的忠心。
  所以,最后连尚书令士孙瑞都成了刘存和公孙沛的挚友。
  令刘存和他的谋士们深感满意的是,从青州调来的两百余名中低级官员得到了考验,表现出色。
  这些官员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流民安置经验,兼之获得各方诸侯、各州巨商和一些世家门阀的慷慨支援,庞大的工程得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三十五万百姓在耕作和重建工作中虽然没日没夜地干,但能吃饱肚子,拥有足够的青州产先进农具和不断增多的耕牛,劳动强度不算大,总体进展非常顺利。
  与朝中重臣们的认可相比,刘存更看重百姓的意见,更重视各级官府的清廉和勤政。
  由于变化不定的天气、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前前后后迁到洛阳的三十五万无家可归的百姓在整个冬季死去上万人,但饿死或冻死的少之又少。
  带领三名弟子赶来洛阳帮忙的神医华佗,对此是赞不绝口,在刘存的再三恳请和说服下,这位名震天下的神医有了在洛阳开设医馆、传道授业的想法,这一结果,令数年来苦苦招揽华佗等当世名医的刘存倍感欣慰。
  相对于洛阳城的修建,毛玠负责的屯垦和安置事务可谓进展神速。
  毛玠并没有单纯把青州琅琊那套成功经验搬过来,而是开创性地总结运用,制定出更为严密,甚至有些苛刻的各项条令加以实施,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主管官员身上,开春之前就将青州源源不断运来的大量先进农具和耕牛发放下去,及时完成周边四县五百余万亩土地的复耕。
  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三十五万流民的户籍登记和土地契约发放,获得土地的民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真心拥戴给他们带来安定和秩序、无偿分给他们田地耕牛的各级政府,从心底里对心怀汉室、泽被万民的刘存感恩戴德。
  毛玠取得的显著成绩,让刘存喜出望外,对毛玠的才华更为欣赏。
  与毛玠相比,数月来不停往返于洛阳和济南新城之间的大匠师霍坚同样辛苦,也最有成就感。
  二月初十,霍坚再次从济南赶到洛阳。
  见到出城迎接自己的刘存,霍坚立即满脸喜悦地禀报:“主公,济南新城已基本竣工,城中街道正在移栽各种树木花卉,三万八千余名本地民众已住进城南城新区,另有获准登记入住的五万六千工匠和民夫,都是参与济南城建造的有功之人。”
  “他们连同自己的家人陆续搬入西城四个坊区,从琅琊、临淄等地调来的五百名蒙学先生也已进入城里城外十二所学堂,只需再有两个月时间,已经封顶的城南济南大学、城北军营和储备仓库均能竣工。”
  “属下受济南新城和老城历城内外三十五万民众之重托,请主公尽快驾临济南城,主持五月初一的盛典!”
  公孙胜和沮授等人高兴不已,纷纷向霍坚拱手祝贺。
  *********
  ps:谢谢“胡天八月8”大大的打赏!巨火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七七章 坐山观虎(下)

  刘存欣慰地点了点头,并没有询问将军府所在的城中城如何了,而是问出一句令所有下属感动不已的话语:“先生们和军中将校的住宅,还有为孩子们开设的附属学堂,都建好了吗?”
  霍坚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都建好了……城东北那片原本建仓库的近千亩土地,按照主公的建议,改为修建占地二十五亩的新式学堂,周边是两百八十二座带前后小院的四合院,每座宅院占地两亩左右,均为带左右厢房的新式小院,窗户全部装上珠山透明琉璃。”
  “不过,诸位先生和军中将校都不愿意先搬进去,大家说只要主公一天不进驻将军府,大家就等待一天。”
  刘存一听颇为意外,随即连连摇头:“等我干什么?告诉大家快搬进去,现在是万物萌发的春季,谁想在院子里栽棵树或者种点儿花花草草什么的,正好赶上季节!”
  “还有,孩子们的学业不能耽误,以前各家各户分散在四面八方,大家时常为家中老人和孩子牵肠挂肚,现在住在一起就好了,至少孩子们的学业有了保证。”
  “那主公什么时候回济南?”霍坚再次问道。
  刘存想了想,不无歉意地回答:“近期内恐怕回不去了……三日前,袁术不宣而战,出动四万步骑军攻打曹操占领不久的沛国,徐盛将军昨天一早从虎牢关发来急报,说东面的吕布大军悄然集结,动向不明。”
  “咱们几个结合陈宫出使中牟后急忙赶回陈留的情况分析。推测与曹操交情变淡的张邈与吕布以及袁术之间。很可能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因此张邈这一次不会答应曹操的请求,给予必要的援助。如此一来,吕布的动向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遭到突然袭击的曹操一定非常难受,昨日下午派来急使求援……估计荀彧快到洛阳了,正好几位朝中大人没走,我这个车骑将军说什么也要留下斡旋一二。”
  霍坚一听恍然大悟:“我说呢……怪不得一路乘船而上,两岸与往日大不一样。不但袁绍的河北水军频繁游弋,曹操的濮阳驻军也派出大量骑兵斥候,沿大河南岸警戒,估计是担心河北袁绍趁机落井下石啊!”
  刚辞去洛阳令、心甘情愿全心全意辅佐刘存的沮授果断建议道:“主公,属下和荀文若(荀彧字)相识多年,彼此知根知底,就让属下等人接待他吧!”
  “曹孟德肯定也知道,朝廷谕令对离经叛道的袁术和朝三暮四的吕布毫无约束力,之所以派来荀文若,无非是求得主公在道义上的支持和军械粮草的援助……”
  “主公只需在军械粮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即可。以目前的形势看,主公还需维持与吕布之间的和睦关系。至少在秋收之前,民心初定的洛阳经不起任何战事。”
  新任洛阳令公孙方随即拱手致礼:“主公,公与先生的建议实乃良策,目前的洛阳确实经不起任何伤害啊!”
  刘存沉思了一会儿,重重点头:“确实如此,水军在洛水河口修建的营寨尚未完工,李劫的水军也尚未到达,魏文长的第七师还在青州苦练,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开到洛阳来,进驻南面新扩建的太谷关。”
  “如今,洛阳的防务存在诸多缺陷,咱们必须抢在他们三方激战结束之前,把洛阳东、南、西、北四面关隘扎紧了篱笆才行。”
  公孙沛忽然提出个建议:“主公,就地征召一万五千士卒吧,是该组建洛阳戍卫军的时候了。”
  此言立刻获得沮授的支持:“是啊是啊,主公,虽然魏延将军和李劫将军到来之后,洛阳四面关隘算是基本能守住,可仍然缺少一支随时支援四方的后备军啊!”
  “去年底,管亥将军率部开赴西面的渑池驻防,西大营便一直住着五万工匠和民夫,如今城中已建起足够数万人暂时居住的棚户区,完全可以将这部分民夫迁到城内暂住,只需从青州调来一位武将和数十校尉,即可在西大营征召和训练士卒。”
  “士卒从本地民夫青壮中征召更有益处,这些人都是主公的拥戴者,为了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为了来之不易的家园土地,他们定然一呼百应,悍不畏死!”
  这下刘存感到为难了。
  军费和装备倒是不缺,洛阳戍卫军的组建也在计划之中,可缺少的是擅长练兵的领军之将,想了想干脆征求大家的意见:“诸位觉得,谁来担任洛阳戍卫军的主官好一些?”
  “程骥!”
  公孙沛和沮授异口同声回答。
  刘存略微权衡,当即同意:“不错!我青州军和琅琊军刚完成调整不久,各部将领均身负镇守一方的重任,这个时候抽调谁都不合适,唯有程骥放在临淄有些浪费了。”
  “程骥的勇猛不在魏延之下,更熟悉我军的指挥体系和练兵方法,将府治迁到济南城后,临淄的数千戍卫官兵也就没有必要留下,只需把程骥连同他麾下将士调来即可。”
  “这些将士大多是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