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闪出泪花。
母亲非常了解歌德的心情,当天总是不让故事结束,最后只说一句:〃好吧,明天接着讲。〃这样使他期待明天的结局。于是歌德自己就去想象情节应该如何发展。而且他把想象的内容只悄悄告诉祖母。
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母亲故事的发展大多与歌德的想象完全一致。实际上,这是母亲悄悄从祖母那里打听到歌德想象的内容,自己又照它编出来的。
歌德在自己的想象与母亲的讲述一致时,显得非常高兴,激动得小心脏不住地跳动。
母亲艾丽沙白特在回忆这种心的交流时写道:〃我们彼此都进行着秘密的外交工作,谁也不向对方透露情况。我以按照听众的喜悦、惊奇情况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乐趣;窝尔夫干(歌德名字——引用者)也不表明自己就是这些奇特故事的作者。只在看到自己奇特的构想得以实现时,眼睛闪出光辉,拍手称快。(《歌德对话录》,前已出)
幼年的歌德,这样在母亲讲述的有趣故事中,逐渐伸展开想象的翅膀。多么聪明的母亲啊!她在这生动有趣的母子交流之中,诱导出歌德的想象力,不断培育这英才的幼芽茁壮成长。
幼年时期思想是否开阔非常重要,因为幼年时代养成的丰富想象力会成为一生的思维与情趣的基础,可以决定作为人的〃充实、丰富之心〃的广阔天地。不过,〃培育孩子〃也无须拼凑什么特别复杂理论,最主要的是叫孩子自由地编织理想,造成一个愉快的、广阔的环境,使孩子能无限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常说人的能力是无限的。发挥这种能力就要靠自信,靠相信自己可以作好一切的把握。只有出自内心的表扬和温暖的鼓励才会给与这种自信及把握。相反,冷言冷语或傲慢的挖苦如同钉下钉子一样,即使过后把钉子拔去,依旧会留下破洞。不管以后如何解释,伤害了的心就很难恢复原样。
一个母亲对孩子说:〃你撒谎,我不相信!〃另一个母亲说:〃你是个诚实的孩子,我最了解你。〃到底哪个母亲能够培育出诚实的孩子,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样,轻易给孩子下结论说:〃你这个孩子不行!〃不如说:〃啊,这次是没搞好。〃
同时再和孩子一起后悔发生过的错误。这才表现出母亲的关怀。虽说是自己的孩子,如果轻易地下结论否定他,也是傲慢的表现。应当记住:〃母亲不只生身也生心。〃所以应当不断运用宽容和坦荡胸怀,筑起语言的桥梁,使孩子的心日益充实起来。能够相信、鼓励孩子的母亲,从某种意义看,可以说是个〃最后的慈爱的堡垒〃。母亲的慈爱,可以使孩子才能的幼芽无限地得以成长。
父母的为人就是留给孩子的财产
——母子中秋赏月
提起母亲给孩子讲〃故事〃,我常想,不能总是讲述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老故事,其实日常的普通行为本身有时在不知不觉中也可以向孩子说明重要的道理。
佛典中说:〃与善者睦,心、行、言、动必改善〃。就是说,如果与善良的人能够和睦相处,自己的心地、行为、语言自然也就会好起来。这是一个人生道理。
人心变化之微妙超过万物。特别是纯洁如雪的幼子之心,在他人生的摇篮期中,由于环境不同,都可能染上各种好的或坏的习气。
应当向孩子讲述什么呢?对孩子来说,母亲的日常行为就是活的圣经。通过行动传给孩子的许多东西,会永远留在孩子心中,成为最宝贵的财产,成为生活的动力。
我听到过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家母子三人住在东京某公寓区。有一年中秋之夜,一家人决定在月下度过一个夜晚。母亲同两个三岁和五岁的儿子,做好了赏月的准备。
他们做好糯米糕,向邻居要来芒草穗插在花瓶中。孩子们瞪着明亮的眼睛,等待着月亮出现。
可是,也许由于连续阴天下雨之故,夜空中覆盖的厚厚云层始终不见消散,看不到转晴的迹象。大概是心理作用吧,她感到孩子们有些失望。于是母亲向孩子们喊道:〃来!和妈妈一起做个大月亮!〃
妈妈和孩子们在纸上画个大圆月,然后贴在墙上,母亲讲起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明月之夜。
这虽是个小故事,它却象一幅名画一样印在我的脑中,久久不忘。因为我佩服那母亲构思的巧妙。更因为那种繁忙的都市早已忘记的中秋赏月的古代情趣,和母亲对孩子的慈爱心肠巧妙地融和在一起,在我心中引起反响。
我认为,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母亲充实的心灵和智慧,永远会给孩子带来幻想。反过来,不管孩子如何追求幻想,如果父母不断吵架,母亲动辄牢骚不停,说三道四,指责别人,孩子们便会了解到周围的一切,失去天真。
佛典要求父母必须以四护来保护孩子。这四护即:〃生〃、〃养〃、〃成〃、〃荣〃。可以说这里也体现了所有父母的实际行动与愿望。
这里所说的〃成〃,也就是使其完成人生的理想,可是要完成什么理想呢?另外,靠什么使其〃荣〃华呢?我觉得在现代社会里已失去了标准。
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价值观念变得五花八门。在这个社会上,父母与儿女都常常为那些表面的人生迷惘而不知所措。担心目前这种社会状况的人,恐怕不只我一人吧。
应当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生先辈,我认为做父母的应当为孩子作出榜样,让他们看到一个成熟的人,看到父母一生为追求真实的光荣所走过的轨迹。哪怕父母的一生极为平凡,极为朴实,或者遇到过挫折,都无关紧要。
这样,孩子们才能得到一个心中的故乡,回忆往事时,他们会赞叹说:〃我的父亲,我的母亲确实是了不起啊。〃最近,我一直思索着这些问题。
第一节 武田信玄
拯救万民的慈悲心
武田信玄是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英雄和知名的武将。据说他和上杉谦信之间进行的川中岛之战,历时十二年,交锋五次,最后以信玄的胜利而告终。
另外,据说夺取了天下的德川家康以及称雄一世的织田信长,也都惧怕信玄,退让三分。德川家康无论作战或者政治方面,很多地方受到信玄的战略、政策的影响。
关于武田的伟大之处,有各种论述,但我觉得有一点应当特别加以强调,即武田曾提出作为大将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不忘慈悲心〃。当然他在此所说的〃慈悲〃,和佛经中的〃慈悲〃是两码事。请大家注意:他不仅论述战略和战斗,而且把具有〃慈悲心〃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上。
有一本专门叙述武田派军事学的兵书《甲阳兵鉴》。这是江户时期一个叫相良亨的人,根据信亥的家臣所留下的手记编辑而成的。虽然不能说全部内容都是信玄当时的言行实录,但据说它详细记述了信玄的所作所为和精神面貌。《甲阳兵鉴》(《日本思想9》相良亨编,筑摩书房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大凡出色之大将,必须晓畅武道,已勿须赘言。且应精于学问,心地慈悲。其举止端庄,性情温厚,然而一旦动怒,则府中惊骇自不待言,甚而泣儿敛啼,威震一国。……优秀将帅者举止规范,深明大义。深明大义,故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故能胸怀善良。胸怀善良,故而纵然天生相貌粗陋,亦能处事冷静,知人善任,而无怀怨抱恨之心。〃
按照他的意思,凡是优秀的大将,不用说应当通晓武略,而且要具有精探的学问,广大的慈悲心。懂得礼仪,平素很温和,可是一旦发怒,不要说他的府中,就是全国也会感到震惊,连哭叫的孩子也得收住哭声。
他还说优秀将领,因为懂得礼仪,所以重视人情义气,由于重人情义气,所以能通情达理,并且因为通情达理,所以才胸怀仁慈之心。正因为如此,外表看起来似乎粗晕俗气,却能冷静地按照手下每个将士的长处加以任用,因而没有一个人对他心怀怨气。就是说信玄所以强调〃慈悲之心〃,是因为他确信只有在宽厚仁慈的大将手下,才能聚集人才,练出精兵。并且只有通晓文经武略,进而具有高尚人格的大将,才能掌握人心,采取有条不紊的行动。
关于信玄如何知人善任,有这样一段故事可以说明:
据说天文14年(一五四五年)五月,堪称武田信玄帐下栋梁的板坦信形,不顾众人反对,轻率地进攻小笠原长时和木曾义高,遭到惨败。他的鲁莽行动,在武田的前线将士中遭到严厉批评,也受到部分人的冷嘲热讽。他本人也决心接受幽禁,承担罪责。可是信玄把信形找来,对他能在战斗中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的本领,加以正面评价,采取了宽宏大量的态度,还安慰他〃不要介意周围人的胡言乱语〃,并且重用如初。深知信形作战勇猛顽强的信玄,没有仅仅因为一次失误就加以责难。
另外,据说信玄在攻下其它国时,总是把当地领主作为盟友对待,不使那里的人民穷困潦倒。
所谓〃大将〃的慈悲之心,就是如前所述能够注意让所有人各得其所,发挥才能。我觉得信玄作为统帅,能准确无误地了解部下将领情况,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尽管看起来有些可能是琐碎小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信玄建立了一支精锐强劲的军队,却没有构筑城堡。他认为即便坚固的城堡仍须要人来保卫,决定的关键是人的团结,士气的高涨。他相信在严明的军纪之下,采取一丝不苟的军事行动,全力破敌,远比构筑城堡重要。而且不要据守城内,应当主动出击,制止外敌于国境,才能使百姓免遭战祸,安居乐业。
信玄还致力于治山治水。甲斐国自古多水灾,尤其甲府盆地受害更甚。建筑在釜无川上的信玄堤,现在仍然保存着。
他采取一种崭新的治水方法,即让两河的水流相撞以削水势,叫作〃甲州式削流法〃,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治水方法记载于史册。信玄倾注心血而完成的治水工程,使甲府盆地历经四百年未受水害。
由此可知,信玄平素即注意爱护百姓,严明纪律,以取得信任。因此甲斐地区的百姓仰慕慈悲的名君信玄,以至每到用餐时,都要口颂〃信玄大君〃。信玄似乎还有一种主张,即〃万事从小处做起,逐渐积累,然后方能成大事。〃他是在明辨事理,锐敏洞察的基础上,来掌握〃小事可变大事〃这条规律的。我觉得信玄的这种生活态度中包含着即便在今天的社会也适用的共同性原理。
调动积极性,因才而用
如何使各种〃人才〃准确无误地聚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这就要看领导者的器量和因才用人的本领了。在这方面,信玄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伟大人物。
信玄讨厌只是喜欢与自己性格相同的武士,或者只重用凡事能采取与自己相似的态度和行动的人。
信玄曾这样说道:
〃为了玩蹴球,要在庭院四角栽植四棵树(樱、柳、枫、松)。先是春天一到,樱花艳美,柳色新绿。不久,春光逝去,樱柳之争结束。于是夏往秋来,它们为即将凋零而悲伤。接着枫叶变红,它在暮雾、秋雨中的姿态,为诗人所歌颂,呈现出多姿多彩。然而一进入冬天,它那艳丽多彩的姿态,便无影无踪了。只有在这时,那永远不变的松绿才显出真正的本色。
世间万事可以说与此同理。只爱一种气质的人,作为一国之主的大名,不能不说是个错误。但是在优秀大将的统领下,臣民团结如一体,却是值得夸赞的事。所谓三乘四等于十二,而三加四等于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往往喜欢把和自己情投意合者,或者易于使用者置于身边。信玄则认为这种大名是有缺陷的。他的这些话是对位居领导者的重要告戒。诚然,盛开的鲜花固然好,而朴实无华的松绿也别有一番风韵。
至于〃三乘四等于十二,三加四等于七〃,他是以此来比喻:不同性格的人,如能巧妙地组合、搭配在一起,便能发挥出比二者更大的力量。
信玄是怎样做的呢?在他手下,以〃武田二十四将〃为首,聚集着大批各类人才。例如《甲阳兵鉴》中记载着一个名叫山本勘助的家臣,是个精通兵法的武将,在〃武田二十四将〃中也是特别出色的人物。
据该书所记:山本勘助是个勇猛智慧的武士,精通攻城陷阵的战法,剑术上是京派的高手,还通晓两军对阵中的战略策略。可是勘助相貌极为丑陋,而且是个独眼,手指和脚指也不灵便。他最初投奔骏河的今川义元帐下,希望得到个官职,然而义元不愿收留。义元由于受到其身体相貌和周围流言蜚语的影响,未能看出勘助这个人材。而信玄却有不同看法,他看到:尽管勘助生长在三河国窪村的农民家庭,出身低微,却能刻苦钻研兵法,虽其貌不扬,却很有名气,因此绝非平庸之辈。于是他把勘助当作宝贝请进府中。
其后,山本勘助果如信玄所料,干得很出色。据说他以〃修练武艺〃为名,游历诸国,把各地情况逐一汇报给信玄,信玄因而能坐居府中准确掌握各国情报。
是否真有山本勘助其人,一下难以说清。但是《甲阳兵鉴》的记载,旨在强调信玄如何能敏锐透彻地看到人材的本质,并且尊重每人的个性,这是非常清楚的。是优秀领导者,还是昏庸之徒,只要看其如何使用人才,便一目了然了。
武田信玄是善于起用人才的〃名手〃,这一点固然是使武田军团成为无与伦比的强大军队的主要原因,但他同时还竭尽全力去培养肩负接班重任的年轻将士们。
信玄对由那些精明能干的部下的子弟组成的〃小姓组〃,以及身边的年轻武士,都亲自教以当武将应具备的才能、战术等,对他们进行无微不至的熏陶、培养。那些信玄可以自由驱使,积极能干的武将,几乎大部分是由他〃亲手〃培植起来的。特别是信玄在以讲〃夜话〃形式和部下闲聊时,很少教训人,总以通俗易懂的比喻,在不知不觉中,教给部下当武将应有之思想、姿态,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而侍奉在他左右的年轻武士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信玄的教诲,把它作为自己成长的精神食粮,这也是不难想象的。所谓培养教育人,最终仍旧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当中。几个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