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尤哲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说在偏离原始佛说的“无我论”

    方面太突出了,因而对它进行指责。犊子部关于“法”和“我”的学说在后来被概括为小乘佛教中的“法我俱有”。

    犊子部在学说上的另一与其它部派的明显差别表现在其有关轮回形态的理论上。一般的部派都认为有五道或五趣,即地狱、傍生(畜生)

    、鬼、人、天(三界诸天)

    ,犊子部则又加了一个阿修罗,认为共有六道或六趣。此外,犊子部还认为阿罗汉有退。在犊子部后来分化出的四个部派中,正量部的影响最大。正量部大体上继承了犊子部的主要学说,并有一定发展,成为印度小乘佛教在后世的几个主要流派之一。

    上座部系统中最后(约在释迦牟尼逝世后四百年初)从

…… 47

    04印度哲学

    说一切有部中分离出来的部派是经量部①。经量部认为不能象有部那样仅从论藏出发来阐述佛理,而应以经藏(阿含经)为依据或尺度(量)来建立学说。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据传是胜受(Srīlāta,约2世纪)

    ,但胜受的著作未流传下来。

    目前了解经量部主要依据《异部宗轮论》等的记述。经量部在理论上与有部的观点有很大不同。在对“法”的分析方面,有部认为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而经量部则认为处于因果系列中的法是刹那生灭的,只有现在这一刹那的法是实有的,过去和未来法则无实体。关于轮回主体问题,经量部提出一种“一味蕴”

    ,认为它由五蕴中除色蕴外的其它四蕴组成,是人生死轮回中的“种子”

    ,这种子在色与心的相互作用中受熏习,使人的善恶业对轮回状态的好坏起作用。经量部的学说对大乘佛教中的瑜伽行派有较大影响。

    大众部系统所留下的资料比上座部系统少得多。许多人认为汉译的《增一阿含经》是来自大众部的经藏,但此说亦未完全被人们所接受。律藏部分有《僧祗律》,还有一些本生佛传方面的材料(如《大事》)。

    论藏则基本没有流传下来。

    对大众系的了解不少要依据《论事》、《异部宗轮论》②等典籍的记载。但总的来说,关于大众系的发展情况及其分化出来的各部派的学说内容,在细节方面是很含糊不清的。此外,大众部系统的理论与大乘佛教的学说有很密切的关系,被认为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先驱。小乘佛教在后世流行的派别主要是

    ①亦称“经部”

    、“说转部”。印度后世小乘佛教主要指经量部和毗婆沙派(毗婆沙派指经量部之外以有部为主体的其它一切小乘派别)。

    ②一些学者认为,此《论》对大众部的描述有曲解的成分(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0页)。

…… 48

    印度哲学14

    从上座部系统分化出来的。大众部系统的学说与上座部系统的学说相比,有一些重要差异:第一,在对“法”的分析方面与上座部系统的一般看法不同。上座部系统的说一切有部等派认为无生灭变化的无为法有三种,即择灭、非择灭、虚空,而大众部则认为有九种,即除了有部等提出的三种之外,还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六种。第二,关于不同时间的法的实在与否问题,大众部与上座部系统中的有部、犊子部等的观点是对立的。大众部认为在三世法中,只有现在实有,过去和未来则没有实体(有部与犊子部认为三世法皆有实体)。

    这种观点与上座部系统中的经量部及以后大乘佛教中的瑜伽行派的看法是一致的。第三,大众部与上座部系统在对佛陀的看法上不同,一般来说,上座部系统不把佛陀看作至高无上的神,而认为他在向人们传播佛法后,进入涅槃,身心俱灭。而大众部系统则极力夸大佛陀超人的神性,认为他无有漏法,离情绝欲,寿量无边,以一音说一切法,威力无比等等。

    此外,大众部系统一般认为有情的心性是本净的,只是偶然为客尘所染,变得不净,解脱就是去除烦恼等客尘,使心性恢复其清净的面目,人人都有可能解脱。

    而上座部的一些部派则认为,心性本来不是清净的,有“贪瞋痴心”

    ,等等。

    大众部系统的发展及学说变迁虽然在细节上不是很清楚,但根据现有资料的一些记述,仍可看出最初的大众部与由它所分化出的一些部派在观点上的差别。如由大众部分出的一说部就不仅认为过去和未来没有实体,而且认为三世都是“言说”

    ,一切事物都没有实体。说出世部也认为“世间

…… 49

    24印度哲学

    法“都是”假名“

    ,没有实体,只有“出世间法”

    (即涅槃等境界)才是真实的。说假部虽未说一切法都不实,但却认为十二处和十八界为“积聚之法”

    ,是假的。显而且见,这些部派对宇宙一切事物及现象的分析已十分接近大乘佛教的观点。

    三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的佛教流派,在印度兴盛了约六、七百年。它与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派别有着较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并不完全是这些派别简单演变的结果。大乘佛教产生时也制作了一些与部派佛教无直接关联的早期经典。此外,在大乘佛教兴起后,部派佛教的发展远没有结束,而是在经历了一些变化后,与大乘佛教并行发展,只是影响不如大乘。

    “大乘”

    (Mahāyāna)一词梵文意为“大的运载工具”或获得真知、达到解脱的“大的(根本的)途径或方法”

    ①。所谓“小乘”

    (Hīnayāna)则是大乘佛教兴起后对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它在后世主要指上座部系统的佛教流派,或主要指由说一切有部演化和分裂出的毗婆沙派和经量部等。

    通常认为,大小乘的区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法”的实在与否问题的看法上,二者有不同。小乘佛教内部尽管对三世法何者实在、何者非实在问题有争论,但绝大多数小乘流派对于现世法的实在性是不否定

    ①参见M。

    威廉斯(Wiliams)编:《梵英词典》(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牛津大学出假社1956年版,第849页。

…… 50

    印度哲学34

    的,即至少在肯定现世法方面,小乘大多主张“法有”

    ;而大乘则一般认为法都不实,都是“假名”

    ,主张“法空”。

    其次,在修行的内容和目的上,二者有不同。小乘一般修所谓“三学”

    ①或“三十七道品”

    ②,把证得阿罗汉果,求取个人解脱(自利)作为最高目的。而大乘则一般修以“六度”

    ③为主要内容的菩萨行,把成佛、普渡众生(利他)作为最高目的。

    再有,在对佛陀的看法上,二者亦有较大的分歧。小乘(主要指上座部系统等)

    把佛陀看作掌握佛法的最高教主,但一般并不把他偶像化,而大乘则把佛陀描述为至上的神,把他的作用无限夸大。

    1。最初的大乘经。

    在大乘佛教形成初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大乘经。这些经可分为若干类,如般若类、法华类、华严类等等。

    在各类大乘经中,最古和最基础性的是般若类经。般若类经除梵本外,在我国有大量汉译本(亦有一些藏译本)

    ,最全的是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六百卷)

    ,分为“十六会”

    (“会”相当于“编”)。在这些“会”中,有不少内容(经)在玄奘前已有汉译本了(即汉译般若经有不少同本异译)。

    人们把其中一些重要的区分为小品般若、大品般若和金刚般若几类。关于各类般若经在印度出现的时间先后问

    ①指戒、定、慧。

    ②指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获得神通的禅定手段,分欲、精进、心、思维四种冥想法)

    、五根(佛教修行所依据的内在条件,分信、勤、念、定、慧五种)

    、五力(由五根增长所生的五种导致解脱的力量)

    、七觉支(达到佛教觉悟的次第或组成部分,分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七种)

    、八正道。

    ③指六种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径,即: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

…… 51

    44印度哲学

    题,众说不一①。

    最早的般若类经的出现时间不会早于公元前1世纪,很可能是在公元后1世纪左右。般若类经为数众多,但从内容上看,各经的核心思想也很集中,即都重点论述“一切皆空”

    ,认为诸法均为“假名”

    ,没有实体或无自性。这种观点与小乘佛教中的一些派别对宇宙万有的分析就有了重要的差别②。在宗教修行方面,般若类经把小乘有部的“四波罗蜜”改造成“六波罗蜜”

    ③,倡导普渡众生的“利他”思想。

    般若类经中已提出了初期大乘佛教的主要派别中观派的一些最基本的观点。

    法华类经是继早期般若类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重要大乘经,出现时间约在1或2世纪左右。法华类经亦有梵本、汉译本和藏译本三类。汉译本中最早和最为流行的是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④(简称《法华经》,共七卷)。与《妙法莲华经》合称“法华三部经”的另两部经为昙摩伽陀耶舍(北齐)译的《无量义经》(一卷)和昙摩密多(南朝宋)译的《观普贤经》(一卷)。法华类经的主旨是要进行所谓“开三显一”或“开权显实”

    ,即认为佛教中对声闻、缘觉和菩萨这三乘⑤的区分仅是佛的权宜方便之法,而真正实在的仅是一乘——菩萨乘或佛乘。法华类经提出这种思想一方面是要缓和大乘与小乘之间的矛盾,肯定小乘亦是一种佛说,但主

    ①现一些人认为金刚般若出现的时间较早。

    ②“空”的概念在小乘佛教中主要被用来说明“我”的不实和某些“法”的不实。亦有一些派别主张绝对虚无的“空”。

    ③“四波罗蜜”指布施、持戒、精进、智慧。

    “六波罗蜜”即前述“六度”。

    ④此经的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十卷)

    、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

    ⑤“声闻”指依靠听闻佛陀说法而觉悟者,这种觉悟者仅求自身解脱,最高果位为阿罗汉;“缘觉”指自觉不从闻或因先世因缘凭自己智慧得道者,与声闻合称“二乘”

    ;“菩萨”是通过修菩萨行而得道者。

…… 52

    印度哲学54

    要的方面还是要抬高大乘的地位,以表明只有通过大乘才能真正达到解脱。

    此外,法华类经还宣传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激发所有信徒都努力修行,努力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归于真实一乘,最终修得佛果。

    华严类经亦是较重要的大乘经。此类经的原本佚失了许多①,较全的是汉译本。汉译本华严经主要有三种:一为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本②;二为唐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本③;三为唐般若译的四十卷本④。此外,中国历代还有一些该经各品的异译本。梵本所保存的是相当于汉译本中“十地品”和“入法界品”的部分。除梵、汉本外,此经亦有藏译本,内容与八十卷本类似。华严类经与法华类经同样提出了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思想,并且对菩萨修行的阶段作了详细的描述,认为有所谓“十地”

    ,即:欢喜、离垢、明、焰、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与此十地的修行阶段相应,华严类经还提出了十波罗密的具体修行内容,即在般若类经中的六波罗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方便、愿、力和智四波罗蜜。华严类经在对世界分析时亦提出了重要的思想,认为无论是作为外部世界的“三界”还是作为人生现象的“十二因缘”均依赖于“心”

    ,或是“心”的变作⑤。。电子书

    除上述三类经外,其余较重要的早期大乘经还有《宝积

    ①关于此经原本的产地等情况,学界看法不一。

    ②经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共三十四品,由七处八会组成,称为“旧译华严经”或“六十华严”。

    ③经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为六十及八十卷本中的“入法界品”的异译本。

    ④经名同六十卷本,共三十九品,由七处九会组成,称为“新译华严经”或“八十华严”。

    ⑤如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七中说:“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十二有支,皆依一心。“

…… 53

    64印度哲学

    经》、《维摩经》①、《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等。这些经典有的从各个角度论述“空观”

    ,阐明诸法“实相”

    ,初步提出大乘的“中道”思想;有的极力倡导大乘佛教的“菩萨行”

    ,显示大乘解脱法门的优越;有的则描绘其设想的佛国净土或极乐世界,吸引教徒。它们与前述三类经对大乘佛教系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中观派及其学说。

    大乘佛教最初形成的主要派别是中观派(Mādhyamika)。这一派别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在印度出现了一批论述大乘思想的“论”。

    这些论在总结归纳先前流行的大乘经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系统、更为深入的大乘学说。较早制作这些论并对中观派学说形成作出重要贡献的是龙树(Nāgārjuna,约2至3世约)

    ,他因而被人们看作是中观派的创始人。龙树的著作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