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3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其中两人如猿猴一般攀上了吊桥。

    吊桥是这座攻城战的关键,只有放下吊桥,才能进行城门的冲撞,但吊桥宽厚而沉重,结实的木板厚达半尺。两根手臂般粗的铁链从城头伸下,牢牢地扣住吊桥,将吊桥高高拽在半空。

    任何事物都有弱点,这座吊桥也不例外,它的弱点就在铁链扣住吊桥的两颗铁楔子。铁楔子深深插进木板中,在外面还箍一道生铁圈。生铁圈上打孔,让铁楔子从孔中穿过,这样即使木头朽坏,铁楔子也不会脱落。

    但北城门吊桥因为年久磨损,铁箍上的孔已经被磨断,这样一来,将铁楔子从吊桥中拔出来就成为可能,隋军斥候发现了这个细小的漏洞。

    正是这个细节使杨元庆最终决定攻打北城门,或许,这就叫细节决定成败!

    两名斥候攀上吊桥,他们用短铁棍慢慢撬动铁箍,铁箍一点点上移,脱离了铁楔子,没有了铁箍支撑,两颗铁楔子有点扣不住沉重的吊桥,发出吱嘎声,吊桥微微晃了晃。

    两名斥候一翻身,钻到吊桥下面,用脚钩住吊桥,取出雪亮的锯子,一名斥候回头做个手势,示意其他人可以行动了,其余十三名斥候将火油从城门下端的缝隙里慢慢注入,一块木板挡住它们不外流,火油便顺着缝隙流进了城内。

    与此同时,吊桥下的两名斥候渐渐将铁楔子边缘的木板锯开一条裂缝,裂缝的出现使铁楔子再也扣不住厚重的吊桥,‘嘣!’地一声巨响,左边的铁楔子脱出,又长又粗的铁链像长蛇一般飞向天空,吊桥豁拉拉地向左倾斜。

    吊桥倾斜的巨大响声惊动了城上的守军,“是谁!”一名守军探头出来观望,一支毒弩箭却闪电般射来,守军一声闷哼,软软倒在城垛口上,却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人,他见同伴被射死,惊得大喊起来,“快来人啊!”

    在喊声中,右边的铁链也飞上天空,紧接着‘轰!’地一声闷响,吊桥重重地落在护城河,溅起大片水花。

    吊桥落下就是信号,两百名重甲步兵将撞城槌从壕沟里搬出,两边各站百人,前后两层,双手紧抓住槌身上的把手,又有两百名重甲步兵举起巨盾掩护,

    撞城槌就俨如一只巨大的百脚虫,开始向城门冲过去,这时城墙上的警钟敲响了,‘当!当!当!’异常刺耳,上万名睡在城头上的守军被惊醒了,他们纷纷向北城奔来。

    今晚在城头当值的主官是卫尉少卿刘政会,他已经明白大事不妙了,丰州军在夜间发动了进攻,他急得大喊:“速去通报夏侯将军!”

    刘政会奔到城墙边,正要探头下望,一支箭呼啸飞来,从他额头上擦过,惊得他一声冷汗,他急忙回头喊道:“投石机抛射!”

    “使君,外面看不见!”

    “看不见也给我射!”

    一架架投石机吱吱嘎嘎地拉开了,黑暗中士兵们看不见城外的情形,一块块巨石飞射出去,毫无目标地乱砸。

    千余弓弩手奔到城垛边,去被铺天盖地射来的箭矢压制住,根本无法探身下射,此时,城下一万丰州隋军弓弩手列成箭阵,万箭齐发,掩护重甲步兵撞城。

    城门口内已燃起熊熊大火,火舌炙烧着包着铁皮的大门。整个城洞内被大火和浓烟吞没,使守军不敢靠近城门一步,夏侯端已经赶到了,他脸色异常苍白,因紧张而变得有些扭曲,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丰州没有擂鼓,没有吹号。在夜间无声无息地偷袭。极可能今天太原城要失守了,他立刻喝令道:“速调五千弓弩手来北城门处!”

    话音刚落,一声惊天动地般的巨响从城门传来。“轰隆——”那种沉闷而强劲的撞击声仿佛来至地狱,直接撞在人的心上,让人的心都仿佛破裂了。很多士兵受不了这种撞击声,捂住耳朵惨叫倒地,整个北城都在晃动,士兵们惊恐地大叫,纷纷蹲下,一架投石机身子倾斜,失去了重心,慢慢从城头翻落,摔裂成数断。

    脚下的晃动使夏侯端也摔倒在地。他爬起身急得大喊:“快去调弓弩手!快去!”

    。。。。。。。。。

    北城外,数百重甲步兵抱着撞城槌慢慢后退,他们头顶上举着数百面巨盾,弓箭虽然射不到他们,一块块巨石从城头抛下,还是有不少重甲步兵被砸中,闷叫一声倒地。立刻被旁边士兵拖了下去。

    重甲陌刀军主将杨思恩也在撞城槌旁,当众人退到二十步外,开始准备第二次冲击,他大声叫喊:“一!二!三!”

    数百士兵同时发力,撞城槌以一种无比凌厉的力量向城门再次撞去。只听见又是一声惊天动地般的巨响,城门剧烈晃动。眼看后面的门闩就要撞断,大门上面的砖石松动,纷纷掉下来,旁边城墙也出现了巨大的裂缝。

    “再来!”

    杨思恩大吼一声,队伍再次后退,退到二十几步外,数百重甲步兵齐声吼叫,他们倾尽全身力量,抱住撞城槌再一次向城门猛冲而去,撞城槌上迸发出的力量仿佛连山都能撞毁。

    。。。。。。。。

    就在吊桥轰然倒下不久,太原城内已开始大乱,薛氏兄弟带领数百人冲到军营外,点火焚烧军营,数百顶营帐被点燃,军营已是一片混乱,马圈也被人打开,数千战马从马圈内冲出,在大街上奔跑,薛氏兄弟的手下纷纷跑上去抢马,也顾不得杀敌立功。

    薛氏兄弟一心想抓住李元吉,率领百余人向总管府奔去,他们刚奔到总管府,却迎面见长史窦诞骑马奔来,身边竟只有不到十名侍卫。

    薛深大喜,大喊一声,百余人一拥而上,将窦诞掀翻在地,捆绑起来,这时,一名手下奔来喊道:“大哥,李元吉率军向南门去了。”

    薛深犹豫了一下,既然李元吉手上有军队,那就不好去硬拼了,不过烧毁军营,放掉战马,而且抓到了李渊的女婿,这些都算是功劳,他见远处一队士兵正向这边奔来,便一摆手,众人抓起窦诞向一条巷子跑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太原城大街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士兵,大火已经将军营吞没,士兵们找不到队伍,都在漫无目标地乱跑,不少士兵开始趁机砸开店铺抢劫。

    当第一声撞城闷响传来时,李元吉和宇文歆率领三千骑兵正好在南门,南门正缓缓开启,李元吉心慌意乱,虽然他应该留下来指挥最后的太原保卫战,但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太原城,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太原城。

    “齐公慢走!”

    司马刘德威追了上来,他拦住了李元吉,急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齐公若逃走,军心涣散,太原真的完了。”

    李元吉一瞪眼,“谁说我要逃走,我是绕去攻击杨元庆后营,逼他们退兵,你敢坏我大计?”

    李元吉用长槊拨开刘德威的马匹,猛抽一鞭战马,率领三千人向城外冲去,刘德威翻身下马,向城头上奔去,他站在城墙,李元庆的骑兵已经消失在黑暗之中,却见隐隐听见马蹄声向南而去,刘德威叹了口气,李元吉还是临阵脱逃了。

    。。。。。。。。

    丰州军的第三次猛烈撞击终于使城门的门闩断裂,太原北城门轰然被撞开,后面的数千重甲陌刀呐喊着向城内冲去,密集的箭雨射在他们身上,却无法射透他们的铠甲,他们举起雪亮的陌刀向数千弓兵冲杀而去。

    两里外,杨元庆见北大门已被撞开,他挥动战刀大喊:“杀进城去!”

    “杀啊!”

    三万骑兵发动了,铺天盖地向太原城冲杀而去。

    。。。。。。。

第三十五章 计划有变

    。。军营的大火被扑灭,太原城渐渐恢复了平静,由于李元吉逃走,副留守夏侯端在乱军中被杀,太原城的数万军队无路可退,纷纷向丰州军投降,丰州军迅速控制住了太原城的官衙、仓库等重要设施,至此,北都太原终于被杨元庆攻占。o。

    在数千骑兵的簇拥下,丰州总管杨元庆骑马驶进了太原城,城门内,太守王绪率领数十名文武官员一齐躬身施礼,“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奉代王之令,征讨逆贼李渊,今攻克太原,只是南征李渊第一步,希望各位大臣能以大隋社稷为重,辅佐代王,重振我大隋江山。”

    王绪朗声道:“我们愿听从杨总管的吩咐,辅佐代王,重振大隋江山!”

    这是,裴世清走上前给杨元庆介绍道:“杨总管,这位是太原郡王太守,太原王氏家主。”

    杨元庆当然认识王绪,他妻子裴敏秋的舅父,当年他和裴敏秋成婚回门时见过一面,不过裴世清既然这样多此一举地介绍,就是告诉他,王绪可以信赖,在这次取太原城中他也起了作用。

    虽然丰州军攻克太原,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完全占领太原郡,毕竟这里是李渊老巢,李渊在这里经验多年,紧接着他还要面临李世民的反扑,他需要这些官员替自己安抚住民众,招揽太原郡各县投降,稳住局势。

    杨元庆微微笑道:“请王太守放心,丰州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请王太守和各位使君安抚民众,我希望太原城的局势能迅速平静下来。”

    杨元庆的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大家,所有人的官职都不变,众人大喜,其实李渊也是用隋朝名义起兵,杨元庆也是隋朝名义,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是刘武周攻陷太原,那一切都正常不变。

    众官员都纷纷上前行礼,便各自散去了,王绪和裴世清也知道杨元庆要处理军务,便也暂时告辞而去。

    杨元庆这才问秦琼,“可抓到什么重要战俘?李元吉抓到了吗?”

    不等秦琼开口,旁边罗士信上前单膝跪下请罪,“禀报总管。李元吉从南城逃跑。卑职率军拦截,在黑暗中难辨敌军,还是被他在混战中逃脱。卑职特来请罪!”

    罗士信率领五千骑兵埋伏在南城三里外,就是为了拦截逃跑的敌军,他虽然拦住了李元吉。但最后还是被李元吉跑掉了,这使罗士信十分沮丧,一个大功劳从他指缝中溜走了。

    杨元庆倒不怪他,他自己就很清楚,今天晚上夜色浓黑,数十步外就看不见人,这种拦截实际上就是看运气,运气好,正好将李元吉拦住。否则,李元吉有心躲避,罗士信根本抓不住他。

    “起来吧!这一次是老天助他,不算你的过失。”

    “谢总管!”

    罗士信站起身,这时秦琼又禀报道:“回禀总管,投降的将领就暂时不说,被抓俘的高官有三人。一个是卫尉寺少卿刘政会,他是来太原监制防御武器,一个是司马刘德威,一个长史窦诞,这个窦诞是被太原豪强薛深抓捕。他们兄弟数人组织了几百人在城中响应,火烧军营、放出战马。都是他们所为。”

    杨元庆对这个薛氏兄弟倒有几分兴趣,便笑道:“带他们来见我。”

    片刻,有士兵将薛氏三兄弟带上来,长兄薛深上前施礼道:“小民薛深携弟薛景、薛轨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见他们三人皆相貌威猛,身材魁梧,不由有几分喜欢,便问道:“你们可是河东薛氏名门?”

    薛深苦笑一声,“我们只能算名门薛氏的远亲,我们父亲只是一名铁匠,出身贫寒,让总管失望了。”

    “失望倒没有,在我军中不问出身,只看功劳,这次你们在城内响应,助我拿下太原,是有功之人,我要奖赏你们,可任命你们三兄弟中一人为都尉,你们自己商量一下吧!”

    薛深大喜,能升为都尉,那是他们梦寐以求之事,他毫不犹豫道:“三弟薛轨曾出征辽东,可让他为将。”

    “好!”

    杨元庆用一种激励的目光注视着老三薛轨道:“我就封你为都尉,参加太原郡兵,我希望不久便能听见你立功的消息。”

    薛轨在大业九年征辽中曾担任旅帅,后来逃回,他上前单膝跪下,“末将愿为杨总管效力!”

    杨元庆回头吩咐李靖一声,让他把薛轨带下去,又对薛深道:“你们都是地头蛇,好好替我留意太原市井情况,若有人散布谣言,或者形迹可疑,探查我军中情报,你们可立即报告,我会记你们的功劳。”

    薛深躬身施礼,“为杨总管效力,小民深感荣幸。”

    杨元庆一一安排了投降将领和被俘官员,这才来到了太原留守总管府,这里也是李渊原来的官邸,士兵已经彻底搜查,从后宅搜出不少被李元吉强占的良家女子,杨元庆命令将她们悉数放走,搜到的金银珍宝皆赏赐给有功将士。

    此时夜已经到四更时分,大部分将士都已经休息,而杨元庆无法入眠,并不是因为占领太原城的喜悦,而是占领太原城只是河东战役的中途站,他即将面对李渊不甘心的回击,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考虑,必须要立刻部署兵力,准备迎战李世民的反扑。

    官房里灯光明亮,墙上挂着一幅巨大而详细的河东地图,上面还有红笔画出的线条,杨元庆推测这应该是李渊所画,可以想象李渊曾端着油灯,在这幅地图前仔细地考虑着夺取河东、进军关中的计划。

    此时地图前又换了一个主人,同样注视着地图,同样在考虑夺取河东的计划。

    “李司马,你认为李世民会北上争夺太原,还是放弃太原,全力巩固河东南部?”

    身后坐着李靖,他也在沉思之中,他现在有点不太明白杨元庆的战略图谋,因为在出征河东之前,说得很清楚,取太原郡然后东征幽州,可现在看来,他似乎又有点想取河东全境的意思。

    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整个大局,而且不弄清这一点,他也无法回答杨元庆的问题。

    李靖沉吟一下,尽量找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他缓缓道:“总管进军幽州的计划有变吗?”

    杨元庆一怔,他立刻明白了李靖的意思,歉然笑道:“这怪我,没有和大家充分沟通。”

    他取出一封信,递给了李靖,“这是昨天下午刚刚收到杜长史的信,你看一看吧!杜长史的建议。”

    李靖接过信匆匆看一遍,他也暗吃一惊,李建成率军占领了关内各郡,连关北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