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桃蒂曾经和我共事,每天中午她都坐在办公桌前,利用午餐时间继续工作。有时候我要去买个三明治,会问她:“桃蒂,要我带什么给你?”

桃蒂出于体贴,每次都说:“哦,什么都好。”

我真想尖叫:“不行!桃蒂,告诉我你要吃什么,火腿乳酪?鸡肉沙拉?还是香蕉配花生酱?给我明确的答案!‘什么都好’真是烦死人了。”

尽管这种回答让人很气馁,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开场白说什么都可以。因为无论你说什么,真的都没关系。只要让对方放松,而且听起来很真诚就够了。

平凡的内容也能促进友谊

早川先生是一所大学的校董,也是美国参议员,同时是位优秀的语言专家。他是日裔美国人。他说的这个故事,证明了他所谓“无创意发言”的价值。

1942年初,二次大战爆发之后几个礼拜,谣言甚嚣尘上,说有日本间谍渗入美国。当时早川在威斯康星州某城镇的火车站等车,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他注意到身边等车的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盯着他。由于战争的缘故,人们也特别注意到他的长相。早川写道:“有一对夫妇带着孩子,盯着我,神情显得格外紧张,还不停地交头接耳。”

早川怎么处理这种情况?他说了一些并不算创见的话,让那对夫妇放松心情。他对丈夫说:“真糟糕,今晚这么冷,偏偏火车又误点。”

那个人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跟他说,带着小孩子在冬天旅行,火车时间又没个准,一定特别辛苦。”早川写道,“丈夫再度表示同意。接着我问他,孩子几岁,孩子看起来很乖很勇敢,比同年龄的孩子懂事。他也同意了,这次脸上还有一丝微笑。就这样,化解了紧张的气氛。”

交谈了两三句之后,男人问早川,“我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别介意,你是日本人对吧?那你觉得日本人打赢的机会有多大?”

早川回答,“我的推测可能跟你的差不多。毕竟我们的消息来源只有报纸。不过,依我看,日本缺煤,缺钢铁,又缺石油……怎么打得过美国这种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早川继续描述:“当时我的说法并不算是什么创见,更没有经过求证。只不过,许多电台播报员不停地说同样的话,说了好几个礼拜,让人听起来很熟悉,而且刚好也站对边,所以他很快就同意了。”

那个男人立刻同意早川的说法,而且显然真正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希望战争进行时,你家人不在日本。”

“他们都在日本,”早川回答,“我父母和两个妹妹都在那儿。”

“那你有没有他们的消息。”男人问。

“怎么可能?”早川回答。

说完,那对夫妇都露出担忧又同情的表情。

“这么说来,战争没结束,你就没法看到他们或跟他们联络啰?”

对话并没有到此为止,不过结果是,不到10分钟,那对夫妇就邀请早川——这个原本可能是日本间谍的人——有空时去造访他们住的城市,去他们家吃饭。这全是因为这位聪明的学者,坦诚地和他们闲聊,说的话十分平常也不具独创性。善于沟通的专家都知道,最恰当、最能安抚人心的开场白,应该像早川说的话一样,不要太特殊,甚至要平凡无奇。但是不表示你可以态度漠然。早川说话时秉持的就是真心和热情。

※  ※  ※

技巧11:热情的平板乐章

你担心一开始不晓得说什么吗?别怕,80%的人对你的印象都和你说的话无关,开场白说什么,几乎都没关系。无论内容多么平板,只要你怀着平常心、正面的心态,热情地把话说出来,就很容易引人入胜。

※  ※  ※

“除了内脏,什么都好!”

回头谈谈桃蒂的午餐。有时候我搔搔头,走到门口,还在伤脑筋要替她带什么,桃蒂会在身后大叫:“除了内脏,什么都好。”谢啦,桃蒂,总算有点头绪。

关于闲聊,我要说的也是,“除了内脏,什么都好。”只要你不说些抱怨、粗鲁,或令人不悦的话(这些话就像动物内脏令人退避三舍)说什么都行。如果你一开口就抱怨,人家就会把你贴上爱抱怨的标签。怎么说呢?因为从认识到开口,别人对你的说话进行取样,抱怨就占了100%。就算你是全天下最乐观的人,那又怎样?别人根本不知道。如果一开口就抱怨,你就成了只会抱怨的输家;如果一开口就粗鲁无礼,你就是个大老粗;要是一开口就讲些让人不高兴的话,你根本就是讨人厌。才刚上台就得鞠躬下台了。

除了那些负面的话别说以外,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问问他们从哪儿来,怎么认识宴会主人的?身上穿的衣服真好看,在哪儿买的?诸如此类的话题。其中的窍门就是,要用热忱的心问出你的问题,让别人打开话匣子。

要你去接近陌生人,还是觉得不太有把握吗?现在我们绕个弯,暂时把沟通要有内涵这个最高原则放一边。我要教你三个速成技巧,让你能在宴会中轻松与人结交——然后再教你另外9项技巧,让闲聊也能内容丰富。

技巧12 随时穿戴“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是什么?

许多单身贵族很擅长“萍水相逢”(说得明白点,就是搭讪)的技巧,他们创了一个迂迴的妙招。这个妙招在社交或商业场合一样很好用。使用这一招,你完全不需具备任何技巧,只要勇气就够了。因为你必须穿戴这种称为“那是什么”的视觉促销物。

“那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身上穿戴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比方说,一枚独特的别针,别出心裁的皮包,怪异的领带,或者是劲爆的帽子。这类物品很能吸引别人注意,让他们主动趋前问你:“那是什么?”你的“那是什么”可以很精巧,也可以很大胆,全看你自己的个性,还有你出席的场合而定。我常常在脖子上挂一副古董样式的眼镜,看起来像是古代人戴的单片眼镜,只不过它像是两只单片眼镜连在一块。通常,好奇的人会问我,“那是什么?”我解释,那是祖母留给我的长柄眼镜,以前看戏用的。当然,这就替接下来的讨论铺了路,话题可能从讨厌戴眼镜、视力老化、对祖母的爱、祖母逝世的心情,到喜爱古董珠宝。天南地北,全看发问的人怎么说。

或许,你也曾经陷入“那是什么”的陷阱而不自觉。在某个聚会中,你是否曾经注意到某个人,想上前交谈?然后你绞尽脑汁想找个借口搭讪。如果这时候你发现他身上有比较奇特、异常或漂亮的东西能充当话题,那有多好?

“那是什么”也能帮助爱情发展

无论你的目的是商业或爱情,“那是什么”都能给你社交上的助力。我的朋友亚历山大,不论到那里,总是戴着一串希腊的忘忧珠。其实他一点烦恼也没有,只不过他很清楚,如果有女性想跟他说话,就可以拿那串珠子当借口,问他,“那是什么?”

男士们,请想一想。假设你参加一个宴会,有位迷人的女士远远从人群那头瞧见你。她想跟你说说话,但是心想,“这位先生,你很有魅力,不过,我要跟你说什么?你身上怎么没有‘那是什么’?”文人

训练自己找找别人身上的“那是什么”

同样地,你也要懂得明察秋毫,找到别人身上的话题物品。像商业巨子上衣口袋里的手巾,那个刚离婚的男子胸前的别针,或者是某公司董事长(你想进入那家公司)手上的校友纪念戒指等。何不大方地上前表示出你的兴趣?

你觉得很有潜力的大客户,身上戴了某高尔夫俱乐部的翻领别针。赶快上前告诉对方:“不好意思,我注意到你这个漂亮的别针,你打高尔夫球吗?我也是耶!你打过哪些球场?”

名片和“那是什么”是不可或缺的社交法宝。不论搭电梯、步上门庭或者走进宴会场地,记得要让你的“那是什么”保持醒目,让每个人都看得到。

※  ※  ※

技巧12:随时穿戴“那是什么”

每次参加聚会,记得穿戴一些特别的衣物,如此一来,有人远远看到你,产生好印象,就有借口上前攀谈。“不好意思,我注意你的……那是什么?”

※  ※  ※

下一个速成绝招,是社交野心雄厚的政客发明的。只要看到对他们参选有利的男男女女,绝对一个也不漏掉。我把这招称为“那是谁”。

技巧13 那是谁?

他身上没有“那是什么”,该怎么办?

假设你已经仔细审视过那个重要人物。从他卷发的发梢到靴子的前端,根本没有“那是什么”的踪影。

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当作话题的东西,就使出“那是谁”这一招。你要仿效积极的政客,找到宴会主人,问他,“那边那个男7女人看起来很有趣。他/她是谁?”接着请主人替你介绍。不要裹足不前。主人如果知道你对他的宾客感兴趣,会很高兴。

※  ※  ※

技巧13:那是谁?

这个技巧是有史以来最少用(除了政客以外),却最有效的。只要请主人介绍你们认识,或者问问足够的资讯,让你有话题上前打破僵局即可。

※  ※  ※

不过,假使你不愿意把主人从一堆宾客身边拉开,你还是可以用这一招。这一次,不必要求正式介绍。只要从主人口中问出足够的资讯就行了。比方说,了解那个陌生人的职业、兴趣、嗜好等等。

要是主人说,“哦,那是乔·史密斯。我不知道他做什么工作,不过他很喜欢滑雪。”啊哈!打破僵局的话题这不就来了吗?现在你可以直接走到乔·史密斯面前,“嗨,你是乔·史密斯吧?刚刚苏珊才告诉我你滑雪滑得棒。你都在哪里滑雪?”懂了吧。

技巧14 偷听

“我想来偷听一下,顺便打个招呼”

你下定决心绝对要认识的女士,身上完全没有“那是什么”或者找不到主人,无法施展“那是谁”的绝招,更糟的是,她似乎和一群朋友谈得很投入,看来你没希望了。

别担心,任何障碍都阻挡不了下定决心的威客,他们锦囊里总是留一招,甚至留10招。这时候,政治人物可能会使出偷听这个技巧。当然,偷听总给人偷偷摸摸的坏印象一比方利用窃听设备,还有水门案,间谍躱在阴暗角落的画面等等。偷听在政治上有其悠久的历史,所以政客灵光乍现,当然就想到这一招了。

※  ※  ※

技巧14:偷听

找不到别人身上的“那是什么”,找不到主人,使不出“那是谁”这一招,没问题!你只要悄悄贴近你想渗透的那群人,洗耳恭听就行了。听到稍微值得利用的借口就赶快插人,“不好意思,我刚好听到……”

他们会不会吓一跳?会,但只有一下子吧。

他们会不会很快就恢复过来?也是一下子吧。

你会不会加入他们的谈话?当然没问题。

※  ※  ※

参加宴会时,走近你想渗透的那群人。等待一些关键的字眼,利用它打进这群人。“对不起,我恰好听到你……”然后接些与当时相关的话题。比方说,“我刚好听到你们在说百慕大。下个月是我第一次去,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

这样不就打进这个圈子了吗?现在你可以把话题转到你所希望的方向了。

我们要继续接下来的旅程。现在要离开谈天说地的领域,向深具内涵的沟通前进了。

技巧15 禁忌:光溜溜的城市

别把冷硬的牛排丢给别人

你应该不会傻到光着身子去赴宴吧?同理,希望各位遇到宴会必问的两个问题时,说出口的答案也不至于光溜溜的,让人无法引申,这两个问题就是“你是哪里人?”及“你在哪儿高就?”

大部分的人被问到这两个问题,回答的时候,就好像丢一块冷硬的牛排到别人的盘子里,说个地理名称或职衔,然后就闭上嘴巴了。

你现在是在交谈耶。遇到你的人当然都会问,“你是哪里人?”如果你拋个简短的城市名称给他,光溜溜地不加以点缀,“哦,我来自依阿华州的穆斯康丁”(或者一些他们从来没听过的地方)对方除了干瞪眼,恐怕挤不出任何回应。就算你是大城市的时髦人,像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密执安州的底特律,或加州的圣地亚哥,除非对方是美国地理学教授,否则也会露出恐慌的眼神,急着找话题又找不到。他们的脑子转个不停,心想,“怎么办,接下来要说什么?”就算你报出的城市是世界级大都会,像纽约、伦敦、巴黎、洛杉矶之类的,恐怕也难引发热烈的回应。要是我每回光说我来自纽约,我能期待别人有何反应?“呃,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流氓?”

所以,记得要顺应一下人性,也帮你自己一个忙,切记,回答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只用一个句子就结束。回答“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时,要给对方的油箱添些汽油,在饲料槽里添点粮草。至少要提供些材料让对方咀嚼,对话才能继续进行下去。你只要再多加一两句,说说关于你住的城市就行了—:讲讲轶闻、谈谈你的观察一让对方能进人两人的对话当中。

几个月前,某商会邀请我担任主题演讲人,谈谈建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成为对话高手。就在我演讲之前,有人介绍戴弗林太太给我认识,她是该商会的负责人。

“你好。”她开口。

“你好。”我回答。

接着戴弗林太太微笑不语,焦急地等待我这个对话高手给她一点启发性的示范。我问她是哪里人。她果真就丢了块冷硬的牛排给我,简短地说,“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随即又露出期待的微笑。我必瘐迅速地将这块牛排解冻消化。我的脑子立刻快速地打转。莉儿思考模式:“快,大口吞下去,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嗯,没到过那个地方。糟!我对哥伦布市有什么了解?我认识一个人叫杰夫,他住在那儿,是一个很成功的演讲家。不过哥伦布市太大了,如果问她认不认识杰夫未免蠢了点……只有小孩子才会玩这种你认不认识谁谁谁的游戏。”我慌乱地继续进行无声的搜索,“我想那个城市应该是根据航海家哥伦布命名的……可是我又不确定,最好别提这个。”接下来,四五个念头闪过我脑中,但都被我一一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